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儒釋道"

儒釋道三家與儒釋道三教
道家是中華文化的主根,主根上有三條主幹,即儒、釋、道。儒家與道家原本是同源的,但在春秋戰國的亂世,孔子及其弟子捨本求末,不言本原而創立了儒家,被後世董仲舒...
從“修行”淺論“儒釋道”之——儒
孔子、佛陀、老子,雖倡三教,說自家之言,但歸結修證之路,其理一如。光談本體差別,無實質意義,須從“修行”(踐行)來談,其本體思想才落實處,不負孔子、佛陀、老子之慈悲救世之心。常人所言“修行”,即修證自己行為。實屬基本認識,非本質。定義“修行”:透過現象看本質,超越宇宙萬象,...
國學 孔子 文化 2017-04-18
鐵觀音茶裡的儒釋道
鐵觀音蘊道家之法。鐵觀音承天地真氣的滋養,歷雨露的恩澤,吸山林的清雅,麗質天然如遺世獨立,不經意間被發現于山林,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時光沉澱,依然保持品種的純...
國學 鐵觀音 儒家 2017-06-15
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其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不僅產生了本土文化,也吸收了外來文化,並在矛盾與衝突中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其中最...
儒釋道對待慾望的態度
從對待慾望的態度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儒釋道的區別。道家提倡“少私寡慾”,道人也不一定出家,全真教出現之前,道人就是有老婆的,但他們有專門的靜室,平時在裡面修...
並非儒釋道,中華文化的根源是道儒法
很多人喜歡講國學三大宗是儒釋道,認為這三者組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但回到中華文化的襁褓,學習一下先秦諸聖的學說,就會知道,中華文明的基石,不是儒釋道,而是道儒...
儒家 國學 孔子 政治 2017-06-02
'儒釋道,中國人的三種文化性格'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最後沉澱出儒、釋、道這三家。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曾說:儒家的孔孟思想則是糧食店,是天天要吃的。道家則像藥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則非去不可。佛學像百貨店,裡面百貨雜陳,樣樣俱全,有錢有時間,就可去逛逛。逛了買東西也可,不買東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
儒釋道究竟信仰什麼才是最好?
儒釋道,都好都好,人的思維不同,行事方法也會不一樣,但不應該因為信仰某個宗教或學說就放棄了整個世界。在中國如果你是個道教徒,你可以去佛寺玩、去參加佛教徒聚...
儒釋道三教文化的區別之處
儒釋道三家的文化雖然有區別,但正是這些文化共同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這就是國學。那麼我們來大概說一下三家文化的區別之處在哪裡。儒家是以仁義禮智...
華山論劍(七)——從“修行”淺論“儒釋道”
孔子、佛陀、老子,雖倡三教,說自家之言,但歸結修證之路,其理一如。光談本體差別,無實質意義,須從“修行”(踐行)來談,其本體思想才落實處,不負孔子、佛陀、...
國學 孔子 宇宙 老子 2017-06-07
儒釋道·道家(微國學10)
故我在17期:微國學,每個人都能瞭解的國學第一章 儒釋道二、道家總論道家是先秦時期出現的一個哲學流派,首先對他做出權威解釋和定義的是東漢的班固。他在《漢書...
儒釋道思想——修心就是改變命運
說到命運,每個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那麼,到底命運是怎麼一回事呢?人生有沒有輪迴生死?我相信有。為什麼有的人一生下來就家財萬貫?有人一生下來就一貧如洗?都是有...
國學 美文 2017-07-17
儒釋道經典18句名言,受益匪淺!
1、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經》感悟:《心經》之“色”,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物質(日月星辰等)和世相(名利、財寶、人、物等),是肉眼能...
樓宇烈: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
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樓 宇 烈樓宇烈(1934-),浙江省嵊縣人。196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後一直任教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整理著作有《王弼集校釋》、《...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