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班卻沒加薪?請避開這7個低效能人士的習慣

加了班卻沒加薪?請避開這7個低效能人士的習慣

作者 l 尹曉靜

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大家晚上好呀,我是尹曉靜。

前陣子,基友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焦慮地跟我說她這輩子都達不到那個高度,我立即與她握手說:我下輩子也達不到。

加了班卻沒加薪?請避開這7個低效能人士的習慣

如此經典鉅著,相信你早就看過了對吧?

為了不影響工作心情,我們倆商業互吹了一會兒,結果越吹越發現:雖然我們沒什麼高效能的習慣,但是有不少低效能的習慣呀!

完了,這下商業互吹也搞不起來了。

痛定思痛後,我跟基友說,我要寫一篇文章,總結7個低效能人士的習慣,順便無恥的蹭一蹭史蒂芬老先生這本書的書名。

基友說:你們平常不是隻寫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乾貨文嗎?

我回答:悲慘的事實要學會分享,我要和讀者一起抱團取暖。

於是,親愛的讀者們,來吧,看了之後你就會發現;雖然成為高效能人士遙不可及,但低效能習慣的坑我們很容易就能躲開。


01

只知拼命加班

自從馬爸爸宣佈996是福報後,加班好像就是一種政治正確了呢。再這麼宣揚下去,說不定會改變我們的打招呼習慣——

以前我們見到小夥伴會說:吃了嗎?

之後會說:加班了嗎?

加了班卻沒加薪?請避開這7個低效能人士的習慣

加班,正從一個工作方式轉變成一個生活方式。不加班就好像上廁所不洗手一樣,會被周圍人鄙視。

還記得之前大半夜路過互聯網大廠時的震撼感:那燈火通明閃瞎眼,唯有賭城拉斯維加斯可以媲美。賭徒熬夜博運氣,我們搬磚狗搏命啊:程序員的頭髮就是這麼熬掉的,產品經理的脾氣就是這麼熬爆的,設計師的手就是這麼熬廢的……

我之前也很愛加班,偶爾還發個朋友圈表示自己「大半夜也很努力哦」(@老闆),直到我看到《重來》中的這段扎人心的描寫:

沉迷工作是企業文化中廣受讚頌的一種“優良做派”。我們知道工作狂熱衷於通宵達旦、加班加點,甚至在辦公室打地鋪。這些人以累死在項目中為榮,對他們來說,再大的工作量也不在話下。

工作狂往往不得要領。他們花費大把時間去解決問題,他們以為能靠蠻力來彌補思維上的惰性,其結果就是折騰出一堆粗略無用的解決方案

總結一下,就是說「長期拼命加班」是用勤奮來掩蓋效率低下的表現。我結合自己加了班但沒加薪的經歷,發現事實確實如作者所說:一直拼命加班,哪裡還有時間思考和實踐。不僅毀了身體,真正重要的東西——思維和認知方式也無法升級和迭代。

我之前特別喜歡被人評價「任勞任怨」,覺得是誇我,現在想想,任勞任怨的工作和牛耕地有啥區別呢?我是一個是腦力工作者,最大的優勢不是比拼蠻力,而是轉動腦筋提高生產力啊。與其做一隻不知疲倦的牛,幹嘛不變成一輛拉風高效的拖拉機呢?

加了班卻沒加薪?請避開這7個低效能人士的習慣

我把自己想變成拖拉機的想法告訴了基友,結果她說:我也不想天天做累死累活的牛啊,這都是領導逼的。

我問她:你覺得一直拼命加班的最大價值到底是啥?加班能讓你覺得興奮和充實嗎?如果不能,那你一直拼命加班的最大價值就是讓領導放心。

如果你的領導要通過計算工時來衡量你的價值,那你自己掂量掂量你在TA心中是啥水平。退一步說,如果一個領導要通過計算工時來管理團隊,那你在這樣的團隊待下去又圖個啥呢?

當你的核心競爭力是加班,你難道不會害怕嗎?

只要工作不是勞動密集型,這種用加班來掩蓋懶得思考的習慣,就要趁早改。而且,靠積攢工時賺取來的職場地位,早晚會被取代。

02

原地踏步轉圈圈

在自我提升之路上,我之前很容易原地踏步轉圈圈,轉了半天也走不出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於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養成系偶像都讀大學了,而我的能力和水平還跟吃了防腐劑似的一成不變。

當然,吃了防腐劑的不止我一個。前陣子被甲骨文這座北京最大的養老院「遣散」的那一大批員工吃得比我還多。於是在別人奔跑前進的時候他們只會喊:原地踏步,走!

加了班卻沒加薪?請避開這7個低效能人士的習慣

那麼在自我提升之路上,到底怎麼才能從「原地踏步→一路小跑→撒丫子狂奔」呢?

一句話,別把自己當人。

別誤會,不是讓我們去當「社畜」,而是希望大家能換個思路,把自己這個個體轉換成一個「產品」甚至「小微企業」。這一點我是受到了樑寧產品觀的啟發。

把自己當成一個產品,可以思考:

  • 目前的版本有哪些問題?
  • 用戶反饋(領導和同事對自己的看法)是什麼?該怎麼處理?
  • 面向的目標群眾有哪些(服務誰)?如何為他們提供價值?
  • 如何讓更多人知道我這個產品?
  • 出現bug(工作失誤)後該怎麼應對和處理?
  • 該怎樣迭代升級?

……

把自己當作一個小微企業,可以思考:

  • 行業趨勢大環境如何?
  • 如何提高公司軟實力+硬實力?
  • 要為哪類客戶提供服務,哪些客戶是核心資源?
  • 如何成為這個行業的頭部?
  • 如何打造品牌和口碑?
  • 商業變現模式有哪些?

……

這種思路轉換有兩個優勢,一是能讓大家從「自我」中跳脫出來,更加客觀理性的認識自己,避免情緒化和主觀性對自我評價的干擾。二是能方便大家量化自己的改變,通過審視1.0版本、2.0版本、3.0版本的自己,不斷打磨和優化。

有人說這不就是「自我提升」嘛?沒錯,本質上確實如此。不過,語言可以決定思維方式,「自我提升」這個詞的著眼點還是作為「人」的個體,我們人類這麼事兒逼,很容易受情緒和芝麻大點的小事幹擾,動不動就覺得自己委屈和不容易,但一旦說成產品升級和企業發展,使勁虐不心疼!

03

計劃「又大又寬」

每個人都有至少一張附有deadline的計劃表,然後拖到dead那天。

100%完成計劃的是大神,70%完成計劃的是牛人,50%完成計劃的是精英,30%完成計劃的是正常人,而10%完成計劃的是之前的我。不瞞大家說,2016年的計劃我到現在都沒完成。

拖延了這麼多年,我發現一個問題:之前制定的計劃特別籠統空泛,絲毫喚不起我的行動力,看完我只想把它扔到一邊。

我把這種計劃表稱為「又大又寬」型計劃表,看起來很「豐盛」,但沒啥營養。

加了班卻沒加薪?請避開這7個低效能人士的習慣

什麼是「又大又寬」的計劃呢?

簡而言之,就是做的計劃表不夠具體,太過寬泛籠統和粗糙,「顆粒度」太大,執行人(我)消化不了。

比如說,之前在制定計劃時,為了圖省事,我往往一句話概括了之:

  • 提交一份上週的會議報告
  • 和技術碰一下需求
  • 每天跑一會兒步

這種就是典型的「又大又寬」型計劃表。看了之後我在潛意識裡會覺得這個任務不簡單,得好好想想具體每一步要做啥,比如碰需求是碰哪個版本的哪個細節?如何委婉的說服技術別砍這個需求?希望最終實現什麼樣的效果?約在哪個時間段能保證技術不發火?

這麼想一圈,覺得好麻煩,算了還是別做了。

加了班卻沒加薪?請避開這7個低效能人士的習慣

那我後來是怎麼改進的呢?

很簡單,只要把寬面換成毛細計劃分解分解再分解就好了。比如「和技術碰需求」這個計劃就可以分解成:

  • 跟技術約在下午5點的休息區碰面,具體討論5.0版本的feed流展示問題。需求是在APP首頁顯示十條消息,前五條消息按照閱讀量排列,後五條按照評論數排列……

怎麼樣,是不是很有畫面感?雖然做計劃時要多寫幾行字,但執行時大腦只要根據指令無腦執行即可,大大節省珍貴的認知資源。

我們只有一個大腦,它雖然歷盡千辛萬苦從爬行腦進化出了大腦皮層,但人類也越來越事兒逼,它還遠遠跟不上我們那麼high的節奏。

大腦處理任務的方式是單線程的,要麼「思考做什麼」,要麼「立即行動」。當我們在計劃表上詳細列出步驟時,就為大腦掃清了「思考該做什麼」的障礙,自然就能無所顧忌的去行動。


04

瘋狂「輸入」但從不「輸出」

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處理信息的過程,步驟是「輸入-處理-輸出」。

在我們這個「有價值的學習資料」堆起來能修一座長城的年代,只要願意,往大腦裡輸入內容簡直跟吃個包子一樣簡單。

無論是閱讀文章還是書籍,聽音頻還是上網課,本質上都是在輸入內容。這原本只是學習的最基礎步驟,而我之前就是簡單粗暴的吸收知識,但不吐出來。就這樣只輸入不輸出,愣是把大腦變成了一隻愛屯糧的倉鼠。

為什麼不願意輸出呢?

因為輸入比輸出更簡單、消費內容比生產內容更輕鬆啊!可惜,越是輕鬆的事情越沒什麼學習效果。

我發現,如果只是把看到的內容一股腦全塞進大腦裡,不加以歸納和整合,那信息與信息之間只是零星碎片,而不是一張緊密聯結的知識網。

所以,儘管之前看的書不算少,但還是覺得一知半解,真到了用的時候還是一臉懵逼。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逼著自己「輸出」。因為只有在輸出時,大腦才會調動一切資源處理接收到的信息,從「淺度理解」變成「深度加工」。而且,大腦越是在一件事情上花功夫,對它的印象越深刻,掌握程度也越好。

很多年前就流行一個說法,判斷一個人是否真的弄懂一個知識,只要看TA能不能把那個知識點講清楚即可。所以,那些學生時代經常給人講題的學霸只會越學越好,一遇到問題就著急去問學霸的同學卻怎麼都考不好模擬考。

可惜,當時我是那個考不好模擬考的人。


05

追求完美 行動滯後

完美是完成的敵人。

追求完美,在這個世界裡本來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可惜變成了我拖延的擋箭牌。

就拿寫公號這事來說吧,我好久好久之前就想寫一個號,不過當時我追求100%完美:文章質量高、讀者不會罵、廣告接到吐、數錢手抽筋。

然而就是不肯寫一個字。

問為什麼,答案很簡單:「最近沒啥熱點不好寫爆款」「最近熱點太多了我要寫深度內容」「我在設計一個牛逼的排版」「我在思考該打造什麼人設」……就這麼拖著拖著,微信官方限制公眾號的申請了,再後來又限制留言功能了,我欲哭無淚。

而反觀那些不求做到100分,先做個80分甚至60分的人早早就建立了先發優勢,得以在內容產業成為紅海之前大把撈金。我知道有很多大號現在的排版也很醜,但不耽誤人家篇篇10w+。

先發優勢有多重要,我總是最後才知道。

我現在想明白了,世上沒什麼事情是在想得非常完善之後再做就能成功的。與其糾結細節,不如先行動起來,好歹先破局,搭建一個粗糙的框架,之後再一步一步優化升級也不遲。

就像網紅臉們也不是一夜之間就能V字臉大眼睛高鼻樑,都是捱過很多刀子流過很多血之後才變「美」的,時不時還要「返廠重修」迭代一下。

Anyway,越希望結果完美,離完成就越遠。

06

在無效社交上動感情

人類在發明語言之前就有了社交。就算躲得過愛情,也躲不過社交。不過,我之前的社交圖鑑裡不爭氣的有「無效社交」的一席之地。

什麼是無效社交?

如果和對方交往時無法進行大體上等價的價值交換,那就是無效社交。價值交換可以是情感上的,可以是經濟上的,也可以是肉體上的,雙方覺得OK那就OK。

無效社交有兩種常見形式:

  • 對方無法為你提供價值,但你捨不得不理TA
  • 你無法為對方提供價值,但你忍不住想抱大腿

前者叫「拎不清」,後者叫「巴結人」。

我之前有多「拎不清」呢?

還在日本讀書時,突然有一天,一個久未聯繫的女同學突然問我「在嗎」。她想讓我人肉代購化妝品,我以為就兩三盒而已,結果她在日本亞馬遜下單了兩大箱護膚品寄到了我家,整整兩大箱!!

可恨我當時那麼傻,為了把這兩大箱護膚品帶回國,拼命精簡自己的行李,連給老媽準備的禮物都選最不佔地方的,過海關時還戰戰兢兢地擔心被稅。

結果把這事辦完後,那女生連一個鋼鏰兒都沒給我。我白白當了一回免費跨國勞動力。

當時功課很忙,但還是把這事給她辦了。現在想想,明明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比金子還寶貴,卻勞心勞苦的為一個給自己添堵的人付出,不是「拎不清」是什麼?

再看「巴結人」。不好意思這個我經驗不足,但我有八卦的基友啊。

在這個魔幻的世界,有人蹭熱點,有人蹭流量,有人蹭人脈。「巴結人」就是蹭人脈。

基友在知名外企,她的朋友圈裡有實力不咋滴的人隔三差五晒自己和大佬在飯局上觥籌交錯,雖然光鮮亮麗,但我覺得這是妥妥的無效社交。在我看來,這種做法很容易使人陷入「我認識很多大佬,所以我也很牛逼」的幻覺中,特別影響自我認知和自我實力的積累。

而且,以為交換個名片、吃過一頓飯就能獲得大佬的青睞與提攜,真是青春偶像劇看太多。大佬們一路摸爬滾打走出來,聽過的恭維話能填滿整個馬裡亞納海溝,他們不care你能說多少好話,只在意你能提供多少價值。

so……有集郵大佬合照和名片的功夫,還不如紮紮實實做業務,閒暇多看幾本書,把能力搞上去,爭取有一天能為大佬提供一丟丟小价值,雙方各取所需,你不用跪舔,大佬也不會輕視你,雙贏

07

不會休息

工作是為了賺錢,休息是為了積攢力氣去賺更多錢。

可惜不是每個人都會休息,我之前就是。剛剛說了我之前很愛加班,為了獎勵自己的辛苦,我週末一般在家躺屍兩天,然而到了週一,我還是半死不活,恨不得立即世界末日。

直到我看了一本關於休息的書,才找到了正確的休息方法。書中認為,對於腦力工作者來說,大腦休息才是真正的休息,而很多人只是在休息身體

大腦是一個重量僅僅佔體重2%,卻消耗著身體20%能量的「大胃王」。而且,令人心塞的是,它消耗掉的這些能量並沒有拿來幹正事,而是大量花在了一個叫「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Network,簡稱DMN)」的大腦回路中。

這個DMN會在大腦未執行有意識活動時自動進行基本操作,就像汽車掛空擋,白白浪費油錢。只要不抑制它,它會源源不斷地吃掉大腦能量,讓大腦疲憊不堪,睡再多也緩不過來。

書中介紹了幾種方法,來阻止它的貪吃。其中一種是「正念呼吸法」:

加了班卻沒加薪?請避開這7個低效能人士的習慣

1、基本姿勢

  • 坐在椅子上,稍微挺直背部,離開椅背
  • 放鬆小肚子,手放在大腿上,不交叉雙腿
  • 睜不睜眼睛都行,如果睜開,就望向前方兩米左右的位置

2、用意識關注身體的感覺

  • 感受接觸周圍環境的感覺(腳踩在地板的感覺如何?手放在大腿的感覺如何?屁股坐在椅子的感覺如何?)
  • 用心感受身體被地球重力吸引的感覺

3、注意呼吸

  • 用心感受每一次呼吸(空氣通過鼻孔是什麼感覺?空氣進入胸腔後胸部有沒有膨脹感?腹部有沒有往上提?呼吸與呼吸之間有沒有短暫停頓?每一次呼吸的深度有沒有差異?吸氣和吐氣的氣息溫度有沒有不同?)
  • 不必深呼吸也不用控制呼吸,「等著」呼吸自然到來
  • 為呼吸貼上「1」、「2」……「10」的標籤(配合呼吸從1數到10,數到10後再回過頭來從1開始數)

4、 浮現雜念時

  • 一旦發現自己浮現雜念,就將注意力重新放到呼吸上
  • 產生雜念是很正常的,不必苛責自己

我經常在工作間隙抽五分鐘做一下,給大腦加加油。我相信,每天持續實踐,青春永駐不是夢。

加了班卻沒加薪?請避開這7個低效能人士的習慣


08

總結

敲黑板,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低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 只知拼命加班
  • 原地踏步轉圈圈
  • 計劃「又大又寬」
  • 瘋狂「輸入」但從不「輸出」
  • 追求完美 行動滯後
  • 在無效社交上動感情
  • 不會休息

你中了幾招呢?我之前幾乎全中,不過我仍然沒有放棄自己,因為我知道,升級打怪路上,我永遠不會一個人。

我不知道自己下下輩子是否能成為一個「高效能人士」,牛逼哄哄的過一生,但希望自己這輩子能儘量少踩「低效能」的坑,少撞南牆,走得更穩,走得更好。

和你們共勉。

加了班卻沒加薪?請避開這7個低效能人士的習慣

(瞧這一頭秀髮,多美)

本文來源:公眾號 @粥左羅,作者尹曉靜。

TO BE, TO UP,這裡是50萬年輕人的成長充電站。運營者粥左羅,90後,畢業四年從服裝店員做到成功創業,從月薪2300到月入20萬,堅信成長即財富,只寫最接地氣的成長乾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