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

抗日戰爭打不下去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正是因為在中國戰場不斷失血導致的經濟崩潰,日本才不得入侵越南搶糧度荒,並進一步引發美國對日製裁,對日製裁則引發日本偷襲珍珠港。

侵華戰爭打不下去了去入侵越南,入侵越南被制裁就去偷襲珍珠港。這才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的邏輯線。

"

抗日戰爭打不下去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正是因為在中國戰場不斷失血導致的經濟崩潰,日本才不得入侵越南搶糧度荒,並進一步引發美國對日製裁,對日製裁則引發日本偷襲珍珠港。

侵華戰爭打不下去了去入侵越南,入侵越南被制裁就去偷襲珍珠港。這才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的邏輯線。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日本學者纐纈厚在其《何謂中日戰爭?》一書中說:

可以說,當時的處境是,面臨註定的戰敗,雖然想要撤軍,但已深深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最終陷入了持續損兵折將、加劇國力消耗的困境。“中日十五年戰爭”自以柳條溝事件為起因發生的九一八事變開始,經盧溝橋事件而發展為全面戰爭,耗盡了日本的主要戰力,國力亦疲憊不堪。在戰爭之初,中國不堪一擊以及壓制論瀰漫了日本政府和軍部,輿論界和媒體也大肆宣揚對中國的戰爭必勝。在這樣的國內輿論形勢下發動了侵華戰爭,陷入瞭如同美國對伊拉克戰爭一樣的泥沼。為了擺脫這一困境,當時採取了對東南亞地區武力進攻的對策,並由此引發了對英美的戰爭。總之,對英美的戰爭,可以說是作為中日戰爭的延伸而啟動的。

"

抗日戰爭打不下去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正是因為在中國戰場不斷失血導致的經濟崩潰,日本才不得入侵越南搶糧度荒,並進一步引發美國對日製裁,對日製裁則引發日本偷襲珍珠港。

侵華戰爭打不下去了去入侵越南,入侵越南被制裁就去偷襲珍珠港。這才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的邏輯線。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日本學者纐纈厚在其《何謂中日戰爭?》一書中說:

可以說,當時的處境是,面臨註定的戰敗,雖然想要撤軍,但已深深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最終陷入了持續損兵折將、加劇國力消耗的困境。“中日十五年戰爭”自以柳條溝事件為起因發生的九一八事變開始,經盧溝橋事件而發展為全面戰爭,耗盡了日本的主要戰力,國力亦疲憊不堪。在戰爭之初,中國不堪一擊以及壓制論瀰漫了日本政府和軍部,輿論界和媒體也大肆宣揚對中國的戰爭必勝。在這樣的國內輿論形勢下發動了侵華戰爭,陷入瞭如同美國對伊拉克戰爭一樣的泥沼。為了擺脫這一困境,當時採取了對東南亞地區武力進攻的對策,並由此引發了對英美的戰爭。總之,對英美的戰爭,可以說是作為中日戰爭的延伸而啟動的。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那麼,日本究竟面臨怎麼樣的困境呢?

企劃院對經濟國力的判斷就極為悲觀。我國國力於1938年度達到最高水平,1939年開始下降,在日中戰爭第三年就處於嚴重狀態。 不管陸、海軍的武器裝備生產如何增長,基礎國力還在不斷下降,國家計劃沒到日中戰爭第三年就開始破產。

——《大東亞補給戰》

作為工業生產核心的鋼:

鋼鐵工業由於礦石、生鐵和廢鋼鐵不足,10-30%的鍊鋼、軋鋼設備停工待料。鋼材尤為不足,減產30%。

——《大東亞補給戰》

而最要命的糧食,情況最為悽慘:

日本為突然表面化的國力窮困狀態而苦惱著。寄以極大希望的擴充生產力計劃已正式開始執行,而實際完成情況僅僅為計劃數的80%。電力不足、嚴重的米荒一齊襲來。

"

抗日戰爭打不下去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正是因為在中國戰場不斷失血導致的經濟崩潰,日本才不得入侵越南搶糧度荒,並進一步引發美國對日製裁,對日製裁則引發日本偷襲珍珠港。

侵華戰爭打不下去了去入侵越南,入侵越南被制裁就去偷襲珍珠港。這才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的邏輯線。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日本學者纐纈厚在其《何謂中日戰爭?》一書中說:

可以說,當時的處境是,面臨註定的戰敗,雖然想要撤軍,但已深深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最終陷入了持續損兵折將、加劇國力消耗的困境。“中日十五年戰爭”自以柳條溝事件為起因發生的九一八事變開始,經盧溝橋事件而發展為全面戰爭,耗盡了日本的主要戰力,國力亦疲憊不堪。在戰爭之初,中國不堪一擊以及壓制論瀰漫了日本政府和軍部,輿論界和媒體也大肆宣揚對中國的戰爭必勝。在這樣的國內輿論形勢下發動了侵華戰爭,陷入瞭如同美國對伊拉克戰爭一樣的泥沼。為了擺脫這一困境,當時採取了對東南亞地區武力進攻的對策,並由此引發了對英美的戰爭。總之,對英美的戰爭,可以說是作為中日戰爭的延伸而啟動的。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那麼,日本究竟面臨怎麼樣的困境呢?

企劃院對經濟國力的判斷就極為悲觀。我國國力於1938年度達到最高水平,1939年開始下降,在日中戰爭第三年就處於嚴重狀態。 不管陸、海軍的武器裝備生產如何增長,基礎國力還在不斷下降,國家計劃沒到日中戰爭第三年就開始破產。

——《大東亞補給戰》

作為工業生產核心的鋼:

鋼鐵工業由於礦石、生鐵和廢鋼鐵不足,10-30%的鍊鋼、軋鋼設備停工待料。鋼材尤為不足,減產30%。

——《大東亞補給戰》

而最要命的糧食,情況最為悽慘:

日本為突然表面化的國力窮困狀態而苦惱著。寄以極大希望的擴充生產力計劃已正式開始執行,而實際完成情況僅僅為計劃數的80%。電力不足、嚴重的米荒一齊襲來。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在東京各警察署管區內,許多人家的米穀保存量降到平常需要保存量的一半以下。警察署長親自和糧商一同為買米而奔走,並採取了每次出售限制在二升以下的辦法。

39年在東京和大阪等城市,糧荒表現的尤為嚴重,市民每次的購買量被限制在二升以下。糧食問題造成民心極度不安,發展成為阿部內閣倒臺的最大因素,接著組閣的米內內閣任然為此問題而苦惱,直到1940年5月,每次內閣的閣議仍“總是議論米的問題”。

——《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

為什麼這麼慘?一方面是為了應付戰爭需求輸入大米(從臺灣、東北和朝鮮)大幅度降低。1938年為225萬噸,1939年為145萬噸,1940年只剩下48萬噸。一方面日本本土農業生產受到很大破壞。1937~1941年間,農村勞力減少了207萬人,農業用地減少了237774町。1940年稻米較前5年的平均產量減少了431.5萬石;而1941年的產量又較1940年減少了578.6萬石。

"

抗日戰爭打不下去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正是因為在中國戰場不斷失血導致的經濟崩潰,日本才不得入侵越南搶糧度荒,並進一步引發美國對日製裁,對日製裁則引發日本偷襲珍珠港。

侵華戰爭打不下去了去入侵越南,入侵越南被制裁就去偷襲珍珠港。這才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的邏輯線。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日本學者纐纈厚在其《何謂中日戰爭?》一書中說:

可以說,當時的處境是,面臨註定的戰敗,雖然想要撤軍,但已深深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最終陷入了持續損兵折將、加劇國力消耗的困境。“中日十五年戰爭”自以柳條溝事件為起因發生的九一八事變開始,經盧溝橋事件而發展為全面戰爭,耗盡了日本的主要戰力,國力亦疲憊不堪。在戰爭之初,中國不堪一擊以及壓制論瀰漫了日本政府和軍部,輿論界和媒體也大肆宣揚對中國的戰爭必勝。在這樣的國內輿論形勢下發動了侵華戰爭,陷入瞭如同美國對伊拉克戰爭一樣的泥沼。為了擺脫這一困境,當時採取了對東南亞地區武力進攻的對策,並由此引發了對英美的戰爭。總之,對英美的戰爭,可以說是作為中日戰爭的延伸而啟動的。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那麼,日本究竟面臨怎麼樣的困境呢?

企劃院對經濟國力的判斷就極為悲觀。我國國力於1938年度達到最高水平,1939年開始下降,在日中戰爭第三年就處於嚴重狀態。 不管陸、海軍的武器裝備生產如何增長,基礎國力還在不斷下降,國家計劃沒到日中戰爭第三年就開始破產。

——《大東亞補給戰》

作為工業生產核心的鋼:

鋼鐵工業由於礦石、生鐵和廢鋼鐵不足,10-30%的鍊鋼、軋鋼設備停工待料。鋼材尤為不足,減產30%。

——《大東亞補給戰》

而最要命的糧食,情況最為悽慘:

日本為突然表面化的國力窮困狀態而苦惱著。寄以極大希望的擴充生產力計劃已正式開始執行,而實際完成情況僅僅為計劃數的80%。電力不足、嚴重的米荒一齊襲來。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在東京各警察署管區內,許多人家的米穀保存量降到平常需要保存量的一半以下。警察署長親自和糧商一同為買米而奔走,並採取了每次出售限制在二升以下的辦法。

39年在東京和大阪等城市,糧荒表現的尤為嚴重,市民每次的購買量被限制在二升以下。糧食問題造成民心極度不安,發展成為阿部內閣倒臺的最大因素,接著組閣的米內內閣任然為此問題而苦惱,直到1940年5月,每次內閣的閣議仍“總是議論米的問題”。

——《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

為什麼這麼慘?一方面是為了應付戰爭需求輸入大米(從臺灣、東北和朝鮮)大幅度降低。1938年為225萬噸,1939年為145萬噸,1940年只剩下48萬噸。一方面日本本土農業生產受到很大破壞。1937~1941年間,農村勞力減少了207萬人,農業用地減少了237774町。1940年稻米較前5年的平均產量減少了431.5萬石;而1941年的產量又較1940年減少了578.6萬石。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1941年日本實施的配給制規定,成人每日口糧定量330克。配套頒發的“白米禁止令”,即要求糙米和精米混吃。這個配給量甚至已經低於中國災荒年時代的標準。很多人宣稱日本是為了石油才去打太平洋戰爭。實際上相對於石油,飢餓才是日本最為迫切的危險。為了解決口糧問題1940年日本花了2億日元外匯從越南進口大米。

2億日元外匯對於當時的日本是個什麼概念呢?當時的美國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在回憶錄《使日十年》中說,在1941年10月:可以利用的外匯,總數約為2萬德國馬克,需要付外匯的契約到期時,日本政府勢必拖欠。

你沒看錯,2萬,不是2億!

因此,對於日本來說,1941年最嚴重的問題並不是美國的禁運,而是即使美國不禁運,日本也根本沒錢去購買米和油了。這也是日本冒險入侵越南的根本原因。

何況日本要買的僅僅是米和油嗎?鐵礦、礬土、橡膠、鉛、稀有金屬乃至硫酸,日本每樣都主要或完全依賴進口。而在1941年10月,日本總共只有2萬德國馬克的外匯用來購買這些。

什麼是絕境?這就是絕境。不然你以為鬼子真不知道老美惹不起麼?

"

抗日戰爭打不下去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正是因為在中國戰場不斷失血導致的經濟崩潰,日本才不得入侵越南搶糧度荒,並進一步引發美國對日製裁,對日製裁則引發日本偷襲珍珠港。

侵華戰爭打不下去了去入侵越南,入侵越南被制裁就去偷襲珍珠港。這才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的邏輯線。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日本學者纐纈厚在其《何謂中日戰爭?》一書中說:

可以說,當時的處境是,面臨註定的戰敗,雖然想要撤軍,但已深深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最終陷入了持續損兵折將、加劇國力消耗的困境。“中日十五年戰爭”自以柳條溝事件為起因發生的九一八事變開始,經盧溝橋事件而發展為全面戰爭,耗盡了日本的主要戰力,國力亦疲憊不堪。在戰爭之初,中國不堪一擊以及壓制論瀰漫了日本政府和軍部,輿論界和媒體也大肆宣揚對中國的戰爭必勝。在這樣的國內輿論形勢下發動了侵華戰爭,陷入瞭如同美國對伊拉克戰爭一樣的泥沼。為了擺脫這一困境,當時採取了對東南亞地區武力進攻的對策,並由此引發了對英美的戰爭。總之,對英美的戰爭,可以說是作為中日戰爭的延伸而啟動的。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那麼,日本究竟面臨怎麼樣的困境呢?

企劃院對經濟國力的判斷就極為悲觀。我國國力於1938年度達到最高水平,1939年開始下降,在日中戰爭第三年就處於嚴重狀態。 不管陸、海軍的武器裝備生產如何增長,基礎國力還在不斷下降,國家計劃沒到日中戰爭第三年就開始破產。

——《大東亞補給戰》

作為工業生產核心的鋼:

鋼鐵工業由於礦石、生鐵和廢鋼鐵不足,10-30%的鍊鋼、軋鋼設備停工待料。鋼材尤為不足,減產30%。

——《大東亞補給戰》

而最要命的糧食,情況最為悽慘:

日本為突然表面化的國力窮困狀態而苦惱著。寄以極大希望的擴充生產力計劃已正式開始執行,而實際完成情況僅僅為計劃數的80%。電力不足、嚴重的米荒一齊襲來。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在東京各警察署管區內,許多人家的米穀保存量降到平常需要保存量的一半以下。警察署長親自和糧商一同為買米而奔走,並採取了每次出售限制在二升以下的辦法。

39年在東京和大阪等城市,糧荒表現的尤為嚴重,市民每次的購買量被限制在二升以下。糧食問題造成民心極度不安,發展成為阿部內閣倒臺的最大因素,接著組閣的米內內閣任然為此問題而苦惱,直到1940年5月,每次內閣的閣議仍“總是議論米的問題”。

——《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

為什麼這麼慘?一方面是為了應付戰爭需求輸入大米(從臺灣、東北和朝鮮)大幅度降低。1938年為225萬噸,1939年為145萬噸,1940年只剩下48萬噸。一方面日本本土農業生產受到很大破壞。1937~1941年間,農村勞力減少了207萬人,農業用地減少了237774町。1940年稻米較前5年的平均產量減少了431.5萬石;而1941年的產量又較1940年減少了578.6萬石。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1941年日本實施的配給制規定,成人每日口糧定量330克。配套頒發的“白米禁止令”,即要求糙米和精米混吃。這個配給量甚至已經低於中國災荒年時代的標準。很多人宣稱日本是為了石油才去打太平洋戰爭。實際上相對於石油,飢餓才是日本最為迫切的危險。為了解決口糧問題1940年日本花了2億日元外匯從越南進口大米。

2億日元外匯對於當時的日本是個什麼概念呢?當時的美國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在回憶錄《使日十年》中說,在1941年10月:可以利用的外匯,總數約為2萬德國馬克,需要付外匯的契約到期時,日本政府勢必拖欠。

你沒看錯,2萬,不是2億!

因此,對於日本來說,1941年最嚴重的問題並不是美國的禁運,而是即使美國不禁運,日本也根本沒錢去購買米和油了。這也是日本冒險入侵越南的根本原因。

何況日本要買的僅僅是米和油嗎?鐵礦、礬土、橡膠、鉛、稀有金屬乃至硫酸,日本每樣都主要或完全依賴進口。而在1941年10月,日本總共只有2萬德國馬克的外匯用來購買這些。

什麼是絕境?這就是絕境。不然你以為鬼子真不知道老美惹不起麼?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要繼續侵華戰爭,日本唯一的出路是美國把日本列入租借法案。

好吧,你乾脆說東條英機是羅斯福他爹好了。

所以日本選擇了一條非常有日本特色,符合日本思維的道路:用一個更大的危機來掩蓋現在的危機。

美國曆史學家彼得·利伯曼(Peter Liberman)有一本著作叫《征服合算嗎?》。書中指出,一個國家征服另一個國家能增加物質資源,進一步增強其經濟基礎。對佔領者來說,這些新增資源的多少是變化不定的,它依賴於被佔領國的經濟發展程度和佔領者嚴加管制的意願。戰爭期間只能維持生存的農業國是沒有什麼資源可被佔領者榨取的。被佔領國要具備相當程度的現代經濟成分——特別是工業化、有效的運輸和信息等基礎設施,這樣佔領者才有利可圖,否則,剩餘產品太少,汲取費用太高。入侵時的戰爭破壞程度也影響佔領者的獲利前景,因為恢復現代工業所需的時間取決於損失的大小,因此也影響著佔領者的汲取能力。至於佔領者,利伯曼發現,其限制條件是是否打算積極無情地撈回征服成本。“佔領政府”的經濟汲取率不可避免地低於本國政府控制時期。如果佔領國不願意強迫被佔領國服從,那麼汲取率將降到零。佔領者必須試圖通過嚴厲的鎮壓迫使被佔領國屈服,尤其是被佔領國民族主義情緒特別強烈的時候。

"

抗日戰爭打不下去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正是因為在中國戰場不斷失血導致的經濟崩潰,日本才不得入侵越南搶糧度荒,並進一步引發美國對日製裁,對日製裁則引發日本偷襲珍珠港。

侵華戰爭打不下去了去入侵越南,入侵越南被制裁就去偷襲珍珠港。這才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的邏輯線。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日本學者纐纈厚在其《何謂中日戰爭?》一書中說:

可以說,當時的處境是,面臨註定的戰敗,雖然想要撤軍,但已深深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最終陷入了持續損兵折將、加劇國力消耗的困境。“中日十五年戰爭”自以柳條溝事件為起因發生的九一八事變開始,經盧溝橋事件而發展為全面戰爭,耗盡了日本的主要戰力,國力亦疲憊不堪。在戰爭之初,中國不堪一擊以及壓制論瀰漫了日本政府和軍部,輿論界和媒體也大肆宣揚對中國的戰爭必勝。在這樣的國內輿論形勢下發動了侵華戰爭,陷入瞭如同美國對伊拉克戰爭一樣的泥沼。為了擺脫這一困境,當時採取了對東南亞地區武力進攻的對策,並由此引發了對英美的戰爭。總之,對英美的戰爭,可以說是作為中日戰爭的延伸而啟動的。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那麼,日本究竟面臨怎麼樣的困境呢?

企劃院對經濟國力的判斷就極為悲觀。我國國力於1938年度達到最高水平,1939年開始下降,在日中戰爭第三年就處於嚴重狀態。 不管陸、海軍的武器裝備生產如何增長,基礎國力還在不斷下降,國家計劃沒到日中戰爭第三年就開始破產。

——《大東亞補給戰》

作為工業生產核心的鋼:

鋼鐵工業由於礦石、生鐵和廢鋼鐵不足,10-30%的鍊鋼、軋鋼設備停工待料。鋼材尤為不足,減產30%。

——《大東亞補給戰》

而最要命的糧食,情況最為悽慘:

日本為突然表面化的國力窮困狀態而苦惱著。寄以極大希望的擴充生產力計劃已正式開始執行,而實際完成情況僅僅為計劃數的80%。電力不足、嚴重的米荒一齊襲來。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在東京各警察署管區內,許多人家的米穀保存量降到平常需要保存量的一半以下。警察署長親自和糧商一同為買米而奔走,並採取了每次出售限制在二升以下的辦法。

39年在東京和大阪等城市,糧荒表現的尤為嚴重,市民每次的購買量被限制在二升以下。糧食問題造成民心極度不安,發展成為阿部內閣倒臺的最大因素,接著組閣的米內內閣任然為此問題而苦惱,直到1940年5月,每次內閣的閣議仍“總是議論米的問題”。

——《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

為什麼這麼慘?一方面是為了應付戰爭需求輸入大米(從臺灣、東北和朝鮮)大幅度降低。1938年為225萬噸,1939年為145萬噸,1940年只剩下48萬噸。一方面日本本土農業生產受到很大破壞。1937~1941年間,農村勞力減少了207萬人,農業用地減少了237774町。1940年稻米較前5年的平均產量減少了431.5萬石;而1941年的產量又較1940年減少了578.6萬石。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1941年日本實施的配給制規定,成人每日口糧定量330克。配套頒發的“白米禁止令”,即要求糙米和精米混吃。這個配給量甚至已經低於中國災荒年時代的標準。很多人宣稱日本是為了石油才去打太平洋戰爭。實際上相對於石油,飢餓才是日本最為迫切的危險。為了解決口糧問題1940年日本花了2億日元外匯從越南進口大米。

2億日元外匯對於當時的日本是個什麼概念呢?當時的美國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在回憶錄《使日十年》中說,在1941年10月:可以利用的外匯,總數約為2萬德國馬克,需要付外匯的契約到期時,日本政府勢必拖欠。

你沒看錯,2萬,不是2億!

因此,對於日本來說,1941年最嚴重的問題並不是美國的禁運,而是即使美國不禁運,日本也根本沒錢去購買米和油了。這也是日本冒險入侵越南的根本原因。

何況日本要買的僅僅是米和油嗎?鐵礦、礬土、橡膠、鉛、稀有金屬乃至硫酸,日本每樣都主要或完全依賴進口。而在1941年10月,日本總共只有2萬德國馬克的外匯用來購買這些。

什麼是絕境?這就是絕境。不然你以為鬼子真不知道老美惹不起麼?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要繼續侵華戰爭,日本唯一的出路是美國把日本列入租借法案。

好吧,你乾脆說東條英機是羅斯福他爹好了。

所以日本選擇了一條非常有日本特色,符合日本思維的道路:用一個更大的危機來掩蓋現在的危機。

美國曆史學家彼得·利伯曼(Peter Liberman)有一本著作叫《征服合算嗎?》。書中指出,一個國家征服另一個國家能增加物質資源,進一步增強其經濟基礎。對佔領者來說,這些新增資源的多少是變化不定的,它依賴於被佔領國的經濟發展程度和佔領者嚴加管制的意願。戰爭期間只能維持生存的農業國是沒有什麼資源可被佔領者榨取的。被佔領國要具備相當程度的現代經濟成分——特別是工業化、有效的運輸和信息等基礎設施,這樣佔領者才有利可圖,否則,剩餘產品太少,汲取費用太高。入侵時的戰爭破壞程度也影響佔領者的獲利前景,因為恢復現代工業所需的時間取決於損失的大小,因此也影響著佔領者的汲取能力。至於佔領者,利伯曼發現,其限制條件是是否打算積極無情地撈回征服成本。“佔領政府”的經濟汲取率不可避免地低於本國政府控制時期。如果佔領國不願意強迫被佔領國服從,那麼汲取率將降到零。佔領者必須試圖通過嚴厲的鎮壓迫使被佔領國屈服,尤其是被佔領國民族主義情緒特別強烈的時候。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利伯曼研究得出,1937至1945年日本佔領中國,維持佔領的費用龐大,而從這些支離破碎的佔領地區汲取財富和資源的前景暗淡,且貫穿戰爭之始終。中國當時現代經濟部門極其不發達,以至於不能快速產生回報;其通信設施落後,以至於不能執行高壓政治;民族主義力量又是如此強大,以至於日本佔領者不支付鉅額鎮壓費用就無法進行經濟剝削。而這巨大的消耗僅僅3年時間就壓垮了日本經濟,迫使日本不得不尋求更加極端的軍事冒險。

從歷史事實來看,日本是在對亞洲的戰爭中,尤其是在對中國的戰爭中戰敗了。也就是說,日本戰敗,根本上是由持續不斷的所謂“中日十五年戰爭”(1931年9月---1945年8月)的長期戰爭所決定的。

——《何謂中日戰爭?》最後,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論持久戰》。雖然我懷疑有多少人看過《論持久戰》

從社會行程說來,日本已不是興旺的國家,戰爭不能達到日本統治階級所期求的興旺,而將達到它所期求的反面——日本帝國主義的死亡。這就是所謂日本戰爭的退步性。

日本國度比較地小,其人力、軍力、財力、物力均感缺乏,經不起長期的戰爭。日本統治者想從戰爭中解決這個困難問題,但同樣,將達到其所期求的反面,這就是說,它為解決這個困難問題而發動戰爭,結果將因戰爭而增加困難,戰爭將連它原有的東西也消耗掉。

它是快要死亡的帝國主義,它已處於退步時代,不但和英滅印度時期英國還處於資本主義的進步。

"

抗日戰爭打不下去的不是中國而是日本,正是因為在中國戰場不斷失血導致的經濟崩潰,日本才不得入侵越南搶糧度荒,並進一步引發美國對日製裁,對日製裁則引發日本偷襲珍珠港。

侵華戰爭打不下去了去入侵越南,入侵越南被制裁就去偷襲珍珠港。這才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的邏輯線。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日本學者纐纈厚在其《何謂中日戰爭?》一書中說:

可以說,當時的處境是,面臨註定的戰敗,雖然想要撤軍,但已深深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最終陷入了持續損兵折將、加劇國力消耗的困境。“中日十五年戰爭”自以柳條溝事件為起因發生的九一八事變開始,經盧溝橋事件而發展為全面戰爭,耗盡了日本的主要戰力,國力亦疲憊不堪。在戰爭之初,中國不堪一擊以及壓制論瀰漫了日本政府和軍部,輿論界和媒體也大肆宣揚對中國的戰爭必勝。在這樣的國內輿論形勢下發動了侵華戰爭,陷入瞭如同美國對伊拉克戰爭一樣的泥沼。為了擺脫這一困境,當時採取了對東南亞地區武力進攻的對策,並由此引發了對英美的戰爭。總之,對英美的戰爭,可以說是作為中日戰爭的延伸而啟動的。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那麼,日本究竟面臨怎麼樣的困境呢?

企劃院對經濟國力的判斷就極為悲觀。我國國力於1938年度達到最高水平,1939年開始下降,在日中戰爭第三年就處於嚴重狀態。 不管陸、海軍的武器裝備生產如何增長,基礎國力還在不斷下降,國家計劃沒到日中戰爭第三年就開始破產。

——《大東亞補給戰》

作為工業生產核心的鋼:

鋼鐵工業由於礦石、生鐵和廢鋼鐵不足,10-30%的鍊鋼、軋鋼設備停工待料。鋼材尤為不足,減產30%。

——《大東亞補給戰》

而最要命的糧食,情況最為悽慘:

日本為突然表面化的國力窮困狀態而苦惱著。寄以極大希望的擴充生產力計劃已正式開始執行,而實際完成情況僅僅為計劃數的80%。電力不足、嚴重的米荒一齊襲來。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在東京各警察署管區內,許多人家的米穀保存量降到平常需要保存量的一半以下。警察署長親自和糧商一同為買米而奔走,並採取了每次出售限制在二升以下的辦法。

39年在東京和大阪等城市,糧荒表現的尤為嚴重,市民每次的購買量被限制在二升以下。糧食問題造成民心極度不安,發展成為阿部內閣倒臺的最大因素,接著組閣的米內內閣任然為此問題而苦惱,直到1940年5月,每次內閣的閣議仍“總是議論米的問題”。

——《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

為什麼這麼慘?一方面是為了應付戰爭需求輸入大米(從臺灣、東北和朝鮮)大幅度降低。1938年為225萬噸,1939年為145萬噸,1940年只剩下48萬噸。一方面日本本土農業生產受到很大破壞。1937~1941年間,農村勞力減少了207萬人,農業用地減少了237774町。1940年稻米較前5年的平均產量減少了431.5萬石;而1941年的產量又較1940年減少了578.6萬石。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1941年日本實施的配給制規定,成人每日口糧定量330克。配套頒發的“白米禁止令”,即要求糙米和精米混吃。這個配給量甚至已經低於中國災荒年時代的標準。很多人宣稱日本是為了石油才去打太平洋戰爭。實際上相對於石油,飢餓才是日本最為迫切的危險。為了解決口糧問題1940年日本花了2億日元外匯從越南進口大米。

2億日元外匯對於當時的日本是個什麼概念呢?當時的美國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在回憶錄《使日十年》中說,在1941年10月:可以利用的外匯,總數約為2萬德國馬克,需要付外匯的契約到期時,日本政府勢必拖欠。

你沒看錯,2萬,不是2億!

因此,對於日本來說,1941年最嚴重的問題並不是美國的禁運,而是即使美國不禁運,日本也根本沒錢去購買米和油了。這也是日本冒險入侵越南的根本原因。

何況日本要買的僅僅是米和油嗎?鐵礦、礬土、橡膠、鉛、稀有金屬乃至硫酸,日本每樣都主要或完全依賴進口。而在1941年10月,日本總共只有2萬德國馬克的外匯用來購買這些。

什麼是絕境?這就是絕境。不然你以為鬼子真不知道老美惹不起麼?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要繼續侵華戰爭,日本唯一的出路是美國把日本列入租借法案。

好吧,你乾脆說東條英機是羅斯福他爹好了。

所以日本選擇了一條非常有日本特色,符合日本思維的道路:用一個更大的危機來掩蓋現在的危機。

美國曆史學家彼得·利伯曼(Peter Liberman)有一本著作叫《征服合算嗎?》。書中指出,一個國家征服另一個國家能增加物質資源,進一步增強其經濟基礎。對佔領者來說,這些新增資源的多少是變化不定的,它依賴於被佔領國的經濟發展程度和佔領者嚴加管制的意願。戰爭期間只能維持生存的農業國是沒有什麼資源可被佔領者榨取的。被佔領國要具備相當程度的現代經濟成分——特別是工業化、有效的運輸和信息等基礎設施,這樣佔領者才有利可圖,否則,剩餘產品太少,汲取費用太高。入侵時的戰爭破壞程度也影響佔領者的獲利前景,因為恢復現代工業所需的時間取決於損失的大小,因此也影響著佔領者的汲取能力。至於佔領者,利伯曼發現,其限制條件是是否打算積極無情地撈回征服成本。“佔領政府”的經濟汲取率不可避免地低於本國政府控制時期。如果佔領國不願意強迫被佔領國服從,那麼汲取率將降到零。佔領者必須試圖通過嚴厲的鎮壓迫使被佔領國屈服,尤其是被佔領國民族主義情緒特別強烈的時候。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利伯曼研究得出,1937至1945年日本佔領中國,維持佔領的費用龐大,而從這些支離破碎的佔領地區汲取財富和資源的前景暗淡,且貫穿戰爭之始終。中國當時現代經濟部門極其不發達,以至於不能快速產生回報;其通信設施落後,以至於不能執行高壓政治;民族主義力量又是如此強大,以至於日本佔領者不支付鉅額鎮壓費用就無法進行經濟剝削。而這巨大的消耗僅僅3年時間就壓垮了日本經濟,迫使日本不得不尋求更加極端的軍事冒險。

從歷史事實來看,日本是在對亞洲的戰爭中,尤其是在對中國的戰爭中戰敗了。也就是說,日本戰敗,根本上是由持續不斷的所謂“中日十五年戰爭”(1931年9月---1945年8月)的長期戰爭所決定的。

——《何謂中日戰爭?》最後,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論持久戰》。雖然我懷疑有多少人看過《論持久戰》

從社會行程說來,日本已不是興旺的國家,戰爭不能達到日本統治階級所期求的興旺,而將達到它所期求的反面——日本帝國主義的死亡。這就是所謂日本戰爭的退步性。

日本國度比較地小,其人力、軍力、財力、物力均感缺乏,經不起長期的戰爭。日本統治者想從戰爭中解決這個困難問題,但同樣,將達到其所期求的反面,這就是說,它為解決這個困難問題而發動戰爭,結果將因戰爭而增加困難,戰爭將連它原有的東西也消耗掉。

它是快要死亡的帝國主義,它已處於退步時代,不但和英滅印度時期英國還處於資本主義的進步。

如果不存在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時代不相同,就是和二十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日本也不相同。此次戰爭發動於世界帝國主義首先是法西斯國家大崩潰的前夜,敵人也正是為了這一點才舉行這個帶最後掙扎性的冒險戰爭。所以,戰爭的結果,滅亡的不會是中國而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集團,這是無可逃避的必然性。

日本在中國的掠奪雖然不能說它絕對不能有所成就,但是日本資本缺乏,又困於游擊戰爭,急遽的大量的成就是不可能的。

日本威脅南洋和威脅西伯利亞,將較之過去更加嚴重,甚至爆發新的戰爭。

今日中國的軍事、經濟、政治、文化雖不如日本之強,但在中國自己比較起來,卻有了比任何一個歷史時期更為進步的因素。中國共產黨及 其領導下的軍隊,就是這種進步因素的代表。中國今天的解放戰爭,就是在這種進步的基礎上得到了持久戰和最後勝利的可能性。中國是如日方升的國家,這同日本帝國主義的沒落狀態恰是相反的對照。中國的戰爭是進步的,從這種進步性,就產生了中國戰爭的正義性。因為這個戰爭是正義的,就能喚起全國的團結,激起敵國人民的同情,爭取世界多數國家的援助。

這些特點,規定了和規定著雙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規定了和規定著戰爭的持久性和最後勝利屬於中國而不屬於日本。戰爭就是這些特點的比賽。這些特點在戰爭過程中將各依其本性發生變化,一切東西就都從這裡發生出來。這些特點是事實上存在的,不是虛造騙人的;是戰爭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殘缺不全的片段;是貫徹於雙方一切大小問題和一切作戰階段之中的,不是可有可無的。觀察中日戰爭如果忘記了這些特點,那就必然要弄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