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導讀:《人生七年》拍到《63Up》,畫面越來越精緻,但衝突和矛盾卻越來越淡化。而又莽撞到成熟,再到淡然,又何嘗不是另一種人生的真實呢?

文 | 尋覓

中國有句古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看來這是一句世界通用語。1964年英國BBC電視臺拍攝了紀錄片《7Up》,採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14個7歲的小孩子。期待從他們的眼裡看到2000年的英國會發生什麼變化。此後每隔7年製作一期,今年已經更新到了《63Up》 。導演艾普特·艾普特也從當年的22歲,堅持到了78歲。

先來認識下這14個孩子吧。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託尼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查爾斯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富家千金:蘇西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天使男孩布魯斯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彼得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福利院兄弟Paul和Symon

從7歲開始,14歲、21歲……直到63歲,片中的主人公經歷了青春期,創業期,婚姻期,進入到老年期。而這部反映時代人生的紀錄片,也成了一座經典豐碑。

被時代選中的紀錄片

最初的《人生七年》只是激進、左翼的格拉納達電視臺《世界在行動》(World in Action)欄目的一個專題報道。

該節目創辦於1963年1月,由擅長調查性報道題材的澳大利亞人蒂姆·哈維(Tim Hewat)擔任總編。他想做一檔反映英國階級分化的新聞片,追蹤他們未來的發展。馬克爾·艾普登當時只是一名實習記者。

他對此十分觸動,他覺得英國的階級制度很不公正,許多同齡人和他資質不相上下,卻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艾普特和另一位調查記者分別負責在三週內從英國南部和北部挑選14位來自不同階層的孩童。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所以在第一期節目裡,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尖銳的問題。在私人學校的孩子每天都讀《泰晤士報》,當他們高談論闊“上大學”的時候,生活在保育院的孩子甚至還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意思。

而且片中一段經典的交叉蒙太奇,把孩子們所處階級不同,起點不同表現的淋漓盡致——

一邊是富家女蘇西伴著鋼琴曲在練古典芭蕾,姿勢剋制標準;一邊是倫敦東區的貧民窟學校裡孩子們瘋鬧打笑的聲音,孩子們互相追逐,沒有約束。動靜的交叉,讓人非常直觀的感受到了他們的差別,也自然地把這14個孩子放到了一起做對比。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第一期節目全片都充斥著對立與政治觀點,對黨派觀點、男女地位、家庭關係和未來發展等都提出了尖銳的意見。

但在《14Up》中,我們看到,孩子們長大了有自己的觀點,他們表現出更多對個人的關注,也更想表達自己,每一個人都像刺蝟一樣,把自己武裝了起來。

在《21Up》到《49Up》出現了很多人生的轉折,農二代變成科學家,而且每個人都經歷了婚姻家庭的考驗,也經歷了父母的離世帶來的代際更替。

與之對應的英國也在這幾十年間經歷著很多變化。戴安娜王妃的輝煌與去世、英國的入歐與脫歐等,都在這些主人公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們作為時代中的人,自然帶著時代的標記。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直到今年的《63Up》,全片已經看不出任何的觀點衝突。

這次更像是一個暮年的回顧,第一個問題就是參加這部紀錄片的錄製感覺怎麼樣,有什麼收穫。紀錄片的時代探索已經完全淡化,變成了簡單的人物口述記錄。唯一關於英國脫歐的觀點討論,幾位主人公也自然的以一個老者的口吻一說而過了。

不過這或許才是真實的人生,人的一生走到這個年歲,曾經的懵懂、叛逆、桀驁、迷茫、心酸、幸福都已經慢慢地沉澱在了皺紋裡。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有影評人提出,不要以上帝視角來看這部片子,太容易下定義。我反思,如果我跟他們同時代,看到他們在各個階段的樣子,是會有同感還是會覺得無趣呢?

正如片中傑基所說:我們七年的經歷用十幾分鐘錶現,本身也是不全面的。

一人一片,艾普特56年的堅守

每部片子都是導演的孩子,身上流著導演的心血,反映著導演的人生。

在沒看資料之前,我想著這部人生真實紀錄片的導演應該是接力式的吧。後來才發現這56年,一直是艾普特·艾普特。想到一為78歲的老人與63的老人坐在一起,從青絲到白髮,就特別有畫面感。也讓我們看到了國外導演不因年齡限制而限制自己的創作的精神。

反看國內,有的導演是年少成名,有的是中年得志,78歲的時候大家又會在從事什麼呢?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我想做到今天,《人生七年》是艾普特,也只能是艾普特才能創作出來的。

這些人從一開始的被挑選,到自願參加,到自願退出。直到今天還願意表達,與艾普特多年的溝通交流是分不開的。即便如此我們在後來的幾部片子依然看不到了許多人的面孔。這本身就是一件將普通的自己曝光在人前的事,把自己放在輿論浪尖,本身就需要個好導演來共同支撐這份勇氣。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人生七年》每小時的播出片段背後有不少於30小時的素材。

此外,艾普特在選角和採訪的問題上很有經驗。在為《人生七年》選角時,他首要考慮的不是某種性格,而是他們所代表的階級。善於思考、表達,敢於直面鏡頭的孩子是最合適的選擇,因為拍攝現場會有六七位工作人員在場。

紀錄片的採訪尤為重要,這個採訪既不能讓採訪對象只挑對的說,更不可能讓他按照導演的想法來說。

能真正的放下戒備,表達自己,這與坐在你對面的人是誰很重要。為了讓受訪者就某一問題展開討論,艾普特經常刨根問底,追問受訪者“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說”等等。

在拍攝紀錄片時,簡短的問題最有效,當然最有威力的還是沉默。艾普特總結經驗:當你想進一步深入受訪者時,你只需盯著他們,有很大機率他們會打開話匣子,雖然這很殘酷。然而艾普特也有挫敗的時候。隨著14位小孩的成長,他們越來越有主見,甚至要求在播出前刪除不適合的片段。為了留住受訪者,艾普特只好退讓。

在《人生七年》中有幾個人物的反轉較大。一個是中產階級的尼爾,7歲時他的條件還不錯,家庭也很幸福。在7歲採訪中我認為他是最萌的一個,很願意說,很願意暢想。萬萬沒有想到後來的他會受精神疾病的困擾,甚至居無定所,連婚姻都無法保障。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另外一位就是調皮蛋託尼,7歲的時候他就有一種混社會的氣質。在拍攝21歲的時候,艾普特發現他混跡於英國賭馬場,樂此不疲地為賭徒下注。於是他斷定28歲的託尼肯定身陷囹圄,因此要求託尼帶他遊覽熱門的犯罪場所,為28歲的拍攝積累素材。

後來不僅艾普特錯得很徹底。可能很多觀眾也沒有想到28歲時,託尼已經結婚並育有一子,63歲的他已經兒孫滿堂,甚至還成了一名兼職演員。在鏡頭前他也從不閃躲,非常樂觀。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人生七年》拍到現在,艾普特也與採訪對象產生過矛盾。傑基對他的觀點的不滿,從21歲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28歲的彼得因為節目播出之後的輿論而選擇退出拍攝等。

於是我們能夠看到,《63Up》更像是一次和解。在之前的幾部片子裡我們很少聽到艾普特的名字,但是在《63Up》中,我們反覆聽到主人公提到:邁克爾,你知道的。

編年體人物傳記,社會縮影的記錄

1985年,艾普特帶著《人生七年4》(28 Up!)參加紐約電影節,反響熱烈,後獲得美國國際紀錄片協會大獎。

隨即《人生七年》在美國電視上播放,在全球掀起一股“人生七年”熱。

《人生七年》的副產品先後在美國、俄國、南非、日本、德國等地湧現,其中艾普特還擔任了《美國人生七年1》(Age 7 in America)、《俄國人生七年1》(Age 7 in the USSR)以及《南非人生七年1》(7 Up South Africa)的製片人。

長時段紀錄片蔚然成風,除了“人生七年”系列外,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澳大利亞導演吉莉安·阿姆斯特朗(Gillian Armstrong)追蹤三位工人階級出身、居住在阿德萊德的女孩關於人生點點滴滴的紀錄片《人生十四歲》等。

國內這幾年推出的張同道的《成長的祕密》《零零後》等,都是通過對人物長時間、多事件的記錄來展示個人以及社會發展的細節。在中國,我覺得這更像一部編年體人物傳記。通過一年一年的記錄,時間上的變化來記錄歷史。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通過這一類紀錄片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每個時代服裝上、建築上、社會環境與生活節奏上的變化。

與回顧歷史相比,我們更期待看到未來。是什麼讓每個人的人生軌跡出現了變化?是階級、教育、家庭、性格還是社會的變化與進步?

從《人生七年》中,我們看到了,大部分人最後還是處於他們父母之前所處的階級。但我們也看到了很多人生的多樣性,並不像很多人口中說的那麼消極。

《人生七年》之《63Up》,更像是一場暮年的和解

這類紀錄片耗時長,見效慢,但也確實給我們留下了記錄的意義。作為觀眾,這種對別人人生的觀看,滿足了我們集中瞭解人生的好奇感。同時,也滿足了我們對未來的預測感。

到了第九部《63Up》,不可避免的要面臨生死問題了。在這一季中,一直堅持圖書館公益的琳離開了我們。這讓人心裡酸酸的。不能說這部會不會是大結局,但是離再見的時候越近,越覺得捨不得。這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刻吧。期待未來的七年他們依然充滿對生活的熱情,依然可以保持自己年輕時的態度,我們七年後再見。

參考資料:《“天生的社會學家”:邁克爾·艾普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