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社廳來棗莊市調研“扶貧車間”工作

人力資源 臺兒莊 合作社 時政 魯網棗莊新聞中心 2017-05-09
省人社廳來棗莊市調研“扶貧車間”工作

魯網棗莊5月8日訊:5月3日、4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動關係處處長李廣瑞等省廳領導,深入我市嶧城區、山亭區部分扶貧車間進行實地考察,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具體調研扶貧車間運作模式、使用勞動者的基本情況、日常管理模式及報酬分配製度等內容並聽取了棗莊市關於做好脫貧攻堅,大力建設“扶貧車間”帶動就業的工作彙報。

2016年以來,棗莊市各級人社部門認真貫徹省人社廳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擺在突出位置,精準發力,精細服務,就業與社會保障精準扶貧實現了能轉盡轉、願培盡培、應保盡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成立全市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出臺《棗莊市就業與社會保障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科學部署扶貧專項行動,推動各項扶貧措施和政策落地生根。與各區(市)簽訂《就業與社會保障精準扶貧目標責任書》,明確扶貧三年總體目標和年度指標,向各鎮、街選派65名精準扶貧特派員,建立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發揮全市就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職能優勢和組織優勢,完善橫向到邊的合作機制。啟動貧困村和貧困戶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工作,印製《就業與社會保障精準扶貧服務手冊》、《精準扶貧識別卡》,上門入戶進行摸底調查,實施動態管理。全市7.17萬貧困人口精準識別率達到100%,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鎮)有簿、區(市)有檔”。落實扶貧責任人,結合貧困家庭、貧困人員實際,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實施精準“靶向療法”,推動精準扶貧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截止2016年年底,全市新增貧困人口就業7763人,完成年度目標的110.43%。今年以來,全市核實有勞動力能力和就業人意願的農村貧困人口2762人,實現轉移就業990人。

多形式創建扶貧車間,促進貧困人員就業增收。按照一村一品、因地制宜的要求,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致富帶頭人創辦扶貧車間或扶貧加工點,給予資金獎補,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全市創建扶貧車間232個,吸納貧困人口就業3599人。市人社局第一書記援建山亭區店子鎮平子村扶貧車間一處,帶動本村和周邊村100餘人從事手鍊、中國結等來料加工,人均年增收5000餘元。嶧城區依託區內農產品加工、紡織、編織和玩具等傳統優勢產業開辦扶貧車間,吸納貧困人口就近就業。臺兒莊區依託來料加工業,採取經紀人“引企入村”的方式,在貧困村建立扶貧車間,幫助貧困人員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脫貧。山亭區葫蘆套村依託生態資源優勢,成立旅遊扶貧發展互助合作社,引進旅遊公司合作開發葫蘆樂園、精品民宿、水街酒店、四季花園,吸收14個貧困戶21人就業,人均年收入增加6000元。(邵珠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