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倭人的分佈與數量

三國時期倭人的分佈與數量

《卑彌呼》中的倭人


一、三國時期倭人的分佈

《漢書·地理志》最早記載了倭人與中原的交往情況的基本情況:“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文中的樂浪指漢武帝時的樂浪郡,而倭人分佈在樂浪郡附近的大海當中,這樣的認識相當模糊,對於倭人僅僅知道當時已經有眾多的部落群體,還沒有產生出能夠統一各個部落的集團;總的來說,《漢書》對倭人的記載都過於簡略。《後漢書·東夷列傳》對倭人的記載比《漢書·地理志》增加了一些內容,例如《漢書·地理志》認為倭人是分佈在樂浪郡的海邊,《後漢書·東夷列傳》則記載說倭人是分佈“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

三國時期,曹魏與日本列島南部倭人的交往頻繁程度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時代,在陳壽的《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列傳》中我們看到了《漢書》《後漢書》沒有記載的內容,《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列傳》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了日本列島的倭人社會,《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列傳》主要記述了分佈在日本九州島及其附近島嶼的倭人,這也說明了當時東亞大陸的人們對日本列島整體性的認識是不夠的,從當時日本列島的政治中心邪馬臺國向北,隨著距離邪馬臺國空間距離的變化,關於日本列島北部倭人的情況文獻沒有任何記載。

三國時期倭人的分佈與數量

三國時代倭人復原圖


日本列島是一個狹長地理空間,南北總長3800千米,最北的北海道氣候寒冷,而南部九州島則比較溫暖,《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列傳》說當時倭人分佈地區氣候溫暖,可以冬夏食生菜,而且當時的倭人基本是赤腳不穿鞋的,如果是在北海道地區不穿鞋是難以想象的,所有這些記載表明,三國時期中國人認識的倭人就是今天日本九州島及其附近島嶼上的倭人,是日本列島的南部,故《通典·邊防典一》說:

“倭自後漢通焉,在帶方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凡百餘國。光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

帶方郡東南的大海就是日本列島南部以九州島為中心的眾多島嶼。至於其他地區的倭人,三國時期分佈在東亞大陸的漢人對他們僅僅有一些模糊的認識,即:

“女王國東渡海千餘里,復有國,皆倭種。又有侏儒國在其南,人長三四尺,去女王四千餘里。又有裸國、黑齒國覆在其東南,船行一年可至。”

雖然對倭人的認識模糊,但是對日本列島地理特點的總體格局是有基本認識的,首先知道倭人分佈的地區都在“在海中洲島之上”,即倭人分佈的地方是個海島;其次,這個海島的格局是“或絕或連,為列島”,這是當時對日本列島十分準確的認識;再次,認為日本列島的面積是“周旋可五千餘里”,這與現代的認識也有諸多相似,等等。

三國時期倭人的分佈與數量

(倭墮髻)


《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列傳》中明確指出倭人分佈在曹魏帶方郡東南大海當中的海島上,而且這是一個多山的海島,島上有眾多的部落群體,號稱有“百餘國”,這說明到了三國時期,因為倭人的航海技術的進步,倭人可以通過弁韓與曹魏交往,而且交往的次數開始增多,交往的倭人群體也在增加,即“今使譯所通三十國”。這兒所謂的“國”,可以理解為倭人的內部部落群體,或者是一些小集團。

二、三國時期倭人的數量

在《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列傳》中是以曹魏的帶方郡作為空間基點來認識倭人的,帶方郡的西邊就是黃海,所以說從帶方郡到倭人分佈區的地方,是沿著黃海海岸航行,向南到達弁韓狗邪國,然後通過朝鮮半島南部,自西北向東渡,“千餘里至對馬國”。三國時期的對馬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有自己的政治官僚體系,“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離”。

由於對馬群島是地處海峽當中,所以被認為其環境特徵是“所居絕島”,島的面積“方可四百餘里”(按,今天的實際面積是696平方千米),島上的自然環境是多山,“土地山險,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徑”。有千餘戶人家,大約萬餘人,初略估計每平方千米不到20人。倭人家庭結構類型是主幹家庭,每個家庭大約在10人左右,因為在勞動生產率低下的社會,核心家庭沒有主幹家庭的效率高,主幹家庭可以有效地抵禦各種風險,所以以下的人口計算我們都是按照主幹家庭來進行計算的。

三國時期倭人的分佈與數量

三國時期日本女王卑彌呼猜想圖


對馬群島以山區為主,所以無良田,也就沒有農業生產,主要是依靠捕撈“海物”作為生計方式,需要的糧食則是乘船和韓人交換,或者是和日本九州島的人交換,即所謂“南北巿糴”。這應該是中國的歷史文獻中第一次關於對馬群島的記載,也可以認為是中國的歷史文獻最早對日本長崎縣的記載。從對馬群島再向南航行1000餘里,經過浩瀚大海,到達一個大島,至於這個島的名稱,文獻沒有記載;

島上部落政治首領的名稱與對馬群島上政治首領的一樣,“官亦曰卑狗,副曰卑奴母離”。由此我們可以認為這個島上的倭人與對馬群島上的倭人關係比較接近,所以其政治首領的稱呼才會一致。島的面積比對馬群島要小一些“方可三百里”,島上多竹木叢林,屬於山地,有3000多戶人家,按主幹家庭計算,應該有30000餘人,人口比對馬群島的人口要多,初略估計大約是每平方千米有60人左右,因此土地資源嚴重不足,“差有田地,耕田猶不足食”,所需要的糧食仍然是“南北巿糴”,即乘船或者到朝鮮半島和韓人交換,或者是和日本九州島的人交換。

三國時期倭人的分佈與數量

倭人城邑復原圖


從這個島又渡海千餘里到了末盧國,末盧國已經來到了九州本島,因為可以從末盧國陸行前往伊都國。末盧國是一個大的部落集團,有4000餘戶人家,則人口有40000餘人,“濱山海居,草木茂盛,”末盧國的自然環境不錯,但卻沒有農業生產,專門以在海上捕魚為生,“好捕魚鰒”,末盧國人捕魚方式十分獨特,不用漁網捕魚,“水無深淺,皆沉沒取之”。從末盧國向東南陸行500裡,到了伊都國,伊都國政治首領的名稱開始與對馬群島政治首領的名稱不同,職位最高的首領稱為爾支,“副曰洩謨觚、柄渠觚”。伊都國有千餘戶人家,10000餘人,有自己世代世襲的政治首領,但都是邪馬臺國的屬國,是三國時期帶方郡的郡使前往倭國的一個重要地方,“往來常所駐”。

三國時期倭人的分佈與數量

倭人房子


從伊都國的東南行百餘里到奴國,其主要政治首領的名稱叫作兕馬觚,副的政治首領的名稱叫作卑奴母離,和對馬群島倭人政治首領的名稱完全相同,這說明奴國的民眾與對馬群島倭人的關係比較接近,奴國的人口比較多,有20000餘戶人家,人口數量就應該是20餘萬。從奴國向東行百里到了不彌國,“官曰多模,副曰卑奴母離”,則不彌國的倭人與對馬群島的倭人關係也比較接近,不彌國有千餘戶人家,人口在萬人。上述這幾個部落集團是分佈在同一個島嶼上,而其他的島嶼之間大多數是“相距千里”,行數十日才能夠到達。從不彌國向南航海水行20日到了投馬國,投馬國與上述其他島嶼上的倭人有了一些地域性的差異“官曰瀰瀰,副曰瀰瀰那利”,投馬國的人口比較多,有50000餘戶,就應該是有50餘萬人。則投馬國是單獨分佈在一個島嶼上。

據《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列傳》的記載,從帶方郡出發到達邪馬臺國有12000餘里的距離,當然是否有這樣多的距離是難以考訂的,可能當時帶方郡的官員也是按照行程的天數來計算距離的,但是海上航行的距離是無法準確計算的,所以對整個倭人境內的距離描述都不一定準確。但是卻為我們留下了從帶方郡到達倭人分佈地區珍貴的歷史資料,對研究東北亞交通史、民族史、日本國家發展史意義重大。

三國時期倭人的分佈與數量

漢倭奴國王金印


此外,按照主幹家庭人口的計算方法,我們大致可以推算出從對馬群島到投馬國的倭人人口總量在80萬左右,即對馬群島上10000,無名島上30000,末盧國40000,伊都國10000,奴國20萬,不彌國1萬,投馬國50萬,從這個數據排列中我們還可以看出一個規律,即在距離倭人的政治中心邪馬臺國近的地方,相關“國”的倭人數量就開始增加,例如靠近邪馬臺國最近的投馬國就有50萬人。而邪馬臺國再加上其所屬的20餘“國”,人口在100萬左右。因此,三國時期日本列島上的倭人數量估計在150萬左右。

參考文獻:《世界古代史》、《三國志》、《山海經》、《淮南子》、《通典》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