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著八年工作經歷的“老”護士,為什麼還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人生第一份工作 環境汙染 護理學苑 2019-08-08
""一個有著八年工作經歷的“老”護士,為什麼還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發生了職業暴露,這個護士為什麼不上報?

話 題

某醫院急診科護士曉麗,在一次為一個門診的發熱病人進行肌肉注射,注射完畢,需要進行醫療垃圾分類,她在為針頭復帽的時候,病人用過的針頭不慎紮在了自己的左手食指上!

壞事!她立即扔掉針頭,用清水沖洗傷口,擠壓針眼旁端,最後用碘伏消毒。後來又問那個50多歲的女性患者有什麼病嗎?患者說自己沒病,也知道這是針刺傷,這是職業暴露,但在當時,不知為何,曉麗還是沒報。

5天后,曉麗隨口把這事當著護士長說出來了,護士長立即上報,並說她當時為什麼沒報職業暴露?並給她指出,你這樣做,做得不對,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不知道保護自己。

由於暴露時間已久,且病人已不知所終,感控辦最後讓她到化驗室採血,查那幾項血液性傳播疾病備案。

一個有著八年工作經歷的“老”護士,為什麼還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呢?

原因值得深思!此案例,可做為科室職業暴露培訓之典型病例。

當事護士曉麗發生職業暴露後的局部處理,做得還可以:

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汙染的傷口。

2、處理傷口,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儘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

3.針刺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後,用0.5%碘伏進行消毒,由於針眼較小,未進行局部傷口包紮。

發生職業暴露,需要進行局部處理的同時,還要進行鍼刺傷的職業暴露報告,但曉麗沒報。

這個護士為什麼不上報?

事後,科室護士長問曉麗,你當時為什麼不上報職業暴露?曉麗答曰:害怕。

護士發生職業暴露,都怕什麼?

領導批評

很多護士都認為,發生職業暴露不是好事,況且有的上級領導一聽到有醫護人員報告職業暴露,第一反應是批評當事人員,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臨床一線醫護人員不願意報告的情況。這次的職業暴露,護士曉麗也是如此。

同事議論

本來,發生了職業暴露,當事護士就夠難受的了,她擔心自己上報了,同事們知道後,在私底下議論自己,處於種種考慮吧,她最終還是欲言又止。

壓力增大

唯恐自己把事情說出來後,外界的干擾,自己的憂心,給自身帶來的心理壓力加大。顧慮重重之下,她拖了一天又一天。

她這樣做,對嗎?

不對。

進行局部傷口處理之後,本該及時上報,與當事患者進行溝通,為當事的護患雙方都採血。如若患者未查出相關血源性傳染病,那麼,這次的職業暴露就算了了。當事護士就可以如釋重負,解除警報和心理壓力了。但是,由於曉麗的猶豫,她錯過了最好的處理應對,最後,使自己陷入了被動。

曉麗的這次職業暴露事件,錯在哪裡?

1

不該復帽

在醫院內外的N次職業暴露培訓上,老師們都在苦口婆心的給大家宣教、指導,注射器用後,不要復帽,但是,曉麗作為一名高年資護士,還是犯了這個低級錯誤。

2

不該不報

就是上面所說的,當事護士曉麗現場局部處理還可以,就是沒有及時報告,錯失了為患者採血的好時機,以致於自己陷入被動。

護士發生職業暴露後,應該怎麼做?

其實,這一點,在各家醫院各個科室都有反覆的培訓與學習,現在,讓我們再重溫一遍:

現場應對處理

1、發生職業暴露後,儘快落實緊急處理措施,並在30分鐘內向護士長報告,護士長在2小時內上報預防保健科,暴露源為HIV陽性或疑似病人,應當在暴露發生後1小時內上報。

2、向上級部門報告的內容,包括損傷時間、地點、被何物損傷、傷口多大多深、現場處理措施、醫療處理措施、處理記錄、用藥記錄

3、進行職業暴露後登記,要求當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護士長報告,並填寫職業暴露登記表,一式三份。(所在科室、院感科、醫務科或護理部)。

4、檢驗科接到相應項目檢驗單後進行急查,迅速報告檢驗結果,並注意保存樣本和資料。

局部應急處理

(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汙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黏膜。

(2)如有傷口,應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儘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

(3)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後,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進行消毒,幷包扎傷口。

(4)衣物汙染:儘快脫掉汙染的衣物,進行消毒處理。

(5)汙染物的潑濺:發生小範圍的潑濺事故時,應立即進行消毒處理。發生大範圍潑濺事故時,應立即通知實驗室領導和安全負責人到達現場,查清情況,確定消毒範圍和程序。

經驗教訓

這是一件臨床常見的職業暴露事件,當事護士曉麗猶豫不決,造成了應對處理上的被動局面,這是不應該再出現的情況。

此事也給護理人員一個警示:

當下,即使相關培訓進行的很多,很多醫務人員還是由於自身原因,普遍防護原則意識偏低,防護知識欠缺,暴露後處理的知識和技能欠缺,在職業暴露應對處理中,還是存在著差距和不足。

醫院管理層面,不要以為年度相關培訓完成了,醫護人員就知道怎麼處理了,應對的就規範無誤了。大家還是不能麻痺大意,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知識培訓,提升醫護人員防控意識,從而降低工作中職業暴露,常抓不懈,警鐘長鳴!

來源:中衛護研院

"一個有著八年工作經歷的“老”護士,為什麼還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發生了職業暴露,這個護士為什麼不上報?

話 題

某醫院急診科護士曉麗,在一次為一個門診的發熱病人進行肌肉注射,注射完畢,需要進行醫療垃圾分類,她在為針頭復帽的時候,病人用過的針頭不慎紮在了自己的左手食指上!

壞事!她立即扔掉針頭,用清水沖洗傷口,擠壓針眼旁端,最後用碘伏消毒。後來又問那個50多歲的女性患者有什麼病嗎?患者說自己沒病,也知道這是針刺傷,這是職業暴露,但在當時,不知為何,曉麗還是沒報。

5天后,曉麗隨口把這事當著護士長說出來了,護士長立即上報,並說她當時為什麼沒報職業暴露?並給她指出,你這樣做,做得不對,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不知道保護自己。

由於暴露時間已久,且病人已不知所終,感控辦最後讓她到化驗室採血,查那幾項血液性傳播疾病備案。

一個有著八年工作經歷的“老”護士,為什麼還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呢?

原因值得深思!此案例,可做為科室職業暴露培訓之典型病例。

當事護士曉麗發生職業暴露後的局部處理,做得還可以:

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汙染的傷口。

2、處理傷口,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儘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

3.針刺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後,用0.5%碘伏進行消毒,由於針眼較小,未進行局部傷口包紮。

發生職業暴露,需要進行局部處理的同時,還要進行鍼刺傷的職業暴露報告,但曉麗沒報。

這個護士為什麼不上報?

事後,科室護士長問曉麗,你當時為什麼不上報職業暴露?曉麗答曰:害怕。

護士發生職業暴露,都怕什麼?

領導批評

很多護士都認為,發生職業暴露不是好事,況且有的上級領導一聽到有醫護人員報告職業暴露,第一反應是批評當事人員,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臨床一線醫護人員不願意報告的情況。這次的職業暴露,護士曉麗也是如此。

同事議論

本來,發生了職業暴露,當事護士就夠難受的了,她擔心自己上報了,同事們知道後,在私底下議論自己,處於種種考慮吧,她最終還是欲言又止。

壓力增大

唯恐自己把事情說出來後,外界的干擾,自己的憂心,給自身帶來的心理壓力加大。顧慮重重之下,她拖了一天又一天。

她這樣做,對嗎?

不對。

進行局部傷口處理之後,本該及時上報,與當事患者進行溝通,為當事的護患雙方都採血。如若患者未查出相關血源性傳染病,那麼,這次的職業暴露就算了了。當事護士就可以如釋重負,解除警報和心理壓力了。但是,由於曉麗的猶豫,她錯過了最好的處理應對,最後,使自己陷入了被動。

曉麗的這次職業暴露事件,錯在哪裡?

1

不該復帽

在醫院內外的N次職業暴露培訓上,老師們都在苦口婆心的給大家宣教、指導,注射器用後,不要復帽,但是,曉麗作為一名高年資護士,還是犯了這個低級錯誤。

2

不該不報

就是上面所說的,當事護士曉麗現場局部處理還可以,就是沒有及時報告,錯失了為患者採血的好時機,以致於自己陷入被動。

護士發生職業暴露後,應該怎麼做?

其實,這一點,在各家醫院各個科室都有反覆的培訓與學習,現在,讓我們再重溫一遍:

現場應對處理

1、發生職業暴露後,儘快落實緊急處理措施,並在30分鐘內向護士長報告,護士長在2小時內上報預防保健科,暴露源為HIV陽性或疑似病人,應當在暴露發生後1小時內上報。

2、向上級部門報告的內容,包括損傷時間、地點、被何物損傷、傷口多大多深、現場處理措施、醫療處理措施、處理記錄、用藥記錄

3、進行職業暴露後登記,要求當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護士長報告,並填寫職業暴露登記表,一式三份。(所在科室、院感科、醫務科或護理部)。

4、檢驗科接到相應項目檢驗單後進行急查,迅速報告檢驗結果,並注意保存樣本和資料。

局部應急處理

(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汙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黏膜。

(2)如有傷口,應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儘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

(3)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後,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進行消毒,幷包扎傷口。

(4)衣物汙染:儘快脫掉汙染的衣物,進行消毒處理。

(5)汙染物的潑濺:發生小範圍的潑濺事故時,應立即進行消毒處理。發生大範圍潑濺事故時,應立即通知實驗室領導和安全負責人到達現場,查清情況,確定消毒範圍和程序。

經驗教訓

這是一件臨床常見的職業暴露事件,當事護士曉麗猶豫不決,造成了應對處理上的被動局面,這是不應該再出現的情況。

此事也給護理人員一個警示:

當下,即使相關培訓進行的很多,很多醫務人員還是由於自身原因,普遍防護原則意識偏低,防護知識欠缺,暴露後處理的知識和技能欠缺,在職業暴露應對處理中,還是存在著差距和不足。

醫院管理層面,不要以為年度相關培訓完成了,醫護人員就知道怎麼處理了,應對的就規範無誤了。大家還是不能麻痺大意,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知識培訓,提升醫護人員防控意識,從而降低工作中職業暴露,常抓不懈,警鐘長鳴!

來源:中衛護研院

一個有著八年工作經歷的“老”護士,為什麼還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歡迎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 > 添加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