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德宏打造中緬交往“先行區”

瑞麗市 經濟 基金 交通 中國新聞網 中國新聞網 2017-09-21
雲南德宏打造中緬交往“先行區”

資料圖:中國德宏警方向緬甸撣邦警方贈送禁毒反恐裝備。中新社發 段維元 攝

中新網昆明9月19日電 (崔汶)雲南省“砥礪奮進的五年”系列新聞發佈會德宏專場19日在昆明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德宏州正依託與緬甸山水相連的區位優勢,從經濟合作、人文交流、通道建設等方面打造中緬交往“先行區”,譜寫中緬胞波情誼。

地處雲南省西南端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德宏州”)三面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達503.8公里。有兩個國家一類口岸和兩個國家二類口岸,擁有瑞麗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瑞麗和畹町2個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以及國內率先實行“境內關外”海關特殊監管的姐告邊境經濟貿易區,有9條公路、28個渡口、64條通道及1條國際通信光纜、9條線路聯通緬甸。形成了“一寨兩國”和“道路共用、井水共飲、集市同趕、節慶共歡”的獨特人文地理奇觀,中緬胞波情誼在這裡譜寫著和諧共發展的篇章。

“如今德宏州在南亞東南亞地區的知名度、影響力大幅提升,得到了‘提起中緬關係想得到德宏,談到滇緬關係離不開德宏’的廣泛讚譽。”據中共德宏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州委祕書長侯勝介紹,德宏州連續16年與緬甸合作舉辦了中緬胞波狂歡節、中緬邊交會。“我們與緬甸商務部、旅遊部建立了定期會晤機制,在緬甸曼德勒、密支那、臘戌、內比都設立了四個商務代表處。”據侯勝介紹,為加強中緬兩國民間交往,德宏州引導成立了瑞麗市婦女兒童發展中心,成為中國首個在緬甸正式註冊的NGO組織和中緬邊境地區民生基金。

中緬兩國邊民互市頻繁,有大量緬甸務工者進入德宏州就業,德宏創新成立了外籍人員服務管理中心和職業介紹中心。德宏州在邊境沿線創辦了國門書社、國門學校、邊民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等惠及兩國邊民的舉措和外籍人員服務管理中心、教育培訓基地等創新開展的“一站式”服務管理模式。

“我們還注重與緬甸的文化交流。”侯勝說,德宏州創辦了國內唯一的緬文報《胞波》並在緬甸發行,在緬甸曼德勒設立胞波書社,贈閱、出售國內出版的中、英、緬文書籍,進一步增強區域性國際傳播能力。

“我們正全方位推進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和‘大通關’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據侯勝介紹,德宏州正努力構建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走向印度洋的通道樞紐。五年間建成了龍瑞、瑞隴兩條高速公路。泛亞鐵路西線大理至瑞麗鐵路德宏段控制性工程全面開工。中緬輸油氣管道全線貫通投產。

德宏州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口岸“四項指標”綜合排名居雲南省第一、中國前列,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多年佔中緬貿易的四分之一,佔滇緬貿易的三分之二。

“德宏州成立了全國首家中緬貨幣兌換中心,發佈了‘瑞麗指數’”,據侯勝介紹,德宏州沿邊金融綜合改革亮點頻現,在全國首創緬籍人員賬戶開立特殊管理政策、率先開展非現金跨境支付業務,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連續多年穩居雲南省第一。

德宏州正成為雲南對外開放的前沿,中緬兩國交往的“先行區”。(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