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顯神通 共享盛宴——看科技巨頭與初創新銳的人工智能新玩法

人工智能 機器學習 機器人 雲計算 賽迪顧問 2017-06-18

各顯神通 共享盛宴——看科技巨頭與初創新銳的人工智能新玩法

在歷經60年的起伏之後,人工智能產業如今已經在全球範圍形成新一輪的搶位發展態勢,發達國家紛紛吹響探索大腦奧祕的號角。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在全球浪潮推動下,也陸續出臺《“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機器人產業規劃(2016-2020)》等相關政策,佈局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以百度、阿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已經充分認識到人工智能的未來前景,紛紛開展大規模的投入和佈局,充分刺激了中國人工智能市場的活躍度。

作為產業發展的主體,企業在技術的研發、資金的投入、應用的部署、市場的推廣等方面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現如今,科技巨頭與初創企業都瞄準了人工智能領域新藍海,旨在在人工智能新浪潮中贏得先機,但在資源和玩法上卻各有特點,不盡相同。

首先,從技術水平來看,在軟件算法領域初創企業和國內外巨頭的差距並不大,在人工智能開源化的大趨勢下,技術算法的競爭更多存在於公司整體資源投入比的較量。比如,在算法性能不分伯仲之時,企業所具備的硬件運算資源的投入實力將決定其技術產品的研發速度和效果,而這點也是BAT、IBM等巨頭與初創公司的差距所在。目前而言,想取得較優秀的機器學習性能還需要大量的硬件運算資源支撐,例如谷歌的AlphaGo就採用了1202個CPU和176個GPU,這樣的投入也不是一般的初創企業能承受的起的。因此,大多數初創企業會選擇某一個細分領域進行算法改進,或者對成熟的技術進行定製化的商業應用設計。

其次,從發展方向來看,BAT和國外巨頭均選擇了軟件產品和硬件產品雙線發展的道路,像百度的大腦計劃、筷搜、無人車;IBM的Watson認知商業和Pepper機器人;微軟的Cortana、基於Azure物聯網開發套件;英特爾的人工智能芯片、機器實感技術開發包。而背後的原因無外乎是看到了未來巨大的市場,利用自身強大的技術能力提前佈局完整的軟硬件生態體系。而初創企業一方面選擇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來深耕垂直領域應用,比如圖像識別領域的格林深瞳、Face++;語音識別領域的雲知聲、智齒科技。另一方面,則是行業領軍人離職創業,力圖打造通用的深度學習芯片,代表企業為地平線機器人。

最後,在產品應用方面,大公司往往是多點開花,通過自身研發和投資併購不斷擴展產品應用領域。初創企業則是在垂直領域進行深挖,通過不斷深入的優化產品性能和體驗來佔領市場。比如IBM在面臨轉型的壓力時,在醫療、天氣、工業、旅遊等各個領域進行開拓,利用Watson的後端認知平臺進行大量的跨行業部署推廣。微軟的也不斷通過Azure雲平臺結合API的模式,多領域的部署產品應用。整體而言,大公司將利用雲計算的平臺優勢快速推廣軟件產品,而由此引發的更加豐富的IOT領域需求也為初創企業打開了機遇。

(作者:張梓鈞)

更多內容請搜索並下載滿天星AP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