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佈式資本余文波:區塊鏈的原理、應用及投資'

"

本文為分佈式資本執行董事、區塊鏈資深投資人余文波在7月26日,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舉辦的第八期蜂巢學院上的演講《區塊鏈:原理、應用及投資》。整理自現場速記稿,有部分不影響原意的刪減。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將從原理、應用及投資的角度和大家談一談區塊鏈。


"

本文為分佈式資本執行董事、區塊鏈資深投資人余文波在7月26日,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舉辦的第八期蜂巢學院上的演講《區塊鏈:原理、應用及投資》。整理自現場速記稿,有部分不影響原意的刪減。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將從原理、應用及投資的角度和大家談一談區塊鏈。


分佈式資本余文波:區塊鏈的原理、應用及投資


區塊鏈的原理

首先,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是一種去信任中介的、可靠的分佈式賬本技術,它有以下三個特質:

· 區塊鏈是一種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佈式賬本技術;

· 以嚴謹的數學解決方案構建起了與“中心化”機制相媲美的“去中心化”信任機制;

· 區塊鏈技術將重構人類經濟活動的基礎架構,催生出全新的分佈式商業形態。

關於它的定義,我比較認可的是“區塊鏈是在沒有信任基礎的主體間構築合作的一種技術手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特幣。相隔萬里的參與者可以共同參與比特幣網絡的維護,在沒有信任基礎的主體間構築或大或小規模的協作,這是區塊鏈技術最核心的東西。這個核心特質與分佈式商業非常吻合,即通過技術手段保證合作各方相互之間的對等。

那麼,什麼是分佈式商業形態?

分佈式商業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和思維的新型商業形態,其最重要的特質就是使對等合作成為可能。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以對等合作為基礎的商業形態或者商業模式。比特幣網絡就是對等網絡,這個網絡裡的每個節點,都是對等的,不存在中心化的節點。

區塊鏈的應用

分佈式資本從2015年開始做區塊鏈領域的投資,是中國區塊鏈行業最早的機構投資者之一。至今三年多的時間內,共投資超過一百五十個項目,其中70%左右是境外項目。通過這幾年的投資,我們接觸了整個市場上相當大部分的項目。目前來看,區塊鏈在以下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落地應用。

金融領域

區塊鏈最早被應用的領域是金融行業。在金融行業裡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三個子領域。

一是清結算。2015-2016年的時候,第一批對區塊鏈感興趣的機構就是金融體系裡的清結算機構,比如DTCC、歐清所、中證登、中債登等。在區塊鏈的世界裡,支付即結算,比特幣不需要任何第三方中介機構記賬,支付後就可以直接在錢包裡看到。現行的所有金融交易都包括交易環節和清結算環節。為了金融體系運轉,清結算環節耗費了大量的經濟資源。如果我們用區塊鏈技術構建一個金融交易系統,則會比傳統的交易和清結算系統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這方面很多機構都在做嘗試,例如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就正在著手構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交易系統。

二是支付。不僅僅是比特幣,還包括現實生活中真正的支付。現在跨國間的支付效率不高,花費時間較長,而且成本相當高。這是跨國支付的痛點,用現有的技術手段、組織架構、思路不能解決,於是有人就想到用區塊鏈技術的特點來解決這些痛點。abra就提出了一個理念,在跨國支付領域裡面基於區塊鏈技術,人人都是一個支付節點,不需要任何現有的金融基礎設施。用abra開發的系統思路,完全不需要用現在的銀行,他用比特幣系統做一個橋接,比特幣系統是一個全球性的網絡,在主要經濟體裡面都形成了效率很高的比特幣和本國法幣之間的交易系統,可以很方便地把所持有的法幣換成比特幣或者反過來。這個商業模式給我們一個啟示,基於區塊鏈的商業模式未必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第三個是保險。最開始,保險不是現在的商業保險形式,而是互助保險。即有共同利益的群體在一起,相互提供支撐,這是互助保險的概念。互助保險能夠使得某個群體抗風險能力增強,但也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構築互助保險的群體很難找到有共同需求的人。於是商業保險出現了,商業保險雖然使得生活受到了保障,但需要支付很高的保費。因此,當區塊鏈技術出現之後,很多人就開始研究區塊鏈與保險結合的可能性。因為區塊鏈的本質是可以在沒有信任基礎的主體之間構築大規模協作,保險的本質是互助,區塊鏈的技術手段和思維模式,可以使得保險迴歸“互助”本質。

以太坊區塊鏈的出現使得智能合約的概念誕生。智能合約能把以前通過個體與個體之間基於社會法律保障體系和制度締約形成的合約,變成無需外部制度來確保執行的某種合約或某種約定,通過代碼自動執行。

現在已經有人開始嘗試開發相應的智能合約,來自動化執行保險合同。當然,現在還做不到像傳統商業保險機構所提供的那樣複雜的保險合同,但一步步小的嘗試,其實也能帶來大量的創新,解決很多問題。


"

本文為分佈式資本執行董事、區塊鏈資深投資人余文波在7月26日,萬向區塊鏈實驗室舉辦的第八期蜂巢學院上的演講《區塊鏈:原理、應用及投資》。整理自現場速記稿,有部分不影響原意的刪減。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將從原理、應用及投資的角度和大家談一談區塊鏈。


分佈式資本余文波:區塊鏈的原理、應用及投資


區塊鏈的原理

首先,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是一種去信任中介的、可靠的分佈式賬本技術,它有以下三個特質:

· 區塊鏈是一種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佈式賬本技術;

· 以嚴謹的數學解決方案構建起了與“中心化”機制相媲美的“去中心化”信任機制;

· 區塊鏈技術將重構人類經濟活動的基礎架構,催生出全新的分佈式商業形態。

關於它的定義,我比較認可的是“區塊鏈是在沒有信任基礎的主體間構築合作的一種技術手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特幣。相隔萬里的參與者可以共同參與比特幣網絡的維護,在沒有信任基礎的主體間構築或大或小規模的協作,這是區塊鏈技術最核心的東西。這個核心特質與分佈式商業非常吻合,即通過技術手段保證合作各方相互之間的對等。

那麼,什麼是分佈式商業形態?

分佈式商業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和思維的新型商業形態,其最重要的特質就是使對等合作成為可能。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以對等合作為基礎的商業形態或者商業模式。比特幣網絡就是對等網絡,這個網絡裡的每個節點,都是對等的,不存在中心化的節點。

區塊鏈的應用

分佈式資本從2015年開始做區塊鏈領域的投資,是中國區塊鏈行業最早的機構投資者之一。至今三年多的時間內,共投資超過一百五十個項目,其中70%左右是境外項目。通過這幾年的投資,我們接觸了整個市場上相當大部分的項目。目前來看,區塊鏈在以下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落地應用。

金融領域

區塊鏈最早被應用的領域是金融行業。在金融行業裡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三個子領域。

一是清結算。2015-2016年的時候,第一批對區塊鏈感興趣的機構就是金融體系裡的清結算機構,比如DTCC、歐清所、中證登、中債登等。在區塊鏈的世界裡,支付即結算,比特幣不需要任何第三方中介機構記賬,支付後就可以直接在錢包裡看到。現行的所有金融交易都包括交易環節和清結算環節。為了金融體系運轉,清結算環節耗費了大量的經濟資源。如果我們用區塊鏈技術構建一個金融交易系統,則會比傳統的交易和清結算系統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這方面很多機構都在做嘗試,例如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就正在著手構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交易系統。

二是支付。不僅僅是比特幣,還包括現實生活中真正的支付。現在跨國間的支付效率不高,花費時間較長,而且成本相當高。這是跨國支付的痛點,用現有的技術手段、組織架構、思路不能解決,於是有人就想到用區塊鏈技術的特點來解決這些痛點。abra就提出了一個理念,在跨國支付領域裡面基於區塊鏈技術,人人都是一個支付節點,不需要任何現有的金融基礎設施。用abra開發的系統思路,完全不需要用現在的銀行,他用比特幣系統做一個橋接,比特幣系統是一個全球性的網絡,在主要經濟體裡面都形成了效率很高的比特幣和本國法幣之間的交易系統,可以很方便地把所持有的法幣換成比特幣或者反過來。這個商業模式給我們一個啟示,基於區塊鏈的商業模式未必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第三個是保險。最開始,保險不是現在的商業保險形式,而是互助保險。即有共同利益的群體在一起,相互提供支撐,這是互助保險的概念。互助保險能夠使得某個群體抗風險能力增強,但也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構築互助保險的群體很難找到有共同需求的人。於是商業保險出現了,商業保險雖然使得生活受到了保障,但需要支付很高的保費。因此,當區塊鏈技術出現之後,很多人就開始研究區塊鏈與保險結合的可能性。因為區塊鏈的本質是可以在沒有信任基礎的主體之間構築大規模協作,保險的本質是互助,區塊鏈的技術手段和思維模式,可以使得保險迴歸“互助”本質。

以太坊區塊鏈的出現使得智能合約的概念誕生。智能合約能把以前通過個體與個體之間基於社會法律保障體系和制度締約形成的合約,變成無需外部制度來確保執行的某種合約或某種約定,通過代碼自動執行。

現在已經有人開始嘗試開發相應的智能合約,來自動化執行保險合同。當然,現在還做不到像傳統商業保險機構所提供的那樣複雜的保險合同,但一步步小的嘗試,其實也能帶來大量的創新,解決很多問題。


分佈式資本余文波:區塊鏈的原理、應用及投資


供應鏈管理

除了金融行業之外,區塊鏈技術落地的另外一個領域是供應鏈管理。國內就有很多結合區塊鏈技術做供應鏈管理的項目,涉及家電、汽車等行業。供應鏈涉及到大規模協作,因此它很適合應用區塊鏈技術。

媒體領域

第三個是媒體。區塊鏈上記錄的數據可追蹤,因此在媒體領域可以用於數字版權的記錄和追蹤。當然,並不是簡單的追蹤就可以了,現有的管理體制要求要有權威機構認定,因此區塊鏈技術在這一領域的普遍應用還需要相應的社會管理體制的適度調整。

防偽溯源

第四個就是防偽溯源,利用的是區塊鏈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點。但並不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就能徹底解決防偽溯源的所有問題,區塊鏈技術能保證鏈上的記錄是不可篡改的,但是不能保證上鍊之前的東西一定是真的,所以要徹底解決防偽溯源問題需要結合其它的技術。

醫療領域

第五大領域是醫療。現在醫療機構獲得的醫療數據呈爆炸式增長,這些數據存在哪裡?存在醫院裡、研究機構裡、大型醫療設備商手上,很容易造成數據洩露,有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

基於區塊鏈系統保存的數據,可以做到“誰的數據誰作主”。數據安全性得到保障後,會延伸出很多新的商業模式。每個人可以掌握自己的數據主權,有權決定自己的數據用到哪裡,同時如果對方要用自己的數據,需要支付一定的報酬。這就是一種新的分佈式商業生態,每個人對等的合作,我該有的權利我掌控,貢獻能貢獻的東西、得到能得到的東西。

身份驗證領域

身份驗證領域也能用到區塊鏈技術。傳統互聯網缺乏一個身份層,每個人的身份是依託心化機構認定的。中心化的認證機構會導致整個互聯網的效率都很低,反覆認證的成本也很高。區塊鏈技術能為所有網絡參與者構造出一個分佈式的身份體系,這會極大地提高互聯網的運行效率。有很多項目都在做身份驗證,但還只是開始,需要找到一系列具體的方法來構建基於區塊鏈的分佈式身份認證體系。

公共管理領域

接下來的領域是公共管理,最典型的就是投票。比如,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大家都排著隊投票,效率低,又容易出錯。如果基於區塊鏈技術構建一個投票體系,再結合前面所講的身份體系,那選民在互聯網上就有一個唯一的身份,這樣政務管理系統就能改善很多。

物聯網領域

其它可能會深度應用區塊鏈的領域包括AI、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這些領域將來都少不了區塊鏈。物聯網出現很多年了,但到現在還沒出現大規模的商用。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硬件跟不上,缺乏高可用、高靈敏度的傳感器。另一方面可能是底層技術的問題,物聯網時代萬物互聯,人機之間、機機之間數據交互,不同的設備不需要人的指令,只需要獲得其它設備數據就能有所動作,這是物聯網未來所應該達到的目標。基於此,數據的安全性就變得至關重要,需要有一套機制或者一種技術讓人相信這個數據,以及數據傳輸是萬無一失的。如果這兩者的安全性不達標,那基於數據的這些領域的發展都是空談。現在來看,比較現實可用的底層技術可能就是區塊鏈,如果這些領域的數據是構築在基於區塊鏈的數據交互系統上,那麼它上層的應用才可能讓大家放心。

區塊鏈監管

最後我們來看看監管方面的情況,全球範圍內的區塊鏈監管大體上分為三類一類是經濟體量不大且相對落後的國家把區塊鏈看作一個發展機會,在監管上比較開放;另一類是監管框架清晰並且相對寬鬆的發達經濟體,如新加坡、瑞士等,目前大部分區塊鏈項目都註冊在這些國家;第三類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大型重要經濟體,這些經濟體的監管機構一直都在比較積極地跟蹤、研究區塊鏈的發展,再加上來自區塊鏈業內的一些力量自下而上的推動,我們預期不用太久,其監管框架就會變得逐步明晰。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有什麼問題歡迎大家和我多交流。

文章來源:萬向區塊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