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被騙了:“努力”並不是高配的人生

嗨,我是解憂公主!幫你解讀難題,解除憂慮。喜歡我就關注我嘛!

試圖掩蓋自己的愚蠢和懶惰,比愚蠢和懶惰本身更為糟糕。——《打工仔買房記》

01

桌上放著剛剛交上來的個人總結,十來個人十來張面孔。但不管什麼崗位,做了哪些工作,是內勤還是外務,有一句話卻成了共識:“半年來,我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努力工作”,看來這句話已經是大神們的絕招了,既然是絕招,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祕籍。

曾幾何時,“努力”成了我們活在世上的一種高配,尤其在勵志口號喊得震天響的時代裡,努力成了我們扛在肩上的人生大旗,比如你過得不如人,人家會說“你努力的不夠”“你還需要好好的努力”。“努力”就是“希望”,“努力”就有“結果”,不管是風光還是落魄,“努力”是一桶萬金油,也是一隻替罪羊。可是真努力還是假努力,恐怕沒有多少人深究過。

“我很努力”是一種心理遊戲(mind game),這個概念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提出來的,最先應用於以人際交往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為基礎的心理治療模式。他指出在人際交往中包含了許許多多雙重的、曖昧的、不清晰的、沒有邊界的信息,這些信息會直接與間接地推導出一些可以預期的結果,但卻不被成年人所覺察並且引以為戒,因為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凡事習慣於往好處歸置。

我們都被騙了:“努力”並不是高配的人生

絕大多數人不知道,“我很努力”非常具有欺騙性,一方面自欺欺人,另一方面欺世盜名,和偷盜強迫威逼利誘以及一些下三濫的手段相比,“我很努力”具有很強的盈利性。當某個人擅長於運用這種遊戲規則以後,他會在組織中不斷的不自覺的重複性的使用這些手段,從而輕而易舉地實現個人的最大收益;他也能在個人生活中潛意識的慣性的反覆的使用這種方式,從而以非常好的心態寬宥與安慰自己,進一步掩飾自己的過錯。

02

如果把本職當成了本錢,一個人得有多大的勇氣才能不覺得羞恥;如果把本分當成了功勞,一個人臉皮要有多厚才能做到問心無愧。在剛剛落幕的第25屆上海電視節論壇上,中國內地男演員王勁鬆公開怒斥一些不要臉的流量明星,背兩句臺詞都要炫耀一下,一石激起千層浪,媒體與網友一夜之間口誅筆伐。背臺詞是一個演員的基本操守,什麼時候變成了值得吹捧與炫耀甚至於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我們都被騙了:“努力”並不是高配的人生

在一個單位總有這樣一群人,沒有多少事情可幹,也幹不了多少事情,你挑不出他有什麼毛病,但也不知道他能派什麼用場。如果說他做得不好,他會裝出一副委屈可憐的樣子為自己佐證:我是一個多麼努力的孩子!是啊,他很努力,努力按時按點,不遲到不早退,努力團結同事,維護社會和諧。你如果計較,大多數人會覺得你不識時務,和“老實人好人慫人人畜無害的人”過不去。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會嗤之以鼻,如果“努力”可以扮成這種“無能”的樣子,我實在不知道“努力”還有什麼意義與價值。

“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努力工作”,這難道不是一個職場人的基本準則嗎,什麼時候成為必須炫耀且刻意提點的事情了。“拿人錢財,替人辦事”,拿單位的一份工資,就得履行自己的一份職責,這是為人的本分,是應該具備的職業操守與基本素養,而不是什麼高配版的浪漫情懷,如果連這樣的基本能力都不願意認可,就不要談“努力”了。

張小姐是入職三年的員工,從來沒有加過一次班,不管是項目科研論文還是工作,她都沒有多少興趣。“三歲看老”,一個頂聰明的人,三年來卻沒有可圈可點的地方,真是讓人惋惜。可讓我想不到的是,張小姐在外租了一間鋪面,專業飼養鬆獅、八哥、京巴、沙皮,說起這些寶貝,張小姐可是如數家珍,至少在我眼裡已是資深行家了。

我從來不憚於以最壞的惡意揣摩體制內的人,但既然從事一個職業,至少要有一個認真負責的態度,體制內也不能躺著混日子,如果張小姐能夠把大把時間花在工作上,三五年時間,她收穫的豈止是開一間鋪面所能得到的東西,但張小姐並不想算清楚這筆賬。

我們都被騙了:“努力”並不是高配的人生

03

人只有老了,才會對“努力”有更深的理解和詮釋。歐洲一家雜誌社對60歲以上的老人做過一次問卷調查,題目是“你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雖然這一輩子後悔的事情很多,諸如婚姻、職業、機會、抉擇以及子女教育,但最後悔的事情卻是驚人的一致,這就是“年輕時努力不夠,導致自己這輩子一事無成”。

我和老公都是非常“努力”的人,一天說起這輩子最窩心最丟人的事情,居然不約而同推為英語。只要看看家裡面堆得多少英語書,就知道曾經糟踐了多少錢,從最初的《跟我學》《新概念》一直到數個版本的《大學英語》,許國璋、白冰、杜秉真等成套教材悉數不落,為了“努力”學好英語,前兩年還堅持薄荷閱讀和百詞斬,可論起英語水平,絕對羞愧難當。上個月,自己下狠心將這些書全部當垃圾扔了,這下子再也不為“努力”擔名了。

“努力”不是青蛙點水,“努力”也不是打醬油。努力是深度與時間的函數,如果努力沒有結果,一定是深度與時間上的雙重虧欠。只有持之以恆,一步一個腳印,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反之,一朝一夕、一時興起或者十天不睡覺、徹夜不休息,這樣的努力一定沒有結果。

一個人只有自己做了老闆,才知道努力是什麼含義;一個人只有親歷磨難,才會領悟到什麼才是真正的付出。可很多時候,老天爺並沒有給我們這種機會,當年輕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抱怨和不滿,以為自己沒有得到與“努力”匹配的結果,可我們卻更在乎眼前的誘惑,而不是孤獨與寂寞相伴的“努力”。

我們都被騙了:“努力”並不是高配的人生

04

我們喜歡“努力”,除了給自己的行為一個儀式感的標榜以外,還給自己一個不負昭華的慰藉和藉口,因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日月常常在,何必把人忙壞,為了不至於太尷尬,我們必須以“努力”為藉口來掩飾自己良心上的不安,還可以堂而皇之地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總之,我“努力”了,我便無愧於人生。

我們喜歡“努力”,還因為我們願意避重就輕。“你瞧,我已經這麼賣力了,我做了該做的一切,你還忍心責怪我嗎?”是啊,誰願意忍心詬病一些老老實實、愛崗敬業的人,不是有很多管理哲學都追捧“寧要忠誠的豬,不要逞強的猴”嗎?我沒有業績,可我是個好人;我沒有創新,但我也盡了本分。如果一個管理者或者一個領導看不懂這種“努力”的遊戲,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個單位必然是混日子的場景。

年輕的時候我們以為能力是一道門檻,後來才知道時間才是另外一道門檻。世間的任何一件事,只有堅持了足夠長的時間,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努力”,配得上“努力”的花朵。只有“能力+時間”,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這才是“努力”的價值和意義。

解憂雜貨店,持續乾貨輸出,價值分享,歡迎評論互動點贊收藏,轉發有禮哦!

解憂公主將為你戀愛、婚姻、家庭、職場、個人成長煩惱提供最接地氣最靠譜的幫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