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玉樹|科學規劃,為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全方位支撐

三江源 可可西里 動物 岩羊 玉樹發佈 玉樹發佈 2017-09-16

生態玉樹|科學規劃,為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全方位支撐

日前,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光電研究院等7個研究機構的30餘位科研人員對三江源國家公園進行科學考察,進一步摸清三江源地區的自然本底情況,對生態、環境承載力進行科學評價。科考隊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長趙新全研究員,介紹了此次科考的初步結論和對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建議。

生態玉樹|科學規劃,為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全方位支撐

趙新全說,這次科考是針對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中面臨的科技問題開展的,希望能夠為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科技支撐。主要想解決三個問題,對三江源國家公園的自然本底進行調查,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土壤情況等;對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環境承載力進行評估;為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功能區劃分提供科學依據。據此,趙新全主張,三江源國家公園應該包括四個區域:核心保育區、生態修復區、傳統利用區和外圍支撐區。前三個區域比較好理解,外圍支撐區的目的在於,針對三江源地區畜牧業存在和發展的現實問題,利用一些自然條件比較好的地區,轉移在核心保育區放牧的家畜,為野生動物留出更多的棲息地。

生態玉樹|科學規劃,為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全方位支撐

科考隊選擇了有代表性的四個重點區域進行觀測:在黃河源區的果洛州瑪多縣選擇了高寒草原類型,在長江源區的玉樹州曲麻萊縣選擇了高寒溼地和高寒草甸兩個類型,在可可西里地區選擇了高寒荒漠類型,這四個重點區域基本涵蓋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的主要植被類型。科考隊在每個類型沿100米×100米的十字線,確定了35個樣方,開展植被群落結構、地上生物量、光譜特徵、土壤及土壤微生物以及周邊的野生動物糞便樣品研究,為下一步更大範圍的科考做準備,計劃明年在瀾滄江源頭地區選擇一塊高寒溼地類型進行觀測。

生態玉樹|科學規劃,為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全方位支撐

趙新全介紹,長江源區喜憂參半,其中可可西里的狀況令人驚喜。在進入可可西里50公里左右後,發現植被保存完好。雖然看到的野生動物不是太多,但在樣地上發現了野驢、野犛牛、藏羚羊等的糞便,而且密度比較大,說明這裡野生動物可能還是比較多的。但在曲麻萊,特別是人類活動和野生動物交錯的地區,草地退化情況時有出現。

生態玉樹|科學規劃,為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全方位支撐

在玉樹州雜多縣的昂賽鄉,生態本底比較好,植被保護也比較好,基本符合國家公園的要求――保持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生態功能的完整性。這裡的食物鏈也比較完整,可以看到岩羊、馬雞、旱獺等野生動物,當地人介紹這裡也有棕熊、金錢豹、雪豹等大型肉食動物。

生態玉樹|科學規劃,為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全方位支撐

三江源國家公園科學考察是在中國科學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和青海省科技廳重大招標項目的支持下開展的,項目執行期為五年。今年是第一年,主要還是為未來科考奠定基礎。科考隊計劃三江源國家公園科考將持續五年,每年組織1~2次大型科學考察。今年9月份還將組織一次科學考察,希望能往可可西里深處再推進一些。

生態玉樹|科學規劃,為三江源國家公園提供全方位支撐

趙新全說,科考隊正在呼籲成立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基於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整體規劃,對這一地區開展長期、系統的生態監測和研究,以項目的形式讓更多科學家參與到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研究中。只有把三江源地區的情況瞭解清楚,才能更好地進行規劃、建設和持續管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