黨建引領文明創建再提升——來自廈門市湖裡街道的報告

廈門島 經濟 社會 中國商網 中國商網 2017-09-02

位於廈門島西北部的湖裡街道與廈門經濟特區同步誕生,30多年來從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廈門新城區,轄區內的廈門國際郵輪母港、創意產業園區等已成為湖裡區的新地標。但同時,由於近幾年城市發展迅速、入住居民驟增,各類社會群體人員多元聚合,中心城區特質與城鄉結合特質同時呈現,老公房小區、危改房小區、商品房小區以及混合小區等不同類型住宅小區交匯並存,各種新問題新矛盾不斷湧現。

黨建引領文明創建再提升——來自廈門市湖裡街道的報告

湖裡街道因地制宜探索出了“黨支部建在小區,黨建引領文明創建再提升”的新路子。

按照上級關於推進城市基層黨建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湖裡街道在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過程中,因地制宜探索出了“黨支部建在小區,黨建引領文明創建再提升”的新路子。

“在城市中,絕大多數人一半以上時間生活在各自的住宅小區。而小區管理的好壞,不僅影響到了城市管理總體水平,更與每個人的生活幸福感、社會和諧穩定息息相關。”在湖裡街道領導者看來,居民、樓組、小區就好比是社會管理中的“神經末梢”,只有打通了“神經末梢”才能使血脈暢通。“原來僅在社區居委會成立黨組織,但社區所轄偏大,光靠居委會無法隨時服務居民,只有把支部建在小區,發揮熟悉小區人和事的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動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才能把文明創建落實到最基層,從而真正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

黨建引領文明創建再提升——來自廈門市湖裡街道的報告

和通社區黨員帶頭 做好垃圾分類

近兩年來,湖裡街道通過先期在興華社區、和通社區等試點小區的探索,以成熟一個、培育一個的循序漸進原則,在轄區內87個小區逐步推開小區黨支部建設工作,至目前已建立了40多個小區黨支部。

黨建引領文明創建再提升——來自廈門市湖裡街道的報告

芙蓉苑三期黨支部書記熊小忠為豐富老人生活,每年都組織他們外出郊遊。

“有困難找樓道黨小組長,要服務找小區黨支部”……如今在湖裡街道,隨處都可感受到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來的新變化,居民文明素養在優秀黨員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實現了昇華。

亮明身份

黨員服務居民零距離

“誰家都怕有急事,有事情找樓組長,一會兒就能解決,準沒錯!”走入興華社區三航公寓小區,記者看到小區裡每棟樓的大門口都張貼著一個公示欄,小區黨支部班子成員、樓道黨員小組長都把照片、姓名公示於眾。 

“通過亮黨員身份、樹模範形象,就近開展學習,實現零距離服務居民,讓居民感受到黨的溫暖就在身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更凸顯了!”興華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旭玲說。

“不論大事小事,只要我們提出他們都盡力幫助解決,在小區黨支部這裡樣樣能落實。”搬到三航公寓住了一年多的鄭先生高興地告訴記者,“把家安在這裡,舒心!”

黨建引領文明創建再提升——來自廈門市湖裡街道的報告

在興華社區,小區居民在黨員的帶領下,出門運動都會隨手帶上抹布和掃把

興華社區位於廈門特區發祥地的中心,特區開發的第一炮就是在這裡打響的。而三航公寓小區是最早的“特區建設者聚居地”之一,在改造提升過程中,小區第一時間成立了黨支部,並推舉黨支部書記擔任業委會主任,承擔起了管理小區的任務,原先老舊小區環境髒亂、居民缺少活動空間、停車難等問題一一得到解決,贏得了居民的信任和點贊。

“鳳嬌姐,能不能跟社區提個建議,咱們小區的分類垃圾桶換個位置擺會更好。”正值下午4點,在三航公寓小區內,佩戴紅袖章的老年巡邏隊剛一出現就被一位居民“攔截”起來反映情況。

在興華社區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這支由社區退休黨員所組成的“社區女子守望互助隊”的身影。73歲的陳鳳嬌是這支隊伍的隊長,她告訴記者,互助隊剛成立的時候她和幾名退休黨員就立即向社區黨總支申請加入。

小區黨支部一成立,便成為社區維護穩定的預警點、社情民意的收集點、服務黨員的聯絡點、社區工作的延伸點。“我們就像一座橋樑,小區居民有什麼問題與建議,我們都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於萌芽狀態,不能處理的都會及時反饋給社區居委會。居委會也很給力,許多問題都能在第一時間解決,從而提高了我們的威信。”陳鳳嬌說。

黨建引領文明創建再提升——來自廈門市湖裡街道的報告

三航公寓小區裡每棟樓的大門口都張貼著黨小組成員的公示欄,黨的溫暖就在身邊

行動是最好的宣傳,也是最好的表率。在黨組織和黨員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參與到了小區的建設中。“現在小區居民出門運動都會隨手帶上抹布和掃把。”陳旭玲介紹說,悅華路道路改造完成後,社區裡的黨員帶頭打掃公共設施和場地,在黨員的感染帶動下,如今這樣的“舉手之勞”已成為社區很多居民的習慣。

“除了日常巡查外,這些老黨員平常還自己掏腰包慰問小區裡的困難戶,在春節外立面改造期間,他們還自發地煮好臘八粥送給辛苦工作的工人。”陳旭玲說,“在這樣的良性互動下,現在三航公寓每棟樓的牆壁都被刷得格外白,這是工人們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感激之情。”

“在小區黨支部的帶領下,通過小區黨員志願者的無私奉獻,小區文化建設更上一層樓,業主和物業及鄰里關係和諧友愛,各種小區活動層出不窮。”說起小區的變化來,陳旭玲難掩心中的喜悅,直說“減負”、“很放心”。

排憂解難

支部全心全意為群眾

“原來光請人把煤氣罐扛到4樓就要花120元,燃氣管道引入小區後,我們家兩個月的燃氣費加起來才100元出頭,老黃這一屆業委會真的為我們辦了不少好事,也讓我感受到了優秀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家住南山新村小區的楊先生由衷感嘆道。

他口中的老黃全名叫黃憲章,今年72歲,退休老黨員,是南山新村小區新一屆黨支部書記兼業委會主任。“我最重要的身份是南山新村小區429戶業主中的一員。”老黃總是這樣說。

始建於1998年的南山新村小區隸屬於湖裡街道南山社區,是個危改房老舊小區。因為管理不善,物業費、公共維修金長期徵收不齊,業委會原班子人心渙散,小區管理混亂,環境衛生“髒亂差”,自來水管道漏水、飲用水源長期處於汙染狀態。黃憲章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很想為居民們做點什麼,於是便站出來參加了新一屆業委會選舉。

“參與業委會,就是把自己當成志願者、當成義工,奉獻於小區建設。”黃憲章選舉時是這樣說的,當選之後也是這樣做的。他先是牽頭制定了小區管理條例、業主條例等規章制度,解決了小區停車難的問題。隨後又將燃氣管道引入小區,結束了小區近20年沒有管道煤氣的歷史。加上如今正在籌劃的小區二次供水蓄水池改造,短短一年多的任期,黃憲章向居民承諾的“三件大事”都已經完成或在實施中。

黨支部成員團結一心,居民支持工作,使南山新村小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居民們看在眼裡,並積極配合,紛紛把長年拖欠的公共維修金補交上了。

“公心、愛心、耐心”是黃憲章一年多來的工作總結。“黨員要出於公心,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才能樹立威信;黨員要有愛心,有奉獻精神,我們業委會5位成員一開始對自己的定位就是義工,就是志願者;黨員一定要有耐心,小區裡一地雞毛的事情很多,東家長西家短,每做一件事都要耐心做群眾工作。”

在南山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黃婉玲眼裡,黃憲章在居民中一直都很有威望,像這次引進煤氣管道,大熱天的他親自監工,而蓄水池改造則涉及到了三四個部門,找資金、走流程、看現場,老黃在幾個部門之間來回奔走,風雨無阻,盡心盡責。”

有鄰居疑惑道:“老黃啊,你都70多歲了,不好好享受晚年生活,整天跑來跑去,值不值?”而黃憲章則回答:“小區的環境在慢慢改善,大家有目共睹,這份成就感就很值!”

支部牽頭

“七心”志願隊服務大眾

如今,走進和通社區港務小區,環境優美,綠化完善,道路整潔,各項休閒娛樂服務設施一應俱全。看到如今和諧溫馨的小區,很難想象“髒亂”和治安差曾是這裡的頭號問題。而仔細一看,在小區的個別角落還展示著改造前的照片,與現在整潔的環境形成了鮮明對比。

改變發生於2014年年底,新一屆黨支部成立,支部書記兼業委會主任葉國元被小區居民推選了出來。一上任,葉國元就牽頭向政府申請老舊小區改造資金,為小區引進煤氣管道,增添綠化帶和休閒娛樂設施。在此基礎上,讓原有物業退出,重新聘請新的物業公司進行管理。如此一來,長期困擾居民的小區綠化、道路改造、停車難等難題迎刃而解,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以前遇事找物業,物業總是愛理不理;而現在則不一樣了,咱有事直接向業主委員會、小區黨支部反映,問題解決起來既麻利又省心。”一位小區居民樂呵呵地說。

“小區黨支部牽頭組織協商、牽頭物業監督、牽頭服務居民,有效發揮黨組織的凝聚作用;黨員就近找到組織、就近參加活動、就近發揮引領帶頭作用,贏得了廣大居民的支持及擁護。”和通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楊旭清說,“在我們社區,你不論遇到什麼麻煩事都可以找‘七心志願服務隊’幫忙。他們不但服務項目多、範圍廣,而且人人都很熱心。”楊旭清告訴記者,“七心志願服務隊”是由黨員和居民志願者組成的承擔多種特色服務的7支志願服務隊,形成了“安心、開心、暖心、愛心、同心、關心、熱心”的“七心”服務態勢,為實現社區文明創建添磚加瓦。

其中的安心志願服務隊最辛苦,頭戴小紅帽、臂戴紅袖章,冒酷暑、頂嚴寒,每天巡邏於11個小區的各個角落,維護小區安全穩定,糾察各種不文明行為,使不法分子產生畏懼感,使居民群眾覺得安全、踏實、溫暖。

身為安心巡邏隊的一員,楊女士提出:“我為小區,小區為我。維護小區的文明與和諧、維護大夥的安全,也就是維護自己的生活環境。咱不圖名不圖利,只求心裡舒坦、心安理得。”

和通社區垃圾分類宣傳督導志願服務隊於2017年5月初成立,是社區七支志願服務隊伍中的後起之秀,在轄區範圍內積極開展“垃圾分類,生態廈門”主題實踐活動。目前,共有181人蔘與了志願服務。

“美化社區,潔淨家園”,讓居民有一個舒適開心的生活環境是社區為民辦實事的重要課題。隊員們臂戴紅袖章,身穿紅馬甲,熱情協助社區開展多場垃圾分類知識培訓,營造垃圾分類宣傳氛圍;熱情協助社區抓點帶面,攜手小區物業保潔員定崗定時提醒疏導,推進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熱情協助社區堅持每天輪班深入各居住小區宣傳督導垃圾分類,為打造美麗廈門、服務金磚會晤做出無私奉獻,獲得了廣大居民的稱讚。

目前,社區垃圾分類的觀念己悄然融入到居民的意識裡,也為推進垃圾分類社區全覆蓋,實現難點突破打下了良好基礎。

黨員引領

創建文明和諧社區

一早起床,家住芙蓉苑三期的王阿姨便按“老規矩”撥通了小區內陳阿婆的電話。給當天過生日的老人送上祝福和66元紅包,是王阿姨雷打不動的“功課”。“小區60歲以上的老人有43位,他們的生日我都記在了一個筆記本上,每個月的第一天我都要打開筆記本看一看,把當月生日的老人出生日期標註在日曆上。”王阿姨說。

生日祝福,這只是芙蓉苑三期黨支部書記兼業委會主任熊小忠制定的針對小區老年人六項福利中的一項。除此之外,還有每年一次的春遊、中秋博餅、重陽節聚餐、年底尾牙,包括每位老人加入老年協會的150元年會費,都由小區業委會承擔。

“百善孝為先,我們黨支部帶頭這樣做,就是要提醒做兒女的,父母的生日要記得,一句簡單的祝福,他們都會很開心。”熊小忠說,“有的老人自己都不記得生日是哪天了,我們送祝福的時候老人感動得不行,都說黨員們真關心老人。現在43位老人把我們當成了他們的孩子。”

在黨支部的引領下,小區裡相互關心相互幫助蔚然成風:有人身體不適,樓組代表上門慰問;孤寡老人沒人照顧,業委會組織鄰居上門關心;遇到孩子考上大學、結婚等喜事,大家前去祝賀,送上小禮物;有誰家的孩子參軍,大夥兒敲鑼打鼓地歡送……王阿姨說,“我們經常一起練舞的幾個老夥伴總跟我說,真想搬到你們三期住!”

“熊主任做的最令人感動的一件事,就是幫助小區裡一位殘疾年輕人和他的老母親解決了經濟來源問題。”怡景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00年底原本家境不錯的劉如富發生了嚴重車禍,喪失了勞動能力,斷了經濟來源,這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熊小忠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經多方打聽,發現清掃小區活動室的工作很適合他,可該崗位當時卻另有其人。於是,熊小忠找人聯繫了另一份工作安置好原來的那個人,騰出清掃活動室的工作給了劉如富。

熊小忠又動員鄰居把家裡的廢紙和空瓶子拿出來,並在小區裡騰出一塊80平方米的公共空間給劉如富的母親整理這些廢品,再拿去賣錢,以增加一份收入。劉如富母子感動萬分,逢人就說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國的前提是“齊家”,“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小區就是居民的家,也是社會的細胞。黨的領頭雁作用、火車頭作用,不僅體現在宏觀治國上,也體現在基層黨建中,體現在社區的和諧平安及居民生活的茶米油鹽、吃住出行裡。

抓好基層黨建,促進文明創建,提升文明水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這,就是近年來廈門市湖裡區湖裡街道帶給我們的啟示之一。(洪濤 潘霄芸 記者 胡德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