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錯了?'

"


"


“三字經”錯了?


"


“三字經”錯了?


“三字經”錯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三字經》開篇的這段文字可謂經典之作,意大利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1870—1952)也發現人之初是富有愛心的,隨著成長,她的困惑也跟《三字經》一樣,為什麼人變得越來越喪失愛心,越來越“壞”呢?人們把這個現象都統統的解釋成這是受到社會汙染的結果。

人類自古就對了解自己的本性有很大的興趣,通過觀察沒有受到文化影響的幼兒性情被認為是一條可靠的途徑,因為兒童受到文化的影響比較少,他們的行為、心理更能反應其固有的本性。《三字經》和人們對現象的觀察是正確的,但是對成因的解釋卻是錯誤的。雖然一個人的基因在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一瞬間就已經確定不再改變。但是,其一生性格的形成和變化卻不是在一生中一成不變的,基因序列上的遺傳密碼並不是同時起作用的,它們按照一定的程序打開,在胚胎形成時期,塑造了人體的基本外形,出生之後,決定成長和發育,這些我們都是非常清楚的。可是,不經意間,人們忽略了無形的部分也就是習性或者說行為的形成也有一定的時間序列。

一隻小老虎很可愛,它除了樣子看上去非常招人喜歡,同時,它沒有攻擊的本能,性格溫順。長到一定的年齡和體重之後,獸性就會發作了。即使一隻幼小的老虎,完全隔離起來,人工餵養,到了一定階段,仍然是一隻吃人的老虎,雖然,它因為沒有在合適的時機向母親學習撲食技巧和能力,會造成終生缺憾,但食肉的獸性是不會改變的。人類也只有到了青春期才有強烈的性衝動,並不是貫穿終生的,這也不是文化教化的產物。

"


“三字經”錯了?


“三字經”錯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三字經》開篇的這段文字可謂經典之作,意大利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1870—1952)也發現人之初是富有愛心的,隨著成長,她的困惑也跟《三字經》一樣,為什麼人變得越來越喪失愛心,越來越“壞”呢?人們把這個現象都統統的解釋成這是受到社會汙染的結果。

人類自古就對了解自己的本性有很大的興趣,通過觀察沒有受到文化影響的幼兒性情被認為是一條可靠的途徑,因為兒童受到文化的影響比較少,他們的行為、心理更能反應其固有的本性。《三字經》和人們對現象的觀察是正確的,但是對成因的解釋卻是錯誤的。雖然一個人的基因在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一瞬間就已經確定不再改變。但是,其一生性格的形成和變化卻不是在一生中一成不變的,基因序列上的遺傳密碼並不是同時起作用的,它們按照一定的程序打開,在胚胎形成時期,塑造了人體的基本外形,出生之後,決定成長和發育,這些我們都是非常清楚的。可是,不經意間,人們忽略了無形的部分也就是習性或者說行為的形成也有一定的時間序列。

一隻小老虎很可愛,它除了樣子看上去非常招人喜歡,同時,它沒有攻擊的本能,性格溫順。長到一定的年齡和體重之後,獸性就會發作了。即使一隻幼小的老虎,完全隔離起來,人工餵養,到了一定階段,仍然是一隻吃人的老虎,雖然,它因為沒有在合適的時機向母親學習撲食技巧和能力,會造成終生缺憾,但食肉的獸性是不會改變的。人類也只有到了青春期才有強烈的性衝動,並不是貫穿終生的,這也不是文化教化的產物。

“三字經”錯了?

如果你仔細思考,就會發現性格形成在時間序列上的安排也是非常巧妙的。幼虎缺乏攻擊性是因為它尚不具備攻擊的能力,如果有攻擊性,反而讓自己的生存處於更危險的境地。基因對生存策略的指揮顯得極為老謀深算。

反過頭看“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對不對呢?性善是孟子的主張,性惡則是荀子的主張,迄今也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雙方都能找到有利於自己學說的證據。蒙臺梭利說幼兒對父母的依戀和愛是發自內心的,是至誠至真的,在成年人身上你觀察不到這樣的情形。基本上支持了人之初,性本善的主張。這個觀察雖然真實,卻只強調了善的方面。一個幼兒同時也是非常自私的,他不願意別人動他的玩具,還會去搶別人的玩具,到了四五歲的年齡,幼童經常打架,有的幼童還咬人。等到他們懂點事情時,也不願意媽媽再為他們生一個妹妹或者弟弟。幼兒也有自私的天性,這種自私主要表現在爭奪食物資源、與同齡人打鬧以學會日後生存所需要的技能上。但總體上說,嬰兒競爭力很弱,就像小老虎一樣,是性善的。

青少年的叛逆行為並非受到後天汙染所致,而是基因序列規定的程序。“苟不教,性乃遷”這句話是不對的,即使教,性也會遷的。儒家仁愛的哲學是歷代封建帝王和士大夫的必修課程,但宮廷和政治鬥爭中所用的陰謀詭計無所不用其極。六十年前,中國試圖通過教化,讓人們放棄自私自利的習性,養成為具體利益服務的公心,效果當然是很有限。教化和本性之間是一個協調和鬥爭的關係,用一隻停泊的船做比方,本性是錨,教化是船,有一定的漂移性,但不可能掙脫錨的左右,教化的目標和本性偏離太多,效果反而會更差。例如,承認人性自私,並加以約束比要求大公無私或者鼓勵自私效果都好。

"


“三字經”錯了?


“三字經”錯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三字經》開篇的這段文字可謂經典之作,意大利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1870—1952)也發現人之初是富有愛心的,隨著成長,她的困惑也跟《三字經》一樣,為什麼人變得越來越喪失愛心,越來越“壞”呢?人們把這個現象都統統的解釋成這是受到社會汙染的結果。

人類自古就對了解自己的本性有很大的興趣,通過觀察沒有受到文化影響的幼兒性情被認為是一條可靠的途徑,因為兒童受到文化的影響比較少,他們的行為、心理更能反應其固有的本性。《三字經》和人們對現象的觀察是正確的,但是對成因的解釋卻是錯誤的。雖然一個人的基因在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一瞬間就已經確定不再改變。但是,其一生性格的形成和變化卻不是在一生中一成不變的,基因序列上的遺傳密碼並不是同時起作用的,它們按照一定的程序打開,在胚胎形成時期,塑造了人體的基本外形,出生之後,決定成長和發育,這些我們都是非常清楚的。可是,不經意間,人們忽略了無形的部分也就是習性或者說行為的形成也有一定的時間序列。

一隻小老虎很可愛,它除了樣子看上去非常招人喜歡,同時,它沒有攻擊的本能,性格溫順。長到一定的年齡和體重之後,獸性就會發作了。即使一隻幼小的老虎,完全隔離起來,人工餵養,到了一定階段,仍然是一隻吃人的老虎,雖然,它因為沒有在合適的時機向母親學習撲食技巧和能力,會造成終生缺憾,但食肉的獸性是不會改變的。人類也只有到了青春期才有強烈的性衝動,並不是貫穿終生的,這也不是文化教化的產物。

“三字經”錯了?

如果你仔細思考,就會發現性格形成在時間序列上的安排也是非常巧妙的。幼虎缺乏攻擊性是因為它尚不具備攻擊的能力,如果有攻擊性,反而讓自己的生存處於更危險的境地。基因對生存策略的指揮顯得極為老謀深算。

反過頭看“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對不對呢?性善是孟子的主張,性惡則是荀子的主張,迄今也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雙方都能找到有利於自己學說的證據。蒙臺梭利說幼兒對父母的依戀和愛是發自內心的,是至誠至真的,在成年人身上你觀察不到這樣的情形。基本上支持了人之初,性本善的主張。這個觀察雖然真實,卻只強調了善的方面。一個幼兒同時也是非常自私的,他不願意別人動他的玩具,還會去搶別人的玩具,到了四五歲的年齡,幼童經常打架,有的幼童還咬人。等到他們懂點事情時,也不願意媽媽再為他們生一個妹妹或者弟弟。幼兒也有自私的天性,這種自私主要表現在爭奪食物資源、與同齡人打鬧以學會日後生存所需要的技能上。但總體上說,嬰兒競爭力很弱,就像小老虎一樣,是性善的。

青少年的叛逆行為並非受到後天汙染所致,而是基因序列規定的程序。“苟不教,性乃遷”這句話是不對的,即使教,性也會遷的。儒家仁愛的哲學是歷代封建帝王和士大夫的必修課程,但宮廷和政治鬥爭中所用的陰謀詭計無所不用其極。六十年前,中國試圖通過教化,讓人們放棄自私自利的習性,養成為具體利益服務的公心,效果當然是很有限。教化和本性之間是一個協調和鬥爭的關係,用一隻停泊的船做比方,本性是錨,教化是船,有一定的漂移性,但不可能掙脫錨的左右,教化的目標和本性偏離太多,效果反而會更差。例如,承認人性自私,並加以約束比要求大公無私或者鼓勵自私效果都好。

“三字經”錯了?

教育和兒童是一個容易發表議論的題目,大多數名人都發表過關於這個問題的看法,這些看法多為一些個人主張,缺乏對兒童的觀察和研究。大多數父母和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和實踐,都建立在自己粗糙的總結和時下流行的格調之上,談不上正確。

和其他動物一樣,人一生中“天然性格”的變化都是具有適應性的,即這種行為方式有利於生存。想想看,一個幼兒若不愛他的母親、不依戀他的親代,被親代拋棄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少兒依賴母親的性格就會被自然選擇保存下來。

伴隨著成長,兒童依戀母親越來越不是那麼必要,這種愛的性格越來越被淡漠,這是自然選擇規律,就像我們觀察到的家畜和其他動物一樣。人類認識自身最大的障礙是總是不把自己當動物看。隨便看一看家養的動物,就明白這個道理。一隻小羊羔,樣子非常可愛,依偎在它母親身邊,如果它母親白天出去吃草,把它留在家裡,它非常想念它的母親,母子之間依依難捨,到了傍晚,小羊羔知道它媽快回來了,早早的到了羊圈門口咩咩叫,想它媽媽情真意切。兩三個月之後,母子之間的感情就淡漠了,直到形同陌路。因為從子代的角度來說,再依偎在母親身邊已經沒有了意義,它不再需要母親的奶水和保護。對於母親來說,兒大不由爺,它能夠獨立生存了,小羊如果再試圖吃奶,就會被母親頂撞,親密的感情已經失去了意義,遺傳的任務這時已經完成,基因的火炬已經穩妥地交給了子代。

只要腦筋轉一個彎,我們就很容易想象,即便從出生就讓嬰兒成長於洪荒的環境,不受任何人類文化的影響。他的心理與只能發育仍然有自己的節拍和特點,後天的變化絕非純粹文化影響。

人類像所有有較長壽命,較長髮育期的動物一樣,自然選擇保留那個階段適應性的心理、行為模式。

清華大學出版社《人性與個性的邏輯》這本書是向大家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即剝掉文化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即人性研究。

原欲,每個人都差不多,我們卻不甚理解!基因,確定了每個人的胚胎,無法改變!自我馴化,是唯一可控的,決定了人最終的命運!

文源:《人性與個性的邏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鍾海玲


相關推薦

"


“三字經”錯了?


“三字經”錯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三字經》開篇的這段文字可謂經典之作,意大利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1870—1952)也發現人之初是富有愛心的,隨著成長,她的困惑也跟《三字經》一樣,為什麼人變得越來越喪失愛心,越來越“壞”呢?人們把這個現象都統統的解釋成這是受到社會汙染的結果。

人類自古就對了解自己的本性有很大的興趣,通過觀察沒有受到文化影響的幼兒性情被認為是一條可靠的途徑,因為兒童受到文化的影響比較少,他們的行為、心理更能反應其固有的本性。《三字經》和人們對現象的觀察是正確的,但是對成因的解釋卻是錯誤的。雖然一個人的基因在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一瞬間就已經確定不再改變。但是,其一生性格的形成和變化卻不是在一生中一成不變的,基因序列上的遺傳密碼並不是同時起作用的,它們按照一定的程序打開,在胚胎形成時期,塑造了人體的基本外形,出生之後,決定成長和發育,這些我們都是非常清楚的。可是,不經意間,人們忽略了無形的部分也就是習性或者說行為的形成也有一定的時間序列。

一隻小老虎很可愛,它除了樣子看上去非常招人喜歡,同時,它沒有攻擊的本能,性格溫順。長到一定的年齡和體重之後,獸性就會發作了。即使一隻幼小的老虎,完全隔離起來,人工餵養,到了一定階段,仍然是一隻吃人的老虎,雖然,它因為沒有在合適的時機向母親學習撲食技巧和能力,會造成終生缺憾,但食肉的獸性是不會改變的。人類也只有到了青春期才有強烈的性衝動,並不是貫穿終生的,這也不是文化教化的產物。

“三字經”錯了?

如果你仔細思考,就會發現性格形成在時間序列上的安排也是非常巧妙的。幼虎缺乏攻擊性是因為它尚不具備攻擊的能力,如果有攻擊性,反而讓自己的生存處於更危險的境地。基因對生存策略的指揮顯得極為老謀深算。

反過頭看“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對不對呢?性善是孟子的主張,性惡則是荀子的主張,迄今也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雙方都能找到有利於自己學說的證據。蒙臺梭利說幼兒對父母的依戀和愛是發自內心的,是至誠至真的,在成年人身上你觀察不到這樣的情形。基本上支持了人之初,性本善的主張。這個觀察雖然真實,卻只強調了善的方面。一個幼兒同時也是非常自私的,他不願意別人動他的玩具,還會去搶別人的玩具,到了四五歲的年齡,幼童經常打架,有的幼童還咬人。等到他們懂點事情時,也不願意媽媽再為他們生一個妹妹或者弟弟。幼兒也有自私的天性,這種自私主要表現在爭奪食物資源、與同齡人打鬧以學會日後生存所需要的技能上。但總體上說,嬰兒競爭力很弱,就像小老虎一樣,是性善的。

青少年的叛逆行為並非受到後天汙染所致,而是基因序列規定的程序。“苟不教,性乃遷”這句話是不對的,即使教,性也會遷的。儒家仁愛的哲學是歷代封建帝王和士大夫的必修課程,但宮廷和政治鬥爭中所用的陰謀詭計無所不用其極。六十年前,中國試圖通過教化,讓人們放棄自私自利的習性,養成為具體利益服務的公心,效果當然是很有限。教化和本性之間是一個協調和鬥爭的關係,用一隻停泊的船做比方,本性是錨,教化是船,有一定的漂移性,但不可能掙脫錨的左右,教化的目標和本性偏離太多,效果反而會更差。例如,承認人性自私,並加以約束比要求大公無私或者鼓勵自私效果都好。

“三字經”錯了?

教育和兒童是一個容易發表議論的題目,大多數名人都發表過關於這個問題的看法,這些看法多為一些個人主張,缺乏對兒童的觀察和研究。大多數父母和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和實踐,都建立在自己粗糙的總結和時下流行的格調之上,談不上正確。

和其他動物一樣,人一生中“天然性格”的變化都是具有適應性的,即這種行為方式有利於生存。想想看,一個幼兒若不愛他的母親、不依戀他的親代,被親代拋棄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少兒依賴母親的性格就會被自然選擇保存下來。

伴隨著成長,兒童依戀母親越來越不是那麼必要,這種愛的性格越來越被淡漠,這是自然選擇規律,就像我們觀察到的家畜和其他動物一樣。人類認識自身最大的障礙是總是不把自己當動物看。隨便看一看家養的動物,就明白這個道理。一隻小羊羔,樣子非常可愛,依偎在它母親身邊,如果它母親白天出去吃草,把它留在家裡,它非常想念它的母親,母子之間依依難捨,到了傍晚,小羊羔知道它媽快回來了,早早的到了羊圈門口咩咩叫,想它媽媽情真意切。兩三個月之後,母子之間的感情就淡漠了,直到形同陌路。因為從子代的角度來說,再依偎在母親身邊已經沒有了意義,它不再需要母親的奶水和保護。對於母親來說,兒大不由爺,它能夠獨立生存了,小羊如果再試圖吃奶,就會被母親頂撞,親密的感情已經失去了意義,遺傳的任務這時已經完成,基因的火炬已經穩妥地交給了子代。

只要腦筋轉一個彎,我們就很容易想象,即便從出生就讓嬰兒成長於洪荒的環境,不受任何人類文化的影響。他的心理與只能發育仍然有自己的節拍和特點,後天的變化絕非純粹文化影響。

人類像所有有較長壽命,較長髮育期的動物一樣,自然選擇保留那個階段適應性的心理、行為模式。

清華大學出版社《人性與個性的邏輯》這本書是向大家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即剝掉文化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即人性研究。

原欲,每個人都差不多,我們卻不甚理解!基因,確定了每個人的胚胎,無法改變!自我馴化,是唯一可控的,決定了人最終的命運!

文源:《人性與個性的邏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鍾海玲


相關推薦

“三字經”錯了?

《人性與個性的邏輯》

作者:孟慶祥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本書獻給心理學的票友,無論你讀過多少心理學,本書嚴密的邏輯推理和重大發現,都會讓你震撼。包括人類智力的起源、智力發育的甘特圖、人類母系社會的真相、先天還是後天、命運是由上癮決定的、基因技術的長期後果等內容。這本書基本回避價值主張,重點是“看”,客觀地看,解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為什麼少兒學習外語更合適?為什麼全世界的性服務行業絕大多數都是為男性服務的?為什麼各種文化背景下的婚配都有相似的選擇標準?為什麼婆媳容易不合?學習和認知最主要的規律是什麼?所有的東西立足於科學的解釋,面向一個普通讀者感到好奇和關心的問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