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扶貧羊”助力沙河子村貧困戶摘“窮帽”

三農 農民 養羊 畜牧業 中國鐵嶺網 2017-06-08

昌圖縣昌圖鎮沙河子村把“萬名黨員幹部下基層”活動和精準扶貧活動相結合,創建了以“扶貧羊”工程為主的黨群牽手扶貧幫困新載體,增強了貧困戶自身的“造血功能”,促進他們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擺脫貧困。

5月27日,天一亮, 沙河子村4組的朱顯權就起床了,給家裡的3只山羊準備好草料,在槽子裡倒滿了水,打掃乾淨羊圈。雖然身體不好,行動起來有些不利索,但對養羊朱顯權卻一絲不苟。他告訴記者,這是村裡送給他的“扶貧羊”,有了它們,他擺脫貧困就有希望了。

朱顯權今年56歲,患有肺結核、氣管炎、心臟病,一點兒重活兒也幹不了,妻子張麗梅也常年藥不離口,家裡十分貧困。前幾年村“兩委”班子幫助他家蓋上了大瓦房,去年村黨支部書記馬慶華又給他家送來了一隻帶羔的母羊,正對他心思,一家人高興得不得了。朱顯權兩口子整天圍著這隻羊轉。沒養幾個月就下了兩隻小羊羔,朱顯權別提多高興了。“羊生羊,就是錢生錢。” 朱顯權說,每隻母羊每年可懷兩胎,明年光育肥羊就能收入3000多元錢,照這樣下去,他家很快就會脫貧了。

周喜芹也是沙河子村“扶貧羊”工程的受益者,她老伴兒身體不好,家裡家外的活兒全靠她,還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自打村裡送來了“扶貧羊”,原本清苦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送米送油、發放救助金,只能解一時之需,但拔不掉窮根。幫助貧困戶上項目則能解決扶貧連續性問題,可以從根本上幫助貧困戶脫貧。”沙河子村黨支部書記馬慶華告訴記者,2013年12月,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昌圖縣委號召全縣黨員參加 “萬名黨員幹部下基層”活動,儘自己所能為貧困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元旦剛過沒幾天,馬慶華就把村“兩委”班子成員召集到一起開會,研究幫扶困難戶的事。“這有啥可研究的,送點米、面、油,再給點零花錢不就行了”,多年來,大家都習慣了用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困難戶。“按照這種老套路走下去,只能是解決了一時,管不了長遠。 ”馬慶華引導大家動動腦筋,想點高招,換換幫法。有的說送頭仔豬,有的說幫著上種植項目,但仔細分析貧困戶的情況後,又都覺得這些辦法不是不現實,就是難辦到。議論到最後,馬慶華提議給每個貧困戶送頭母羊。“這主意好哇!羊價格穩定,而且羊這玩意皮實,好養,吃苞米稈就行,繁殖率還高,幾個月就產仔,不需要啥體力,老弱病殘也能飼養。”大家一致同意後,6名幹部每人出資1000元,買來6只懷羔的母羊,送到有養殖意向的貧困戶家中,針對貧困戶的“造血式扶貧”就這樣開始了。 考慮到貧困戶沒有養羊經驗,村幹部請了當地養殖大戶和專家上門授課,還定期到養殖戶家中走訪,提供銷售行情,幫助養殖戶解決養羊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通過實施“扶貧羊”工程,沙河子村已有8戶貧困戶擺脫了貧困。全村的“扶貧羊”由開始時的6只母羊,已繁殖到一百多隻。(鐵嶺日報 記者 王立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