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農業"

武漢農業龍頭企業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目前,武漢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已穩定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全市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呈現出快速成長、加工業發展迅猛、產業化鏈條變粗拉長等良好態勢”。大講堂上,市農業農村局鄉村產業發展處負責人胡體良的發言,引發市民共鳴。胡體良認為,“武漢農業大有可為”。農業產業化的提出和實施,是我國農...
武漢28家農業企業和電商平臺“結對子”
4月11日,江夏區農企電子商務對接會在江夏智慧農業指揮中心三樓會議室成功舉辦,為江夏農產品插上互聯網翅膀飛向全國,武漢28家農企和電商平臺結對子。對接會共有18家武漢市內知名電商企業,30多家區內涉農生產企業參加本次對接,參會人數共98人。武漢市江夏區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劉啟明...
胡曙光主席調研武漢農業集團
5月9日上午,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胡曙光一行,在沿長江調研武漢規劃打造長江新城選址專題調研中,現場調研了武漢農業集團所屬武湖農業發展公司3.5萬畝武湖水面...
農業 三農 武湖 長江 2017-05-12
下鄉去!武漢兩年農業招商引資285億元
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31日訊(記者周韌 通訊員譚遠璧)8月31日,武漢市民下鄉之工商資本下鄉促脫貧現場會在新洲區舉行。會議通報市民下鄉工作最新進展,截至8月31日,全市共統計空閒農房97284戶,發佈空閒農房信息5210條,簽訂租賃協議2011戶,年租金3008萬元,吸引社會...
給力!武漢農業電子商務協會為企業會員“吆喝”
為整合電商產業鏈上中下游資源,帶領企業做大做強電子商務,自去年3月份武漢市農業電子商務協會成立以來,該協會便積極為會員單位排憂解難,為會員單位免費提供平臺...
金融服務農業 農業撬動資本
農業作為我國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在國民經濟發展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國家“十二五”規劃將發展中國農業特色化道路作為糧食安全生產的首要目標,在轉型發展的過程...
品牌農業與傳統農業的區別
品牌農業是具有質量和安全健康保證的品質農業;是按照量化標準產生和加工的、產品始終如一的標準化農業;是通過恰當的篩選、包裝和加工進行原料升值的價值農業;是摒棄一家一戶落後的生產經營狀態,以規模獲得高效益的規模農業;是打通...
精準農業、智慧農業是現代化中國設施農業的未來
隨著近幾年我國對設施農業的持續補貼投入,國內設施農業的硬件獲得高速發展,已經與國際的發達國家農業並無多大差距。但是我們在設施農業軟件方面與國外先進農業還...
資深農業經理人給投資農業和創業農業的朋友潑潑冷水
農業,一塊美麗的大蛋糕,在被大家熱捧之前已經延續發展了5000年,不知為何突然農業成了大熱門,這5000年被貶為經濟和人文社會最底層的階級和產業,現在成了...
'2019,農業要發展,有機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主流'
"眾所周知,人類現在的病是越來越嚴重,儘管醫院人滿為患,但是病卻沒辦法從源頭上解決。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中顯示,健康影響因素中醫療僅佔8%。所以我們更應該注重的是健康保障,即不得病、自愈病、控制病應該是未來健康的主角,而不是靠醫學讓人們保持健康。深入的分析可得,我們要轉變...
彩色農業、知識農業、外向型農業等你來把脈多種新型農業
農業的分類比較多,新型農業包括設施農業、無土農業、特色農業、彩色農業、知識農業、外向型農業等。設施農業採用人工技術手段,改變自然光溫條件,創造優化動植物生...
農業持久戰:農業大商業模式分析
農業就是場持久戰,想要通吃,需要很多的人力財力腦力和政府關係支持。一、背景概述現在越來越多的上市大公司開始涉足到農業行業,包括阿里、騰訊、華為、海康威視、...
以農業信息化建設助推農業現代化進步
信息化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不斷完善,給農村現代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農村農民更方便地獲取最新的農業動態、科學的種植方法及專家遠程指導等信息服務,促進農業現...
三農 農村 農業 農民 2017-04-10
農業週報|廣東省農業氣象週報
〖內容提要〗 上週我省氣溫顯著偏高,日照偏多,降水顯著偏少。周內以晴熱少雨天氣為主,溫高光足的氣象條件對晚稻拔節孕穗、花生下針結莢及蔬菜等作物生長髮育有利...
'從歐美農業發展看中國農業的未來'
"當我們談農業現代化時我們談些什麼?我們好像常談歐洲。歐洲農業大規模、集約化、高科技、重監管,在獲得高產值的時候卻又不失良好的環境和景觀……這裡面一半是現實,一半是我們心中的那個“現代化農業”的投射。在地面上看歐洲農業,情況會複雜許多。歐美農業之所以成功,有其得天獨厚的農業...
中國農業和日本農業差距到底有多大?
提到發達國家,大多數人腦海中第一印象是富裕、科技發達。事實確實如此,但是隻用這種眼光看待發達國家屬實有些片面,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距體現在各個方面,即...
發展智慧農業對農業有什麼意義
智慧農業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了智能灌溉、智能施肥與智能噴藥等自動控制方式,有利於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效率,並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因此這一模式被國家大力推廣。初次之外,智慧農業也推動了農業的“三化”發展。實現農業精細化實現精細化,保障資源節約、產品安全。一方面,藉助科技手段對...
政策性農業保險撐起農業“保護傘”
(記者 趙丹丹) 我市2017年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辦法日前出臺,今年我市繼續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這一民生工程,通過建立完善政策、審核、實施、撥付、監管和考核等六大機制,有效發揮“穩定器”和“助推器”作用,形成政策性農業保險“人人蔘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共建共享新局面。據介...
談“互聯網+農業”和農業O2O模式
各位,我們談談農業互聯網+和O2O吧。農業要發展的好,就必須有像lv箱包一樣上手的品牌、和收人親耐產品。如果沒有品牌,就會導致產品的附加值貶值,讓自己的包裡沒有利潤流入。所以農業電商要發展的好必須要有自己的品牌和自己的產品特色。這是一箇中心點,電商的介入則會使這個點慢慢擴展...
三農 農業 O2O 農村 2017-04-03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