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水果產業成為天來村脫貧致富的“金鑰匙”

三農 水果 農業 合作社 中國鐵嶺網 2017-06-09

西豐縣天德鎮天來村黨支部全力打造水果產業扶貧基地,帶動了全村19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528人全部脫貧,一舉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天來村區域面積12.6平方公里,有山地1.6萬畝,轄6個自然屯、572戶、2375人。7年前,天來村的主要產業是糧食生產,種植玉米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生活艱苦。在村“兩委”換屆時,付寶庫經過競選走上了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他帶領村幹部挨家挨戶瞭解情況,和班子成員反覆討論研究發展方向,最後認準了一個理兒:“要脫貧,先找路,要想富,還得栽果樹”。栽果樹風險太大了,還不如種苞米安全,很多村民心存顧慮,怕有風險,不敢嘗試。面對村民的疑慮和擔憂,付寶庫一戶一戶地進行引導,同時帶領班子成員率先栽植。經過幾年的經營,現在天來村果樹面積已達7500多畝,其中盛果期面積4750多畝,年產值過千萬元。

為了做大做強果樹產業,天來村成立了傅博果業專業合作社,吸納了全村有勞動能力的17戶共56名貧困群眾為社員。合作社無償為貧困戶提供果樹苗,傳授栽植技術,實行“包果苗、包技術、包管理、包銷售、包脫貧”的“五包”模式,在資金、管理、技術、銷售等方面進行扶持,幫助貧困戶發展水果產業。合作社還聘用貧困村民打工。在採摘、銷售季節,每天聘用的貧困村民達200餘人,貧困戶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今年在縣鄉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來村經過考察、規劃,投資80多萬元從大連瓦房店市引進遼南水果美早櫻桃,建設了4棟大棚,開始發展特色水果產業。村裡20戶貧困人家的60多人到大棚裡幹活,給果樹剪枝、施肥、打藥、除草,每天能有100塊錢的收入。

建櫻桃大棚只是天來村水果產業發展的一小步,著眼於長遠,該村在花果山腳下修建了觀光鹿園,飼養梅花鹿200餘隻,優先安置貧困戶10戶,使30人成功脫貧。同時修建了大口井、蓄水池、果樹滴灌設施和農業觀光路3.7公里。今年又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規劃建設果香農家樂3個、垂釣園1個、百畝觀光采摘園11個和6000平方米水果批發市場1個,夯實了產業發展基礎。未來3年,天來村將打造集觀光、旅遊、休閒、採摘為一體的多功能新型農業產業扶貧基地和綠色觀光采摘基地,讓水果產業成為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的“金鑰匙”。(鐵嶺日報 記者/王立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