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早期乳腺癌術後局部放療效果不亞於全乳放療

乳腺癌 癌症 柳葉刀 腫瘤 良醫匯 良醫匯 2017-08-15

來源:CSCO

《柳葉刀》(The Lancet)雜誌8月2日在線發表了III期IMPORT LOW研究5年數據。IMPORT LOW是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的III期非劣性研究,在英國的30個放療中心開展。研究納入年齡在50歲以上、1~3級單灶型浸潤性導管癌、腫瘤大小≤3cm(pT1-2)、0~3個陽性腋窩淋巴結(pN0-1)、顯微鏡最小非癌組織邊緣≥2mm、接受保乳手術治療患者。患者1:1:1隨機分組,接受40Gy全乳放療(對照組)、36Gy全乳放療和40Gy部分放療(減量組)、僅40Gy的部分放療(試驗組)。主要研究終點為同側局部復發。若5年後局部復發風險比(HR)在95%的置信區間上限不超過2.03,則認為達到非劣性終點。

柳葉刀:早期乳腺癌術後局部放療效果不亞於全乳放療

研究人員對2016例患者進行分析(對照組674人,減量組673人,試驗組669人),中位隨訪72.2個月,各組5年累計局部複發率為:對照組1.1%,減量組0.2%,試驗組0.5%。相比於對照組,減量放療組和局部放療組的5年局部複發率的絕對差異分別為-0.73%和-0.38%。相較全乳放療,影像科醫師、患者和臨床評估的減量放療組或局部放療組的不良反應記錄相似,其中,相比全乳放療,乳腺外觀變化(局部放療P=0.007)和乳房變硬(對於減量放療P=0.002、局部放療P<0.0001)兩種不良反應顯著較少。

研究發現,相較標準的全乳放療,局部放療和減量放療在控制早期乳腺癌患者局部復發方面具有非劣性,而且正常組織的後期不良反應大體相當或更少。

參考文獻

Partial-breast radiotherapy after breast conservation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UK IMPORT LOW trial): 5-year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3, non-inferiority trial.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7)31145-5

責任編輯:腫瘤資訊-Ruby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