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三體入侵這個設定,《三體》表達的是劉慈欣對現實的憂思

引言:從《弗蘭肯斯坦》到《海底兩萬裡》、《時間機器》,再到《我,機器人》、《與拉瑪相會》,科幻小說都存在一個基本的科幻設定(科學技術或異星文明),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也不例外。

除去三體入侵這個設定,《三體》表達的是劉慈欣對現實的憂思

劉慈欣

在《三體1》和《三體2》中,最為核心的設定是三體文明。因為三體文明的代言者智子降臨,地球上才會出現ETO(地球三體組織),才會有“三體”遊戲以及一系列暗殺事件。又因為三體艦隊正遠道而來,地球上才會出現PDC(行星防禦理事會),才會有太空軍的組建以及對宇宙規則的猜測。

但值得注意的是,面對三體文明的到來,地球方的反應會有許多可能,為什麼在《三體1》和《三體2》中最為核心的會是ETO和PDC?換言之,除去最為基礎的科幻設定,《三體》有哪些現實主義的內核?因《三體3》中的設定較為超驗,它把宇宙本身當成了一種宗教式的東西,故本文只討論《三體1》和《三體2》。

一、ETO背後:因環境問題,對地球喪失信心

《三體1》中的主人公汪淼是一個特別醬油的角色,從三體遊戲到面對地球三體組織,汪淼其實都只是故事的觀察者。汪淼雖是敘事主體,但他本人的故事卻並非核心所在。汪淼之所以能成為主人公汪淼,僅僅是因為“納米材料能使人類大規模進入太空”這一設定。《三體1》中的靈魂人物是葉文潔和伊文斯,一個對三體文明發出了呼喊,另一個時刻準備迎接三體文明的到來。

除去三體入侵這個設定,《三體》表達的是劉慈欣對現實的憂思

《三體1》封面圖

葉文潔出生於一個不幸的年代,深受人類集體瘋狂的打擊。她的人生,從表到裡都是灰色的。因為一篇試圖建立太陽數學模型的論文,她被調往了紅岸基地。受一篇關於木星射電爆發的國外文章啟發,葉文潔注意到了木星射電輻射和太陽凌日干擾之間的聯繫,最終發現太陽輻射層中“能量鏡面”的增益反射效果。也就是說,太陽是一個電波放大器。之後,葉文潔將天線對準太陽,用基地的最大功率,朝太陽發出了地球上第一聲能被其它文明聽到的聲音。

當然,能量鏡面的增益反射不太可能實現,根據普朗克輻射定律,太陽基本接近於絕對黑體。它是氣態星球,電磁波容易進入其中,同時它又有巨大的引力。此外,木星的射電輻射也不可能達到所謂的閾值。

除去三體入侵這個設定,《三體》表達的是劉慈欣對現實的憂思

木星射電輻射

如果除去科學幻想成分,上述故事將變成這樣:在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科研基地中,一群人日夜監聽著茫茫太空,期望搜索到外星文明的蹤跡,並且還嘗試發出自己的聲音主動與外星交流(事實上,人類確實在這樣做)。但是,人類始終沒有得到任何迴應。那群人或為崇高的理想、或為個人的利益孜孜不倦地工作著,但有個對人類絕望的女人和他們不同,她想出賣人類……

除去三體入侵這個設定,《三體》表達的是劉慈欣對現實的憂思

雷達峰

離地球最近的半人馬座三星接收到了葉文潔發出的消息,接收者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提醒葉文潔不要回應,否則將遭受入侵。但此時的葉文潔已對人類失去信心,認為地球文明已無力解決自身的問題。她毫不猶豫的再次按下了發射鍵,主動背叛了地球文明。葉文潔因此被ETO奉為領袖,但她其實只是精神或名義上的領袖,真正創建並發展組織的是伊文斯。

伊文斯是一個超級富二代,本可以舒舒服服躺著繼承億萬家產。但12歲那年,他目睹了兩萬多噸原油洩漏在海中造成的地獄圖景:大海變成了黑色,海灘被黑油覆蓋,無數海鳥因此喪生。這改變了伊文斯的一生,往後的日子裡,他感覺那些海鳥瀕死的眼睛一直在盯著自己看。

除去三體入侵這個設定,《三體》表達的是劉慈欣對現實的憂思

原油洩漏對動物造成的災難

為了贖罪,伊文斯有了一個在自己看來並不宏偉的崇高理想:拯救一個瀕臨滅絕的物種。他來到了中國西北,種植樹林拯救一種燕子。但他種植的樹林很快被砍光了,此時他已繼承了億萬家產,有能力阻止這一事件的發生。但真正使他絕望的是,人類在進行所謂環境保護的同時,還在更為凶猛的破壞環境。發達國家治理環境的主要手段,其實也不過是將汙染轉移到不發達地區。

伊文斯對人類文明絕望了,因為他認為人類文明已經不可能靠自身來改善了。於是在得知三體文明存在之時,他向葉文潔伸出手,說道:如果這是真的,我們是同志了。

在小說中,葉文潔和伊文斯的形象是負面的,這表明了劉慈欣對出賣地球這種行為的批判。但葉文潔和伊文斯出賣地球的動機卻不能簡單地用善惡對錯去評判,因為當今地球物種毀滅的速度甚至比白堊紀晚期還要快。人類真的有能力處理好環境問題嗎?每年萬億元的環保投入(我國十二五期間每年環保投入已近萬億元),真的跟得上人類破壞環境的速度嗎?

除去三體入侵這個設定,《三體》表達的是劉慈欣對現實的憂思

當然,筆者並非否認環保的意義,相反筆者認為這是人類做的最有價值的事情之一。只是,如果地球註定無法被拯救,逃亡時我們真的會像《流浪地球》中那樣帶著地球上路嗎?在治理環境問題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將更多地目光投入太空?在外星文明到來之前,人類也可能已將地球破壞成完全不適合生存的星球。

二、PDC背後:人類第二次大航海時代

在《三體1》中,ETO的老巢“審判號”被古箏行動的飛刃切豆腐般切成了四十片。但地球的危機並沒有消除,因為三體艦隊已經在來地球的路上了。在《三體1》的結尾,葉文潔回到了紅岸基地,在雷達峰的天線基座旁,望著被夕陽染紅的雲海,她輕輕地說:這是人類的落日……

除去三體入侵這個設定,《三體》表達的是劉慈欣對現實的憂思

面對著四個世紀之後的滅頂之宅,人類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應對,其中最為核心的便是PDC的組建,它的前身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作為防禦三體入侵的核心組織,它被地球文明賦予了幾乎凌駕一切的權力。當然,它之所以能被賦予這麼大的權力,不僅僅是因為地球面臨危機,還因為此時的聯合國成為了真正的聯合國。面對來自外星文明入侵的危機,自大航海時代開始就沒停止過在世界範圍內進行爭鬥的人類,終於擰成了一股繩。

《三體2》中最為天才的描寫無疑是黑暗森林法則的提出和運用,它使地球暫時逃過一劫,並且讓地球有了和三體文明平等對話的權力。但它的出現實在是一種偶然,因為面壁計劃本身就是一種非常規的防禦策略。如果不是因為三體人思想是透明的,面壁計劃便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沒有面壁計劃,羅輯就算是受到葉文潔的提示,也不可能發現黑暗森林法則。也就是說,黑暗森林法則的產生完全依賴於科幻設定和幻想。

除去三體入侵這個設定,《三體》表達的是劉慈欣對現實的憂思

對現實更有觀照意義的是太空軍以及太空艦隊的創立,那意味著人類第二次航海時代的開始。即使沒有三體文明的入侵,因環境和地球資源等問題,地球也不可能是人類永遠的家園。地球不太可能支撐數十億人口都過上富裕的生活,這意味著人類社會要麼極度分化要麼向外星移民。另一方面,人類已經投入瞭如此多的資金治理環保問題,但環境卻仍一天一天惡化,地球上的人類已經無法解決自身製造的問題了。

在《三體》中,當人類發現三體艦隊正在路上時,猛然發覺要不惜一切代價發展航天技術,但這卻耽誤了基礎科學的發展。《三體2》中三大艦隊的覆滅可以理解為出於劉慈欣的悲觀主義思想,但劉慈欣何嘗不是在提醒我們要早點重視對太空的探索?即使沒有外星人入侵,地球也會因為人類自身而變得不適合居住。

除去三體入侵這個設定,《三體》表達的是劉慈欣對現實的憂思

水滴與無限邊疆號

劉慈欣雖然寫過《流浪地球》這樣宏偉的小說,但事實上他並不是一個地球派,而是飛船派。因為像《流浪地球》中那樣推動地球流亡,難度不知道比人類通過飛船逃跑難多少倍。在《一個和一萬個地球》中,劉慈欣曾這樣感嘆:人類放棄了太空中的10萬個地球,只打算在這一個地球上生存下去,而他們生存的手段是環保,一項與太空開拓同樣艱鉅同樣冒險的事業。

事實上,截止目前為止,人類從未真正重視過對太空的探索,有人可能會說冷戰時期美蘇曾是何等的狂熱,但那其實不過是一種博弈。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當得知三體來臨之時,人類放下了民族、國家和信仰等所有偏見,真正團結在了一起。但如果三體不來呢,人類是否會將自身的力量遏制、消耗在無止境的內鬥之中?當有一天,敵人來臨,那時的人們想必一定會感嘆:如果我們能早點團結在一起就好了。

除去三體入侵這個設定,《三體》表達的是劉慈欣對現實的憂思

和平

結語

除了以上提到的兩點,《三體2》中其實還有一個地方值得引起重視:特別聯大宣佈逃亡主義為非法,但人體冬眠技術卻藉著四百年後的黑暗被解除了限制。依照現有科技的發展,人體冬眠技術的實現絕不會太遠。事實上,如今世界上已有5家可做人體冷藏實驗的公司了,當然冷藏後的大腦能否復甦還是一個問題。如果,冷藏後的大腦被證明能復甦,那就意味著有的人從此可以不死。人類最底線的平等便沒了,這是最基礎的價值觀的崩潰。

對於有的人必死而有的人可以不死,人類做好了哲學上的準備嗎?或者,能做好嗎?

參考文獻

  • 劉慈欣 《三體》三部曲、《流浪地球》、《劉慈欣談科幻》
  • 肖隆平 《17萬億環保資金怎麼花》
  • 李春生 《空間射電天文觀測研究》
  • 杜海濤 《死亡的深度技術化: 技術在死亡問題上的哲學話語 》
  • 方陵生(編譯) 《第一個地球日以來的 49 個環境保護大事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