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為了總書記的囑託

三農 農業 合作社 政治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7-05-22

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主持召開陝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時指出,要讓老區農村貧困人口儘快脫貧致富,確保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延安市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一線,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延安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為了總書記的囑託

圖為果樹專家為延安市延長縣雷赤鎮左溪村貧困戶現場傳授果樹管理技術。王傑 攝

脫貧攻堅既是一項必須完成好的政治任務,也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

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主持召開陝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時指出,要讓老區農村貧困人口儘快脫貧致富,確保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延安市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把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變為行動自覺,積極投身扶貧攻堅一線,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戰役。

凝聚共識,讓脫貧攻堅成為行動自覺

“宜川縣雲巖鎮曲州村黨支部書記付天勇私自上報不符合要求的扶貧對象,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富縣茶坊街道辦遜村村委會主任袁延新截留扶貧物資,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這是陝西省延安市紀委日前公開曝光的扶貧領域違紀典型案例。

延安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守責任擔當,以監督執紀問責和投身扶貧一線的實際成效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護航助力。

5月17日,在洛川縣交口河鎮南安善村,提起駐村的扶貧幹部馮濤,大家都交口稱讚,說這個幹部為村裡的貧困戶幹了很多實事。

其實,在2015年12月,馮濤因為在包扶工作中沒有按照要求入戶調查研究,被縣紀委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當時對扶貧工作認識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視,只是通過電話與駐村幹部瞭解包扶對象的情況,然後完善包扶對象的基本信息。”提起被處分這件事,馮濤坦言。

“工作中出現失誤在所難免,作為黨員幹部,不能有牴觸心理,要有擔當,受到處分後工作更應該努力,讓其他人看到你知錯就改,改得徹底。”時任交口河鎮紀委書記田亮第一時間找到馮濤,和他談心。

馮濤被處分後不久,縣裡對包扶單位進行了大調整,馮濤有了新的包扶對象——南安善村有名的貧困戶李紅喜。

“我知道貧困戶窮,但沒有想到這麼窮。”

確定包扶對象的第二天,馮濤就到李紅喜家瞭解情況。經過交談,李紅喜家的情況一一印在馮濤的腦海。

“縣裡組織果樹技術人員在鎮上講課呢,你快去!”

“村上環境衛生的活按次結算,我給你已經報名了!”

“什麼,給母親看病把攢的錢花光了,沒錢買肥料給果樹施肥?好,我馬上給你買。”

……

一年來,馮濤幾乎成為了這個家庭的一員。

談起李紅喜,南安善村黨支部書記說,以前紅喜有點懶,總是湊合著過日子,現在變化特別大,會主動找活幹,來年還想娶個媳婦呢!

馮濤的成績,組織一直看在眼裡。

2017年4月24日,在全鎮扶貧對象和數據清洗工作中,馮濤被任命為南安善村工作隊隊長。

在馮濤的帶領下,工作組逐戶核查,現已完成該項工作,所公示的貧困戶名單得到群眾的一致認可。

扭住精準,為脫貧攻堅護航

“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堅決為脫貧攻堅保好駕、護好航。”這既是延安市紀委的明確要求,也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鄭重承諾。

2015年底,有媒體反映安塞區化子坪鎮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存在識別不清、包扶不力的問題。

接到線索後,延安市委高度重視,市紀委立即派人進行督辦。安塞區紀委成立專案組,深入村組,挨家挨戶進行調查。

僅用一週時間,就調查清楚。隨即區紀委、監察局分別對該鎮4名直接責任人及相關領導幹部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對21名相關責任人員給予警示訓誡處理。

痛定思痛,立行立改。化子坪鎮黨委和政府針對存在的問題,以群眾滿意度為標準,夯實責任,積極整改。

整改前,化子坪村共有村民602戶,其中貧困戶102戶;整改後剔除38戶,剩餘64戶。

鞏固完善來信、來訪、電話、網絡、短信“五位一體”的信訪舉報受理體系,連續一週在延安日報和延安電視臺公佈市縣鄉紀委三級136部扶貧領域問題舉報電話,暢通信訪舉報渠道;

嚴格落實“一竿子插到底”的統計督查制度,通過數據分析,有針對性地督促指導各地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線索的查處工作;

……

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化子坪鎮把工作重點放在精準包扶上。

鮑應池,化子坪村人,和17歲的孫子相依為命,是整改後確認的貧困戶之一。

一年來,因建牛圈、買牛、買飼料等,鮑應池先後借了5萬餘元,其中很多都是鎮村幹部的;一年來,因為忙不過來,已記不清鎮村幹部幫忙打掃了多少次衛生;一年來,牛圈裡的牛從7頭增加到16頭。

“等我的牛出圈了,我第一時間要把這些錢還了。後面我準備養20頭,不,只要能幹得動,我還想養30頭牛!”鮑應池高興地告訴記者。

帶頭落實,在脫貧攻堅一線獻策出力

從精準扶貧工作一開始,延安市紀委就要求全市紀檢監察幹部帶頭落實包扶工作任務,定期與包扶對象一起研究措施、推動落實,既扶技更扶志,努力精準施策,做好表率。

孟新莊村,是一個典型的陝北黃土高原的丘陵溝壑地區的拐溝村,也是安塞區唯一一個沒有任何主導產業的行政村,全村410戶群眾就有78戶貧困戶、164名貧困群眾。

2016年8月28日,延安市安塞區紀委幹部周月偉被組織選派到建華寺鎮孟新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為了幫助孟新莊發展果樹產業,之前建華寺鎮政府組織群眾栽了三次果樹都沒成功,原因是該村群眾發展產業意識不強,又缺少技術,樹栽在地裡沒人管理。

如何改變觀念,動員村裡發展主導產業?

周月偉召集村民,進行扶貧政策和產業發展規劃宣傳;自掏腰包,帶著村組幹部到河南、山東實地考察蘋果、櫻桃等果樹產業;連夜出發,到北京學習“全保主杆型辯證管理技術”等果園管理技術……

在周月偉的努力下,村民很快就轉變了觀念,集資57萬元初步成立“孟新莊益民專業合作社”。

貧困戶以產業扶持資金入股,每年可分得2000元現金;養豬場給每戶貧困戶免費贈送一頭母種豬,可自養也可由合作社代養;今年4月,合作社450畝蘋果園栽植完成,成活率達到98%……

(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 叱驍峰 通訊員 王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