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產業革命:當數百萬人工崗位被自動化取代,人類的創造力會被AI顛覆嗎?

人工智能 Spotify 機器學習 音樂 獵雲網 2017-04-20
第四次產業革命:當數百萬人工崗位被自動化取代,人類的創造力會被AI顛覆嗎?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4月19日報道 (編譯:蔡妙嫻)

編者注:人工智能正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產品和應用的湧現讓不少的人感受到了壓迫,因為無數的崗位或被取代。而下文則將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在藝術領域的成果以及對未來的預測。

谷歌創意實驗室的“創意技術專家”Dan Motzenbecker不久前表示:“在手機或電腦上畫畫太麻煩了,所以我們設計了基於網頁的新工具AutoDraw,將機器學習與藝術家的繪畫相結合,幫助你畫畫。”

AutoDraw是谷歌人工智能的一項實驗,這款跨平臺工具希望能讓所有人——無論藝術天分高低,都能信手塗鴉出一幅畫。它能猜出你想畫什麼,然後提供圖片庫讓你選。“不會畫畫?不要擔心!”,這是這項試驗的初衷。

首先,AutoDraw是一款非常有趣的工具,很容易讓人上癮——這點大概不用多說。其次,它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人工智能不僅可以作為創作工具,在文本搜索引擎上也具備同樣的功能。想象一下,如果你只需輸入“海豚”兩字就可以讓軟件幫你畫出來,那還要費事動手指幹什麼?

第四次產業革命:當數百萬人工崗位被自動化取代,人類的創造力會被AI顛覆嗎?

不過,輸入文字有什麼意思?所以谷歌並沒有展示這一工具。

AutoDraw上線幾天後,谷歌又展示了其科學家進行的其他項目:藉助人工智能技術,讓計算機學會畫簡單畫。他們對循環神經網絡(RNN)進行了訓練,用的是去年上線的“Qiuck,Draw!”應用中的用戶作品。這款應用很有意思,比方說你畫了一隻長頸鹿或蝴蝶,它會根據你的作品猜測你畫的是什麼。之所以要用真人作畫訓練,是因為谷歌希望RNN能夠像人一樣,也有線條重疊、扭曲這樣的自然失誤。

我們不斷看到,藝術和算法之間的交集越來越多,但這是否也意味著,未來的人是否與創造力,也就無足輕重了?

第四次產業革命的興起

近期出爐的世界經濟論壇報告稱,作為所謂第四次產業革命的一部分,數百萬人工崗位被自動化取代。到2020年,自動化將搶去500萬崗位。當然,新崗位的誕生也是必然的,必方說IT和數據科學領域的工作將會大幅增加。

製造、生產等工作預計將受重創,而另一份報告顯示,在未來20年裡,還會有10萬多法律從業人員下崗。

這些也就罷了,但是藝術……藝術可是神聖的啊。藝術是人類情感的表達,電腦不可能擁有與人一樣的創造力,對吧?可是,我們已經看到機器智能和自動化對藝術界的影響了。

Prisma幾秒鐘就能把你的照片變成超現實藝術作品,既然有這種工具,當你想畫個風景圖,或給孩子畫張素描像時,還有必要僱人來做嗎?有讀者可能還不知道,Prisma是一款手機應用,運用神經網絡對每張照片進行分析,併為用戶提供多種藝術風格。

第四次產業革命:當數百萬人工崗位被自動化取代,人類的創造力會被AI顛覆嗎?

在一次採訪中,Prisma Labs聯合創始人Alexey Moiseenkov透露:“我們的應用運用了深度學習技術,能夠把圖片重新繪製一遍。我們通過分析大量照片,找出了典型的形式和線條,在實際使用中,Prisma會按照用戶選定的風格,用學習到的線條繪圖。”

在此我們要強調的是,Prisma等工具比人類的創作要好得多,未來還會越來越強大。如果用戶僅憑DSLR相機、三腳架和一款Prisma類型的人工智能圖片繪製應用,在手機上按下幾個按鈕,就能在幾秒鐘內得到一張“手繪”家族肖像,那誰還會請專業畫師呢?

將來很可能出現這樣一種情況:藝術家和藝術品經銷商根據作品的“手工度”來定價錢——“100%人工繪圖”標識將成為人類創作與機器創作的唯一區分。

不過,算法想要顛覆的,可不只是藝術行業。

設計行業

第四次產業革命:當數百萬人工崗位被自動化取代,人類的創造力會被AI顛覆嗎?

多年以來,Wix和Weebly等網頁自動設計服務讓菜鳥也能開發HTML5網站,它們用拖拖拽拽的方法取代了複雜的編程工作。對於不需要多少深度功能的基礎網站來說,這些工具就已經足夠了。但人們仍然需要程式化、簡單好用的網頁設計模版,這也就是為什麼專業設計師和程序員仍然能靠技術養活自己。

去年6月,Wix上線了一款網頁自動設計服務,搭載人工智能技術,名為Wix ADI。

Wix ADI根據現用戶的網站中收集數據,用於“滋養”自己的人工智能服務。網站開發人員只需要回答幾個問題,提出關鍵要求——比方說網站主題、分類等等。Wix會根據你的業務類型和所在地區挑選相關照片、文字和排版結構。

Wix ADI主管Nitzan Achsaf在發佈會上說:“Wix ADI不僅僅是一款最新的網站開發工具,更奠定了網頁設計市場的新標準。我們走在行業前沿已經近10年了,現在,作為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供應商,我們將讓網頁設計成為人人觸手可及的東西。”

並且,Wix承諾絕對不會有任意兩個網站一模一樣。

今年以來,類似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網頁設計平臺不斷湧現,並獲得了大量融資。舉兩個例子,TheGrid出售人工智能業務已經好幾年了,B12去年推出了一款類似Wix的測試版產品,吸引了1200多萬美元融資。

DIY網頁和應用設計工具到底能不能讓“菜鳥”趕上專業設計師和程序員,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業內多年。隨著人工智能不斷突破人們的期待,那些反對者也越來越憤怒。雖然這類工具的實用性取決於網站的開發目標,但如果在一個像谷歌那樣包羅萬象、簡便友好的網站上點幾個按鈕就能完成開發工作,那還要聘請專業設計師和程序員幹什麼呢?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機器已經足夠強大能取代專業網站開發人員,而是人工智能正向創造性行業滲透,更重要的是,它還在一天天變強。

音樂行業

算法能否創作出比肩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甚至莫扎特的音樂作品?有可能。不過不是現在,至少說近期無法實現。

去年9月,各大網站頭條都在驚叫,第一支人工智能流行歌曲已經創作出來了。確實是吸引眼球的消息,但並不完全準確。索尼研究人員使用專業的Flow Machines軟件,對一套人工智能系統進行了訓練。訓練後,這套系統兼具“風格轉換、優化和互動技能”,能夠編寫任意風格的歌曲。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那首名為《老爸的汽車》的歌,模仿披頭士樂隊的風格,真的,還不賴。

不過,如果準確描述這個作曲過程,我們應稱之為“人工智能輔助作曲”。

這首歌的歌詞和編曲由法國作曲家Benoit Carré完成,計算機只提供了流行音樂所共有的特點。其實幾年之前,索尼研究人員就已經開始研究音樂創作工具,今年年底,我們或將聽到一整張由人工智能作曲的專輯。

索尼並非唯一一家鑽研音樂製作的公司。去年,谷歌宣佈啟動Magenta項目,由Google Brain團隊負責,致力於探索機器學習技術能否“創作出扣人心絃的藝術和音樂作品”。今年初,這家互聯網巨頭推出了互動版人工智能Duet,用戶可以在這款應用上彈奏虛擬鋼琴,和計算機系統鬥歌。

另一邊,倫敦創企Jukedeck正在攻關一款人工智能作曲工具,能夠自主創作音樂。為了方便視頻作者快速找到合適的背景音樂,Jukedeck正在訓練深度神經網絡,使其瞭解如何創作、改編音樂,最終,終端用戶能夠定製自己所需要的音樂。

第四次產業革命:當數百萬人工崗位被自動化取代,人類的創造力會被AI顛覆嗎?

眼下,全世界的吉他樂隊、DJ和管絃樂隊還無需擔心太多。雖然計算機在“寫歌”上越來越厲害,但藝術家們最大的擔心是,如何在按需流媒體時代賺錢。

2014年,Spotify收購了音樂智能和數據平臺Echo Nest,加大在音樂推薦上的投入。Spotify的明星推薦產品叫做Discover Weekly,一份個性化歌單,通過分析用戶在Spotify上聽過的音樂生成。

Spotify會分析用戶的聽歌歷史,然後和其他用戶的聽歌行為進行對比,找到經常一起出現的歌。這一技術已經不能用好來形容了,簡直棒呆。儘管面對著來自蘋果的強勢競爭,但在利用算法和自動化技術提供音樂推薦這場大戰中,Spotify是毋庸置疑的贏家。

電腦推薦的好處在於,它所瞭解的音樂一定比人類DJ要多得多。算法生成的歌單永遠是獨家定製,而DJ推薦難免存在偏見。

無獨有偶,另一款應用Shazam可以分析音樂結構,告訴你這首歌叫什麼名字,演唱者是誰。你只需拿起手機,按下按鈕,等待它識別就可以了。用這款應用來發現音樂,整理出那些偶然入耳的歌,倒是非常不錯的辦法。這類科技讓所有人都成了音樂行家,卻不需要投入多少時間和精力。你什麼都不用知道,會點按鈕就行。識別出歌曲後,Shazam會直接跳轉至Spotify或者iTunes,簡化播放或購買過程。

Spotify和Shazam結合,將對憑藉知識取勝的作曲家和DJ帶來重重一擊。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歌曲信息,當你知道Spotify上有最符合自己口味的音樂時,還要注意廣播裡的10佳排名榜幹什麼呢?當你能輕輕鬆鬆用Shazam識別出陌生歌曲時,還要著急找小夥伴問什麼呢?

寫作行業

第四次產業革命:當數百萬人工崗位被自動化取代,人類的創造力會被AI顛覆嗎?

我們很難想象,會不會有一天機器能寫出世界級的小說,不過技術人員們在往這方面發展這倒是真的。遣詞造句並不難,難的是在創作一篇故事的同時,確保語言流暢、文字優美、充滿智慧和激情。想必研究人員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不過,在生成新聞性內容上,機器已經有所建樹。去年夏天,美國聯合通訊社(AP)宣佈將和Automated Insights攜手,在棒球賽事報道中使用算法生成的文章。在此之前,聯合通訊社已經和Automated Insights合作了多年,利用電腦製作了上千篇營收報告。

Automated Insights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大數據進行分析,並將其編纂成新聞故事。芝加哥公司Narrative Science擁有一種類似技術,致力於為企業提供商務智能服務,或者說“數據講故事”。

Narrative Science首席科學家Kris Hammond說:“或許有一天,機器會獲得普利策獎,我們可以挖掘到數據背後的故事。”

有人擔心,未來算法會取代記者的工作,對此,聯合通訊社此前曾表示,擁抱機器報道,更多的是為了拓展報道範圍,而非消滅記者這一行業。有了機器報道,聯合通訊社可以報道更多的美國職業棒球小聯盟賽。

Automated Insights的首席創新官Joe Procopio表示:“機器內容從未試圖取代人工內容,它是另一種工具,另一支讓記者背後發涼的箭,如果可以這麼說的話。我們使用這種工具,是為了進行數據科學分析,減輕記者的負擔。這樣一來,記者能有更多時間進行採訪、論證工作,這更符合記者的工作本質。”

算法能否取代人工,最終取決於是否高效,至少說在商業領域是這樣。

問題是:算法能否在省時省錢的基礎上,還不降低出產質量?

“在利用自動化技術編寫新聞故事時,我們要考慮兩個問題。”Procopio說,“第一,這些數據是否足以支撐一個吸引人的故事;第二,自動化在特定商業案例中的使用,是否值得你去節省這些時間和資源。”

那麼,機器是否能通過訓練,根據文體要求——比方說營收報告、棒球賽事報道或訃告——來改變寫作風格?答案是肯定的,並且現在這一技術已經出現了。那麼,機器能寫出音樂會樂評或採訪稿嗎?

只能說:有可能。這背後的取決因素在於,平臺數據質量是否可靠,以及為開發這一系統所做的訓練是否划得來。

發展進程

自動化在多個行業對人工崗位的威脅是實實在在的,在這當中還包括創造性工作、流媒體服務等等。

這不僅僅是引起了我們的思考。人類之所以為人類,是因為擁有創造力,這是我們和機器的本質區別,如果機器將要讓我們從創造性工作中“解放”出來,那人類還需要創造力嗎?

從積極角度看,如果電腦的繪圖比人類更自然、更精美,那麼它可以當我們的老師,或輔助藝術家工作;此外,還有一種論調認為,人類永遠都會追求創造性工作,或者自己動手。因為當你只需按一個按鈕就能作畫時,繪畫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當然了,20年以後是否還存在這樣的工作,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當科技能為人類“修正”所有錯誤,比方說文檔裡的錯別字,繪畫裡歪歪扭扭的線條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漸漸喪失創造能力。我們再也不需要記住發生過的事情,或電話號碼,或是去外婆家走哪條路,因為一切都能在手機裡找到。長此以往,這必將影響人類的記憶力。

同理,如果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總有工具“幫助他們”,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不過,也無需過於擔心。目前,機器還未擁有獨立完成創造性工作的能力,只是修補邊邊角角,甚至仍然需要人類協助。對創造力要求極高的工作——比如寫小說、調查類新聞稿等等還是需要人類完成,短期內電腦也不可能取代。

在這裡我們要提一部去年製作的科幻電影——《陽春》(Sunspring),這部電影由真實演員演繹,但劇本出自機器之手。其靈感來自之前Alphabet旗下AlphaGo人工智能系統在古老的圍棋比賽中戰勝人類頂級選手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劇本由“名為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的循環神經網絡”創作,非常有趣,雖然沒多大意義,但它提醒了我們,機器離創作優質的藝術作品已經不遠了。

另外,我們也要注意區別人工智能和“算法智能”,前者意味著電腦具備等同人類的思考、理解和適應能力,後者則表示利用數學知識來促進人與機器的協作。

Phil Tee是Moogsoft的董事會主席兼CEO,這家公司致力於為企業提供算法智能服務。簡單說就是,Moogsoft通過修改算法,來幫助企業完成瑣碎的運營工作。

Phil說,人工智能是指計算機系統能夠勝任需要人類智慧的工作,比方說視覺感知、語言識別、決策制定、翻譯等。而算法智能則是使用數學原理來幫助企業解決不斷變動、不可預測的大問題,比如IT環境等。算法智能其實是沒有任何人工智能可言的。

Phil的話說到了點子上。使用算法來預測你喜歡哪種音樂或電影確實智能,但它本身不具備創造性。它或許能把工作做得比人好,但並不屬於“藝術”的一部分。因此,雖然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算法智能來優化、簡化運營過程,希望以此甩開競爭對手,但藝術本身並沒有受到直接威脅。

但是,會不會有那一天,計算機能夠獨立寫完一本書,編出一首曲子,創作一部電影呢?

“那是肯定的,但通向這個目標需要實現的技術進步太多了。”Phil補充說道,“今天我們一般使用的神經網絡大約擁有數百至數萬神經元,還不如一隻海蔘聰明,要知道海蔘大腦裡有18000多個神經元呢。開發出一個具備創造性思維的機器很重要,但過程也一定很長。”

或許,我們應當把智能看作創造力的補充,而非取代之物。畢竟,創造力是決定人之為人的本質。藝術需要人類,人類也需要藝術。機器或許能促進兩者融合,甚至搶佔一些工作,但作為我們的專有特徵,藝術和人類是永遠不可分割的。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00464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