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門疍家人的文化守望

三農 建築 婚禮 博物館 南方都市報 2017-05-24
斗門疍家人的文化守望斗門疍家人的文化守望斗門疍家人的文化守望

曾經圍海造田,灘塗變沃野,疍家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生活。如今,城市化發展吞噬安靜小鎮,疍民上岸逐漸轉型,一段古老的文化瀕臨消失。

但在水上人聚集的斗門,疍家習俗正在重現勃勃生機,水上婚嫁、裝泥魚不僅成功申報國家級“非遺”,更被打造成響噹噹的品牌,漸受外地人追捧。一枝獨秀不是春,除了這2項國家級非遺外,斗門未來該如何進一步喚醒沉睡的疍家文化旅遊資源?舉步維艱的傳承之路如何實現突圍?近日,斗門區文化館館長沈俊校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呼籲,要真正保護好疍家文化,需要在珠海蓮洲鎮北部創建疍家文化生態保護區,這樣既能加深當地民眾的文化認同,又能提高斗門生態農業園的旅遊價值與文化價值,更有望促進全世界疍家人來斗門投資創業。

地名

斗門水上人以圍為界、以沙為名

據斗門地誌記載,斗門水上人,俗稱“疍家佬”。他們世代以船為家,居無定所,漂流水上,捕魚為生,是一個特殊的居民群體。據中山大學張壽祺教授考證,“疍”字源於古南越語,意指小船。

斗門的水上人歷史悠久,疍家文化紮根斗門超過400年。據1982年在斗門六鄉湧口村官田坑貝沙丘遺址的發掘鑑定,這裡發現的河卵石、火焦土、貝殼、尖砂粗陶片、方格紋紅陶片和雙肩石斧等,屬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前新石器時代的文物。那時,斗門已有水上人在官田坑生息勞動了。

水上“疍家”是在江河裡謀生的,生活十分艱苦,渴望能洗腳上岸,過著安定自由的生活。但由於歷史的諸多原因,水上“疍家”不能陸居,沒有土地。到清代中時,清政府才頒佈《恩恤廣東疍戶》令,准予“疍民”上岸定居耕種。於是,才有“疍家”轉為沙田農民,開墾荒灘海塗,過著半漁半耕生活。斗門的“疍家”也就改變了生活方式,成了沙田農民。但那時的水上人,過的都是艱辛的日子。

水上人能上岸了,也就說此地已圍成沙田,可以種植稻穀作物,可維持生計。若有十戶八戶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小村。斗門的水上人以圍為界,以沙為名,在選擇住地時,就在圍頭圍尾種上一兩棵榕樹或木棉樹,作為識記,也作為村的分界。這樣,水上的地名大多以“圍”或“沙”命名,如白蕉鎮的東圍、成裕圍、泗喜圍,新沙、燈籠沙、竹排沙,上橫的合益圍、保豐圍、米圍,還有粉洲、竹洲、南環、新環、大海環、湧口、三湧、石狗湧等。

講古

魚秤不僅是工具還是“護身符”

雖然疍家人沒有自己的文字,但是長期在水上生活使得他們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文化習俗。例如,疍家人曾對秤十分信仰。

“水流柴枝隨水漂,冚篷艇仔八方搖,有幸上得岸上住,風過茅寮似吹簫。”雖然疍家人沒有自己的文字,但是長期在水上生活使得他們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文化習俗,鹹水歌便是其中一種。

除了鹹水歌,以前斗門疍家人生活習俗有趣而有特色,他們出海打魚為生,流傳至今已有200多年曆史。據老人說,漁民以船為家,每次出海,要擇好吉日,膜拜“天后”。吃魚的時候,第一筷不能先動魚頭,因為魚頭被視為龍頭、船頭,先吃魚頭就會把船毀了。吃完一條魚的一側後不能把另一側翻過來吃,否則就會翻船。

斗門疍家人還對“三”這個數目特別忌諱。他們認為,祭祀活動時香是三支,茶或酒是三杯,飯三碗、菜是三碟、筷是三雙,人們吃飯時不擺三碗飯,送魚給別人時不送三條魚。

疍家人曾對秤十分信仰。不僅把秤視為計算重量的工具,而且還看作“護身符”。以前,交通不便,疍家漁民為了能趕上週鄰地區當天的集市,總要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半夜行於野外,疍家漁民認為只要魚秤在身,即可辟邪,就可保平安無事,時間長了就成習俗。因此,視魚秤為家珍,不隨便放置和轉賣。不過,在新中國成立後,漁家此類雜俗多已逐步消失。

遺憾

一些傳統習俗沒落失傳

失傳的不僅僅是這些漁家雜俗,由於種種原因,獨具特色的斗門疍家習俗,逐漸被現代文明同化或逐漸消失。

以疍家婚俗為例,“文革”前水上人家還很流行的婚俗,但之後,有著三百多年曆史的水上婚嫁,這項融合了廣府文化、又滲透了客家文化的特色水鄉風俗民情,被譽為疍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靈魂精髓,消失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年輕人更是無從學起。而代代人吟唱的鹹水歌,已經不再成為疍家人的“流行歌曲”。

唯獨流傳至今甚廣,且仍有人沿用的是裝泥魚。它起源於清乾隆三十年間(1765年),由於泥魚表皮非常光滑,經常在淺灘上跳躍或爬行,很難徒手捕捉,村民們根據泥魚喜在泥洞裡出沒的習性,琢磨出了用籠子誘捕的辦法,而“裝”在廣東方言裡即“誘捕”之意。究其仍能延續至今的原因,是裝泥魚作為一種生產技藝,現今仍有很多村民用這種技藝來捕魚。

儘管裝泥魚村民仍在沿用,但對於未來的傳承,不少人提出擔憂。斗門區非遺保護中心有關負責人就認為,現今工業社會發達,對河湧環境空間擠壓較大,自然灘塗又越來越少,如果魚兒沒有了生存空間,這項民俗面臨的傳承壓力可想而知。

拾回

2項國家級非遺再現世間

面臨一度沒落失傳的文化,在國家提出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後,斗門區開始了一系列的動作,重拾面臨瀕臨消失的疍家文化,傳承之路迎來曙光。

2006年,斗門區開始對全區情況進行普查,從70多個非遺線索中篩選出水上婚嫁,通過村民口述、歷史記載、圖片資料等形式,被進一步挖掘整理出來,“花船迎親”、“問般太公”、“敬拜海龍王”等13個繁複多樣的過程被重新呈現,而作為民間婚俗,2007年11月成功入選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又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技藝,同樣瀕臨失傳的“裝泥魚”習俗,也於2010年6月,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疍家人聚集的斗門,一下擁有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

傳承基地遍佈社區、農村、學校

成功入選國家非遺,並不意味著今後文化傳承一路坦途,如何讓更多年輕人甚至外地人認同疍家文化,考量當地文化部門的決心。

“水上婚嫁我們想到搞集體婚禮,最早是給參加的一對新人獎2萬塊。”斗門區文化館有關負責人稱。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以及家長認同,集體婚禮逐漸火爆,不僅僅被本地人熟知,每年更是有多對外地新人蔘加。

白蕉燈籠沙,新娘已漫步花船;井岸黃楊河,新郎岸邊焦急等待;南澳村河湧,鹹水歌響徹水鄉。如今的斗門水上婚嫁集體婚禮,在不同地點已經成功舉辦了5屆,成為了斗門區乃至珠海響噹噹的文化品牌。

以在南澳村舉辦水上婚嫁為例,這個位於白蕉鎮北部的村莊,交通並不便利,但通過非遺文化表演,以及組織具有特色的疍家文化活動,假期3天吸引了近4萬人到訪觀光,帶旺了當地的鄉村遊。

同時,當地文化部門也著手建立傳承人保護機制,全區90多個傳承基地如今遍佈社區、農村、學校。在五山中心小學,每週都有一節特殊的課程,由裝泥魚傳承人代表黃炎慶和黃國富向學生教授裝泥魚的文化,並手把手教他們如何編制魚籠。

斗門區還投入了10萬元對裝泥魚文化基地進行重新裝修,如今該課室牆體貼上了灰色的復古壁磚,並掛上了裝泥魚文化和傳承人的文字和圖片簡介,還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和魚籠、滑板、蠔襪等生產生活用具,有利於文化傳承。

出路

斗門區文化館館長:

創建疍家文化生態保護區需加大力度推進

位於斗門主城區正中心的“15層”,曾是老斗門心中的地標樓,而現在搖身一變為一家嶄新的酒店。更引人注目的是,這家新酒店是全國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人文酒店。103間客房分別以22種斗門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打造而成。

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產業融合,是斗門區文化與旅遊產業發展的一種探索。但斗門非遺文化資源優勢得天獨厚,除了這2項國家級非遺外,還有8個省級非遺,18個市級非遺,24個區級非遺。一枝獨秀不是春,又該如何喚醒尚處於沉睡狀態的疍家文化旅遊資源?

斗門區文化館館長沈俊校認為,在斗門區,國家農業科技園是疍家文化沉澱最豐厚的地方,該區域聚居大量水上人家,當地保留著具有疍家文化特色的服飾飲食、婚喪嫁娶、待客禮儀、節慶遊樂、民族工藝、建築風格。要真正保護好疍家文化,需要創建疍家文化生態保護區,這樣既能加深當地民眾的文化認同,同時也能提高斗門生態農業園的旅遊價值與文化價值,充分挖掘疍家文化、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形成文化旅遊的整體風格。

沈俊校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斗門最具創建疍家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優勢。首先在硬性條件上,斗門已經有水上婚嫁、裝泥魚兩項國家級非遺,疍家文化沉澱豐厚;其次,作為沙田水鄉,生活在斗門區的疍家人預計超過15萬,人口眾多,具有代表性,較為完整的原生態保護,也讓斗門更具優勢。

“梅州創建了客家生態保護區後,全世界的客家人都來梅州認祖歸宗,擦亮的不僅僅是客家文化品牌,更帶來了客家人對當地的投資。”在全國僅有4個國家生態保護區時,沈俊校稱其就首次提出過創建疍家生態保護區的理念。作為珠海市政協委員,早在4年前,沈俊校就曾將提案上交,並獲得過優秀提案。今年記者在珠海市“兩會”上,留意到其再次提出創建疍家文化博物館,但其坦言,目前推動緩慢,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推進。

06-07版

採寫/攝影:南都記者 袁平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