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日本20年?中國人工智能現在就已經全面碾壓日本!

人工智能 日本 語音識別 機器人 人工智能機器人聯盟 2017-05-25



落後日本20年?中國人工智能現在就已經全面碾壓日本!

文 溯游尋

前不久,國產航母的下水和海上鑽井平臺首次成功開採出可燃冰這2件大事刷爆了各大新聞頭條,一種為國驕傲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正如剛剛落幕的一路一帶國際高峰論壇,中國開始引領世界的發展潮流。

然而幾年前去日本買馬桶蓋子卻是一種時尚,日貨比國貨好在當時也幾乎成為一種共識。但是風水輪流轉,如今從手機到家電等多個領域,日本在中國市場開始節節敗退,曾經引以為豪的技術高地也大多被中國奪回。

落後日本20年?中國人工智能現在就已經全面碾壓日本!

事實上,即使是在科技領域最前沿、最熱門的人工智能領域,中國也已經開始領先日本,甚至在某些方面甩開日本較大的距離。

AI研究論文數量中國大幅領先日本

咱就不BB了,直接用數據說話,從已經公開發表的論文數量上來看,中國甩開日本就不止一點點了。

先來說說日本公佈的自己的情況,今年年初,日本文部科學省統計調查了AI研究領域有權威的3個國際會議。參加這些會議之前都有專家審查,獲得通過的還不到3成,只有水平高的成果能發表。

落後日本20年?中國人工智能現在就已經全面碾壓日本!

以2010~2015年舉行的會議為對象,按照發表者、所屬機構和國籍等進行了分類。 從最具權威的美國人工智能學會的國際會議來看,最近3年來,美國和中國的發表成果出現激增。2015年美國的大學和企業的發表達到326項(48.4%),比例最高,其次中國為138項(20.5%)。兩國佔整體的約7成。而日本僅排在第8位,僅為20項(3%)

在人工智能的深度開發和應用上 中國完勝日本

也許在一些外行人看來,人工智能就等同於機器人了,有人還會說日本在機器人技術上領先,筆者來告訴你這樣理解人工智能是錯誤滴。

拋開概念不談,簡單來講人工智能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計算智能(機器人能計算和存儲)、第二層是感知智能(機器的視覺、聽覺可以超過人工)第三層認知智能(未來的核心)。

很明顯,第三層的認知智能是最高級的。日本機器人技術領先,是硬件的運動能力和精度部分,人工智能這部分並不領先。論計算能力,中國的超算在速度,能耗和總計算能力都領先日本;超級計算機的冠軍一直在中國手裡,申威太湖之光速度世界最快,而且單位運算次數最節能。

落後日本20年?中國人工智能現在就已經全面碾壓日本!

中國“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每秒運算的峰值達5.49億億次

在感知智能方面,中國也是大幅領先日本。以BAT為例,人工智能的運用已經進入到了實質性的階段。百度的圖片識別搜索,中國公安部2016年推出的網上身份證人臉識別;蘋果和科大訊飛的語音高精準識別輸入(Siri中文就是使用了訊飛的技術);

阿里在杭州搞的城市大腦智能交通系統通過識別車牌和車流控制交通;騰訊的機器客服等都是人工智能。在深圳,2016年大部分停車場都實現了車牌識別自動抬杆進站,出站自動識別車牌計算停車費,完全不需要停車卡了 。

語音識別領域 中國是當之無愧的老大

2016年老羅的錘子發佈會的訊飛輸入法,零差錯將演講語音轉化成文字輸入,就是用機器的智能語音識別。2016年全球的語音合成大賽暴風雪競賽中,全世界頂尖科研機構和科技公司都會參加,5 分是播音員的水平,4 分是普通人的說話水平,中國科大訊飛是 4.2 分,第二名只有 3.9 分。

落後日本20年?中國人工智能現在就已經全面碾壓日本!

羅永浩在2016年錘子手機發佈會上展示了訊飛的語音識別技術

全世界,讓計算機念小說風格、故事風格的語音合成,只有中國做的超過了普通人的水平。再舉個栗子,中國聯通,電信,移動等,你打電話進去會聽到一個女聲,很多人可能以為那是人讀之後錄下來的,其實很多聲音是機器合成發出的,這背後就是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結果。

中國在語音識別領域的強大獲得國際高端客戶的認可。在噪音下的語音識別,做的最好的也是中國,目前奔馳寶馬的新一代汽車,在車速超過100公里,開著空調的情況下,只有使用中國技術才能實現最高的語音識別能力。

那麼日本呢?日本還沒出現有影響力的專業做語音識別的科技公司!(或許有但沒有參加過國際大賽,獲得廣泛認知)

認知智能 中國全面超越日本

人工智能第三層是認知智能,也就是機器能夠做出認知和判斷,這關係到神經網絡的研究。

在中國,機器已經參與協助閱卷的工作,2016年上海的本科生的四六級考試,在江蘇、湖南等地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試中對學生的語文和英語作文判分,其準確度已經超過人工的平均水平。

再比如機器翻譯,在國際口語翻譯大賽( IWSLT)中,以前的比賽漢英翻譯項目都是日本研究機構全球第一,英漢翻譯項目都是美國機構全球第一。

從2014年 11 月的比賽開始,中國獲得了連續獲得這兩個項目的全球第一,終結了這個歷史:科大訊飛英漢和漢英都是全球第一名。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組織的機器翻譯大賽,從2015 年 2 月開始中國也是全球第一。

並且,中國人工智能在認知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也很快轉化到現實的應用中。

2016年12月,上海高級法院招待了來自 11 個國家的大法官和高層管理者。就把國內的翻譯轉寫平臺用於這次會議上,在上海高院如此高端的接待中做實時翻譯,得到了所有參會的國際友人的高度評價。

在人工智能的綜合實力比拼上 中國遠勝日本

日本的機器人技術,如果是做機械動作,做的和人體形態相似,這個的確要比中國強;但你讓它識別語音,讓它說話,讓它搞翻譯,讓它判定考試試卷,讓它識別圖片,讓它做複雜語言認知,和中國的差距就出來了。

例如2016年11 月 15 號,由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組織的國際非常知名 KBP 認知大賽中,包括卡內基梅隆和 IBM 這些企業和研究機構都參加了,中國也獲得全世界第一名,以下是一道原題:“美國大選期間,特朗普炮轟傑克•布什,說伊拉克戰爭就是你哥哥的錯。”

機器需要自動判斷出所有的地名、國家和人名,還要知道“你哥哥”其實指的就是前美國總統喬治•布什。這個 KBP 比賽是英語,漢語和西班牙語 3 個語種同時上,中國都是全世界第一名。所以這些在國際頂尖舞臺上的認知成果,在這樣的機器認知能力測試中,中國領先日本不止一點點。

中國的人工智能,不僅在基礎研究論文數量和國際比賽中領先日本,並且隨著百度,科大訊飛,騰訊,阿里,華為等企業實現了落地,已經開始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落後日本20年?中國人工智能現在就已經全面碾壓日本!

百度在人臉識別領域的成績獲得世界認可

你隨便下個e代駕APP,現在都實現了對司機人臉識別和後臺數據庫比對,中國公安部已經在酒店試點人臉識別入住,2016年9月杭州G20期間杭城酒店就實行了人臉識別入住。

你打開支付寶APP, 點我的客服,和你對話的都是阿里機器人。你打開蘋果手機siri,用的就是國產語音識別技術。你下載訊飛輸入法,可以實現世界最高精度語音轉化為文字輸入。打開百度,可以語音搜索,可以進行圖片搜索。而日本由於沒有大量互聯網企業做應用,日本的人工智能研究,基本還停留實驗室。中國無論在科研成果,還是產業化應用上都領先日本。

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都是超級新興產業,日本還在原地發呆。而中國在雲計算領域已經形成了阿里,騰訊,華為等雲計算強力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也出現了百度,科大訊飛這樣的領軍公司,百度相關人工智能技術連續2年上榜《MIT科技評論》年度十大技術榜單。科大訊飛2016年營收已經超過了4.5億美元,增長超過30%。阿里,騰訊和華為也在進軍人工智能領域。

例如阿里在杭州開發的城市大腦系統,IEEE院士、阿里雲機器視覺科學家華先勝說,阿里城市大腦是全球唯一能夠對全城視頻進行實時分析的人工智能系統,極大的提高杭州的交通通行效率和治安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城市大腦還能通過接入新功能不斷進化升級。

落後日本20年?中國人工智能現在就已經全面碾壓日本!

例如下面這個,2017年5月18日,全球權威機器視覺算法測評平臺KITTI的世界紀錄再此被刷新。來自中國的科技公司阿里雲將其車輛檢測的準確率拉昇至90.46%。車輛檢測被認為是實現無人駕駛的關鍵技術,極具挑戰。此次重大技術突破是由阿里巴巴iDST視覺計算研究員華先勝領導的團隊完成。他們提出了基於區域融合決策和上下文相關的多任務深度神經網絡,用於複雜場景下的車輛檢測任務,重點解決其中多視角,多姿態以及車輛遮擋等問題此項技術已經實現上傳城市大腦。

另外,就算在人工智能領域比較低調的騰訊,其開發的國內最強的圍棋AI絕藝,即使比不上谷歌的阿爾法狗,但在國內平臺上也屢次戰勝包括柯潔在內的國內頂尖圍棋選手。

小結:所以說,日本在人工智能領域逐漸被中國趕超已經成為鐵定的事實,除了阿西莫機器人,日本在人工智能領域還有什麼能跟中國叫板呢?梳理這些不是為了貶低日本,他們的專注和匠人精神永遠值得國人去學習,但也並必要崇洋媚外,因為我們正抓住了歷史發展的新機遇,中國崛起之路已然勢不可擋。

更過精彩關注微信公眾號:caia617 即刻加入中國人工智能機器人聯盟微信交流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