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稜打造小富美旅遊名縣

三農 騎行 農村 交通 東北網 2017-05-28
綏稜打造小富美旅遊名縣

5月18日,綏化日報社深入貫徹省黨代會精神加快實現市委“都城地”發展目標市縣路徑專題報道組,集中採訪綏稜縣委書記王安。

綏稜打造小富美旅遊名縣

市民從家出來,20分鐘內就能到達一處公園。公園、環湖、自行車道,舒適的生活環境讓人愜意。

市民從家出來,20分鐘內就能到達一處公園。公園、環湖、自行車道,舒適的生活環境讓人愜意。

綏稜打造小富美旅遊名縣

綏稜城市慢行系統已經成形,實現了五橫五縱全城環繞。

綏稜打造小富美旅遊名縣

綏稜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付少波

綏稜打造小富美旅遊名縣

宣傳部副部長宮羽生

綏稜打造小富美旅遊名縣

上集鎮鎮長曹偉

綏稜打造小富美旅遊名縣

後頭鄉黨委書記範滋全

綏稜打造小富美旅遊名縣

縣城建處主任殷奉衷

秀美山水別樣城

本報記者王烈

綏稜,一座秀美山水城。

青山環城築“綠屏”,碧水繞城織“錦帶”——以這副對聯,來形容綏稜的旖旎風光,可謂是恰到好處。

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綏稜山靈水秀,閣山、四平山、青水山等大小山脈高低起伏、層巒疊嶂,300萬畝茫茫林海蒼翠滿目,綠枝相繞。努敏河、克音河、泥爾根河三條河流猶如玉帶穿境而過,大河奔湧,溪流淙淙。獨特的地理位置,天然的自然資源,厚重的人文文化,為綏稜旅遊產業積下了厚厚的沉澱。

33萬淳樸善良的綏稜人民守著如此美景,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願望十分迫切。今年,綏稜把全域旅遊作為切入點和著力點,堅持規劃先行,精心培育、重點打造,建設“‘小富美’旅遊名縣”號角嘹亮。

特色是生態旅遊的生命,也是落實全域旅遊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綏稜水資源豐富,總儲量達到10.2億立方米,總水面11萬畝,投資38.52億元的國家大(Ⅱ)型水庫——閣山水庫項目正在建設中,佔地7.65萬畝,是綏稜旅遊的重要支撐點,也將成為兼具旅遊休閒等功能的風景區。水庫建成後,融林地、溼地、音樂噴泉、沙雕等多種景觀,集馬拉松跑道、遊憩、科普、避險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別具一格的區域生態旅遊區相應而生。那時,水面波光粼粼映襯著巍巍閣山,群峰側映,植被茂盛,風光旖旎。利用水資源和水利工程所提供的優越景觀和舒適環境,提升與發展旅遊、休閒、文化、生態等延伸功能,未來,綏稜或將出現更多生態、宜人、可親近的水利風景區。

綠野山川滿目春,醉人山水引客來。擁有金斗灣旅遊區、白馬石、青雲寺、森林窄軌鐵路、原始森林、溼地等諸多人文景觀和旅遊景點的綏稜旅遊資源,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去年2月,中國國際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與綏稜縣政府、綏稜林業局三方共同簽署了總投資36億元的《綏稜旅遊產業開發投資合作協議》。綏稜旅遊綜合開發項目是一個集休閒觀光、旅遊度假、水上娛樂、冰雪運動、溫泉養生、原始森林等多種旅遊產品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旅遊開發項目,打造森林旅遊小火車主題觀光帶,營造不同時空、色彩、文化的生態景觀空間,穿過田野、村落、山林,光影恰恰之中,讓遊客感受難忘的生態之旅。

坐在古老的小火車車廂裡從縣城出發,駛向閣山水庫、四海店、大青觀國家森林公園、五一原始部落景區等重要節點,透過車窗觀賞窗外緩慢流過的風景,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意境。時不時迴盪在山間的汽笛聲記錄沿線的百里花廊、風情小站、溫泉度假村、閣山旅遊綜合開發區、閣山滑雪場、老年大學城(也稱“月亮城”)、水上游樂場、原始森林探祕、各具特色的農家樂、紅色遺址開發、韻動綏稜·冰雪七彩城等美景。108公里的沿線,越青山、穿林海、過花林、觀溼地,不同主題的車廂,為各類遊客量身定做,吃火鍋、唱山歌,森林小火車載你度過快樂之旅。穿行於林帶,放眼望去,一個個獨居綏稜特色的生態景點,讓人賞心悅目。

綏稜屬於典型的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空氣清新,是夏季避暑,冬季賞雪的好去處,全年空氣質量優級達到330天以上,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和“療養勝地”。綏稜同時還是國家二類革命老區,抗聯英雄趙尚志、李兆麟、金策、於天放等都在此戰鬥過,“紅色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擁有白馬石抗聯會師地、老金溝北滿臨時省委駐地、大青觀抗聯後方基地等26處抗聯遺址。老金溝、白馬石、大青觀流傳著許許多多令人蕩氣迴腸的英雄傳奇,珍存紅色記憶,讓歷史血脈代代相傳。走進綏稜,您感悟到的不僅有厚重的革命文化底蘊,更能體會到撲面而來的現代文化氣息。綏稜的農民畫、綏稜陶、草柳編等已被列入了省級、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紅牆青瓦的村居鱗次櫛比,房前屋後花紅柳綠,田間地頭阡陌縱橫。迷人的田園風光、可口的農家菜餚,讓一撥撥遠道而來的遊客留宿品味,流連忘返。依託田園風光,綏稜全域化打造美麗鄉村精品線,重點建設上集、雙岔河、四海店、閣山四個中心集鎮以及三吉臺旅遊風景區,形成“村村有景點、處處是景觀”。上集鎮小城鎮建設模式在全市推廣,雙岔河鎮、四海店鎮被列為全國重點鎮,四海店鎮被評為中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長山鄉撤鄉設鎮獲得批覆。

好山好水,醉美綏稜,發展全域旅遊底氣足。

“城區變景區”在提速

本報記者文可心

最近,綏稜縣城內四橫四縱主街道正在更換步道板,5公分厚不說,步道板的間隙僅2~3毫米,“比哈爾濱鋪設標準還要小2毫米”,綏稜縣城建處主任殷奉衷說,這是“城區變景區”、打造精美縣城的一項主要內容。

“城區變景區”工程,主要是按照分類交通、立體綠化的原則,改造機動車道,根據道路兩旁寬度,增設或改造大綠化帶、自行車道、小綠化帶、人行道、盲道和建築物根部綠化,並對全縣商鋪牌匾重新統一規劃和設計,體現標識、美觀和亮化作用。

殷奉衷說,目前正進行的是對綏稜縣城內園林大街、繁榮大街等八條主街道兩側邊線至商鋪之間的硬化鋪裝、綠化及鄰街樓體外立面升級改造。縣裡首期投資6千萬元,鋪設標準比公路都要高,幾十年內都不用維修。以往,綏稜縣城內路面破損嚴重,由於標準不高,年年修、年年壞,去年維修成本就200萬元。

不僅街道要改造,十幾個住宅小區內路面也要進行硬化,所鋪設的便是街道改造中撤下來仍完好的步道板。二次利用也大大節省了成本。同時,還在交叉路口打造開闊空間,設置各類小品景觀,體現“活力綏稜·健康出行”的城市主題。建築物外立面根據每條街風格進行分類設計和改造,實現一街一品,僅今年的改造面積就達15萬平方米。他們還要對公交車站點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和重建,變站點為景點,打造城市風景線。投資新建佔地面積12.5萬平方米的滴水公園,全面打造濱水新區,目前已完成了滴水公園一期建設。

推開窗,就能看到一身紫紅的王族海棠亭亭而立;走出樓門,踏上的是平坦的小區路面;走出小區,花圃草坪清新明媚,堅實的路面潔淨如洗;再走上十幾分鍾,便走進了一座座如詩如畫的生態公園。這便是目前綏稜縣鎮內居民的日常所見、所得。

截至目前,綏稜縣城內道路硬化總面積58.5萬平方米,建設自行車道21.7公里,路燈總數達到2300盞,建成區綠化覆蓋總面積540公頃,人均綠地面積20.9平方米。到今年底,一座基礎設施完備、人文特色鮮明、生態景觀優美的國家園林縣城將以嶄新的姿態呈現在人們面前。

特色旅遊名鎮輪廓逐漸清晰

本報記者陳駒

綏稜縣在打造“小富美”全域旅遊名縣中,按照“重點建城、突出建鎮、穩步建村”的原則,在全力打造“精美”縣城的同時,著力打造“特色”集鎮和“美麗”鄉村。目前,綏稜縣已入選“2016最美中國榜”,全縣76個村全部被評為省級生態村,上集鎮小城鎮建設模式在全市推廣,雙岔河鎮、四海店鎮被列為全國重點鎮,四海店鎮還被評為中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打造“小富美”全域旅遊名縣,關鍵要小而精、富而美,要求鄉村發揮特長、各具特色。綏稜縣重點建設了上集、雙岔河、四海店、閣山等中心集鎮以及三吉臺旅遊風景區。上集鎮小城鎮建設古樸優雅、整齊劃一,鎮內的朝鮮民族風情村藍圖繪就,正在緊張地建設之中。建成後,將向遊客展現出一幅精美的朝鮮民族異域風情的畫卷,上集鎮小城鎮建設模式已在全市推廣。

坐落在小興安嶺南端西麓的百年老鎮四海店鎮,山清、水秀、林密,保持著原生態,而且深山密林裡是處可見抗聯遺址。開發生態、紅色旅遊,打造田園養生,已成為該鎮的新亮點。2015年,四海店鎮被評為“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春採山野菜、夏遊山水間、秋觀五花山、冬賞冰雪景,如今,特色旅遊攪熱百年老鎮。

閣山鎮將旅遊產業定位在高標準、嚴規劃、利長遠、重文化、出精品上,注重發揮山水、人文、地緣、民俗優勢,努力打造四季可玩、突出遊客體驗和尋找鄉愁記憶方面,力爭塑造靈動閣山、風情閣山和驛站閣山品牌。利用諾敏河蜿蜒9公里的防洪大堤與河對岸長山鎮合作開發漂流、戶外休閒垂釣和抓魚節等項目;利用中部2O公里森林小火車途經的優勢,火車道兩側栽種花海灌木,復原永清村小火車站,開闢婚禮攝影基地;利用閣山北部有12公里的綏四公路沿線打造成千畝瓜果蔬菜採摘園。

長山鎮旅遊發展過去小有名氣,境內的閣山、二道橋子、向陽水庫、青雲寺、四號壩、提子園等地初步形成以自然風光為景色,親近大自然為主題的自駕遊景點。長山鎮將依託閣山水庫為中心,諾敏河“四號壩”為節點,做強做大旅遊產業,重點打造閣山村,民俗農家樂、田園觀光采摘、溫泉度假、滑雪、滑草、紅色歷史文化遺產遊……

“美麗”鄉村是田園養生的載體,目前綏稜全縣通村道路硬化率達到100%,栽植綠化樹木、花草近220萬棵,建設幸福大院5處,新建村級廣場、公園5座,農村磚瓦化率達到80%。全縣76個村全部被評為省級生態村,全市文明城市暨環境綜合整治現場會連續兩年在綏稜召開。上集鎮諾敏河村是我市最早躋身“全國文明村”的村子之一,民風淳樸、百姓富足,在“田園養生之地”建設中,該村創新打造“魚米小田江稻家樂”精品休閒旅遊、田園養生項目,主題是看民俗、憶當年、觀稻浪、聽蛙聲、品魚米,宿農家等。總投資227萬元,建設1處遊客接待中心和農事民俗博物館,開發魚稻休閒觀光和垂釣項目,在上善河精潔米業公司周圍武裝10戶農家院,兼顧餐飲及住宿功能,在屯主路南建設一處面積1500平方米露天小舞臺,從三幹線引渠進屯,在田江屯主路兩側形成環屯水系等,力爭打造成吃農家菜兒、住農家院兒、看農家地兒、樂農家趣兒的體驗式農家樂田園遊。

在綏稜,體驗城市慢生活

本報記者安雅心

到公共自行車站刷卡,提車,而後在林陰中的自行車道上騎行,清風徐來,樹葉在耳邊喃喃細語,小鳥在枝頭自在唱歌。

這種愜意的城市慢生活,已經變成綏稜城區居民手邊的幸福。據瞭解,在城市主路和綠化帶之間開闢自行車慢道,綏稜縣走在了我省前列。

那麼,綏稜縣闢建自行車道,建設城市慢系統的出發點是什麼?慢系統給城市形象和市民百姓帶來的又是什麼呢?

5月19日,記者採訪了綏稜縣城建處主任殷奉衷。

殷奉衷介紹,城市慢行系統就是慢行交通,就是把步行、自行車等慢速出行方式作為出行主要方式,是一種安全、暢通、舒適、環保、宜人的出行系統。綏稜縣的城市慢行系統由慢行道及慢行道標誌組成,慢行標誌主要設置在道路出入口位置的騎行自行車的寫意鐵雕和噴繪在路面上的抽象自行車標誌,路邊設有特定的自行車道燈,雕塑色彩鮮明靚麗、動感活潑、路燈古樸典雅、高端時尚,路面色彩輕鬆,整潔明麗,整個慢行系統已成為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殷奉衷說,綏稜縣從2014年起開始建設自行車慢道,當年穿行於商業區和居民集中區的5000多平方米自行車慢道,就受到市民百姓的歡迎,隨後自行車慢道成了城市建設的主要項目,逐年推進,僅去年就投資594萬元建設23300平方米,今年以來,伴隨著城區變景區升級工程,綏稜縣以打造“立體綠城、運動興城”為目標,全面完善了城市慢行系統。到目前已經建成21.7公里、面積46972平方米,實現了五橫五縱全城環繞,自行車站點也由3個擴展為8個,投放公共自行車300臺,市民只需繳納一定數量的押金,就可以刷卡取車,1小時內免費,超過1小時收費1元錢。

“從城東到城西,最遠的騎行時間也超不過1小時,所以基本屬於公益性質。”殷奉衷說,這種零成本的出行方式很受百姓青睞,許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員工都放棄開車,選擇騎自行車上下班或購物、買菜。

“這自行車道可真好哇” “71歲的呂純仁每天堅持騎車鍛鍊,成了第一批上路騎行者,也成了宣傳自行車道的小廣播,走到哪兒贊到哪兒”。

交通秩序,從另外一個角度考驗著一個城市的文明,殷奉衷說,綏稜縣提出分類交通思路,逐步把機動車、自行車、人行道分開。一方面是為了方便百姓出行,引導和鼓勵更多人選擇自行車出行工具,既不用擔心堵車,還可以鍛鍊身體。另一方面是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殷奉衷說,來綏稜短居的遊客或其他散客,很多人選擇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單車遊小城,成了他們綏稜之行的必備“科目”。

“小城這麼美,我要騎車去看看。”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們的選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