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對比從上世紀中期出生的人第一份工資、到現在的90後們邁入職場的首份薪金,每一代人對待第一份工資的態度都有著鮮明而深刻的時代印記。

在這些記憶裡,我們看到了收入水平在變化,生活質量在提高,物價也在節節攀升,還有暗藏在工資背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時代變遷。

“50後”的第一份工資

用得最小心翼翼

我爹爹姆媽都是50後,在他們的記憶裡,50後生活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裡:童年經歷“三年困難時期”,青年經歷“上山下鄉”——大批應屆生們集體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串聯,大遊行,喊口號,舉拳頭,還有“失學”也是他們的另一個磨難。在他們的記憶裡,政治、階級、集體主義取代了文化和知識。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對比從上世紀中期出生的人第一份工資、到現在的90後們邁入職場的首份薪金,每一代人對待第一份工資的態度都有著鮮明而深刻的時代印記。

在這些記憶裡,我們看到了收入水平在變化,生活質量在提高,物價也在節節攀升,還有暗藏在工資背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時代變遷。

“50後”的第一份工資

用得最小心翼翼

我爹爹姆媽都是50後,在他們的記憶裡,50後生活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裡:童年經歷“三年困難時期”,青年經歷“上山下鄉”——大批應屆生們集體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串聯,大遊行,喊口號,舉拳頭,還有“失學”也是他們的另一個磨難。在他們的記憶裡,政治、階級、集體主義取代了文化和知識。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所以,大多50後的第一份工作由國家分配,比如我爹爹這樣的,他當年插隊落戶回來之後的工資是30塊錢(因為算上了插隊時的十年工齡),爹爹說那時候上海如果是學徒工的話,起手工資是18塊8毛4。

問起我爹爹第一個月工資怎麼花的?他說,是用來“還債”的。

還什麼債呢?插隊落戶那十年欠了生產隊將近100塊錢,爹爹說那時候每月拿到的錢還不夠溫飽,為了吃飽就十年陸陸續續欠了生產隊的“債”。後來大返程,不把“欠債”還清,戶口不給遷回上海,爹爹那時候東拼西湊借錢還清了生產隊,這才回來了,回來之後領到工資就要先還債。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對比從上世紀中期出生的人第一份工資、到現在的90後們邁入職場的首份薪金,每一代人對待第一份工資的態度都有著鮮明而深刻的時代印記。

在這些記憶裡,我們看到了收入水平在變化,生活質量在提高,物價也在節節攀升,還有暗藏在工資背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時代變遷。

“50後”的第一份工資

用得最小心翼翼

我爹爹姆媽都是50後,在他們的記憶裡,50後生活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裡:童年經歷“三年困難時期”,青年經歷“上山下鄉”——大批應屆生們集體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串聯,大遊行,喊口號,舉拳頭,還有“失學”也是他們的另一個磨難。在他們的記憶裡,政治、階級、集體主義取代了文化和知識。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所以,大多50後的第一份工作由國家分配,比如我爹爹這樣的,他當年插隊落戶回來之後的工資是30塊錢(因為算上了插隊時的十年工齡),爹爹說那時候上海如果是學徒工的話,起手工資是18塊8毛4。

問起我爹爹第一個月工資怎麼花的?他說,是用來“還債”的。

還什麼債呢?插隊落戶那十年欠了生產隊將近100塊錢,爹爹說那時候每月拿到的錢還不夠溫飽,為了吃飽就十年陸陸續續欠了生產隊的“債”。後來大返程,不把“欠債”還清,戶口不給遷回上海,爹爹那時候東拼西湊借錢還清了生產隊,這才回來了,回來之後領到工資就要先還債。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1977年到1982年期間,上海共安排了88.6萬名回滬知青就業

還有位57年出生的馬師傅說,初中畢業後被分配到崇明農場當木工造房子。當時工友們工資就是18多塊錢,其中九塊錢用來買一日三餐的飯票,這算是吃得比較省的,四塊錢用來買買日用品、肥皂什麼的,剩下五塊錢存起來,回家前買點特產帶回去。當時從崇明來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塊8毛錢,因此一般好幾個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會買上大包小包鯽魚、黃鱔等當地土特產帶回家給父母、兄弟姐妹們。

工作第一年,馬師傅幾乎沒有任何應酬支出,直到第二年,工資漲到了27塊錢,才偶爾買些小酒和土特產,用煤球爐燒些小菜,與室友小酌聚餐。

一位也出生於50年代的老鮑說,他的第一份工資是21元。老鮑捨不得花,把每月的工資都攢起來,整整攢了一年,終於買了一隻上海牌手錶。

“當時戴手錶還不普遍,要買還得憑票,能擁有一塊上海牌手錶,簡直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啊。”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對比從上世紀中期出生的人第一份工資、到現在的90後們邁入職場的首份薪金,每一代人對待第一份工資的態度都有著鮮明而深刻的時代印記。

在這些記憶裡,我們看到了收入水平在變化,生活質量在提高,物價也在節節攀升,還有暗藏在工資背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時代變遷。

“50後”的第一份工資

用得最小心翼翼

我爹爹姆媽都是50後,在他們的記憶裡,50後生活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裡:童年經歷“三年困難時期”,青年經歷“上山下鄉”——大批應屆生們集體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串聯,大遊行,喊口號,舉拳頭,還有“失學”也是他們的另一個磨難。在他們的記憶裡,政治、階級、集體主義取代了文化和知識。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所以,大多50後的第一份工作由國家分配,比如我爹爹這樣的,他當年插隊落戶回來之後的工資是30塊錢(因為算上了插隊時的十年工齡),爹爹說那時候上海如果是學徒工的話,起手工資是18塊8毛4。

問起我爹爹第一個月工資怎麼花的?他說,是用來“還債”的。

還什麼債呢?插隊落戶那十年欠了生產隊將近100塊錢,爹爹說那時候每月拿到的錢還不夠溫飽,為了吃飽就十年陸陸續續欠了生產隊的“債”。後來大返程,不把“欠債”還清,戶口不給遷回上海,爹爹那時候東拼西湊借錢還清了生產隊,這才回來了,回來之後領到工資就要先還債。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1977年到1982年期間,上海共安排了88.6萬名回滬知青就業

還有位57年出生的馬師傅說,初中畢業後被分配到崇明農場當木工造房子。當時工友們工資就是18多塊錢,其中九塊錢用來買一日三餐的飯票,這算是吃得比較省的,四塊錢用來買買日用品、肥皂什麼的,剩下五塊錢存起來,回家前買點特產帶回去。當時從崇明來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塊8毛錢,因此一般好幾個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會買上大包小包鯽魚、黃鱔等當地土特產帶回家給父母、兄弟姐妹們。

工作第一年,馬師傅幾乎沒有任何應酬支出,直到第二年,工資漲到了27塊錢,才偶爾買些小酒和土特產,用煤球爐燒些小菜,與室友小酌聚餐。

一位也出生於50年代的老鮑說,他的第一份工資是21元。老鮑捨不得花,把每月的工資都攢起來,整整攢了一年,終於買了一隻上海牌手錶。

“當時戴手錶還不普遍,要買還得憑票,能擁有一塊上海牌手錶,簡直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啊。”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經歷過貧窮、飢餓的50後們養成了保守的消費習慣,相較於“花錢”,他們更願意“存錢”。此外,50後那輩一大家子有兄弟姐妹好幾個,也較現在獨生子女更懂得分享與給予,第一份工資對於50後來說顯得彌足珍貴。儘管生活艱辛、物資相對匱乏,但在他們看來,那樣的純真年代再也回不來了。

“60後”的第一份工資

一半補貼家用 一半買貼花

60後的入職時間一般集中在80年代,當時家裡的經濟開始有所寬裕,生存壓力較小,但不少家庭還處於溫飽水平,家裡領工資的青年也大多是經濟支柱,不少家庭的“老大”延續了貼補家用的習慣。

對比50後,他們經濟有所寬裕、生存壓力小了些,也沒有70、80後買房租房的壓力。而且,首份工資根據工種有了差異,但差異不大。在剛剛參加工作時,有的還能享有免費食堂、免費宿舍的待遇,有點延續了大學時代集體生活的意思。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對比從上世紀中期出生的人第一份工資、到現在的90後們邁入職場的首份薪金,每一代人對待第一份工資的態度都有著鮮明而深刻的時代印記。

在這些記憶裡,我們看到了收入水平在變化,生活質量在提高,物價也在節節攀升,還有暗藏在工資背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時代變遷。

“50後”的第一份工資

用得最小心翼翼

我爹爹姆媽都是50後,在他們的記憶裡,50後生活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裡:童年經歷“三年困難時期”,青年經歷“上山下鄉”——大批應屆生們集體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串聯,大遊行,喊口號,舉拳頭,還有“失學”也是他們的另一個磨難。在他們的記憶裡,政治、階級、集體主義取代了文化和知識。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所以,大多50後的第一份工作由國家分配,比如我爹爹這樣的,他當年插隊落戶回來之後的工資是30塊錢(因為算上了插隊時的十年工齡),爹爹說那時候上海如果是學徒工的話,起手工資是18塊8毛4。

問起我爹爹第一個月工資怎麼花的?他說,是用來“還債”的。

還什麼債呢?插隊落戶那十年欠了生產隊將近100塊錢,爹爹說那時候每月拿到的錢還不夠溫飽,為了吃飽就十年陸陸續續欠了生產隊的“債”。後來大返程,不把“欠債”還清,戶口不給遷回上海,爹爹那時候東拼西湊借錢還清了生產隊,這才回來了,回來之後領到工資就要先還債。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1977年到1982年期間,上海共安排了88.6萬名回滬知青就業

還有位57年出生的馬師傅說,初中畢業後被分配到崇明農場當木工造房子。當時工友們工資就是18多塊錢,其中九塊錢用來買一日三餐的飯票,這算是吃得比較省的,四塊錢用來買買日用品、肥皂什麼的,剩下五塊錢存起來,回家前買點特產帶回去。當時從崇明來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塊8毛錢,因此一般好幾個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會買上大包小包鯽魚、黃鱔等當地土特產帶回家給父母、兄弟姐妹們。

工作第一年,馬師傅幾乎沒有任何應酬支出,直到第二年,工資漲到了27塊錢,才偶爾買些小酒和土特產,用煤球爐燒些小菜,與室友小酌聚餐。

一位也出生於50年代的老鮑說,他的第一份工資是21元。老鮑捨不得花,把每月的工資都攢起來,整整攢了一年,終於買了一隻上海牌手錶。

“當時戴手錶還不普遍,要買還得憑票,能擁有一塊上海牌手錶,簡直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啊。”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經歷過貧窮、飢餓的50後們養成了保守的消費習慣,相較於“花錢”,他們更願意“存錢”。此外,50後那輩一大家子有兄弟姐妹好幾個,也較現在獨生子女更懂得分享與給予,第一份工資對於50後來說顯得彌足珍貴。儘管生活艱辛、物資相對匱乏,但在他們看來,那樣的純真年代再也回不來了。

“60後”的第一份工資

一半補貼家用 一半買貼花

60後的入職時間一般集中在80年代,當時家裡的經濟開始有所寬裕,生存壓力較小,但不少家庭還處於溫飽水平,家裡領工資的青年也大多是經濟支柱,不少家庭的“老大”延續了貼補家用的習慣。

對比50後,他們經濟有所寬裕、生存壓力小了些,也沒有70、80後買房租房的壓力。而且,首份工資根據工種有了差異,但差異不大。在剛剛參加工作時,有的還能享有免費食堂、免費宿舍的待遇,有點延續了大學時代集體生活的意思。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0後的一位賈先生說,要感謝他的本科學位,令他的工資等級一下子躍到了跟辛苦工作了一輩子的老爸的同一水平。他清楚地記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工資時的激動:58元!然後她把自己的第一份工資近一半放到銀行當時最流行的“零存整取”賬戶裡。

剩下的錢怎麼花?一個宿舍的同事在週末輪流請客,也沒有上館子,就是到菜場去買回來大家一起聚餐,反正花不了多少錢。但老賈清楚地記得,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年裡兩件最奢侈的消費:先攢了兩個月買了輛自行車,然後再攢了3個月買了個音響。他笑言後來自行車被偷的時候,還心疼了好一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對比從上世紀中期出生的人第一份工資、到現在的90後們邁入職場的首份薪金,每一代人對待第一份工資的態度都有著鮮明而深刻的時代印記。

在這些記憶裡,我們看到了收入水平在變化,生活質量在提高,物價也在節節攀升,還有暗藏在工資背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時代變遷。

“50後”的第一份工資

用得最小心翼翼

我爹爹姆媽都是50後,在他們的記憶裡,50後生活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裡:童年經歷“三年困難時期”,青年經歷“上山下鄉”——大批應屆生們集體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串聯,大遊行,喊口號,舉拳頭,還有“失學”也是他們的另一個磨難。在他們的記憶裡,政治、階級、集體主義取代了文化和知識。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所以,大多50後的第一份工作由國家分配,比如我爹爹這樣的,他當年插隊落戶回來之後的工資是30塊錢(因為算上了插隊時的十年工齡),爹爹說那時候上海如果是學徒工的話,起手工資是18塊8毛4。

問起我爹爹第一個月工資怎麼花的?他說,是用來“還債”的。

還什麼債呢?插隊落戶那十年欠了生產隊將近100塊錢,爹爹說那時候每月拿到的錢還不夠溫飽,為了吃飽就十年陸陸續續欠了生產隊的“債”。後來大返程,不把“欠債”還清,戶口不給遷回上海,爹爹那時候東拼西湊借錢還清了生產隊,這才回來了,回來之後領到工資就要先還債。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1977年到1982年期間,上海共安排了88.6萬名回滬知青就業

還有位57年出生的馬師傅說,初中畢業後被分配到崇明農場當木工造房子。當時工友們工資就是18多塊錢,其中九塊錢用來買一日三餐的飯票,這算是吃得比較省的,四塊錢用來買買日用品、肥皂什麼的,剩下五塊錢存起來,回家前買點特產帶回去。當時從崇明來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塊8毛錢,因此一般好幾個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會買上大包小包鯽魚、黃鱔等當地土特產帶回家給父母、兄弟姐妹們。

工作第一年,馬師傅幾乎沒有任何應酬支出,直到第二年,工資漲到了27塊錢,才偶爾買些小酒和土特產,用煤球爐燒些小菜,與室友小酌聚餐。

一位也出生於50年代的老鮑說,他的第一份工資是21元。老鮑捨不得花,把每月的工資都攢起來,整整攢了一年,終於買了一隻上海牌手錶。

“當時戴手錶還不普遍,要買還得憑票,能擁有一塊上海牌手錶,簡直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啊。”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經歷過貧窮、飢餓的50後們養成了保守的消費習慣,相較於“花錢”,他們更願意“存錢”。此外,50後那輩一大家子有兄弟姐妹好幾個,也較現在獨生子女更懂得分享與給予,第一份工資對於50後來說顯得彌足珍貴。儘管生活艱辛、物資相對匱乏,但在他們看來,那樣的純真年代再也回不來了。

“60後”的第一份工資

一半補貼家用 一半買貼花

60後的入職時間一般集中在80年代,當時家裡的經濟開始有所寬裕,生存壓力較小,但不少家庭還處於溫飽水平,家裡領工資的青年也大多是經濟支柱,不少家庭的“老大”延續了貼補家用的習慣。

對比50後,他們經濟有所寬裕、生存壓力小了些,也沒有70、80後買房租房的壓力。而且,首份工資根據工種有了差異,但差異不大。在剛剛參加工作時,有的還能享有免費食堂、免費宿舍的待遇,有點延續了大學時代集體生活的意思。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0後的一位賈先生說,要感謝他的本科學位,令他的工資等級一下子躍到了跟辛苦工作了一輩子的老爸的同一水平。他清楚地記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工資時的激動:58元!然後她把自己的第一份工資近一半放到銀行當時最流行的“零存整取”賬戶裡。

剩下的錢怎麼花?一個宿舍的同事在週末輪流請客,也沒有上館子,就是到菜場去買回來大家一起聚餐,反正花不了多少錢。但老賈清楚地記得,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年裡兩件最奢侈的消費:先攢了兩個月買了輛自行車,然後再攢了3個月買了個音響。他笑言後來自行車被偷的時候,還心疼了好一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 集體生活下的“私房錢”

那時貼花儲蓄是風行千家萬戶的一種存錢方式,如果第一個月工資20多塊錢,就一半放在了貼花儲蓄裡。10塊錢一張的貼花,跟創口貼一樣大小,每個月領一張貼花,按月份整整齊齊貼在存摺上,一年下來就有100多塊錢,過年時能給家裡置辦個什麼家電。

後來隨著儲蓄品種的增多和人們理財觀念的變化,貼花儲蓄已經永遠留在60後的記憶裡。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對比從上世紀中期出生的人第一份工資、到現在的90後們邁入職場的首份薪金,每一代人對待第一份工資的態度都有著鮮明而深刻的時代印記。

在這些記憶裡,我們看到了收入水平在變化,生活質量在提高,物價也在節節攀升,還有暗藏在工資背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時代變遷。

“50後”的第一份工資

用得最小心翼翼

我爹爹姆媽都是50後,在他們的記憶裡,50後生活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裡:童年經歷“三年困難時期”,青年經歷“上山下鄉”——大批應屆生們集體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串聯,大遊行,喊口號,舉拳頭,還有“失學”也是他們的另一個磨難。在他們的記憶裡,政治、階級、集體主義取代了文化和知識。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所以,大多50後的第一份工作由國家分配,比如我爹爹這樣的,他當年插隊落戶回來之後的工資是30塊錢(因為算上了插隊時的十年工齡),爹爹說那時候上海如果是學徒工的話,起手工資是18塊8毛4。

問起我爹爹第一個月工資怎麼花的?他說,是用來“還債”的。

還什麼債呢?插隊落戶那十年欠了生產隊將近100塊錢,爹爹說那時候每月拿到的錢還不夠溫飽,為了吃飽就十年陸陸續續欠了生產隊的“債”。後來大返程,不把“欠債”還清,戶口不給遷回上海,爹爹那時候東拼西湊借錢還清了生產隊,這才回來了,回來之後領到工資就要先還債。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1977年到1982年期間,上海共安排了88.6萬名回滬知青就業

還有位57年出生的馬師傅說,初中畢業後被分配到崇明農場當木工造房子。當時工友們工資就是18多塊錢,其中九塊錢用來買一日三餐的飯票,這算是吃得比較省的,四塊錢用來買買日用品、肥皂什麼的,剩下五塊錢存起來,回家前買點特產帶回去。當時從崇明來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塊8毛錢,因此一般好幾個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會買上大包小包鯽魚、黃鱔等當地土特產帶回家給父母、兄弟姐妹們。

工作第一年,馬師傅幾乎沒有任何應酬支出,直到第二年,工資漲到了27塊錢,才偶爾買些小酒和土特產,用煤球爐燒些小菜,與室友小酌聚餐。

一位也出生於50年代的老鮑說,他的第一份工資是21元。老鮑捨不得花,把每月的工資都攢起來,整整攢了一年,終於買了一隻上海牌手錶。

“當時戴手錶還不普遍,要買還得憑票,能擁有一塊上海牌手錶,簡直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啊。”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經歷過貧窮、飢餓的50後們養成了保守的消費習慣,相較於“花錢”,他們更願意“存錢”。此外,50後那輩一大家子有兄弟姐妹好幾個,也較現在獨生子女更懂得分享與給予,第一份工資對於50後來說顯得彌足珍貴。儘管生活艱辛、物資相對匱乏,但在他們看來,那樣的純真年代再也回不來了。

“60後”的第一份工資

一半補貼家用 一半買貼花

60後的入職時間一般集中在80年代,當時家裡的經濟開始有所寬裕,生存壓力較小,但不少家庭還處於溫飽水平,家裡領工資的青年也大多是經濟支柱,不少家庭的“老大”延續了貼補家用的習慣。

對比50後,他們經濟有所寬裕、生存壓力小了些,也沒有70、80後買房租房的壓力。而且,首份工資根據工種有了差異,但差異不大。在剛剛參加工作時,有的還能享有免費食堂、免費宿舍的待遇,有點延續了大學時代集體生活的意思。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0後的一位賈先生說,要感謝他的本科學位,令他的工資等級一下子躍到了跟辛苦工作了一輩子的老爸的同一水平。他清楚地記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工資時的激動:58元!然後她把自己的第一份工資近一半放到銀行當時最流行的“零存整取”賬戶裡。

剩下的錢怎麼花?一個宿舍的同事在週末輪流請客,也沒有上館子,就是到菜場去買回來大家一起聚餐,反正花不了多少錢。但老賈清楚地記得,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年裡兩件最奢侈的消費:先攢了兩個月買了輛自行車,然後再攢了3個月買了個音響。他笑言後來自行車被偷的時候,還心疼了好一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 集體生活下的“私房錢”

那時貼花儲蓄是風行千家萬戶的一種存錢方式,如果第一個月工資20多塊錢,就一半放在了貼花儲蓄裡。10塊錢一張的貼花,跟創口貼一樣大小,每個月領一張貼花,按月份整整齊齊貼在存摺上,一年下來就有100多塊錢,過年時能給家裡置辦個什麼家電。

後來隨著儲蓄品種的增多和人們理財觀念的變化,貼花儲蓄已經永遠留在60後的記憶裡。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對比從上世紀中期出生的人第一份工資、到現在的90後們邁入職場的首份薪金,每一代人對待第一份工資的態度都有著鮮明而深刻的時代印記。

在這些記憶裡,我們看到了收入水平在變化,生活質量在提高,物價也在節節攀升,還有暗藏在工資背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時代變遷。

“50後”的第一份工資

用得最小心翼翼

我爹爹姆媽都是50後,在他們的記憶裡,50後生活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裡:童年經歷“三年困難時期”,青年經歷“上山下鄉”——大批應屆生們集體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串聯,大遊行,喊口號,舉拳頭,還有“失學”也是他們的另一個磨難。在他們的記憶裡,政治、階級、集體主義取代了文化和知識。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所以,大多50後的第一份工作由國家分配,比如我爹爹這樣的,他當年插隊落戶回來之後的工資是30塊錢(因為算上了插隊時的十年工齡),爹爹說那時候上海如果是學徒工的話,起手工資是18塊8毛4。

問起我爹爹第一個月工資怎麼花的?他說,是用來“還債”的。

還什麼債呢?插隊落戶那十年欠了生產隊將近100塊錢,爹爹說那時候每月拿到的錢還不夠溫飽,為了吃飽就十年陸陸續續欠了生產隊的“債”。後來大返程,不把“欠債”還清,戶口不給遷回上海,爹爹那時候東拼西湊借錢還清了生產隊,這才回來了,回來之後領到工資就要先還債。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1977年到1982年期間,上海共安排了88.6萬名回滬知青就業

還有位57年出生的馬師傅說,初中畢業後被分配到崇明農場當木工造房子。當時工友們工資就是18多塊錢,其中九塊錢用來買一日三餐的飯票,這算是吃得比較省的,四塊錢用來買買日用品、肥皂什麼的,剩下五塊錢存起來,回家前買點特產帶回去。當時從崇明來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塊8毛錢,因此一般好幾個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會買上大包小包鯽魚、黃鱔等當地土特產帶回家給父母、兄弟姐妹們。

工作第一年,馬師傅幾乎沒有任何應酬支出,直到第二年,工資漲到了27塊錢,才偶爾買些小酒和土特產,用煤球爐燒些小菜,與室友小酌聚餐。

一位也出生於50年代的老鮑說,他的第一份工資是21元。老鮑捨不得花,把每月的工資都攢起來,整整攢了一年,終於買了一隻上海牌手錶。

“當時戴手錶還不普遍,要買還得憑票,能擁有一塊上海牌手錶,簡直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啊。”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經歷過貧窮、飢餓的50後們養成了保守的消費習慣,相較於“花錢”,他們更願意“存錢”。此外,50後那輩一大家子有兄弟姐妹好幾個,也較現在獨生子女更懂得分享與給予,第一份工資對於50後來說顯得彌足珍貴。儘管生活艱辛、物資相對匱乏,但在他們看來,那樣的純真年代再也回不來了。

“60後”的第一份工資

一半補貼家用 一半買貼花

60後的入職時間一般集中在80年代,當時家裡的經濟開始有所寬裕,生存壓力較小,但不少家庭還處於溫飽水平,家裡領工資的青年也大多是經濟支柱,不少家庭的“老大”延續了貼補家用的習慣。

對比50後,他們經濟有所寬裕、生存壓力小了些,也沒有70、80後買房租房的壓力。而且,首份工資根據工種有了差異,但差異不大。在剛剛參加工作時,有的還能享有免費食堂、免費宿舍的待遇,有點延續了大學時代集體生活的意思。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0後的一位賈先生說,要感謝他的本科學位,令他的工資等級一下子躍到了跟辛苦工作了一輩子的老爸的同一水平。他清楚地記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工資時的激動:58元!然後她把自己的第一份工資近一半放到銀行當時最流行的“零存整取”賬戶裡。

剩下的錢怎麼花?一個宿舍的同事在週末輪流請客,也沒有上館子,就是到菜場去買回來大家一起聚餐,反正花不了多少錢。但老賈清楚地記得,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年裡兩件最奢侈的消費:先攢了兩個月買了輛自行車,然後再攢了3個月買了個音響。他笑言後來自行車被偷的時候,還心疼了好一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 集體生活下的“私房錢”

那時貼花儲蓄是風行千家萬戶的一種存錢方式,如果第一個月工資20多塊錢,就一半放在了貼花儲蓄裡。10塊錢一張的貼花,跟創口貼一樣大小,每個月領一張貼花,按月份整整齊齊貼在存摺上,一年下來就有100多塊錢,過年時能給家裡置辦個什麼家電。

後來隨著儲蓄品種的增多和人們理財觀念的變化,貼花儲蓄已經永遠留在60後的記憶裡。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4年出生的葛女士說,她84年參加工作。在國企上班,第一筆工資是21元。領到錢後分文未花,回家就交給父親,很自豪也能賺錢幫家裡了。葛女士感嘆,錢雖然不算多,但當時還是很有分量的,現在工資一漲再漲,卻也沒有當初第一份工資到手的那種分量了。

“70後”的第一份工資

收入差異開始呈現

70後的首月薪普遍在千元以下,但相對當時的消費水平,工資還是比較耐用的。在他們中有不少已經是獨生子女,所以工資貼補家用的觀念開始淡化,花錢的選擇比起上兩代人極大地豐富了:有些攢錢準備繼續出國深造;有遠見的在家人的幫忙下買了套房,日後證明這一決策無比英明有遠見;也有人給自己的電腦升級換代,徹底告別486時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對比從上世紀中期出生的人第一份工資、到現在的90後們邁入職場的首份薪金,每一代人對待第一份工資的態度都有著鮮明而深刻的時代印記。

在這些記憶裡,我們看到了收入水平在變化,生活質量在提高,物價也在節節攀升,還有暗藏在工資背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時代變遷。

“50後”的第一份工資

用得最小心翼翼

我爹爹姆媽都是50後,在他們的記憶裡,50後生活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裡:童年經歷“三年困難時期”,青年經歷“上山下鄉”——大批應屆生們集體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串聯,大遊行,喊口號,舉拳頭,還有“失學”也是他們的另一個磨難。在他們的記憶裡,政治、階級、集體主義取代了文化和知識。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所以,大多50後的第一份工作由國家分配,比如我爹爹這樣的,他當年插隊落戶回來之後的工資是30塊錢(因為算上了插隊時的十年工齡),爹爹說那時候上海如果是學徒工的話,起手工資是18塊8毛4。

問起我爹爹第一個月工資怎麼花的?他說,是用來“還債”的。

還什麼債呢?插隊落戶那十年欠了生產隊將近100塊錢,爹爹說那時候每月拿到的錢還不夠溫飽,為了吃飽就十年陸陸續續欠了生產隊的“債”。後來大返程,不把“欠債”還清,戶口不給遷回上海,爹爹那時候東拼西湊借錢還清了生產隊,這才回來了,回來之後領到工資就要先還債。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1977年到1982年期間,上海共安排了88.6萬名回滬知青就業

還有位57年出生的馬師傅說,初中畢業後被分配到崇明農場當木工造房子。當時工友們工資就是18多塊錢,其中九塊錢用來買一日三餐的飯票,這算是吃得比較省的,四塊錢用來買買日用品、肥皂什麼的,剩下五塊錢存起來,回家前買點特產帶回去。當時從崇明來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塊8毛錢,因此一般好幾個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會買上大包小包鯽魚、黃鱔等當地土特產帶回家給父母、兄弟姐妹們。

工作第一年,馬師傅幾乎沒有任何應酬支出,直到第二年,工資漲到了27塊錢,才偶爾買些小酒和土特產,用煤球爐燒些小菜,與室友小酌聚餐。

一位也出生於50年代的老鮑說,他的第一份工資是21元。老鮑捨不得花,把每月的工資都攢起來,整整攢了一年,終於買了一隻上海牌手錶。

“當時戴手錶還不普遍,要買還得憑票,能擁有一塊上海牌手錶,簡直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啊。”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經歷過貧窮、飢餓的50後們養成了保守的消費習慣,相較於“花錢”,他們更願意“存錢”。此外,50後那輩一大家子有兄弟姐妹好幾個,也較現在獨生子女更懂得分享與給予,第一份工資對於50後來說顯得彌足珍貴。儘管生活艱辛、物資相對匱乏,但在他們看來,那樣的純真年代再也回不來了。

“60後”的第一份工資

一半補貼家用 一半買貼花

60後的入職時間一般集中在80年代,當時家裡的經濟開始有所寬裕,生存壓力較小,但不少家庭還處於溫飽水平,家裡領工資的青年也大多是經濟支柱,不少家庭的“老大”延續了貼補家用的習慣。

對比50後,他們經濟有所寬裕、生存壓力小了些,也沒有70、80後買房租房的壓力。而且,首份工資根據工種有了差異,但差異不大。在剛剛參加工作時,有的還能享有免費食堂、免費宿舍的待遇,有點延續了大學時代集體生活的意思。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0後的一位賈先生說,要感謝他的本科學位,令他的工資等級一下子躍到了跟辛苦工作了一輩子的老爸的同一水平。他清楚地記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工資時的激動:58元!然後她把自己的第一份工資近一半放到銀行當時最流行的“零存整取”賬戶裡。

剩下的錢怎麼花?一個宿舍的同事在週末輪流請客,也沒有上館子,就是到菜場去買回來大家一起聚餐,反正花不了多少錢。但老賈清楚地記得,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年裡兩件最奢侈的消費:先攢了兩個月買了輛自行車,然後再攢了3個月買了個音響。他笑言後來自行車被偷的時候,還心疼了好一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 集體生活下的“私房錢”

那時貼花儲蓄是風行千家萬戶的一種存錢方式,如果第一個月工資20多塊錢,就一半放在了貼花儲蓄裡。10塊錢一張的貼花,跟創口貼一樣大小,每個月領一張貼花,按月份整整齊齊貼在存摺上,一年下來就有100多塊錢,過年時能給家裡置辦個什麼家電。

後來隨著儲蓄品種的增多和人們理財觀念的變化,貼花儲蓄已經永遠留在60後的記憶裡。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4年出生的葛女士說,她84年參加工作。在國企上班,第一筆工資是21元。領到錢後分文未花,回家就交給父親,很自豪也能賺錢幫家裡了。葛女士感嘆,錢雖然不算多,但當時還是很有分量的,現在工資一漲再漲,卻也沒有當初第一份工資到手的那種分量了。

“70後”的第一份工資

收入差異開始呈現

70後的首月薪普遍在千元以下,但相對當時的消費水平,工資還是比較耐用的。在他們中有不少已經是獨生子女,所以工資貼補家用的觀念開始淡化,花錢的選擇比起上兩代人極大地豐富了:有些攢錢準備繼續出國深造;有遠見的在家人的幫忙下買了套房,日後證明這一決策無比英明有遠見;也有人給自己的電腦升級換代,徹底告別486時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90年代是個過渡的年代,這個年代的大學生既沒有統分制下的拘束,也沒有市場化後的就業重壓。他們在盡享擇業自由的同時,也第一次有了“亂花漸迷遊人眼”般的歡樂煩惱。

對於70後來說,首份工資分化開始拉大,一個70頭和一個70尾的活法可能完全不同。對他們來說,首份工資買個自己心心念唸的奢侈品也很正常,不過,當時的奢侈品還不是現在動輒萬元的LV、愛馬仕,而是一條几百元的美國品牌牛仔褲、一雙心儀很久的亮色高跟鞋之類的。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對比從上世紀中期出生的人第一份工資、到現在的90後們邁入職場的首份薪金,每一代人對待第一份工資的態度都有著鮮明而深刻的時代印記。

在這些記憶裡,我們看到了收入水平在變化,生活質量在提高,物價也在節節攀升,還有暗藏在工資背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時代變遷。

“50後”的第一份工資

用得最小心翼翼

我爹爹姆媽都是50後,在他們的記憶裡,50後生活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裡:童年經歷“三年困難時期”,青年經歷“上山下鄉”——大批應屆生們集體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串聯,大遊行,喊口號,舉拳頭,還有“失學”也是他們的另一個磨難。在他們的記憶裡,政治、階級、集體主義取代了文化和知識。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所以,大多50後的第一份工作由國家分配,比如我爹爹這樣的,他當年插隊落戶回來之後的工資是30塊錢(因為算上了插隊時的十年工齡),爹爹說那時候上海如果是學徒工的話,起手工資是18塊8毛4。

問起我爹爹第一個月工資怎麼花的?他說,是用來“還債”的。

還什麼債呢?插隊落戶那十年欠了生產隊將近100塊錢,爹爹說那時候每月拿到的錢還不夠溫飽,為了吃飽就十年陸陸續續欠了生產隊的“債”。後來大返程,不把“欠債”還清,戶口不給遷回上海,爹爹那時候東拼西湊借錢還清了生產隊,這才回來了,回來之後領到工資就要先還債。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1977年到1982年期間,上海共安排了88.6萬名回滬知青就業

還有位57年出生的馬師傅說,初中畢業後被分配到崇明農場當木工造房子。當時工友們工資就是18多塊錢,其中九塊錢用來買一日三餐的飯票,這算是吃得比較省的,四塊錢用來買買日用品、肥皂什麼的,剩下五塊錢存起來,回家前買點特產帶回去。當時從崇明來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塊8毛錢,因此一般好幾個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會買上大包小包鯽魚、黃鱔等當地土特產帶回家給父母、兄弟姐妹們。

工作第一年,馬師傅幾乎沒有任何應酬支出,直到第二年,工資漲到了27塊錢,才偶爾買些小酒和土特產,用煤球爐燒些小菜,與室友小酌聚餐。

一位也出生於50年代的老鮑說,他的第一份工資是21元。老鮑捨不得花,把每月的工資都攢起來,整整攢了一年,終於買了一隻上海牌手錶。

“當時戴手錶還不普遍,要買還得憑票,能擁有一塊上海牌手錶,簡直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啊。”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經歷過貧窮、飢餓的50後們養成了保守的消費習慣,相較於“花錢”,他們更願意“存錢”。此外,50後那輩一大家子有兄弟姐妹好幾個,也較現在獨生子女更懂得分享與給予,第一份工資對於50後來說顯得彌足珍貴。儘管生活艱辛、物資相對匱乏,但在他們看來,那樣的純真年代再也回不來了。

“60後”的第一份工資

一半補貼家用 一半買貼花

60後的入職時間一般集中在80年代,當時家裡的經濟開始有所寬裕,生存壓力較小,但不少家庭還處於溫飽水平,家裡領工資的青年也大多是經濟支柱,不少家庭的“老大”延續了貼補家用的習慣。

對比50後,他們經濟有所寬裕、生存壓力小了些,也沒有70、80後買房租房的壓力。而且,首份工資根據工種有了差異,但差異不大。在剛剛參加工作時,有的還能享有免費食堂、免費宿舍的待遇,有點延續了大學時代集體生活的意思。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0後的一位賈先生說,要感謝他的本科學位,令他的工資等級一下子躍到了跟辛苦工作了一輩子的老爸的同一水平。他清楚地記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工資時的激動:58元!然後她把自己的第一份工資近一半放到銀行當時最流行的“零存整取”賬戶裡。

剩下的錢怎麼花?一個宿舍的同事在週末輪流請客,也沒有上館子,就是到菜場去買回來大家一起聚餐,反正花不了多少錢。但老賈清楚地記得,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年裡兩件最奢侈的消費:先攢了兩個月買了輛自行車,然後再攢了3個月買了個音響。他笑言後來自行車被偷的時候,還心疼了好一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 集體生活下的“私房錢”

那時貼花儲蓄是風行千家萬戶的一種存錢方式,如果第一個月工資20多塊錢,就一半放在了貼花儲蓄裡。10塊錢一張的貼花,跟創口貼一樣大小,每個月領一張貼花,按月份整整齊齊貼在存摺上,一年下來就有100多塊錢,過年時能給家裡置辦個什麼家電。

後來隨著儲蓄品種的增多和人們理財觀念的變化,貼花儲蓄已經永遠留在60後的記憶裡。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4年出生的葛女士說,她84年參加工作。在國企上班,第一筆工資是21元。領到錢後分文未花,回家就交給父親,很自豪也能賺錢幫家裡了。葛女士感嘆,錢雖然不算多,但當時還是很有分量的,現在工資一漲再漲,卻也沒有當初第一份工資到手的那種分量了。

“70後”的第一份工資

收入差異開始呈現

70後的首月薪普遍在千元以下,但相對當時的消費水平,工資還是比較耐用的。在他們中有不少已經是獨生子女,所以工資貼補家用的觀念開始淡化,花錢的選擇比起上兩代人極大地豐富了:有些攢錢準備繼續出國深造;有遠見的在家人的幫忙下買了套房,日後證明這一決策無比英明有遠見;也有人給自己的電腦升級換代,徹底告別486時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90年代是個過渡的年代,這個年代的大學生既沒有統分制下的拘束,也沒有市場化後的就業重壓。他們在盡享擇業自由的同時,也第一次有了“亂花漸迷遊人眼”般的歡樂煩惱。

對於70後來說,首份工資分化開始拉大,一個70頭和一個70尾的活法可能完全不同。對他們來說,首份工資買個自己心心念唸的奢侈品也很正常,不過,當時的奢侈品還不是現在動輒萬元的LV、愛馬仕,而是一條几百元的美國品牌牛仔褲、一雙心儀很久的亮色高跟鞋之類的。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70後這代起,學歷的重要性在就業薪資上越發體現出來。比方講,復旦大學畢業的一開始工資就能拿到3000元,但普通本科院校的也就千把塊出頭點,對於當時的應屆生來說,差距就是這麼拉開的。還在學校唸書的時候,每每回家,父母就會耳提面命“不好好考個好學校,以後掃馬路”。

還有一類群體。畢業於交大的曹先生是位70後新上海人,雖說戶口早已到了上海,但回首自己的第一份工資,他覺得名校碩士學位的他在同齡人中毫無優勢,在生活質量上甚至比不過職校畢業的本地人,在他眼裡“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真是太幸福了”。因為碩士畢業,年紀已經不小了,家裡催著結婚,光租個房子工資就直接對摺。

不知不覺,可能就是從70後那一代起,社會就業競爭愈加激烈了。城市發展越來越快,都市人生活節奏越來越趕,東西賣的也越來越貴……

“80、90後”

再往後就是80、90後了。一直被稱為“叛逆的一代”的80後們,談起第一筆工資,很多人的反應是“掙錢真不容易”。大學文憑變得一地雞毛,上海房價變得遙不可及,出國留學變成一種時尚……

是的,當房價從四位數直接躍升到五位數的時候,沒有90後的瀟灑、也沒有50後的愜意,80後的第一份工資似乎在宣告“叛逆的一代”其實也是“無奈的一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對比從上世紀中期出生的人第一份工資、到現在的90後們邁入職場的首份薪金,每一代人對待第一份工資的態度都有著鮮明而深刻的時代印記。

在這些記憶裡,我們看到了收入水平在變化,生活質量在提高,物價也在節節攀升,還有暗藏在工資背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時代變遷。

“50後”的第一份工資

用得最小心翼翼

我爹爹姆媽都是50後,在他們的記憶裡,50後生活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裡:童年經歷“三年困難時期”,青年經歷“上山下鄉”——大批應屆生們集體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串聯,大遊行,喊口號,舉拳頭,還有“失學”也是他們的另一個磨難。在他們的記憶裡,政治、階級、集體主義取代了文化和知識。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所以,大多50後的第一份工作由國家分配,比如我爹爹這樣的,他當年插隊落戶回來之後的工資是30塊錢(因為算上了插隊時的十年工齡),爹爹說那時候上海如果是學徒工的話,起手工資是18塊8毛4。

問起我爹爹第一個月工資怎麼花的?他說,是用來“還債”的。

還什麼債呢?插隊落戶那十年欠了生產隊將近100塊錢,爹爹說那時候每月拿到的錢還不夠溫飽,為了吃飽就十年陸陸續續欠了生產隊的“債”。後來大返程,不把“欠債”還清,戶口不給遷回上海,爹爹那時候東拼西湊借錢還清了生產隊,這才回來了,回來之後領到工資就要先還債。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1977年到1982年期間,上海共安排了88.6萬名回滬知青就業

還有位57年出生的馬師傅說,初中畢業後被分配到崇明農場當木工造房子。當時工友們工資就是18多塊錢,其中九塊錢用來買一日三餐的飯票,這算是吃得比較省的,四塊錢用來買買日用品、肥皂什麼的,剩下五塊錢存起來,回家前買點特產帶回去。當時從崇明來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塊8毛錢,因此一般好幾個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會買上大包小包鯽魚、黃鱔等當地土特產帶回家給父母、兄弟姐妹們。

工作第一年,馬師傅幾乎沒有任何應酬支出,直到第二年,工資漲到了27塊錢,才偶爾買些小酒和土特產,用煤球爐燒些小菜,與室友小酌聚餐。

一位也出生於50年代的老鮑說,他的第一份工資是21元。老鮑捨不得花,把每月的工資都攢起來,整整攢了一年,終於買了一隻上海牌手錶。

“當時戴手錶還不普遍,要買還得憑票,能擁有一塊上海牌手錶,簡直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啊。”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經歷過貧窮、飢餓的50後們養成了保守的消費習慣,相較於“花錢”,他們更願意“存錢”。此外,50後那輩一大家子有兄弟姐妹好幾個,也較現在獨生子女更懂得分享與給予,第一份工資對於50後來說顯得彌足珍貴。儘管生活艱辛、物資相對匱乏,但在他們看來,那樣的純真年代再也回不來了。

“60後”的第一份工資

一半補貼家用 一半買貼花

60後的入職時間一般集中在80年代,當時家裡的經濟開始有所寬裕,生存壓力較小,但不少家庭還處於溫飽水平,家裡領工資的青年也大多是經濟支柱,不少家庭的“老大”延續了貼補家用的習慣。

對比50後,他們經濟有所寬裕、生存壓力小了些,也沒有70、80後買房租房的壓力。而且,首份工資根據工種有了差異,但差異不大。在剛剛參加工作時,有的還能享有免費食堂、免費宿舍的待遇,有點延續了大學時代集體生活的意思。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0後的一位賈先生說,要感謝他的本科學位,令他的工資等級一下子躍到了跟辛苦工作了一輩子的老爸的同一水平。他清楚地記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工資時的激動:58元!然後她把自己的第一份工資近一半放到銀行當時最流行的“零存整取”賬戶裡。

剩下的錢怎麼花?一個宿舍的同事在週末輪流請客,也沒有上館子,就是到菜場去買回來大家一起聚餐,反正花不了多少錢。但老賈清楚地記得,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年裡兩件最奢侈的消費:先攢了兩個月買了輛自行車,然後再攢了3個月買了個音響。他笑言後來自行車被偷的時候,還心疼了好一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 集體生活下的“私房錢”

那時貼花儲蓄是風行千家萬戶的一種存錢方式,如果第一個月工資20多塊錢,就一半放在了貼花儲蓄裡。10塊錢一張的貼花,跟創口貼一樣大小,每個月領一張貼花,按月份整整齊齊貼在存摺上,一年下來就有100多塊錢,過年時能給家裡置辦個什麼家電。

後來隨著儲蓄品種的增多和人們理財觀念的變化,貼花儲蓄已經永遠留在60後的記憶裡。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4年出生的葛女士說,她84年參加工作。在國企上班,第一筆工資是21元。領到錢後分文未花,回家就交給父親,很自豪也能賺錢幫家裡了。葛女士感嘆,錢雖然不算多,但當時還是很有分量的,現在工資一漲再漲,卻也沒有當初第一份工資到手的那種分量了。

“70後”的第一份工資

收入差異開始呈現

70後的首月薪普遍在千元以下,但相對當時的消費水平,工資還是比較耐用的。在他們中有不少已經是獨生子女,所以工資貼補家用的觀念開始淡化,花錢的選擇比起上兩代人極大地豐富了:有些攢錢準備繼續出國深造;有遠見的在家人的幫忙下買了套房,日後證明這一決策無比英明有遠見;也有人給自己的電腦升級換代,徹底告別486時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90年代是個過渡的年代,這個年代的大學生既沒有統分制下的拘束,也沒有市場化後的就業重壓。他們在盡享擇業自由的同時,也第一次有了“亂花漸迷遊人眼”般的歡樂煩惱。

對於70後來說,首份工資分化開始拉大,一個70頭和一個70尾的活法可能完全不同。對他們來說,首份工資買個自己心心念唸的奢侈品也很正常,不過,當時的奢侈品還不是現在動輒萬元的LV、愛馬仕,而是一條几百元的美國品牌牛仔褲、一雙心儀很久的亮色高跟鞋之類的。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70後這代起,學歷的重要性在就業薪資上越發體現出來。比方講,復旦大學畢業的一開始工資就能拿到3000元,但普通本科院校的也就千把塊出頭點,對於當時的應屆生來說,差距就是這麼拉開的。還在學校唸書的時候,每每回家,父母就會耳提面命“不好好考個好學校,以後掃馬路”。

還有一類群體。畢業於交大的曹先生是位70後新上海人,雖說戶口早已到了上海,但回首自己的第一份工資,他覺得名校碩士學位的他在同齡人中毫無優勢,在生活質量上甚至比不過職校畢業的本地人,在他眼裡“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真是太幸福了”。因為碩士畢業,年紀已經不小了,家裡催著結婚,光租個房子工資就直接對摺。

不知不覺,可能就是從70後那一代起,社會就業競爭愈加激烈了。城市發展越來越快,都市人生活節奏越來越趕,東西賣的也越來越貴……

“80、90後”

再往後就是80、90後了。一直被稱為“叛逆的一代”的80後們,談起第一筆工資,很多人的反應是“掙錢真不容易”。大學文憑變得一地雞毛,上海房價變得遙不可及,出國留學變成一種時尚……

是的,當房價從四位數直接躍升到五位數的時候,沒有90後的瀟灑、也沒有50後的愜意,80後的第一份工資似乎在宣告“叛逆的一代”其實也是“無奈的一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90後就更不談了,如今“4-2-1”的家庭結構下,別說父母已經不奢望子女們拿工資來貼補家用了,“結婚三大件”都是十年一換了——從手錶、自行車、縫紉機換成了車子、房子和票子。

這半個世紀以來,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阿拉老百姓的金錢觀也在變化。從50後到90後,首筆工資分量也逐漸弱化。或許50、60後對自己的第一筆收入用法還如數家珍,甚至不誇張的說,有的人還保留著當年的物件,然後90後對第一筆工資大多沒有太深的記憶了吧,甚至記不清有多少、怎麼花掉了,或許是工資都直接打卡上了,不如實實在在的鈔票有質感,用起來也就沒輕重了。

在當下這個收入“赤腳也趕不上物價”的年代,“有工作,能管好自己就好”——或許這是大多數50、60後父母對於現在80、90後子女的最大希望了。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對比從上世紀中期出生的人第一份工資、到現在的90後們邁入職場的首份薪金,每一代人對待第一份工資的態度都有著鮮明而深刻的時代印記。

在這些記憶裡,我們看到了收入水平在變化,生活質量在提高,物價也在節節攀升,還有暗藏在工資背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時代變遷。

“50後”的第一份工資

用得最小心翼翼

我爹爹姆媽都是50後,在他們的記憶裡,50後生活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裡:童年經歷“三年困難時期”,青年經歷“上山下鄉”——大批應屆生們集體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串聯,大遊行,喊口號,舉拳頭,還有“失學”也是他們的另一個磨難。在他們的記憶裡,政治、階級、集體主義取代了文化和知識。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所以,大多50後的第一份工作由國家分配,比如我爹爹這樣的,他當年插隊落戶回來之後的工資是30塊錢(因為算上了插隊時的十年工齡),爹爹說那時候上海如果是學徒工的話,起手工資是18塊8毛4。

問起我爹爹第一個月工資怎麼花的?他說,是用來“還債”的。

還什麼債呢?插隊落戶那十年欠了生產隊將近100塊錢,爹爹說那時候每月拿到的錢還不夠溫飽,為了吃飽就十年陸陸續續欠了生產隊的“債”。後來大返程,不把“欠債”還清,戶口不給遷回上海,爹爹那時候東拼西湊借錢還清了生產隊,這才回來了,回來之後領到工資就要先還債。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1977年到1982年期間,上海共安排了88.6萬名回滬知青就業

還有位57年出生的馬師傅說,初中畢業後被分配到崇明農場當木工造房子。當時工友們工資就是18多塊錢,其中九塊錢用來買一日三餐的飯票,這算是吃得比較省的,四塊錢用來買買日用品、肥皂什麼的,剩下五塊錢存起來,回家前買點特產帶回去。當時從崇明來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塊8毛錢,因此一般好幾個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會買上大包小包鯽魚、黃鱔等當地土特產帶回家給父母、兄弟姐妹們。

工作第一年,馬師傅幾乎沒有任何應酬支出,直到第二年,工資漲到了27塊錢,才偶爾買些小酒和土特產,用煤球爐燒些小菜,與室友小酌聚餐。

一位也出生於50年代的老鮑說,他的第一份工資是21元。老鮑捨不得花,把每月的工資都攢起來,整整攢了一年,終於買了一隻上海牌手錶。

“當時戴手錶還不普遍,要買還得憑票,能擁有一塊上海牌手錶,簡直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啊。”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經歷過貧窮、飢餓的50後們養成了保守的消費習慣,相較於“花錢”,他們更願意“存錢”。此外,50後那輩一大家子有兄弟姐妹好幾個,也較現在獨生子女更懂得分享與給予,第一份工資對於50後來說顯得彌足珍貴。儘管生活艱辛、物資相對匱乏,但在他們看來,那樣的純真年代再也回不來了。

“60後”的第一份工資

一半補貼家用 一半買貼花

60後的入職時間一般集中在80年代,當時家裡的經濟開始有所寬裕,生存壓力較小,但不少家庭還處於溫飽水平,家裡領工資的青年也大多是經濟支柱,不少家庭的“老大”延續了貼補家用的習慣。

對比50後,他們經濟有所寬裕、生存壓力小了些,也沒有70、80後買房租房的壓力。而且,首份工資根據工種有了差異,但差異不大。在剛剛參加工作時,有的還能享有免費食堂、免費宿舍的待遇,有點延續了大學時代集體生活的意思。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0後的一位賈先生說,要感謝他的本科學位,令他的工資等級一下子躍到了跟辛苦工作了一輩子的老爸的同一水平。他清楚地記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工資時的激動:58元!然後她把自己的第一份工資近一半放到銀行當時最流行的“零存整取”賬戶裡。

剩下的錢怎麼花?一個宿舍的同事在週末輪流請客,也沒有上館子,就是到菜場去買回來大家一起聚餐,反正花不了多少錢。但老賈清楚地記得,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年裡兩件最奢侈的消費:先攢了兩個月買了輛自行車,然後再攢了3個月買了個音響。他笑言後來自行車被偷的時候,還心疼了好一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 集體生活下的“私房錢”

那時貼花儲蓄是風行千家萬戶的一種存錢方式,如果第一個月工資20多塊錢,就一半放在了貼花儲蓄裡。10塊錢一張的貼花,跟創口貼一樣大小,每個月領一張貼花,按月份整整齊齊貼在存摺上,一年下來就有100多塊錢,過年時能給家裡置辦個什麼家電。

後來隨著儲蓄品種的增多和人們理財觀念的變化,貼花儲蓄已經永遠留在60後的記憶裡。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4年出生的葛女士說,她84年參加工作。在國企上班,第一筆工資是21元。領到錢後分文未花,回家就交給父親,很自豪也能賺錢幫家裡了。葛女士感嘆,錢雖然不算多,但當時還是很有分量的,現在工資一漲再漲,卻也沒有當初第一份工資到手的那種分量了。

“70後”的第一份工資

收入差異開始呈現

70後的首月薪普遍在千元以下,但相對當時的消費水平,工資還是比較耐用的。在他們中有不少已經是獨生子女,所以工資貼補家用的觀念開始淡化,花錢的選擇比起上兩代人極大地豐富了:有些攢錢準備繼續出國深造;有遠見的在家人的幫忙下買了套房,日後證明這一決策無比英明有遠見;也有人給自己的電腦升級換代,徹底告別486時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90年代是個過渡的年代,這個年代的大學生既沒有統分制下的拘束,也沒有市場化後的就業重壓。他們在盡享擇業自由的同時,也第一次有了“亂花漸迷遊人眼”般的歡樂煩惱。

對於70後來說,首份工資分化開始拉大,一個70頭和一個70尾的活法可能完全不同。對他們來說,首份工資買個自己心心念唸的奢侈品也很正常,不過,當時的奢侈品還不是現在動輒萬元的LV、愛馬仕,而是一條几百元的美國品牌牛仔褲、一雙心儀很久的亮色高跟鞋之類的。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70後這代起,學歷的重要性在就業薪資上越發體現出來。比方講,復旦大學畢業的一開始工資就能拿到3000元,但普通本科院校的也就千把塊出頭點,對於當時的應屆生來說,差距就是這麼拉開的。還在學校唸書的時候,每每回家,父母就會耳提面命“不好好考個好學校,以後掃馬路”。

還有一類群體。畢業於交大的曹先生是位70後新上海人,雖說戶口早已到了上海,但回首自己的第一份工資,他覺得名校碩士學位的他在同齡人中毫無優勢,在生活質量上甚至比不過職校畢業的本地人,在他眼裡“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真是太幸福了”。因為碩士畢業,年紀已經不小了,家裡催著結婚,光租個房子工資就直接對摺。

不知不覺,可能就是從70後那一代起,社會就業競爭愈加激烈了。城市發展越來越快,都市人生活節奏越來越趕,東西賣的也越來越貴……

“80、90後”

再往後就是80、90後了。一直被稱為“叛逆的一代”的80後們,談起第一筆工資,很多人的反應是“掙錢真不容易”。大學文憑變得一地雞毛,上海房價變得遙不可及,出國留學變成一種時尚……

是的,當房價從四位數直接躍升到五位數的時候,沒有90後的瀟灑、也沒有50後的愜意,80後的第一份工資似乎在宣告“叛逆的一代”其實也是“無奈的一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90後就更不談了,如今“4-2-1”的家庭結構下,別說父母已經不奢望子女們拿工資來貼補家用了,“結婚三大件”都是十年一換了——從手錶、自行車、縫紉機換成了車子、房子和票子。

這半個世紀以來,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阿拉老百姓的金錢觀也在變化。從50後到90後,首筆工資分量也逐漸弱化。或許50、60後對自己的第一筆收入用法還如數家珍,甚至不誇張的說,有的人還保留著當年的物件,然後90後對第一筆工資大多沒有太深的記憶了吧,甚至記不清有多少、怎麼花掉了,或許是工資都直接打卡上了,不如實實在在的鈔票有質感,用起來也就沒輕重了。

在當下這個收入“赤腳也趕不上物價”的年代,“有工作,能管好自己就好”——或許這是大多數50、60後父母對於現在80、90後子女的最大希望了。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對比從上世紀中期出生的人第一份工資、到現在的90後們邁入職場的首份薪金,每一代人對待第一份工資的態度都有著鮮明而深刻的時代印記。

在這些記憶裡,我們看到了收入水平在變化,生活質量在提高,物價也在節節攀升,還有暗藏在工資背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時代變遷。

“50後”的第一份工資

用得最小心翼翼

我爹爹姆媽都是50後,在他們的記憶裡,50後生活在那個艱難的年代裡:童年經歷“三年困難時期”,青年經歷“上山下鄉”——大批應屆生們集體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串聯,大遊行,喊口號,舉拳頭,還有“失學”也是他們的另一個磨難。在他們的記憶裡,政治、階級、集體主義取代了文化和知識。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所以,大多50後的第一份工作由國家分配,比如我爹爹這樣的,他當年插隊落戶回來之後的工資是30塊錢(因為算上了插隊時的十年工齡),爹爹說那時候上海如果是學徒工的話,起手工資是18塊8毛4。

問起我爹爹第一個月工資怎麼花的?他說,是用來“還債”的。

還什麼債呢?插隊落戶那十年欠了生產隊將近100塊錢,爹爹說那時候每月拿到的錢還不夠溫飽,為了吃飽就十年陸陸續續欠了生產隊的“債”。後來大返程,不把“欠債”還清,戶口不給遷回上海,爹爹那時候東拼西湊借錢還清了生產隊,這才回來了,回來之後領到工資就要先還債。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1977年到1982年期間,上海共安排了88.6萬名回滬知青就業

還有位57年出生的馬師傅說,初中畢業後被分配到崇明農場當木工造房子。當時工友們工資就是18多塊錢,其中九塊錢用來買一日三餐的飯票,這算是吃得比較省的,四塊錢用來買買日用品、肥皂什麼的,剩下五塊錢存起來,回家前買點特產帶回去。當時從崇明來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塊8毛錢,因此一般好幾個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會買上大包小包鯽魚、黃鱔等當地土特產帶回家給父母、兄弟姐妹們。

工作第一年,馬師傅幾乎沒有任何應酬支出,直到第二年,工資漲到了27塊錢,才偶爾買些小酒和土特產,用煤球爐燒些小菜,與室友小酌聚餐。

一位也出生於50年代的老鮑說,他的第一份工資是21元。老鮑捨不得花,把每月的工資都攢起來,整整攢了一年,終於買了一隻上海牌手錶。

“當時戴手錶還不普遍,要買還得憑票,能擁有一塊上海牌手錶,簡直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啊。”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經歷過貧窮、飢餓的50後們養成了保守的消費習慣,相較於“花錢”,他們更願意“存錢”。此外,50後那輩一大家子有兄弟姐妹好幾個,也較現在獨生子女更懂得分享與給予,第一份工資對於50後來說顯得彌足珍貴。儘管生活艱辛、物資相對匱乏,但在他們看來,那樣的純真年代再也回不來了。

“60後”的第一份工資

一半補貼家用 一半買貼花

60後的入職時間一般集中在80年代,當時家裡的經濟開始有所寬裕,生存壓力較小,但不少家庭還處於溫飽水平,家裡領工資的青年也大多是經濟支柱,不少家庭的“老大”延續了貼補家用的習慣。

對比50後,他們經濟有所寬裕、生存壓力小了些,也沒有70、80後買房租房的壓力。而且,首份工資根據工種有了差異,但差異不大。在剛剛參加工作時,有的還能享有免費食堂、免費宿舍的待遇,有點延續了大學時代集體生活的意思。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0後的一位賈先生說,要感謝他的本科學位,令他的工資等級一下子躍到了跟辛苦工作了一輩子的老爸的同一水平。他清楚地記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工資時的激動:58元!然後她把自己的第一份工資近一半放到銀行當時最流行的“零存整取”賬戶裡。

剩下的錢怎麼花?一個宿舍的同事在週末輪流請客,也沒有上館子,就是到菜場去買回來大家一起聚餐,反正花不了多少錢。但老賈清楚地記得,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年裡兩件最奢侈的消費:先攢了兩個月買了輛自行車,然後再攢了3個月買了個音響。他笑言後來自行車被偷的時候,還心疼了好一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 集體生活下的“私房錢”

那時貼花儲蓄是風行千家萬戶的一種存錢方式,如果第一個月工資20多塊錢,就一半放在了貼花儲蓄裡。10塊錢一張的貼花,跟創口貼一樣大小,每個月領一張貼花,按月份整整齊齊貼在存摺上,一年下來就有100多塊錢,過年時能給家裡置辦個什麼家電。

後來隨著儲蓄品種的增多和人們理財觀念的變化,貼花儲蓄已經永遠留在60後的記憶裡。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64年出生的葛女士說,她84年參加工作。在國企上班,第一筆工資是21元。領到錢後分文未花,回家就交給父親,很自豪也能賺錢幫家裡了。葛女士感嘆,錢雖然不算多,但當時還是很有分量的,現在工資一漲再漲,卻也沒有當初第一份工資到手的那種分量了。

“70後”的第一份工資

收入差異開始呈現

70後的首月薪普遍在千元以下,但相對當時的消費水平,工資還是比較耐用的。在他們中有不少已經是獨生子女,所以工資貼補家用的觀念開始淡化,花錢的選擇比起上兩代人極大地豐富了:有些攢錢準備繼續出國深造;有遠見的在家人的幫忙下買了套房,日後證明這一決策無比英明有遠見;也有人給自己的電腦升級換代,徹底告別486時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90年代是個過渡的年代,這個年代的大學生既沒有統分制下的拘束,也沒有市場化後的就業重壓。他們在盡享擇業自由的同時,也第一次有了“亂花漸迷遊人眼”般的歡樂煩惱。

對於70後來說,首份工資分化開始拉大,一個70頭和一個70尾的活法可能完全不同。對他們來說,首份工資買個自己心心念唸的奢侈品也很正常,不過,當時的奢侈品還不是現在動輒萬元的LV、愛馬仕,而是一條几百元的美國品牌牛仔褲、一雙心儀很久的亮色高跟鞋之類的。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從70後這代起,學歷的重要性在就業薪資上越發體現出來。比方講,復旦大學畢業的一開始工資就能拿到3000元,但普通本科院校的也就千把塊出頭點,對於當時的應屆生來說,差距就是這麼拉開的。還在學校唸書的時候,每每回家,父母就會耳提面命“不好好考個好學校,以後掃馬路”。

還有一類群體。畢業於交大的曹先生是位70後新上海人,雖說戶口早已到了上海,但回首自己的第一份工資,他覺得名校碩士學位的他在同齡人中毫無優勢,在生活質量上甚至比不過職校畢業的本地人,在他眼裡“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真是太幸福了”。因為碩士畢業,年紀已經不小了,家裡催著結婚,光租個房子工資就直接對摺。

不知不覺,可能就是從70後那一代起,社會就業競爭愈加激烈了。城市發展越來越快,都市人生活節奏越來越趕,東西賣的也越來越貴……

“80、90後”

再往後就是80、90後了。一直被稱為“叛逆的一代”的80後們,談起第一筆工資,很多人的反應是“掙錢真不容易”。大學文憑變得一地雞毛,上海房價變得遙不可及,出國留學變成一種時尚……

是的,當房價從四位數直接躍升到五位數的時候,沒有90後的瀟灑、也沒有50後的愜意,80後的第一份工資似乎在宣告“叛逆的一代”其實也是“無奈的一代”。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90後就更不談了,如今“4-2-1”的家庭結構下,別說父母已經不奢望子女們拿工資來貼補家用了,“結婚三大件”都是十年一換了——從手錶、自行車、縫紉機換成了車子、房子和票子。

這半個世紀以來,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阿拉老百姓的金錢觀也在變化。從50後到90後,首筆工資分量也逐漸弱化。或許50、60後對自己的第一筆收入用法還如數家珍,甚至不誇張的說,有的人還保留著當年的物件,然後90後對第一筆工資大多沒有太深的記憶了吧,甚至記不清有多少、怎麼花掉了,或許是工資都直接打卡上了,不如實實在在的鈔票有質感,用起來也就沒輕重了。

在當下這個收入“赤腳也趕不上物價”的年代,“有工作,能管好自己就好”——或許這是大多數50、60後父母對於現在80、90後子女的最大希望了。

第一份工資的回憶第一份工資的回憶

看懂上海粉絲群

等儂來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