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的十二個鐵帽子王

大清王朝,算上關外的歲月,一共存續了三百年,總共也就產生了十二個“鐵帽子王”。所謂“鐵帽子王”,是民間的通俗叫法,實際上就是指冊封為親王或郡王,另外賞賜“世襲罔替”,無論承襲多少代,爵位永遠不降。

十二個鐵帽子王裡,其中的八位是清初的開國功臣,因立下不朽戰功的皇室宗親。後來冊封的四位,都是為了穩固大清江山而立下卓越功勳的皇室子弟。不過,個人感覺,最後兩個鐵帽子王封的有點輕率了。

一、禮親王

大清王朝的十二個鐵帽子王

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二個兒子,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兄長,開國時期,威名顯赫的創業功臣,為了大清基業建立了無數的軍功。

禮親王的世襲爵位,一共傳了10代,共有12人襲爵,其中的兩個獲罪被削爵。

二、鄭親王

大清王朝的十二個鐵帽子王

濟爾哈朗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侄子,舒爾哈齊的第六個兒子,南征北戰一路拼殺得來的爵位。

鄭親王的世襲爵位,一共傳了10代,共有17人襲爵,其中的5人獲罪被削爵。

三、睿親王

大清王朝的十二個鐵帽子王

多爾袞以作戰勇敢,屢立奇功揚名,被冊封號“墨爾根代青”,崇德元年時封和碩睿親王。因多爾袞無子,後由同母弟弟多鐸之後,繼承爵位。

睿親王世襲爵位,一共傳了11代。

四、豫親王

大清王朝的十二個鐵帽子王

多鐸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15個兒子,因軍功卓著被冊封和碩豫親王。

豫親王世襲爵位,一共傳了9代,共有13人襲爵,其中的5人因獲罪被削爵。

五、肅親王

大清王朝的十二個鐵帽子王

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因軍功於崇德元年被封和碩肅親王。

肅親王的世襲爵位,一共傳了9代,共有10人襲爵。

六、莊親王

大清王朝的十二個鐵帽子王

清太宗皇太極的第5個兒子碩塞,因早期建國時的軍功,被封王爵。

莊親王的世襲爵位,一共傳了10代。

七、克勤郡王

大清王朝的十二個鐵帽子王

禮親王代善的長子嶽託,早年間隨父一起征戰,被封王爵。

克勤郡王的世襲爵位,一共傳了13代,共有17襲爵,其中3人獲罪被削爵。

八、順承郡王

大清王朝的十二個鐵帽子王

禮親王代善的孫子勒克德渾,同樣是由於軍功被封王爵。

順承郡王的世襲爵位,一共傳了10代,共有15人襲爵,其中3人獲罪被削爵。

九、怡親王

大清王朝的十二個鐵帽子王

允祥是清聖祖康熙玄燁的第13個兒子,因為擁立雍親王允稹即位有功,後被雍正封為和碩怡親王。

怡親王的世襲王爵,一共傳了8代,共有9人襲爵。

十、恭親王

大清王朝的十二個鐵帽子王

奕訢自小就聰明伶俐,在眾皇子中表現突出。很多人認為,他的能力要遠遠強於咸豐。

奕訢真正掌握實權,是在與兩宮太后發動“辛酉政變”扳倒肅順集團後。那時,他集領班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宗人府宗令和總管內務府大臣於一身,總攬清朝內政外交,權勢赫赫。

他掌權期間,發起了洋務運動,在一片內憂外患中迎來“同治中興”,強行為奄奄一息的清王朝續命半個世紀。

恭親王的世襲爵位,一共傳了3代,共有2人襲爵。

十一、醇親王

大清王朝的十二個鐵帽子王

醇親王奕譞,能力與奕訢相比差了好多。好在他有足夠的自知之明,奕譞最大的優點是,他知道自己不行,敢於放手讓行的人去辦事。比如,他知道李鴻章比他強,凡事放手讓李鴻章去幹。李鴻章遇到什麼困難,奕譞一定盡力解決。

他的鐵帽子,得來感覺有點玩笑了,一點都不嚴謹,更沒有那麼大的功勞。

十二、慶親王

大清王朝的十二個鐵帽子王

慶親王奕劻,能力不及恭親王,為人不及醇親王,最大的本事就是會撈錢,這個鐵帽子王得的更是兒戲。

奕劻在贏得慈禧寵信後,公開的買官賣官,聚斂財富。光是存放在外國銀行的存款就高達712.5萬英鎊,那時的物價,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倫敦購買了一幢豪宅也才2000英鎊。

慶親王世襲爵位,只有一代,還沒來得及傳承呢,大清就亡國了。

原創作者:文史不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