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
"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 本文首發《人力資源》雜誌2019年4月刊,文章有刪減,更多內容請關注雜誌內容

企業戰略是人依據市場趨勢、競爭對手、政府政策三項要素制定的,而戰略制定和執行落地的主體是人,因此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

如果企業或者HR沒有把這項要素擺到正確的位置,那麼其他兩項無論花多大精力,都無法獲得好的效果。

簡單來說,人,才是最應該先行的業務。對人才的思考,應該是一種戰略性、前瞻性的思考。

那麼,什麼是“人才戰略”呢?簡而言之,就是企業管理者通過戰略性的人才規劃及前瞻性的管理,確保組織能力與工作流程能夠在適當的地點、適當的時機可持續地提供適當的人才,以滿足短期及長期的商業目標。

"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 本文首發《人力資源》雜誌2019年4月刊,文章有刪減,更多內容請關注雜誌內容

企業戰略是人依據市場趨勢、競爭對手、政府政策三項要素制定的,而戰略制定和執行落地的主體是人,因此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

如果企業或者HR沒有把這項要素擺到正確的位置,那麼其他兩項無論花多大精力,都無法獲得好的效果。

簡單來說,人,才是最應該先行的業務。對人才的思考,應該是一種戰略性、前瞻性的思考。

那麼,什麼是“人才戰略”呢?簡而言之,就是企業管理者通過戰略性的人才規劃及前瞻性的管理,確保組織能力與工作流程能夠在適當的地點、適當的時機可持續地提供適當的人才,以滿足短期及長期的商業目標。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人力資源工作者在基於人才戰略思考人力資源工作時,很容易產生三種“幻覺”,筆者通過案例分析,希望HR同仁們在實際工作中能夠迴歸現實,規避這些錯誤操作。

幻覺之一:萬能的救世主

HR在進行人才定位時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盲目拔高人力資源工作的成效,造成驗證價值的極度困難。

比如:前幾年許多企業動輒就大談特談人力資源“推動公司戰略轉型、文化變革”項目,看起來格調很高、專業性十足,但事實果真是這樣嗎?

實例:

多年前,筆者工作的M公司經歷由重資產向輕資產的轉型,公司將很多商業項目交由社會眾籌,而公司自身轉為資產運營方。

作為培訓副總,筆者當時帶著團隊共同思考,我們應該從培訓角度設計怎樣的項目來助力公司完成這項業務變革。

討論了一週之後,我們寫好了方案,將名為《XX學院:助力公司輕資產轉型》的項目主題提交給了總裁辦。

三天後,總裁辦將附有總裁意見的方案反饋給我們,上面赫然寫著三個字:有點大。

“有點大”是什麼意思?圍繞這三個字,我們團隊展開了想象。

總裁是說預算有點多?還是說人員覆蓋面太大?還是說項目的調子定得有點高?帶著這些疑問,整個團隊又反覆討論了一週。

之後,我們將項目略作調整,題目改為《XX學院:助力公司輕資產轉型下的人才培養》。

主題重新遞交總裁辦後,這次只花了一天,總裁辦就將總裁意見反饋給我們:同意。

為什麼第一次的主題“有點大”?為什麼第二次的主題順利通過?

其實原因很簡單,一家公司的戰略調整、業務變革、文化轉型都是自上而下的,其根源在於老闆做這件事的動力、資源是否充足,而各部門只是各司其責,助推落地。

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沒有HR,沒有企業大學,老闆要做業務轉型,能不能做?

顯而易見,只要老闆的判斷正確,企業的資源充足、實力強勁,做戰略、業務的轉型並不困難。

事實上,公司戰略轉型、文化變革的天花板是老闆,而不是HR。

那麼,為什麼信息化、財務、審計、PR等管控部門不熱衷於打出一個“XX部門推動公司變革”的標語呢?難道他們沒有在變革中發揮任何作用?

"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 本文首發《人力資源》雜誌2019年4月刊,文章有刪減,更多內容請關注雜誌內容

企業戰略是人依據市場趨勢、競爭對手、政府政策三項要素制定的,而戰略制定和執行落地的主體是人,因此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

如果企業或者HR沒有把這項要素擺到正確的位置,那麼其他兩項無論花多大精力,都無法獲得好的效果。

簡單來說,人,才是最應該先行的業務。對人才的思考,應該是一種戰略性、前瞻性的思考。

那麼,什麼是“人才戰略”呢?簡而言之,就是企業管理者通過戰略性的人才規劃及前瞻性的管理,確保組織能力與工作流程能夠在適當的地點、適當的時機可持續地提供適當的人才,以滿足短期及長期的商業目標。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人力資源工作者在基於人才戰略思考人力資源工作時,很容易產生三種“幻覺”,筆者通過案例分析,希望HR同仁們在實際工作中能夠迴歸現實,規避這些錯誤操作。

幻覺之一:萬能的救世主

HR在進行人才定位時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盲目拔高人力資源工作的成效,造成驗證價值的極度困難。

比如:前幾年許多企業動輒就大談特談人力資源“推動公司戰略轉型、文化變革”項目,看起來格調很高、專業性十足,但事實果真是這樣嗎?

實例:

多年前,筆者工作的M公司經歷由重資產向輕資產的轉型,公司將很多商業項目交由社會眾籌,而公司自身轉為資產運營方。

作為培訓副總,筆者當時帶著團隊共同思考,我們應該從培訓角度設計怎樣的項目來助力公司完成這項業務變革。

討論了一週之後,我們寫好了方案,將名為《XX學院:助力公司輕資產轉型》的項目主題提交給了總裁辦。

三天後,總裁辦將附有總裁意見的方案反饋給我們,上面赫然寫著三個字:有點大。

“有點大”是什麼意思?圍繞這三個字,我們團隊展開了想象。

總裁是說預算有點多?還是說人員覆蓋面太大?還是說項目的調子定得有點高?帶著這些疑問,整個團隊又反覆討論了一週。

之後,我們將項目略作調整,題目改為《XX學院:助力公司輕資產轉型下的人才培養》。

主題重新遞交總裁辦後,這次只花了一天,總裁辦就將總裁意見反饋給我們:同意。

為什麼第一次的主題“有點大”?為什麼第二次的主題順利通過?

其實原因很簡單,一家公司的戰略調整、業務變革、文化轉型都是自上而下的,其根源在於老闆做這件事的動力、資源是否充足,而各部門只是各司其責,助推落地。

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沒有HR,沒有企業大學,老闆要做業務轉型,能不能做?

顯而易見,只要老闆的判斷正確,企業的資源充足、實力強勁,做戰略、業務的轉型並不困難。

事實上,公司戰略轉型、文化變革的天花板是老闆,而不是HR。

那麼,為什麼信息化、財務、審計、PR等管控部門不熱衷於打出一個“XX部門推動公司變革”的標語呢?難道他們沒有在變革中發揮任何作用?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實際上,企業在任何一次戰略或文化變革中,各個部門都需要起到作用,不只是人力資源部。

人力資源部門之所以喜歡在這個時候打出“推動變革”的標語,除了老闆直接授意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價值證明的恐懼感”——擔心不能在這一波“行情”當中緊隨其後,更擔心在變革中不能體現出自己作為非業務部門的價值。

那麼,HR在公司戰略、業務助推當中到底起了什麼作用呢?我的答案是:打造人才供應鏈。

人才供應鏈是人才培養工作的直接目標,可以說,人才培養工作是通過對人才供應鏈的“數量缺口補充+產品品質打造”,來支撐公司的戰略和運營指標落地的。

不可否認,HR很多時候容易將人力資源工作的成果盲目拔高,造成驗證價值的極度困難。

比如:人力資源部門的任何工作都要直接和業績、銷售掛鉤,造成市場趨勢好則人力資源部有用,市場趨勢不好則人力資源部無用,似乎人力資源工作必須搭上業務部門的“東風”才能生存。

人力資源工作是以人為核心,以業務為動力的。因此,務實、落地地界定自身存在的意義,是所有企業人力資源部、HR的原點。

要思考“我能做什麼”“能達到什麼效果”,而不是盲目拔高自身價值,或者妄自尊大認為自己真的可以直接成為企業戰略的推動力。

人才供應鏈就是人力資源工作的核心。如何通過選、用、育、留的各種手段補充人才供應鏈數量和質量的缺口,是一切人才工作的原動力。

HR切不可認為自己或者人力資源部是萬能的救世主,去和業務部門搶成果。

幻覺之二:密聯業務很容易

實例:

五年前,一所企業大學的院長帶著團隊到我們學院參訪交流。

過程中他拋出一個觀點:“我認為所謂的HR密聯業務,有一個非常突出的表現,就是我們人力資源部的同事去業務線領導那裡交流,可以聊兩個小時業務而不談人力資源工作。”持這種觀點的HR,很明顯缺乏一種對業務工作專業性的“敬畏心”。

於是我問他:“你們兩個小時對話都聊了些什麼?”

他說,我們會問劉總,您這個部門今年業績情況怎麼樣?團隊人員穩定度如何?執行力有沒有問題?哪些地方需要我們支持?……

我忍不住反駁了一句:“如果這就是HR密聯業務,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你們的業務部門的專業性太水了。”

這個場景,確切地說應該叫做“十萬個為什麼”,更貼切些應該叫做“求科普”;而坐在對面的那個“老司機”,在那一刻會作何感想呢?

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任何公司都是一種權力或專業職級架構,任何業務部門由下至上都有類似於專員、主管、經理、總監、副總、總經理這樣的梯級架構。

"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 本文首發《人力資源》雜誌2019年4月刊,文章有刪減,更多內容請關注雜誌內容

企業戰略是人依據市場趨勢、競爭對手、政府政策三項要素制定的,而戰略制定和執行落地的主體是人,因此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

如果企業或者HR沒有把這項要素擺到正確的位置,那麼其他兩項無論花多大精力,都無法獲得好的效果。

簡單來說,人,才是最應該先行的業務。對人才的思考,應該是一種戰略性、前瞻性的思考。

那麼,什麼是“人才戰略”呢?簡而言之,就是企業管理者通過戰略性的人才規劃及前瞻性的管理,確保組織能力與工作流程能夠在適當的地點、適當的時機可持續地提供適當的人才,以滿足短期及長期的商業目標。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人力資源工作者在基於人才戰略思考人力資源工作時,很容易產生三種“幻覺”,筆者通過案例分析,希望HR同仁們在實際工作中能夠迴歸現實,規避這些錯誤操作。

幻覺之一:萬能的救世主

HR在進行人才定位時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盲目拔高人力資源工作的成效,造成驗證價值的極度困難。

比如:前幾年許多企業動輒就大談特談人力資源“推動公司戰略轉型、文化變革”項目,看起來格調很高、專業性十足,但事實果真是這樣嗎?

實例:

多年前,筆者工作的M公司經歷由重資產向輕資產的轉型,公司將很多商業項目交由社會眾籌,而公司自身轉為資產運營方。

作為培訓副總,筆者當時帶著團隊共同思考,我們應該從培訓角度設計怎樣的項目來助力公司完成這項業務變革。

討論了一週之後,我們寫好了方案,將名為《XX學院:助力公司輕資產轉型》的項目主題提交給了總裁辦。

三天後,總裁辦將附有總裁意見的方案反饋給我們,上面赫然寫著三個字:有點大。

“有點大”是什麼意思?圍繞這三個字,我們團隊展開了想象。

總裁是說預算有點多?還是說人員覆蓋面太大?還是說項目的調子定得有點高?帶著這些疑問,整個團隊又反覆討論了一週。

之後,我們將項目略作調整,題目改為《XX學院:助力公司輕資產轉型下的人才培養》。

主題重新遞交總裁辦後,這次只花了一天,總裁辦就將總裁意見反饋給我們:同意。

為什麼第一次的主題“有點大”?為什麼第二次的主題順利通過?

其實原因很簡單,一家公司的戰略調整、業務變革、文化轉型都是自上而下的,其根源在於老闆做這件事的動力、資源是否充足,而各部門只是各司其責,助推落地。

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沒有HR,沒有企業大學,老闆要做業務轉型,能不能做?

顯而易見,只要老闆的判斷正確,企業的資源充足、實力強勁,做戰略、業務的轉型並不困難。

事實上,公司戰略轉型、文化變革的天花板是老闆,而不是HR。

那麼,為什麼信息化、財務、審計、PR等管控部門不熱衷於打出一個“XX部門推動公司變革”的標語呢?難道他們沒有在變革中發揮任何作用?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實際上,企業在任何一次戰略或文化變革中,各個部門都需要起到作用,不只是人力資源部。

人力資源部門之所以喜歡在這個時候打出“推動變革”的標語,除了老闆直接授意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價值證明的恐懼感”——擔心不能在這一波“行情”當中緊隨其後,更擔心在變革中不能體現出自己作為非業務部門的價值。

那麼,HR在公司戰略、業務助推當中到底起了什麼作用呢?我的答案是:打造人才供應鏈。

人才供應鏈是人才培養工作的直接目標,可以說,人才培養工作是通過對人才供應鏈的“數量缺口補充+產品品質打造”,來支撐公司的戰略和運營指標落地的。

不可否認,HR很多時候容易將人力資源工作的成果盲目拔高,造成驗證價值的極度困難。

比如:人力資源部門的任何工作都要直接和業績、銷售掛鉤,造成市場趨勢好則人力資源部有用,市場趨勢不好則人力資源部無用,似乎人力資源工作必須搭上業務部門的“東風”才能生存。

人力資源工作是以人為核心,以業務為動力的。因此,務實、落地地界定自身存在的意義,是所有企業人力資源部、HR的原點。

要思考“我能做什麼”“能達到什麼效果”,而不是盲目拔高自身價值,或者妄自尊大認為自己真的可以直接成為企業戰略的推動力。

人才供應鏈就是人力資源工作的核心。如何通過選、用、育、留的各種手段補充人才供應鏈數量和質量的缺口,是一切人才工作的原動力。

HR切不可認為自己或者人力資源部是萬能的救世主,去和業務部門搶成果。

幻覺之二:密聯業務很容易

實例:

五年前,一所企業大學的院長帶著團隊到我們學院參訪交流。

過程中他拋出一個觀點:“我認為所謂的HR密聯業務,有一個非常突出的表現,就是我們人力資源部的同事去業務線領導那裡交流,可以聊兩個小時業務而不談人力資源工作。”持這種觀點的HR,很明顯缺乏一種對業務工作專業性的“敬畏心”。

於是我問他:“你們兩個小時對話都聊了些什麼?”

他說,我們會問劉總,您這個部門今年業績情況怎麼樣?團隊人員穩定度如何?執行力有沒有問題?哪些地方需要我們支持?……

我忍不住反駁了一句:“如果這就是HR密聯業務,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你們的業務部門的專業性太水了。”

這個場景,確切地說應該叫做“十萬個為什麼”,更貼切些應該叫做“求科普”;而坐在對面的那個“老司機”,在那一刻會作何感想呢?

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任何公司都是一種權力或專業職級架構,任何業務部門由下至上都有類似於專員、主管、經理、總監、副總、總經理這樣的梯級架構。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那麼試想,一個業務部門的新任專員,他之所以能成為專員,意味著他過往在學生時代至少學過相關專業(3-4年),那麼他需要多久才能成長為經理?快的大概也需要3年左右的工作實踐,職級越往上需要的時間越長。

那麼,一個基本沒學過業務部門專業、幾乎沒有相關專業工作經驗的HR,憑什麼跟對方的部門領導對話兩個小時業務而不聊人力資源工作呢?

這種類型的對話,本身就類似於“十萬個為什麼”,或者小孩子向父母求科普性質的發問。

HR認為這是在對話,其實在對方眼裡,就是一場非常皮毛、水平差異巨大的“討教”而已。

如果HR真的能兩個小時和對方水平對等地交流業務,那麼只能說明這家公司的業務太水了。

試想,一個做產品研發的經理來到人力資源部說,我跟你(HR)聊兩個小時的STAR、人才盤點、薪酬分位設計而不聊業務,估計沒有一個HR會相信。

曾經學院的有些同事找到業務部門經理,名為“交流”,實際上也是這種“討教”。所以對HR這種水平的所謂“對話”, 業務部門不耐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幻覺之三:員工滿意=工作到位

人力資源的第三個幻覺就是“員工滿意即為佳”。

實際上,這裡牽扯出一個問題,就是HR在對內管理上,關鍵精力應該向上看(重點看老闆和戰略),還是向下看(重點關注員工滿意度)。

實例:

我在一家企業擔任學院院長的時候,一個區域的人力資源總監W女士來電求助:“我們區域準備做一次團隊建設,您經常組織一些公司層面的活動,給我們點建議吧?

我問她:“你原計劃做什麼團建活動?”

她說:“我安排小夥伴問了辦公室的員工,他們都很高興,有的說想出去野營登山,有的建議去卡拉OK,還有的說想去國外感受一下異域風情,有個別員工還問如果地點遠了公司會不會派車,還有員工問親屬能不能一起參加……所以,我們想做一次戶外的團建活動,大家去遠足、露天燒烤、唱歌,這樣應該很開心。”

聽到這裡,我感到後背一陣陣發涼,忍不住問:“你確定要這樣操作嗎?”

她說:“其實我也很困惑,拿不準這樣老生常談的團建方式是否足夠好。”

我告訴她:“這不是好不好的問題,如果你問我建議,那麼我就建議你再找兩類人問一下。一類是幾個部門的總監或副總,另一類就是你們的大老闆。”

當天下班前,W女士給我回電:“我問了您建議的兩類人。首先問了幾個部門的副總,其中管規劃設計的劉總說,他們部門日常和營銷部門經常有一些業務上的PK,而且除了業務工作之外大家來往不多,所以他建議在這次團建的時候能夠讓這兩個部門的同事穿插在一起,聯絡一下感情;另外他們部門的工作性質要求大家經常出差,這次團建大家難得聚在一起,也希望單獨給他們留一點時間,找個地方在輕鬆的環境下進行一次工作覆盤。

然後我又問了區域總經理張總,張總說這次團建很好,應該早點舉辦,區域這半年人員流動比較大,趁這個機會大家好好地融合一下;另外新入職的同事不少,到時可以找一個放鬆的環境,比如游泳館、會所等,每個部門選一位新員工代表跟他交流一下,讓他對大家多一些瞭解;還有,這次不光是玩,最好還能夠找一個外腦,跟大家分享一下行業發展的新動態;最後,這次活動一定要辦出質量,如果費用上有問題,隨時來跟他彙報,他會給財務打招呼……”

我問她:“現在,三個層級的人給你的意見都不太一樣,你聽誰的?你此刻的想法,還是去遠足、燒烤和唱K嗎?”

從上面這個案例不難看出,人力資源部發起的很多活動,其指向實際上來自於組織的需求,而組織是分層級的,對於高層、中層、基層三個層級,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呢?

"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 本文首發《人力資源》雜誌2019年4月刊,文章有刪減,更多內容請關注雜誌內容

企業戰略是人依據市場趨勢、競爭對手、政府政策三項要素制定的,而戰略制定和執行落地的主體是人,因此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

如果企業或者HR沒有把這項要素擺到正確的位置,那麼其他兩項無論花多大精力,都無法獲得好的效果。

簡單來說,人,才是最應該先行的業務。對人才的思考,應該是一種戰略性、前瞻性的思考。

那麼,什麼是“人才戰略”呢?簡而言之,就是企業管理者通過戰略性的人才規劃及前瞻性的管理,確保組織能力與工作流程能夠在適當的地點、適當的時機可持續地提供適當的人才,以滿足短期及長期的商業目標。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人力資源工作者在基於人才戰略思考人力資源工作時,很容易產生三種“幻覺”,筆者通過案例分析,希望HR同仁們在實際工作中能夠迴歸現實,規避這些錯誤操作。

幻覺之一:萬能的救世主

HR在進行人才定位時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盲目拔高人力資源工作的成效,造成驗證價值的極度困難。

比如:前幾年許多企業動輒就大談特談人力資源“推動公司戰略轉型、文化變革”項目,看起來格調很高、專業性十足,但事實果真是這樣嗎?

實例:

多年前,筆者工作的M公司經歷由重資產向輕資產的轉型,公司將很多商業項目交由社會眾籌,而公司自身轉為資產運營方。

作為培訓副總,筆者當時帶著團隊共同思考,我們應該從培訓角度設計怎樣的項目來助力公司完成這項業務變革。

討論了一週之後,我們寫好了方案,將名為《XX學院:助力公司輕資產轉型》的項目主題提交給了總裁辦。

三天後,總裁辦將附有總裁意見的方案反饋給我們,上面赫然寫著三個字:有點大。

“有點大”是什麼意思?圍繞這三個字,我們團隊展開了想象。

總裁是說預算有點多?還是說人員覆蓋面太大?還是說項目的調子定得有點高?帶著這些疑問,整個團隊又反覆討論了一週。

之後,我們將項目略作調整,題目改為《XX學院:助力公司輕資產轉型下的人才培養》。

主題重新遞交總裁辦後,這次只花了一天,總裁辦就將總裁意見反饋給我們:同意。

為什麼第一次的主題“有點大”?為什麼第二次的主題順利通過?

其實原因很簡單,一家公司的戰略調整、業務變革、文化轉型都是自上而下的,其根源在於老闆做這件事的動力、資源是否充足,而各部門只是各司其責,助推落地。

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沒有HR,沒有企業大學,老闆要做業務轉型,能不能做?

顯而易見,只要老闆的判斷正確,企業的資源充足、實力強勁,做戰略、業務的轉型並不困難。

事實上,公司戰略轉型、文化變革的天花板是老闆,而不是HR。

那麼,為什麼信息化、財務、審計、PR等管控部門不熱衷於打出一個“XX部門推動公司變革”的標語呢?難道他們沒有在變革中發揮任何作用?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實際上,企業在任何一次戰略或文化變革中,各個部門都需要起到作用,不只是人力資源部。

人力資源部門之所以喜歡在這個時候打出“推動變革”的標語,除了老闆直接授意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價值證明的恐懼感”——擔心不能在這一波“行情”當中緊隨其後,更擔心在變革中不能體現出自己作為非業務部門的價值。

那麼,HR在公司戰略、業務助推當中到底起了什麼作用呢?我的答案是:打造人才供應鏈。

人才供應鏈是人才培養工作的直接目標,可以說,人才培養工作是通過對人才供應鏈的“數量缺口補充+產品品質打造”,來支撐公司的戰略和運營指標落地的。

不可否認,HR很多時候容易將人力資源工作的成果盲目拔高,造成驗證價值的極度困難。

比如:人力資源部門的任何工作都要直接和業績、銷售掛鉤,造成市場趨勢好則人力資源部有用,市場趨勢不好則人力資源部無用,似乎人力資源工作必須搭上業務部門的“東風”才能生存。

人力資源工作是以人為核心,以業務為動力的。因此,務實、落地地界定自身存在的意義,是所有企業人力資源部、HR的原點。

要思考“我能做什麼”“能達到什麼效果”,而不是盲目拔高自身價值,或者妄自尊大認為自己真的可以直接成為企業戰略的推動力。

人才供應鏈就是人力資源工作的核心。如何通過選、用、育、留的各種手段補充人才供應鏈數量和質量的缺口,是一切人才工作的原動力。

HR切不可認為自己或者人力資源部是萬能的救世主,去和業務部門搶成果。

幻覺之二:密聯業務很容易

實例:

五年前,一所企業大學的院長帶著團隊到我們學院參訪交流。

過程中他拋出一個觀點:“我認為所謂的HR密聯業務,有一個非常突出的表現,就是我們人力資源部的同事去業務線領導那裡交流,可以聊兩個小時業務而不談人力資源工作。”持這種觀點的HR,很明顯缺乏一種對業務工作專業性的“敬畏心”。

於是我問他:“你們兩個小時對話都聊了些什麼?”

他說,我們會問劉總,您這個部門今年業績情況怎麼樣?團隊人員穩定度如何?執行力有沒有問題?哪些地方需要我們支持?……

我忍不住反駁了一句:“如果這就是HR密聯業務,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你們的業務部門的專業性太水了。”

這個場景,確切地說應該叫做“十萬個為什麼”,更貼切些應該叫做“求科普”;而坐在對面的那個“老司機”,在那一刻會作何感想呢?

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任何公司都是一種權力或專業職級架構,任何業務部門由下至上都有類似於專員、主管、經理、總監、副總、總經理這樣的梯級架構。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那麼試想,一個業務部門的新任專員,他之所以能成為專員,意味著他過往在學生時代至少學過相關專業(3-4年),那麼他需要多久才能成長為經理?快的大概也需要3年左右的工作實踐,職級越往上需要的時間越長。

那麼,一個基本沒學過業務部門專業、幾乎沒有相關專業工作經驗的HR,憑什麼跟對方的部門領導對話兩個小時業務而不聊人力資源工作呢?

這種類型的對話,本身就類似於“十萬個為什麼”,或者小孩子向父母求科普性質的發問。

HR認為這是在對話,其實在對方眼裡,就是一場非常皮毛、水平差異巨大的“討教”而已。

如果HR真的能兩個小時和對方水平對等地交流業務,那麼只能說明這家公司的業務太水了。

試想,一個做產品研發的經理來到人力資源部說,我跟你(HR)聊兩個小時的STAR、人才盤點、薪酬分位設計而不聊業務,估計沒有一個HR會相信。

曾經學院的有些同事找到業務部門經理,名為“交流”,實際上也是這種“討教”。所以對HR這種水平的所謂“對話”, 業務部門不耐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幻覺之三:員工滿意=工作到位

人力資源的第三個幻覺就是“員工滿意即為佳”。

實際上,這裡牽扯出一個問題,就是HR在對內管理上,關鍵精力應該向上看(重點看老闆和戰略),還是向下看(重點關注員工滿意度)。

實例:

我在一家企業擔任學院院長的時候,一個區域的人力資源總監W女士來電求助:“我們區域準備做一次團隊建設,您經常組織一些公司層面的活動,給我們點建議吧?

我問她:“你原計劃做什麼團建活動?”

她說:“我安排小夥伴問了辦公室的員工,他們都很高興,有的說想出去野營登山,有的建議去卡拉OK,還有的說想去國外感受一下異域風情,有個別員工還問如果地點遠了公司會不會派車,還有員工問親屬能不能一起參加……所以,我們想做一次戶外的團建活動,大家去遠足、露天燒烤、唱歌,這樣應該很開心。”

聽到這裡,我感到後背一陣陣發涼,忍不住問:“你確定要這樣操作嗎?”

她說:“其實我也很困惑,拿不準這樣老生常談的團建方式是否足夠好。”

我告訴她:“這不是好不好的問題,如果你問我建議,那麼我就建議你再找兩類人問一下。一類是幾個部門的總監或副總,另一類就是你們的大老闆。”

當天下班前,W女士給我回電:“我問了您建議的兩類人。首先問了幾個部門的副總,其中管規劃設計的劉總說,他們部門日常和營銷部門經常有一些業務上的PK,而且除了業務工作之外大家來往不多,所以他建議在這次團建的時候能夠讓這兩個部門的同事穿插在一起,聯絡一下感情;另外他們部門的工作性質要求大家經常出差,這次團建大家難得聚在一起,也希望單獨給他們留一點時間,找個地方在輕鬆的環境下進行一次工作覆盤。

然後我又問了區域總經理張總,張總說這次團建很好,應該早點舉辦,區域這半年人員流動比較大,趁這個機會大家好好地融合一下;另外新入職的同事不少,到時可以找一個放鬆的環境,比如游泳館、會所等,每個部門選一位新員工代表跟他交流一下,讓他對大家多一些瞭解;還有,這次不光是玩,最好還能夠找一個外腦,跟大家分享一下行業發展的新動態;最後,這次活動一定要辦出質量,如果費用上有問題,隨時來跟他彙報,他會給財務打招呼……”

我問她:“現在,三個層級的人給你的意見都不太一樣,你聽誰的?你此刻的想法,還是去遠足、燒烤和唱K嗎?”

從上面這個案例不難看出,人力資源部發起的很多活動,其指向實際上來自於組織的需求,而組織是分層級的,對於高層、中層、基層三個層級,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呢?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我們在設計任何人力資源相關活動,比如招聘、培訓、團建的時候,公司的中高層才是我們真正的“大客戶”,由於每個層級的“痛點”“尖叫點”不一樣,我們必須在關注精力的投入上有所側重。

公司的高層決定了人力資源部做事的方向,中層決定了做事的內容,而基層的建議可以在活動形式上作補充。

為什麼說員工滿意度是一個陷阱呢?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員工提出的建議大多集中在活動形式上,而如果HR只注重表面功夫,甚至不惜在形式上花大價錢,那麼必然離業務內容、戰略方向越來越遠,做得越多也就錯得越多。

也許老天總是不給世人一些皆大歡喜的結局,上面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

在W女士組織的那次團建活動結束後,我正好有機會到該區域做管理會議。

從現場來看,W女士在會議組織、行政接待方面非常出色,但會議結束後,我和區域總經理單獨聊天時,他突然跟我說:“院長,你長期在總部,幫我物色一個優秀的人事總監吧。”我吃了一驚:“你們不是已經有一個人事總監了嗎?怎麼,不合適?”

這位區域總經理接下來說的話很值得HR反思:“我需要的是一個真正能幫我解決問題的HR,不是一個居委會大媽。”

那一刻我想了很多——關於人力資源工作的定位、價值呈現。

居委會大媽負責社區裡家長裡短、雜七雜八的瑣事,離戰略、業務非常遙遠。

一個居委會大媽,即使她讓社區裡所有居民都滿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依然逃脫不了被業務出身的領導淘汰的命運。

為什麼總有人說HR吃力不討好?這或許是最重要的原因。

人力資源管理者不要期望從行政角度尋找自身價值,而要從業務內容的關聯性上思考自身存在的意義,這才是HR密聯業務的本源思考。

  •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人力資源》雜誌”立場。
"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 本文首發《人力資源》雜誌2019年4月刊,文章有刪減,更多內容請關注雜誌內容

企業戰略是人依據市場趨勢、競爭對手、政府政策三項要素制定的,而戰略制定和執行落地的主體是人,因此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

如果企業或者HR沒有把這項要素擺到正確的位置,那麼其他兩項無論花多大精力,都無法獲得好的效果。

簡單來說,人,才是最應該先行的業務。對人才的思考,應該是一種戰略性、前瞻性的思考。

那麼,什麼是“人才戰略”呢?簡而言之,就是企業管理者通過戰略性的人才規劃及前瞻性的管理,確保組織能力與工作流程能夠在適當的地點、適當的時機可持續地提供適當的人才,以滿足短期及長期的商業目標。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人力資源工作者在基於人才戰略思考人力資源工作時,很容易產生三種“幻覺”,筆者通過案例分析,希望HR同仁們在實際工作中能夠迴歸現實,規避這些錯誤操作。

幻覺之一:萬能的救世主

HR在進行人才定位時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盲目拔高人力資源工作的成效,造成驗證價值的極度困難。

比如:前幾年許多企業動輒就大談特談人力資源“推動公司戰略轉型、文化變革”項目,看起來格調很高、專業性十足,但事實果真是這樣嗎?

實例:

多年前,筆者工作的M公司經歷由重資產向輕資產的轉型,公司將很多商業項目交由社會眾籌,而公司自身轉為資產運營方。

作為培訓副總,筆者當時帶著團隊共同思考,我們應該從培訓角度設計怎樣的項目來助力公司完成這項業務變革。

討論了一週之後,我們寫好了方案,將名為《XX學院:助力公司輕資產轉型》的項目主題提交給了總裁辦。

三天後,總裁辦將附有總裁意見的方案反饋給我們,上面赫然寫著三個字:有點大。

“有點大”是什麼意思?圍繞這三個字,我們團隊展開了想象。

總裁是說預算有點多?還是說人員覆蓋面太大?還是說項目的調子定得有點高?帶著這些疑問,整個團隊又反覆討論了一週。

之後,我們將項目略作調整,題目改為《XX學院:助力公司輕資產轉型下的人才培養》。

主題重新遞交總裁辦後,這次只花了一天,總裁辦就將總裁意見反饋給我們:同意。

為什麼第一次的主題“有點大”?為什麼第二次的主題順利通過?

其實原因很簡單,一家公司的戰略調整、業務變革、文化轉型都是自上而下的,其根源在於老闆做這件事的動力、資源是否充足,而各部門只是各司其責,助推落地。

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沒有HR,沒有企業大學,老闆要做業務轉型,能不能做?

顯而易見,只要老闆的判斷正確,企業的資源充足、實力強勁,做戰略、業務的轉型並不困難。

事實上,公司戰略轉型、文化變革的天花板是老闆,而不是HR。

那麼,為什麼信息化、財務、審計、PR等管控部門不熱衷於打出一個“XX部門推動公司變革”的標語呢?難道他們沒有在變革中發揮任何作用?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實際上,企業在任何一次戰略或文化變革中,各個部門都需要起到作用,不只是人力資源部。

人力資源部門之所以喜歡在這個時候打出“推動變革”的標語,除了老闆直接授意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價值證明的恐懼感”——擔心不能在這一波“行情”當中緊隨其後,更擔心在變革中不能體現出自己作為非業務部門的價值。

那麼,HR在公司戰略、業務助推當中到底起了什麼作用呢?我的答案是:打造人才供應鏈。

人才供應鏈是人才培養工作的直接目標,可以說,人才培養工作是通過對人才供應鏈的“數量缺口補充+產品品質打造”,來支撐公司的戰略和運營指標落地的。

不可否認,HR很多時候容易將人力資源工作的成果盲目拔高,造成驗證價值的極度困難。

比如:人力資源部門的任何工作都要直接和業績、銷售掛鉤,造成市場趨勢好則人力資源部有用,市場趨勢不好則人力資源部無用,似乎人力資源工作必須搭上業務部門的“東風”才能生存。

人力資源工作是以人為核心,以業務為動力的。因此,務實、落地地界定自身存在的意義,是所有企業人力資源部、HR的原點。

要思考“我能做什麼”“能達到什麼效果”,而不是盲目拔高自身價值,或者妄自尊大認為自己真的可以直接成為企業戰略的推動力。

人才供應鏈就是人力資源工作的核心。如何通過選、用、育、留的各種手段補充人才供應鏈數量和質量的缺口,是一切人才工作的原動力。

HR切不可認為自己或者人力資源部是萬能的救世主,去和業務部門搶成果。

幻覺之二:密聯業務很容易

實例:

五年前,一所企業大學的院長帶著團隊到我們學院參訪交流。

過程中他拋出一個觀點:“我認為所謂的HR密聯業務,有一個非常突出的表現,就是我們人力資源部的同事去業務線領導那裡交流,可以聊兩個小時業務而不談人力資源工作。”持這種觀點的HR,很明顯缺乏一種對業務工作專業性的“敬畏心”。

於是我問他:“你們兩個小時對話都聊了些什麼?”

他說,我們會問劉總,您這個部門今年業績情況怎麼樣?團隊人員穩定度如何?執行力有沒有問題?哪些地方需要我們支持?……

我忍不住反駁了一句:“如果這就是HR密聯業務,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你們的業務部門的專業性太水了。”

這個場景,確切地說應該叫做“十萬個為什麼”,更貼切些應該叫做“求科普”;而坐在對面的那個“老司機”,在那一刻會作何感想呢?

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任何公司都是一種權力或專業職級架構,任何業務部門由下至上都有類似於專員、主管、經理、總監、副總、總經理這樣的梯級架構。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那麼試想,一個業務部門的新任專員,他之所以能成為專員,意味著他過往在學生時代至少學過相關專業(3-4年),那麼他需要多久才能成長為經理?快的大概也需要3年左右的工作實踐,職級越往上需要的時間越長。

那麼,一個基本沒學過業務部門專業、幾乎沒有相關專業工作經驗的HR,憑什麼跟對方的部門領導對話兩個小時業務而不聊人力資源工作呢?

這種類型的對話,本身就類似於“十萬個為什麼”,或者小孩子向父母求科普性質的發問。

HR認為這是在對話,其實在對方眼裡,就是一場非常皮毛、水平差異巨大的“討教”而已。

如果HR真的能兩個小時和對方水平對等地交流業務,那麼只能說明這家公司的業務太水了。

試想,一個做產品研發的經理來到人力資源部說,我跟你(HR)聊兩個小時的STAR、人才盤點、薪酬分位設計而不聊業務,估計沒有一個HR會相信。

曾經學院的有些同事找到業務部門經理,名為“交流”,實際上也是這種“討教”。所以對HR這種水平的所謂“對話”, 業務部門不耐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幻覺之三:員工滿意=工作到位

人力資源的第三個幻覺就是“員工滿意即為佳”。

實際上,這裡牽扯出一個問題,就是HR在對內管理上,關鍵精力應該向上看(重點看老闆和戰略),還是向下看(重點關注員工滿意度)。

實例:

我在一家企業擔任學院院長的時候,一個區域的人力資源總監W女士來電求助:“我們區域準備做一次團隊建設,您經常組織一些公司層面的活動,給我們點建議吧?

我問她:“你原計劃做什麼團建活動?”

她說:“我安排小夥伴問了辦公室的員工,他們都很高興,有的說想出去野營登山,有的建議去卡拉OK,還有的說想去國外感受一下異域風情,有個別員工還問如果地點遠了公司會不會派車,還有員工問親屬能不能一起參加……所以,我們想做一次戶外的團建活動,大家去遠足、露天燒烤、唱歌,這樣應該很開心。”

聽到這裡,我感到後背一陣陣發涼,忍不住問:“你確定要這樣操作嗎?”

她說:“其實我也很困惑,拿不準這樣老生常談的團建方式是否足夠好。”

我告訴她:“這不是好不好的問題,如果你問我建議,那麼我就建議你再找兩類人問一下。一類是幾個部門的總監或副總,另一類就是你們的大老闆。”

當天下班前,W女士給我回電:“我問了您建議的兩類人。首先問了幾個部門的副總,其中管規劃設計的劉總說,他們部門日常和營銷部門經常有一些業務上的PK,而且除了業務工作之外大家來往不多,所以他建議在這次團建的時候能夠讓這兩個部門的同事穿插在一起,聯絡一下感情;另外他們部門的工作性質要求大家經常出差,這次團建大家難得聚在一起,也希望單獨給他們留一點時間,找個地方在輕鬆的環境下進行一次工作覆盤。

然後我又問了區域總經理張總,張總說這次團建很好,應該早點舉辦,區域這半年人員流動比較大,趁這個機會大家好好地融合一下;另外新入職的同事不少,到時可以找一個放鬆的環境,比如游泳館、會所等,每個部門選一位新員工代表跟他交流一下,讓他對大家多一些瞭解;還有,這次不光是玩,最好還能夠找一個外腦,跟大家分享一下行業發展的新動態;最後,這次活動一定要辦出質量,如果費用上有問題,隨時來跟他彙報,他會給財務打招呼……”

我問她:“現在,三個層級的人給你的意見都不太一樣,你聽誰的?你此刻的想法,還是去遠足、燒烤和唱K嗎?”

從上面這個案例不難看出,人力資源部發起的很多活動,其指向實際上來自於組織的需求,而組織是分層級的,對於高層、中層、基層三個層級,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呢?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我們在設計任何人力資源相關活動,比如招聘、培訓、團建的時候,公司的中高層才是我們真正的“大客戶”,由於每個層級的“痛點”“尖叫點”不一樣,我們必須在關注精力的投入上有所側重。

公司的高層決定了人力資源部做事的方向,中層決定了做事的內容,而基層的建議可以在活動形式上作補充。

為什麼說員工滿意度是一個陷阱呢?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員工提出的建議大多集中在活動形式上,而如果HR只注重表面功夫,甚至不惜在形式上花大價錢,那麼必然離業務內容、戰略方向越來越遠,做得越多也就錯得越多。

也許老天總是不給世人一些皆大歡喜的結局,上面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

在W女士組織的那次團建活動結束後,我正好有機會到該區域做管理會議。

從現場來看,W女士在會議組織、行政接待方面非常出色,但會議結束後,我和區域總經理單獨聊天時,他突然跟我說:“院長,你長期在總部,幫我物色一個優秀的人事總監吧。”我吃了一驚:“你們不是已經有一個人事總監了嗎?怎麼,不合適?”

這位區域總經理接下來說的話很值得HR反思:“我需要的是一個真正能幫我解決問題的HR,不是一個居委會大媽。”

那一刻我想了很多——關於人力資源工作的定位、價值呈現。

居委會大媽負責社區裡家長裡短、雜七雜八的瑣事,離戰略、業務非常遙遠。

一個居委會大媽,即使她讓社區裡所有居民都滿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依然逃脫不了被業務出身的領導淘汰的命運。

為什麼總有人說HR吃力不討好?這或許是最重要的原因。

人力資源管理者不要期望從行政角度尋找自身價值,而要從業務內容的關聯性上思考自身存在的意義,這才是HR密聯業務的本源思考。

  •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人力資源》雜誌”立場。
人家這才叫人力資源部,你那只是“居委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