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首晟隕落在區塊鏈寒冬

區塊鏈 投資 風投 斯坦福大學 人工智能 蜂巢財經News 2018-12-09
張首晟隕落在區塊鏈寒冬

文|武旭升、嚯嚯

編輯|文刀

12月6日,張首晟離世的5天后,人們從他家人發佈的訃告中得知噩耗。“在與抑鬱症鬥爭後,我們深愛的首晟於12月1日(上週六)意外離世。”

與他有過交往的人難以相信,這位理性、溫和的物理學家會和抑鬱症扯上關係,在55歲的年紀與世長辭。

噩耗在物理學界、互聯網圈、區塊鏈領域快速擴散,連醫療界人士也在轉發這一消息。這與張首晟的多重身份不無關係。

這位憑藉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拓撲絕緣體等研究獲得物理學界多個重量級獎項的科學家,去年剛剛發現“天使粒子”。他的導師楊振寧評價,張首晟獲得諾貝爾獎,只是時間問題。

他又是科學家中最愛做投資的人。2013年,他與他在斯坦福大學的學生谷安佳聯合創立了丹華資本,繼人工智能、大數據、醫療健康行業外,區塊鏈成為這家旨在連接美國創新與中國市場的機構極為看重的領域。

這位在業內備受尊重的科學家、投資人,倒在了區塊鏈的寒冬裡,曾與他有過交流的多個行業從業者感慨,“再也無法聽到張先生理性而開放的聲音了。”

相信數學驗證的區塊鏈投資人

張首晟去世的消息從朋友那傳來時,劉鬆正在開會。他是AAAChain的創始人,今年3月,他曾在張首晟的辦公室見到這位丹華資本的創始人,想獲得投資。

網上流傳的那張丹華資本至有限合夥人的郵件截圖裡,“驟然辭世”四個字讓劉鬆難以置信,“開玩笑的吧,張教授那個年紀,不可能有這個情況的。”

朋友圈裡越來越多人轉發這個消息,劉鬆趕緊向周圍的朋友核實,在微博上查找消息源頭,直到新聞消息不斷推送到他手機上。

廖翔甚至覺得這些消息都是假新聞。12月6日上午10點39分,他給張首晟一連發了三條微信,“你好啊,希望是假新聞,一切平安。”沒有人回。

消息越傳越多,渠道越來越確切,這位比特幣黃金BTG的發起人心裡開始不安,“他是真的去世了。”廖翔說,他失去了一個帶給他很多啟示的朋友。

劉鬆沒有獲得丹華資本的投資,廖翔也從未與張首晟有過商業上的合作。他們對這位投資人和科學家的共同印象是“待人親和而平等,思考快速而理性”。

劉鬆第一次和張首晟見面是今年3月,“在他的辦公室,我講我的項目AAAChain,還沒講完,他基本就已經聽明白了,你會發現,他對區塊鏈技術和投資非常專業。”

張首晟沒有投資AAAChain,劉鬆仍然感謝他的聆聽,“非常耐心,和他聊天也沒有壓力,你不會覺得你在跟一個多麼高大上的人在聊。”

廖翔還記得2015年他和張首晟的一面之緣,他在一個互聯網的大會上聽這位斯坦福的教授演講。會後,他向張首晟介紹自己,“我是搞區塊鏈的。”廖翔印象中,教授對區塊鏈“沒什麼興趣”。

2018年,在丹華資本創立的第五個年頭,區塊鏈成了這家風投機構重點盯上的風口。

此前,這家成立於2013年的風投機構旨在連接美國創新與中國市場,主要關注人工智能、大數據、企業服務等互聯網領域。“丹”取自斯坦福大學的另外一個譯音“史丹福”,“華”則寄寓中華。

2018年1月,張首晟的演講《區塊鏈技術是互聯網世界新的分合轉折點》被視作丹華資金進軍區塊鏈的“宣言”。

他在演講中提到,大概在4年前,他開始關注這個領域,“區塊鏈的技術可以把經濟行為加上隨機的數學算法使得網絡達到共識,比如說通過計算一個 Hash 函數的辦法,對共識進行投票……一旦我們有了共識之後,就會有一種信任,人和人之間會有一個新的合作機會。”

張首晟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規律放在了互聯網行業,以“價值交換”為特徵的新互聯網時代,需要以共識、信任為基礎,他認為信念建築在一個數學的算法上面,“In math we trust。”

張首晟隕落在區塊鏈寒冬

有數據統計,2018年年初至今,丹華資本投資了40多家區塊鏈項目,包括公鏈項目、交易所和多個加密貨幣,涉及行業的各個環節,總計投資事件金額在1.88億元左右。

技術出身的劉鬆認為,丹華對區塊鏈技術的“懂行”與張首晟的學術背景有很大關係,“我和教授交流的時候,各自一下子都能說到點子上去,項目有什麼難點,這個難點應該用什麼技術突破,突破方向是什麼,我們直接就開始聊乾貨了。”

張首晟對他的這些指導突破了他對學術派的認知,“他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學術型專家,他對區塊鏈技術運用場景非常專業。”

丹華資本在區塊鏈的投資上也因為一些項目的爭議而陷入質疑,比如IOST、FCoin身纏的醜聞和問題,就曾給這家機構帶來非議。

但這似乎並沒有影響業內人士對張首晟的評價,“他對區塊鏈的相信是從科學角度出發,他相信數學驗證,相信邏輯。”廖翔印象中,思想開放的張首晟,臉上總帶著笑容,看待事情的角度總能帶給人啟發性。

崇尚“大道至簡”的科學家

與其他需要聘請科學家來做風投機構的顧問不同,丹華資本最大的特點是創始人張首晟本人就是科學家。

1996年,33歲的張首晟就成為斯坦福大學的終身教授,這所為硅谷輸送人才的學府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列第二。

張首晟隕落在區塊鏈寒冬

他早早成為這所大學最年輕的正教授之一。“早慧”似乎是他成長中一直留給外界的印象,這一方面得益於父母的工程師背景,另外也與他個人對知識的渴望相關。

1963年出生在上海的張首晟,上學時恰逢“文革”。白天,父母下放到工廠做工,他鑽在閣樓讀書,《西方哲學史》、《西方藝術概論》,連伯父的大學畢業年冊他都沒放過,通讀了一遍。

15歲初中還沒畢業,他趁著恢復高考的第二年,利用一個暑假自修高中課程,冒險試考復旦大學,以高分被物理系錄取。選擇物理系,與那個時代他對李政道、楊振寧等物理學家的崇拜有關。

在復旦讀書兩年後,張首晟獲得了去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留學的機會,也是他尋找學術方向的起點。當時在他看來,物理學的最高目標是將愛因斯坦揭示的宇宙四大力統一起來,偶像楊振寧正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柏林自由大學畢業後,張首晟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錄取,如願以償成為了楊振寧的弟子,導師向他推薦了凝聚態物理這個在當時還方興未艾的領域,“今天看來,凝聚態物理在物理學領域中發展得最快,這體現了他三十年前精準的眼光。”張首晟在後來接受採訪時如此評價楊振寧對他的指點。

2007年,他發現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誌評為當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那年開始,他開啟了“獲獎模式”,幾乎包攬了物理界所有重量級獎項,包括歐洲物理獎、美國物理學會巴克萊獎、國際理論物理學中心狄拉克獎、尤里基礎物理學獎和富蘭克林獎章。

早在2014年,張首晟開始成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熱門候選人,湯森路透的預測名單中,第一次出現了四次華裔科學家,張被業內認為是最有競爭力的人選。但遺憾的是他與那年的諾獎失之交臂。

3年之後的2017年,他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華裔科學家王康隆、上海科技大學教授寇煦豐等發表重大發現:Majorana費米子存在。

這是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Ettore Majorana在80年前提出一個理論,他認為物理世界中存在一種粒子,沒有反粒子,或者自身就是它的反粒子。這一猜想隨著這位科學家在西西里島的消失而再也沒有得到重視。

今年3月的IT領袖峰會上,張首晟在分享《量子計算,人工智能與區塊鏈》的演講中說,很多有意思的科學發現需要改變固有的思維,他用中國古老哲學的思想舉例,“好像有陰就必有陽,有天使必有魔鬼。”而Majorana粒子的發現,如同讓他找到了一個“只有天使沒有魔鬼”的世界,於是他給這個被發現的粒子取名為“天使粒子”。

“天使粒子”的發現再次讓張首晟成為諾獎的熱門候選人,他的導師楊振寧曾評價,張首晟拿諾獎,只是時間的問題。

有著詩人氣質的楊振寧帶著張首晟進入了另一個科研境界,“他告訴我,詩歌追求的境界是用兩句話將複雜的感情說清楚,科學也是追求用一個簡單的公式去描寫大自然的所有萬千現象。藝術和科學是相通的,‘F=ma’、‘E=MC2’就是描寫大自然的最美麗的詩句。”張首晟曾以此描述楊振寧給他的啟發。

而“簡單”也成為此後張首晟研究物理和進入投資界後崇尚的理念之一。他喜歡用淺顯的語言講述物理世界,他把他的另一個重要發現“拓撲絕緣體”形容為電子高速公路,“電子在芯片裡的運動,就像一輛輛跑車在集市裡行駛,不斷地碰撞,產生熱量。你們把筆記本電腦放在腿上,時間一長就感覺很燙。正是電子間碰撞產生的熱量。”

在闡述丹華資本的投資理念時,他也用“大道至簡”來總結,“最終能夠得勝的技術一定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simplicity(簡單),一個是universality(普世)。”

他以Google顛覆Yahoo為例,“因為Yahoo要人工排序搜索結果,而谷歌能用機器自動排序搜索結果,谷歌的方式既簡單又普世,相比Yahoo人工排序的方式更具可拓展性。”

粒子永存 發現者隕落

張首晟的研究和觀點將永遠停留在學術和互聯網世界中,人們再也沒有機會聆聽這位科學家和投資人的創見,對於區塊鏈來說,行業失去了一位崇尚科學和理性的佈道者。

與他接觸過的人很難將這位親和、理智的科學家與抑鬱症聯繫在一起。張首晟離世的消息傳出後,有媒體援引他在斯坦福的學生描述,“從9樓還是19樓跳了下去。”

張首晟隕落在區塊鏈寒冬

廖翔不相信他有抑鬱症,“我跳樓他都不會跳樓,因為我們是做生意的,做生意會破產,但他的主業是做學術,又不會破產。”

張首晟離世後,有人想起來11月20日更新的一份報告。這份名為美國“301調查”的報告中,丹華資本的名字出現在名單中。

“301調查”報告來自1974年《美國貿易法》第182節第301條款的規定。該報告是美國政府針對“損害”美國知識產權利益和商業利益的外國政府,進行調查、報復和制裁的手段。

這份報告指責中國風險投資機構幫助中國政府轉移美國高新技術,報告點名了專門投資科技新創公司的丹華資本、投資醫療領域的通和毓承資本(6 Dimensions Capital)和蘇州市政府成立的元禾控股(Oriza Holdings)。

報告顯示,目前丹華已經在美國投資了113家高新技術行業,其中涉及到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等敏感技術。

“任何壓力都不必走到自己跳下來。”廖翔覺得,老朋友可能把有些事情看得太重了。

廖翔為他失去一個好友而難過。整個下午,他都在想為什麼沒能在10月去美國,“去了我肯定會約他,跟他聊聊天,或許他那時候就已經有壓力了。”

劉鬆仍然難以接受張首晟的離世,“不像其他名人的離開,你和他們比較遠,張教授感覺離我們很近,平時有接觸、交流,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突然就再也見不著了。”

他倍感遺憾,他時常跑硅谷,感覺隨時還能與張首晟見面,現在想來,發現彼此交流的時間太少,“再也沒有機會了。”

瞭解更多區塊鏈真相,請關注:蜂巢財經News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