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幾多年前我在廣東打工,我的部門經理買了他人生中的第一輛車,讓我開始認識一個國產的新品牌:奇瑞。從此,就一直對奇瑞有莫明的好感。

十年後,我也擁有了我自己的第一輛車,奇瑞E3,價錢真的“叫花車”,好而不貴,真的實惠,才6萬的車身。

"

十幾多年前我在廣東打工,我的部門經理買了他人生中的第一輛車,讓我開始認識一個國產的新品牌:奇瑞。從此,就一直對奇瑞有莫明的好感。

十年後,我也擁有了我自己的第一輛車,奇瑞E3,價錢真的“叫花車”,好而不貴,真的實惠,才6萬的車身。

我就是奇瑞車主,是不是我以後開車出去得帶個碗兒

網上有人說,奇瑞老司機換車,大部分還是會選擇奇瑞。說實話,我也會有8成的意願,瑞虎8就是我一直的心水選擇。不為其他,只為奇瑞耐操。

"

十幾多年前我在廣東打工,我的部門經理買了他人生中的第一輛車,讓我開始認識一個國產的新品牌:奇瑞。從此,就一直對奇瑞有莫明的好感。

十年後,我也擁有了我自己的第一輛車,奇瑞E3,價錢真的“叫花車”,好而不貴,真的實惠,才6萬的車身。

我就是奇瑞車主,是不是我以後開車出去得帶個碗兒

網上有人說,奇瑞老司機換車,大部分還是會選擇奇瑞。說實話,我也會有8成的意願,瑞虎8就是我一直的心水選擇。不為其他,只為奇瑞耐操。

我就是奇瑞車主,是不是我以後開車出去得帶個碗兒

重慶的保時捷女主讓我認識了奇瑞的另一名稱:叫花車。

我想不單單說的是奇瑞,還包括了許多國產車範圍內的品牌。

什麼樣的車是叫花車?那是用來討生活的車,不是用來炫富的車,或許在許多喜歡炫富的人心裡面就是這樣的概念,只不過讓這個保時捷女主說了出來。

我只說奇瑞,奇瑞是什麼樣的車?

奇瑞汽車成立於1997年,註冊資本41億元。經過十九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集汽車整車、動力總成和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試製、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自主品牌汽車製造企業,以及中國最大的乘用車出口企業。

奇瑞汽車具備年產90萬輛整車、90萬臺套發動機及80萬臺變速箱的生產能力,建立了A00、A0、A、B、SUV五大乘用車產品平臺,上市產品覆蓋十一大系列共二十一款車型。奇瑞以"安全、節能、環保"為產品發展目標,先後通過ISO9001、德國萊茵公司ISO/TS16949等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到2013年,奇瑞累計銷量突破400萬輛,產品遠銷80餘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已超過80萬輛,並連續11年成為中國最大的乘用車出口企業。

旗下兩家合資企業擁有觀致、捷豹、路虎等品牌。截至2019年,公司累計銷量已超過750萬輛,其中,累計出口超過150萬輛,連續16年保持中國乘用車出口第一位。

公司在蕪湖、大連、鄂爾多斯、常熟以及在巴西、伊朗、俄羅斯等國共建有14個生產基地,公司現有員工14000餘人,擁有專業研發人員超過5500人。

"

十幾多年前我在廣東打工,我的部門經理買了他人生中的第一輛車,讓我開始認識一個國產的新品牌:奇瑞。從此,就一直對奇瑞有莫明的好感。

十年後,我也擁有了我自己的第一輛車,奇瑞E3,價錢真的“叫花車”,好而不貴,真的實惠,才6萬的車身。

我就是奇瑞車主,是不是我以後開車出去得帶個碗兒

網上有人說,奇瑞老司機換車,大部分還是會選擇奇瑞。說實話,我也會有8成的意願,瑞虎8就是我一直的心水選擇。不為其他,只為奇瑞耐操。

我就是奇瑞車主,是不是我以後開車出去得帶個碗兒

重慶的保時捷女主讓我認識了奇瑞的另一名稱:叫花車。

我想不單單說的是奇瑞,還包括了許多國產車範圍內的品牌。

什麼樣的車是叫花車?那是用來討生活的車,不是用來炫富的車,或許在許多喜歡炫富的人心裡面就是這樣的概念,只不過讓這個保時捷女主說了出來。

我只說奇瑞,奇瑞是什麼樣的車?

奇瑞汽車成立於1997年,註冊資本41億元。經過十九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集汽車整車、動力總成和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試製、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自主品牌汽車製造企業,以及中國最大的乘用車出口企業。

奇瑞汽車具備年產90萬輛整車、90萬臺套發動機及80萬臺變速箱的生產能力,建立了A00、A0、A、B、SUV五大乘用車產品平臺,上市產品覆蓋十一大系列共二十一款車型。奇瑞以"安全、節能、環保"為產品發展目標,先後通過ISO9001、德國萊茵公司ISO/TS16949等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到2013年,奇瑞累計銷量突破400萬輛,產品遠銷80餘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已超過80萬輛,並連續11年成為中國最大的乘用車出口企業。

旗下兩家合資企業擁有觀致、捷豹、路虎等品牌。截至2019年,公司累計銷量已超過750萬輛,其中,累計出口超過150萬輛,連續16年保持中國乘用車出口第一位。

公司在蕪湖、大連、鄂爾多斯、常熟以及在巴西、伊朗、俄羅斯等國共建有14個生產基地,公司現有員工14000餘人,擁有專業研發人員超過5500人。

我就是奇瑞車主,是不是我以後開車出去得帶個碗兒

拿下面的比喻不知是否洽當:

——設計行業裡的排版人員,不求作品最好看,求符合大眾認知,能達到設計師水平,但比不上外國的面孔吃香。

——計算機行當裡的程序員,求的是穩定,但難免會有BUG,卻也可造個出“地表最強”發動機來。

——只有8000人的研發團隊,比起長城、比亞迪、吉利可能少了點,但為國產汽車行業造就了大量的人才,堪稱國產汽車工程師黃埔軍校。

但叫花車一直在成長,從爆款的QQ,到風雲, 到瑞虎,艾瑞澤,到奇瑞獵豹路虎,象極了一名求知慾很強的小學生,一路摸爬滾打,叫花車也有向上之心。如果是叫花車,也是個丐幫幫主。

反觀那些不顧消費者感受,長期割消費者智商稅和麵子稅的品牌,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網紅,不過風頭一時,終會和保時捷女主一樣,有跌落神壇的一天。開著豪車卻表現出與其不符的人品,這樣的人才叫“叫花”,這樣的車才叫“叫花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