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綠色循環發展 打造陝西最美城市

三農 張騫 漢江 經濟 中國網 2017-04-05
漢中:綠色循環發展 打造陝西最美城市

地連秦雍川原壯。

在陝西省西南部,這座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美麗而古老的城市漢中,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是西漢王朝的發祥地,諸葛亮六伐曹魏的大後方,古漢臺、張良廟、武侯墓、張騫墓、褒斜棧道等歷史文化遺存見證著它2300多年的輝煌歷史。

“循環發展、生態宜居” ,這是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推進下,陝西省委、省政府對於漢中的定位。如何實施綠色循環發展戰略,提升經濟實力?如何實現追趕超越?近日,由陝西省委宣傳部組織的“擼起袖子加油幹,追趕超越新篇章系列主題活動採訪團”一行走進漢中市洋縣、寧強、漢臺等區縣,深入感受、採訪漢中生態立市、產業興市、文化名市等各項工作追趕超越的決心和信心。

循環經濟助力漢中實現追趕超越

3月29日,記者一行來到寧強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在陝西省秦川大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記者瞭解到,2016年12月,由該公司生產加工的62.1噸香菇醬、108噸香菇罐頭分別出口越南和韓國。目前,食用菌深加工產品逐漸成為漢中市食品出口主力軍之一。

漢中:綠色循環發展 打造陝西最美城市

“2016年我們公司實現年產值15547萬元,實現年度出口額1102萬元,今年我們將繼續做大做強香菇深加工產業,我們有信心將產品銷往世界各地,帶動陝南香菇產業發展,帶動當地百姓致富!”陝西省秦川大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明耀信心滿滿。

漢中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的水源地,其中70%的水來源於漢江,漢江的水量穩定和水質安全直接關係到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和其作用的正常發揮。漢中市是漢江的源頭和上游,境內漢江流長270公里,流域面積1.96萬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面積的72.3%,涉及11個縣區。保護好漢江水源,是漢中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年來,為保護好一江清水,漢中市近年來關停了大量的工業企業,這對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了重大的不利因素,限制了漢中的一些優勢產業的發展。如何在保護好水源的前提下發展經濟?發展循環產業綠色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實現自身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迫在眉睫。

“十二五”以來,漢中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大力實施循環發展戰略,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大力發展“一縣一業”,縣域經濟實力快速提升。同時漢中市將各類工業園區作為發展的主要載體,共規劃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區13個。截止2016年底,入駐項目投資625.64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698.4億元、增長13.2%,園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

為保障循環經濟的推進發展,漢中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循環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循環經濟發展工作的指導、協調、宣傳、考核和服務,制定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措施和發展目標,研究安排循環經濟發展重大事項,協調解決有關困難和問題。將循環發展項目納入市縣重點項目盤子,制定並落實了領導包抓制、月推進制、聯席會議制、督察通報制、觀摩點評制、掛牌督辦制、責任追究制、考核獎勵制等項目推進八項制度,每年從市財政拿出1000萬元作為項目前期費,還拿出2000萬元支持生豬、茶葉等特色產業和現代農業園區項目建設,同時還拿出1200萬元作為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各縣區也落實了縣區財政支持專項基金。

到2020年,GDP年均增長10%-11%,實現國家級循環經濟產業聚集區、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山水宜居生態旅遊城市四大目標。

“以漢中玉為載體講陝西故事”

漢中:綠色循環發展 打造陝西最美城市

3月29日,採訪團一行走進陝西地礦漢源玉業有限公司,在該公司展廳,張騫出使西域、桃園三結義、諸葛亮六出祁山等以漢中歷史文化元素的玉雕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漢中玉地處“兩漢三國”的發祥地,具有濃郁的歷史文化內涵等待發掘。漢中龍崗文化遺址發現的7000年前的玉器、古漢墓中的禮器、古漢臺景觀中的金香玉及漢中蛇紋石花玉等,都與漢中玉有關。

漢中玉產於漢中米倉山腹地,種類多樣,有蛇紋石玉、透閃石玉、透輝石玉、雲母玉四大類,有黃、綠、青、白、藍等十餘種顏色,其中以色澤棕黃並帶有天然咖啡香味的“金香玉”最為上乘,故又稱“漢中香玉”。

2012年,陝西省地礦集團有限公司在漢中市南鄭縣境內的米倉山腹地發現了漢中玉石礦,由此,這一處隱於深山之中的寶藏得以與世人見面。該項目被陝西省地礦集團列為“十三五”重點項目的“漢中黃玉礦”開發項目,地處南鄭縣碑壩鎮,由陝西地礦漢源玉業有限公司開發。

陝西之美,玉石可鑑。目前,陝西省已將漢中玉列入全省第32個文化產業項目,將推動漢中玉文化深入發展。

“我們將繼續打造以玉為載體的文化產品,講述漢中文化,講述陝西故事”, 陝西地礦漢源玉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峰表示。

文化新城建設助推文化名市

漢中是劉邦成就漢室基業的發祥地,孔明六伐曹魏的戰略大後方,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故里,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的封地。蕭何、韓信、諸葛亮等英雄人物在此演繹了一幕幕歷史話劇,元稹、岑參、陸游、蘇東坡等文人墨客為這裡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武侯墓、武侯祠、古漢臺、張良廟、張騫墓祠、蔡倫墓祠、將軍墓等兩漢三國曆史文化遺存馳名中外,褒斜棧道、石門十三品都堪稱國之瑰寶。

如何利用好這些歷史文化遺存?近年來,漢中市大力推進漢文化品牌建設,加快建設旅遊文化產業,積極建設以漢文化為主題的興漢新區。

漢中:綠色循環發展 打造陝西最美城市

漢文化博覽園鳥瞰圖(效果圖)

漢中興漢新區,是國家文化部重點扶持的文化建設項目,作為陝?西省首批PPP建設入庫項目,已被陝西省發改委批准為陝西省“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興漢新區由漢中市市委、市政府主導,漢中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具體實施,截至2016年12月底,興漢新區累計完成投資近600億元,一座以漢文化為主題的“新城”正在快速崛起。

在興漢新區建設工地,漢文化博覽園、漢樂府、興漢城市展覽館、漢人老家街、張騫風情街、等核心漢文化建築群落雛形已日漸清晰;建築面積350多萬平米的四大安置項目也已經拔地而起,它們將於2017年5月開始陸續迎接回遷居民的入住。而著眼於新區未來、彰顯城市良心的地下綜合管廊,目前已同時開工達30多公里,這在全國城市建設中都處於領先行列。

興漢新區標誌性建築“漢文化博覽園”未來它將成為世界漢語大會、世界漢學大會和世界漢文化大會的永久會址。漢文化博覽園西側的“漢樂府”,以展示漢代歌舞和宴飲文化為主要功能,重現大漢歌舞宴長樂盛會。而與它遙相呼應的“興漢城市展覽館”則將通過現代科技手段為世人展現興漢新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是張騫風情街,它依託張騫與漢中的特殊淵源,以張騫出使西域的線路為文化脈絡進行佈局,遊客在感受西域國度不同的世情風貌、人文歷史的過程中,也將感悟到漢文化開放包容的氣度,領悟到各民族大融合的祥和意境。

漢中:綠色循環發展 打造陝西最美城市

建設中的興漢新區

漢中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莊山表示,興漢新區以漢文化‘家’為概念,未來影響的不僅僅是漢中,對世界的華人圈都會產生影響。同時,新區將藉助城市提升拉動了整個西北地區旅遊城市的升級。

“充分利用好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區政策以及南水北調上游水源區保護政策,通過打組合拳,使漢中在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過程中,環境治理措施能夠同步跟進。我們要把漢中打造成陝西最美的城市。”漢中市委書記王建軍說。

“要站在秦嶺之巔,站在巴山之巔來看漢中的發展”,陝西省委書記婁勤儉對漢中有著明確的發展定位。“十三五”時期漢中將圍繞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的發展目標,大力實施生態立市、產業興市、文化名市、項目拉動、城鎮帶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優叫響“兩漢三國、真美漢中”城市品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吳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