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未來發展的新優勢在哪裡?代表暢談“優勢論”

三農 經濟 陳愛蓮 農業 浙江新聞 2017-06-15
浙江未來發展的新優勢在哪裡?代表暢談“優勢論”

發展是一場充滿辯證法的競賽。誰能用足優勢、轉化劣勢,誰就能在這場競賽中走在前列、勇立潮頭。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要更加深刻地領會和把握“八八戰略”中蘊含的優勢論,在工作導向上突出改革強省、創新強省、開放強省、人才強省,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努力形成引領未來發展的新優勢。

連日來,圍繞報告中的這些重大論述,來自全省各地的省黨代會代表們展開熱烈討論,圍繞現有優勢如何強化、潛在優勢如何挖掘、原有的劣勢如何轉化為新的優勢等問題,暢所欲言,建言獻策。

好上加好,認清優勢強自信

把握優勢,首先是用好用足現有優勢。

過去五年,是浙江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總綱,發展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的五年,也是浙江獨特發展優勢不斷增強增厚的五年。

對此,省黨代會代表、遂昌縣委書記毛建國深有體會。在他看來,“八八戰略”條分縷析地闡明瞭浙江發展的各方面優勢,為浙江各地提供了一份非常清晰、非常具有針對性的發展優勢指南。比如對遂昌而言,鮮亮的生態底色和生態產業的良好基礎就是最大的現有優勢,這些年來,圍繞這個優勢,遂昌做了很多文章,遂昌的生態經濟已經成為了一張“金名片”。

談起浙江優勢,省黨代會代表、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如數家珍,她特別突出總結了兩點:第一,浙江是民營企業大省,特別是浙江民企充沛的企業家精神,是浙江經濟未來邁上新臺階的重大優勢。第二,浙江政治生態風清氣正,政府改革主動作為有擔當。浙江政府的簡政放權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現在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更是讓企業備受鼓舞,浙江為浙商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一大批“大、好、高、精、尖”浙商迴歸項目落戶浙江。

好上還要加好!所謂優勢,不強化就會弱化。如何進一步強化現有發展優勢?

面對這個問題,毛建國從省黨代會報告中找到了答案——“大花園”。

“遂昌要做建設‘大花園’的模範生,而且要加上‘美麗幸福’的定語。”毛建國告訴記者,省黨代會報告指出,謀劃實施“大花園”建設行動綱要,使山水與城鄉融為一體、自然與文化相得益彰,支持衢州、麗水等生態功能區加快實現綠色崛起,把生態經濟培育成發展的新引擎。將報告中這些論述與遂昌發展實際相對應後,毛建國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接下來,我們要持續擦亮遂昌的生態底色,建設全域大景區,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同時發展綠色高效農業,並通過發展電商和農旅深度融合,打響綠色農產品品牌,催生美麗業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美麗環境、美麗產業、美好生活”三美融合,主客共享,生態惠民。

陳愛蓮則表示,“民企興、則浙江興”。這些天反覆學習省黨代會報告,作為來自民營企業的代表,她對浙江民營企業的未來發展信心更足、方向更明,“我深信,按照這次省黨代會明確的新發展目標做下去,我們浙江民營經濟的大優勢未來一定會更加強化,浙江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政策體系一定會更加完善,浙江民營企業家的發展信心、民營企業的發展領域一定會在深化改革中不斷強化和拓展。”

浙江未來發展的新優勢在哪裡?代表暢談“優勢論”

善挖潛力,激活發展新動能

在此次省黨代會上,來自台州大陳島的省黨代會代表倪國正帶來了一張耀眼的發展成績單。在和代表們的交流中,履新臺州大陳島開發建設管委會副主任、大陳鎮黨委書記9個月的他告訴大家,總書記一直牽掛著大陳島,今年一季度遊客接待量達到1.52萬人次,同比增加了43.2%,而這還是淡季的表現。

成績靠的正是“一張藍圖繪到底”。就在2016年,大陳島完成了綠化修復工程,森林覆蓋率突破60%;島上生活汙水排放實現一級排放標準,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海風裡不再有刺鼻魚腥味;累計投入2140萬元,修復海洋牧場,從空中俯瞰,綠與藍交相輝映。

但是,倪國正覺得“好戲”還在後面。在他看來,大陳島的發展潛力不可忽視,“你看,我們的港口是深水良港,可以停靠20萬噸的巨型郵輪;邊上的漁場規模在全省排第二,盛產帶魚、黃魚、梭子蟹;島上的風能、潮汐能用之不竭,都是極好的清潔能源;千百年來海上吹過的風,給整個島勾勒出明顯的海蝕地貌,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和倪國正對大陳島潛在發展優勢的期待一樣,陳愛蓮也對浙江經濟的巨大潛在優勢憧憬無限。她翻開這次省黨代會報告對記者說,報告中指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在我省交匯,眾多國家級改革試點在我省疊加,這些都為浙江今後發展留出了足夠大的想象空間,也是浙江必須不斷挖掘的發展潛力。

萬豐已經在行動。陳愛蓮告訴記者,近年來,萬豐已有兩個“一帶一路”項目先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一是在印度哈邦投資建設的萬豐產業園,成為目前在該地區最大的中國企業、最美的花園式工廠;二是收購了捷克DF飛機制造公司,將世界頂尖運動型飛機制造技術引進中國。未來這兩個項目將帶給萬豐豐厚的發展回報。

毛建國的思考也充滿辨證。“好山好水好空氣,既是現有優勢,也是潛在優勢。”在他看來,遂昌的旅遊開發空間還很大,“我們的目標是發展生態型、體驗型、度假型鄉村休閒旅遊,推進全域旅遊,打響康養遂昌、五行遂昌的旅遊品牌。”

浙江未來發展的新優勢在哪裡?代表暢談“優勢論”

化劣為優,堅定不移“補短板”

某種意義上而言,發展也是一個不斷把劣勢轉化為優勢的過程。浙江的發展也是如此。

“這次省黨代會報告在這方面闡釋得非常到位,我們深入實施‘八八戰略’的進程,其實也是不斷把原有劣勢轉化為新優勢的過程。”毛建國告訴記者,從遂昌情況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空間、尚未根本消除的體制機制障礙,都是當地發展路上的“絆腳石”。“要扭轉這些劣勢,必須突出改革,打破拖累轉型升級的‘罈罈罐罐’。”在毛建國的計劃中,遂昌將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突破口,加快簡化企業投資項目審批的流程,推進現代交通綜合建設,並加強招才引才留才工作。

倪國正也動起了新腦筋。“省黨代會報告指出,強化現有優勢,發掘潛在優勢,努力把原有的劣勢轉化為新的優勢,這給我們大陳島的進一步開發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新思路。”他透露,大陳島正在規劃論證建設海陸空聯動的交通體系,以緩解大陳島的“出行難”問題。計劃中的“人工沙灘”工程,也將讓這顆“海島明珠”告別有海無沙的尷尬,“我們一定會千方百計把劣勢轉變為優勢,轉變為新的發展成果,讓大陳的明天越來越好。”

“浙江民營企業的國際化腳步越來越快,我們萬豐也在全球各地進行海外併購,在高端製造業領域收購了鎂瑞丁、派斯林、鑽石飛機等國際優質企業,需要大量具有國際化視野的管理人才去管理這些公司。”談及浙江民營經濟存在的“短板”,陳愛蓮首先提到了高素質的管理人才。縱觀世界500強企業,80%以上的企業是由職業經理人經營管理,尤其是高科技企業比例更高,但在目前的浙江民企中職業經理人體系建設還非常薄弱。

浙江民企如何化劣勢為優勢?陳愛蓮給出的對策是加強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浙江應重視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尤其是隨著浙江經濟深度融入全球一體化,浙江本土跨國企業加速成長的新階段,浙江更要加快建立機制,完善職業經理人體系建設,創造培養職業經理人的良好環境,以有容乃大之心廣納賢士,讓浙江民企在全球化平臺上具有真正的國際競爭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