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侖戚家山“工匠學堂”打造“智慧基因”

三星 三星重工 經濟 社會 光明網 2017-06-16

本報訊(記者厲曉杭 通訊員唐丹 王紹其)日前,筆者走進北侖區戚家山街道總工會和三星重工業寧波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職工技能培訓基地,只見三星重工研修科主管高原正在解決馬士基一號船製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頭腦風暴”。讓這位寧波市首席工人高興的是,身邊現在多了兩個年輕的“得力干將”。高原說,“工匠學堂”對職工進行了船舶電氣知識培訓,避免了工期忙時的手忙腳亂。

戚家山是寧波老牌工業重鎮,孕育了一大批在製造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工匠,企業職工超過4萬人。據介紹,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區域經濟發展方式的加快轉變,企業用工對人員素質和勞動技能的要求不斷提高,廣大職工對學習知識、提升技能的渴望也越發強烈。戚家山街道通過政府、工會和企業的聯動,共建“工匠學堂”,探索職工技能轉型路徑,為“中國製造2025”添磚加瓦。

依託企業的優質資源,戚家山街道與三星重工進行聯合辦學,展開“訂單式”培訓。整個“學堂”教室面積有4400平方米,其中多媒體教室8間,另有焊接、切割實習場等實訓基地,可以滿足焊工、電工、機修工等多個工種的培訓要求。雙方還專門組建了一個技師講師團,成員來自各行各業的技術能手以及優秀職工,他們將承擔職工職業技能理論知識和應用操作的指導工作。走進船舶機電教室,專業培訓器材一應俱全,脫產集訓課程在這個小小的“學堂”基本就能完成。

工業型社區如何做好提高工人素質的工作?戚家山街道青峙社區也在去年5月開設“社區工匠學堂”,幫助企業提高職工技能。一年多來,讓企業嚐到了“甜頭”。園區緊固件片區有企業20餘家,原本企業間獨立經營、互動不足,管理也參差不齊。“‘工匠學堂’結束了這種‘單兵作戰’的歷史,增強了互動性。”“社區工匠學堂”組織企業開展緊固件行業信息交流會,使園區緊固件行業的上、中、下整條產業鏈能夠及時互通信息。在安全生產方面,社區總工會也會對安全管理員進行集中培訓,不定期走進各企業車間,查找安全隱患。

“‘工匠學堂’的創辦就是要讓‘工匠精神’落地,讓‘智慧基因’埋在每一位職工心中,在學習工作中生長。”戚家山街道黨工委書記胡敏波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