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清朝 康熙 順治 允礽 中國古代史 少有話說 2018-11-30

康熙 即 愛新覺羅·玄燁。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後先後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鄭氏臺灣)、親征噶爾丹、保衛雅克薩(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保清王朝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

康熙帝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後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廟號聖祖,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

人物關係

康熙 即 愛新覺羅·玄燁。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後先後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鄭氏臺灣)、親征噶爾丹、保衛雅克薩(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保清王朝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

康熙帝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後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廟號聖祖,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

人物關係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兒子 愛新覺羅·胤禛

基本信息

  • 本名
  • 愛新覺羅·玄燁
  • 別稱
  • 康熙帝;恩赫阿木古朗汗
  • 所處時代
  • 中國(清朝)
  • 民族族群
  • 滿族
  • 出生地
  • 北京紫禁城景仁宮
  • 出生日期
  • 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
  • 逝世日期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
  • 主要成就
  • 收復臺灣,抵制沙俄侵略,蠲免賦稅、發展經濟,編修文化典籍
  • 年號
  • 康熙
  • 廟號
  • 聖祖
  • 陵墓
  • 清景陵
  • 前任
  • 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
  • 後任
  •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
  • 在位時間
  • 1661年—1722年

生平經歷

早期經歷

玄燁是順治帝福臨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時為庶妃,順治帝生前沒有冊立太子。順治十八年,順治帝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選為繼承人,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順治十八年正月玄燁即位時只有6歲(虛歲8歲),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遺詔同時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

玄燁8歲喪父(存疑),10歲喪母。母親重病時,玄燁“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病故後,玄燁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康熙後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

智擒鰲拜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輔索尼病故。七月初七,14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在太和殿受賀,大赦天下。但親政僅十天後,鰲拜即擅殺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克薩哈,數天後與遏必隆一起進位一等公,實際政局並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時常召集少年侍衛在宮中作撲擊之戲,不過在五月十六日(6月14日),突然下令這些侍衛在鰲拜進見時將其逮捕。大臣商議鰲拜大罪三十條,請求誅其族,康熙帝念鰲拜功勞,赦死罪而拘禁,但誅殺了鰲拜的很多弟侄親隨及黨羽,不久鰲拜死於禁所。僅存的另一輔政大臣遏必隆因為長期勾結鰲拜,被削去太師、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平定三藩

愛新覺羅·玄燁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之信繼續鎮守廣東為引線,引發了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最後康熙帝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決定下令“撤藩”。

同年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發動叛亂,提出反清復明,並於次年派將率軍進攻湖南,攻陷常德、長沙、嶽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佈檄文,聲討清朝。廣西將軍孫延齡、四川巡撫羅森等許多地方大員紛紛反清。接著,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數月之內,滇、黔、湘、桂、閩、川六省丟失,一時間清帝國危在旦夕。隨後,陝西提督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等也相繼反叛,叛亂擴大到廣東、江西和陝西、甘肅等省。

康熙帝對策是堅決打擊吳三桂,決不給予妥協講和的機會;而對其他的叛變者則大開招撫之門,以此來分化叛軍,削弱吳三桂的羽翼,從而孤立吳三桂。在這個方針之下,康熙帝把湖南作為軍事進攻的重點,命勒爾錦等統領大軍至荊州、武昌,正面抵住吳三桂,並進擊湖南,又命嶽樂由江西赴長沙,以夾攻湖南。此外,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漢將漢兵作戰。

康熙十五年(1676年),陝西王輔臣和福建耿精忠在清軍進攻下,先後投降。廣東的尚之信也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投降。陝、閩、粵以及江西都先後平定。吳三桂侷促於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而清軍已由江西進圍長沙,其失敗之勢已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周,大封諸將。未幾即憂憤成疾,於八月病死。吳三桂死後,其部將迎立其孫吳世璠繼位,退居雲貴。此後,清軍先後收復湖南、廣西和四川。

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

統一臺灣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中風而死,臺灣鄭氏王朝發生政變,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大權實際上為馮錫範、劉國軒掌握,鄭氏官員向心力開始動搖,負責與清朝談和的傅為霖甚至願當內應。 姚啟聖認為是進攻臺灣的好時機,向康熙帝推薦施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出兵攻臺,在澎湖大敗劉國軒所率領的鄭氏海軍,收復了臺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臺灣設一府(臺灣府)三縣,即臺灣縣(今臺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隸福建省,並在臺灣設巡道一員,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八千。在澎湖設副將一員,兵二千。從而加強了中央對臺灣的管轄,促進了臺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驅逐沙俄

從明末開始,沙俄遠征軍曾多次入侵黑龍江流域,燒殺搶劫,四處蠶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廷勒令盤踞在雅克薩等地的沙俄侵略軍撤離清領土。沙俄軍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竄至愛琿劫掠,清將薩布素將其擊敗,並將黑龍江下游沙俄軍建立的據點均予焚燬,使雅克薩成為孤城。但沙俄軍負隅頑抗。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正月二十三日,為了徹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帝命都統彭春赴愛琿,數日攻克雅克薩城,即行回師,留部分兵力駐守愛琿,另派兵在愛琿、墨爾根(今黑龍江嫩江)屯田,加強黑龍江一帶防務。[2]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捲土重來,再次佔領雅克薩城。俄軍這一背信棄義的行為引起清政府的極大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報,即下令反擊。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軍2000多人進抵雅克薩城下,將城圍困起來,勒令沙俄侵略軍投降。托爾布津不理。八月,清軍開始攻城,托爾布津中彈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揮,繼續頑抗。八月二十五日,清軍考慮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薩,必待援兵,且考慮隆冬冰合後,艦船行動、馬匹糧秣等不便,於是在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面掘壕圍困,在城西河上派戰艦巡邏,切斷守敵外援。侵略軍被圍困,戰死病死很多,826名俄軍, 最後只剩66人。雅克薩城旦夕可下,俄國攝政王索菲亞急忙向清廷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清廷答應所請,准許沙俄軍殘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薩之戰結束後,雙方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締結了《中俄尼布楚約》,規定以外興安嶺至海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納河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均為清朝領土。

大破準噶爾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爾喀蒙古內部又分為扎薩克圖、土謝圖、車臣等三部,漠西厄魯特蒙古內部又分為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部。清軍入關之前,漠南蒙古就已歸附大清,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各部,也與清政府關係密切。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底,沙俄參加中俄邊界談判的全權代表戈洛文,在伊爾庫茨克專門接見了噶爾丹的代表,陰謀策動噶爾丹叛亂,支持他進攻喀爾喀蒙古。在沙皇俄國的唆使下,噶爾丹終於率兵進攻喀爾喀蒙古。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親率騎兵三萬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佔領整個喀爾喀地區。喀爾喀三部首領倉皇率眾數十萬分路東奔,逃往漠南烏珠穆沁(今內蒙古烏珠穆沁旗)一帶,向清廷告急,請求保護。康熙一面把他們安置在科爾沁(今內蒙古科爾沁旗)放牧,一面責令噶爾丹罷兵西歸。但噶爾丹氣焰囂張,置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勢南下,深入烏珠穆沁境內。對於噶爾丹的猖狂南犯,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徵集兵馬,嚴行防堵,一面調兵遣將,準備北上迎擊,先後在烏蘭布通和昭莫多大破準噶爾。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鑑於噶爾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詔親征。噶爾丹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服毒自殺而死。至此康熙時期平定噶爾丹叛亂之戰始告結束,喀爾喀地區重新統一於清朝。

噶爾丹死後,策妄阿拉布坦便成為準噶爾部的統治者。隨著他的統治地位的鞏固和地盤的不斷擴大,又滋長了分裂割據的野心,沙皇俄國也積極支持其叛亂。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支持下,不斷襲擊清軍據守的科布多、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哈密等軍事重鎮,並派兵侵入西藏,進行分裂叛亂活動。由於康熙及時派兵進藏協同藏軍進行圍剿,才將策妄阿拉布坦叛亂勢力趕出西藏。

九子奪嫡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為皇太子(2歲),日後皇太子

康熙 即 愛新覺羅·玄燁。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後先後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鄭氏臺灣)、親征噶爾丹、保衛雅克薩(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保清王朝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

康熙帝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後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廟號聖祖,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

人物關係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兒子 愛新覺羅·胤禛

基本信息

  • 本名
  • 愛新覺羅·玄燁
  • 別稱
  • 康熙帝;恩赫阿木古朗汗
  • 所處時代
  • 中國(清朝)
  • 民族族群
  • 滿族
  • 出生地
  • 北京紫禁城景仁宮
  • 出生日期
  • 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
  • 逝世日期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
  • 主要成就
  • 收復臺灣,抵制沙俄侵略,蠲免賦稅、發展經濟,編修文化典籍
  • 年號
  • 康熙
  • 廟號
  • 聖祖
  • 陵墓
  • 清景陵
  • 前任
  • 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
  • 後任
  •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
  • 在位時間
  • 1661年—1722年

生平經歷

早期經歷

玄燁是順治帝福臨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時為庶妃,順治帝生前沒有冊立太子。順治十八年,順治帝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選為繼承人,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順治十八年正月玄燁即位時只有6歲(虛歲8歲),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遺詔同時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

玄燁8歲喪父(存疑),10歲喪母。母親重病時,玄燁“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病故後,玄燁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康熙後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

智擒鰲拜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輔索尼病故。七月初七,14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在太和殿受賀,大赦天下。但親政僅十天後,鰲拜即擅殺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克薩哈,數天後與遏必隆一起進位一等公,實際政局並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時常召集少年侍衛在宮中作撲擊之戲,不過在五月十六日(6月14日),突然下令這些侍衛在鰲拜進見時將其逮捕。大臣商議鰲拜大罪三十條,請求誅其族,康熙帝念鰲拜功勞,赦死罪而拘禁,但誅殺了鰲拜的很多弟侄親隨及黨羽,不久鰲拜死於禁所。僅存的另一輔政大臣遏必隆因為長期勾結鰲拜,被削去太師、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平定三藩

愛新覺羅·玄燁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之信繼續鎮守廣東為引線,引發了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最後康熙帝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決定下令“撤藩”。

同年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發動叛亂,提出反清復明,並於次年派將率軍進攻湖南,攻陷常德、長沙、嶽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佈檄文,聲討清朝。廣西將軍孫延齡、四川巡撫羅森等許多地方大員紛紛反清。接著,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數月之內,滇、黔、湘、桂、閩、川六省丟失,一時間清帝國危在旦夕。隨後,陝西提督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等也相繼反叛,叛亂擴大到廣東、江西和陝西、甘肅等省。

康熙帝對策是堅決打擊吳三桂,決不給予妥協講和的機會;而對其他的叛變者則大開招撫之門,以此來分化叛軍,削弱吳三桂的羽翼,從而孤立吳三桂。在這個方針之下,康熙帝把湖南作為軍事進攻的重點,命勒爾錦等統領大軍至荊州、武昌,正面抵住吳三桂,並進擊湖南,又命嶽樂由江西赴長沙,以夾攻湖南。此外,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漢將漢兵作戰。

康熙十五年(1676年),陝西王輔臣和福建耿精忠在清軍進攻下,先後投降。廣東的尚之信也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投降。陝、閩、粵以及江西都先後平定。吳三桂侷促於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而清軍已由江西進圍長沙,其失敗之勢已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周,大封諸將。未幾即憂憤成疾,於八月病死。吳三桂死後,其部將迎立其孫吳世璠繼位,退居雲貴。此後,清軍先後收復湖南、廣西和四川。

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

統一臺灣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中風而死,臺灣鄭氏王朝發生政變,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大權實際上為馮錫範、劉國軒掌握,鄭氏官員向心力開始動搖,負責與清朝談和的傅為霖甚至願當內應。 姚啟聖認為是進攻臺灣的好時機,向康熙帝推薦施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出兵攻臺,在澎湖大敗劉國軒所率領的鄭氏海軍,收復了臺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臺灣設一府(臺灣府)三縣,即臺灣縣(今臺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隸福建省,並在臺灣設巡道一員,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八千。在澎湖設副將一員,兵二千。從而加強了中央對臺灣的管轄,促進了臺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驅逐沙俄

從明末開始,沙俄遠征軍曾多次入侵黑龍江流域,燒殺搶劫,四處蠶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廷勒令盤踞在雅克薩等地的沙俄侵略軍撤離清領土。沙俄軍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竄至愛琿劫掠,清將薩布素將其擊敗,並將黑龍江下游沙俄軍建立的據點均予焚燬,使雅克薩成為孤城。但沙俄軍負隅頑抗。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正月二十三日,為了徹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帝命都統彭春赴愛琿,數日攻克雅克薩城,即行回師,留部分兵力駐守愛琿,另派兵在愛琿、墨爾根(今黑龍江嫩江)屯田,加強黑龍江一帶防務。[2]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捲土重來,再次佔領雅克薩城。俄軍這一背信棄義的行為引起清政府的極大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報,即下令反擊。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軍2000多人進抵雅克薩城下,將城圍困起來,勒令沙俄侵略軍投降。托爾布津不理。八月,清軍開始攻城,托爾布津中彈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揮,繼續頑抗。八月二十五日,清軍考慮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薩,必待援兵,且考慮隆冬冰合後,艦船行動、馬匹糧秣等不便,於是在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面掘壕圍困,在城西河上派戰艦巡邏,切斷守敵外援。侵略軍被圍困,戰死病死很多,826名俄軍, 最後只剩66人。雅克薩城旦夕可下,俄國攝政王索菲亞急忙向清廷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清廷答應所請,准許沙俄軍殘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薩之戰結束後,雙方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締結了《中俄尼布楚約》,規定以外興安嶺至海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納河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均為清朝領土。

大破準噶爾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爾喀蒙古內部又分為扎薩克圖、土謝圖、車臣等三部,漠西厄魯特蒙古內部又分為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部。清軍入關之前,漠南蒙古就已歸附大清,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各部,也與清政府關係密切。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底,沙俄參加中俄邊界談判的全權代表戈洛文,在伊爾庫茨克專門接見了噶爾丹的代表,陰謀策動噶爾丹叛亂,支持他進攻喀爾喀蒙古。在沙皇俄國的唆使下,噶爾丹終於率兵進攻喀爾喀蒙古。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親率騎兵三萬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佔領整個喀爾喀地區。喀爾喀三部首領倉皇率眾數十萬分路東奔,逃往漠南烏珠穆沁(今內蒙古烏珠穆沁旗)一帶,向清廷告急,請求保護。康熙一面把他們安置在科爾沁(今內蒙古科爾沁旗)放牧,一面責令噶爾丹罷兵西歸。但噶爾丹氣焰囂張,置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勢南下,深入烏珠穆沁境內。對於噶爾丹的猖狂南犯,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徵集兵馬,嚴行防堵,一面調兵遣將,準備北上迎擊,先後在烏蘭布通和昭莫多大破準噶爾。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鑑於噶爾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詔親征。噶爾丹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服毒自殺而死。至此康熙時期平定噶爾丹叛亂之戰始告結束,喀爾喀地區重新統一於清朝。

噶爾丹死後,策妄阿拉布坦便成為準噶爾部的統治者。隨著他的統治地位的鞏固和地盤的不斷擴大,又滋長了分裂割據的野心,沙皇俄國也積極支持其叛亂。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支持下,不斷襲擊清軍據守的科布多、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哈密等軍事重鎮,並派兵侵入西藏,進行分裂叛亂活動。由於康熙及時派兵進藏協同藏軍進行圍剿,才將策妄阿拉布坦叛亂勢力趕出西藏。

九子奪嫡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為皇太子(2歲),日後皇太子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愛新覺羅·玄燁

變得驕縱與蠻橫並結黨營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殺索額圖,父子關係趨於緊張。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蘭圍場的布爾哈蘇行宮,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理由,宣佈廢除太子。之後眾多阿哥開始了對於皇位的覬覦。

大阿哥胤褆是庶長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歡,自知無望,向康熙提議八阿哥胤祀,理由是“術士張明德嘗相允祀必大貴”,又說要替父殺掉胤礽,讓康熙極為寒心,嚴加訓斥,同時對胤祀嚴加提防。這時三阿哥胤祉揭發大阿哥搞魘鎮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將大阿哥囚禁。康熙厭胤祀勾結胤褆,也將其關押,後又釋放。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復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末被告與刑部尚書齊世武、步軍統領託合齊、兵部尚書耿額結黨營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詔廢太子。從此廢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見此亂局,主動退出競爭。

胤礽再度被廢之後,八阿哥胤祀轉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禎(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十阿哥附庸八阿哥。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廢后,敢於為胤礽說好話,屬太子黨。胤礽二度被廢之後,胤禛看到胤礽絕無復立之可能,開始結黨營私,窺視儲位。這時形成了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胤祀為首的八爺黨兩大勢力。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壬寅年】12月20日)崩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零10月(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當時八爺黨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禎遠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軍統領隆科多宣佈康熙遺囑宣胤禛繼承皇位,是為雍正皇帝。

2013年8月29日,遼寧省檔案館新館首度展出的“康熙遺詔”,上面寫著:“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為政舉措

政治

康熙親政不久後,便宣佈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他還著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等考核制度。為了防止被臣下矇蔽欺騙,康熙還親自出京巡視,瞭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還有三次東巡、一次西巡,以及數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此舉極大的促進了康熙對民情的瞭解,他還親自巡視黃河河道,督察河工,並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康熙晚年倦勤,導致官吏貪汙,吏治敗壞。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御史參劾戶部堂官希福納等侵貪戶部內倉銀六十四萬餘兩,牽連的官吏多達112人。康熙說“朕反覆思之,終夜不寐,若將伊等審問,獲罪之人甚多矣” 。最後只把希福納革職,其餘官吏則勒限賠款。

軍事

統一臺灣,開府設縣

愛新覺羅·玄燁

初步形成了剿撫並用的方針,即“亂則聲討,治則撫綏”(《清聖祖實錄》卷180,康熙36年2月壬寅),“仰憑天道,俯愜人情,以萬不得已而用兵”(《御製親征平定朔漠方略序》)。康熙認為:“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專恃險阻”,“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清聖祖實錄》卷151,康熙三十年五月丙午)。為了維護祖國統一,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收復了臺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臺灣設一府(臺灣府)三縣,即臺灣縣(今臺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隸福建省,並在臺灣設巡道一員,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八千。在澎湖設副將一員,兵二千。從而加強了中央對臺灣的管轄,促進了臺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平定三藩

所謂“三藩”,是指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自清初以來,他們各霸一方,形成幾股割據勢力。“三藩”都擁有大量武裝。特別是吳三桂,“功最高,兵最強”,積極儲將帥,習武備,使“四方精兵猛將,多歸其部下”。他們仗著自己日益壯大的力量,飛揚跋扈,不聽約束,給清廷以很大威脅。而且所耗軍費巨大。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愛新覺羅·玄燁

1673年三月,以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之信繼續鎮守廣東為引線,引發了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最後康熙帝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決定下令“撤藩”。

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發動叛亂,提出反清復明,並於次年派將率軍進攻湖南,攻陷常德、長沙、嶽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佈檄文,聲討清朝。廣西將軍孫延齡、四川巡撫羅森等許多地方大員紛紛反清。接著,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數月之內,滇、黔、湘、桂、閩、川六省收復,一時間清帝國危在旦夕。隨後,陝西提督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等也相繼反叛,叛亂擴大到廣東、江西和陝西、甘肅等省。

1676年(康熙十五年)十月,福建耿精忠在清軍進攻下,被迫投降。廣東的尚之信也於1677年投降。閩、粵以及江西都先後陷落。1678年八月,吳三桂死,其部將迎立其孫吳世璠繼位,退居雲貴。此後,清軍先後收復湖南、廣西和四川。1681年,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

平定準噶爾叛亂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爾喀蒙古內部又分為扎薩克圖、土謝圖、車臣等三部漠西厄魯特蒙古內部又分為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部。清軍入關之前,漠南蒙古就已歸附大清,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各部,也與清政府關係密切。

噶爾丹起兵被粉碎以後,喀爾喀蒙古各部又回到了原來的居住地。在清政府的幫助下,噶爾丹暫時退兵。

玄燁設置將軍和參贊大臣率兵駐守科布多和烏蘇雅臺等重鎮,加強了對喀爾喀蒙古各部的管理和統治。

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明末清初,沙俄在亞歐大陸上不斷向東擴張,並於17世紀中期侵入了東北亞外東北地區。沙皇多次遣使來清,要求建立外交和通商關係,但 [因俄國侵佔清帝國領土等問題而遭到清政府拒絕]。此外,由於清初帝國內部尚未安定,所以直到17世紀80年代中期,康熙才對黑龍江地區的俄國據點雅克薩採取了有力的軍事行動,捍衛了東北邊疆一百五十多年的和平穩定。

管理西藏

在西藏問題上,康熙除了承繼順治帝尊敬並冊封達賴政策外,還派兵於1718年至1720年(康熙五十七年至康熙五十九年)間入藏,擊敗了佔據西藏北部的準噶爾汗國軍隊。此後,清朝分兵駐藏,並任命康濟鼐和頗羅鼐二人協助達賴班禪分理前後藏事務。


經濟

康熙認為“家給人足,而後世濟”,在繼續採取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的政策的同時,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體現了他仁愛的一面。

  • 其一,是廢止“圈田令”,即廢止貴族圈近京州縣田地的特權,將土地讓與百姓耕種;康熙在詔書上說:“自後圈佔民間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給還民間。”
  • 其二,延長墾荒的免稅時間。清初規定墾荒三年內免稅,以後改為六年;康熙十二年重申新墾荒田十年後徵稅。這一政策刺激了農民墾荒的積極性,使耕地面積迅速增加。
  • 其三,實行更名地政策。對於農民耕種的原先屬於明朝宗室的土地,康熙下詔農民可以不必支付田價,照常耕種。對於已交過“易價銀兩”的,可以從來年的常稅中沖洗。
  • 其四,蠲免錢糧。康熙提出“藏富於民”的思想,在陝、雲、貴、川、粵等省全國二十多個省區蠲免錢糧丁銀、通賦,其中重大蠲免計32次。並從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普免天下錢糧。下令“凡遇蠲免之年,免業主七分佃,戶三分。”使佃農也能得到好處。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間,清政府蠲免錢糧共計545次,免除天下錢糧計銀1.5億兩。
  • 其五,地丁合一。康熙對按丁徵收丁稅的方法進行改革。改革的經過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廷決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丁稅額數作為定額,以後新增人丁,不收丁稅。這就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這樣丁稅額數便固定下來了;第二步是實行地丁合一。這種辦法先在康熙末年開始行之於廣東、四川等省,到雍正元年(1723年)以後,又相繼在各省普遍推行起來。
  • 其六,修治黃河,淮河和永定河。清朝初年,黃河多次氾濫成災,在河南、安徽一帶經常決口,後來竟改道與淮河合流,從今天的蘇北地區入海,既影響了漕運,又使許多良田成了沙洲,嚴重的威脅著國庫的收入和人民的生活。對此,康熙帝表示十分關切。他曾把“三藩、河務、漕運”作為其時三件大事,並親自書寫成條幅,懸掛於宮中大柱上。他選派靳輔為河道總督,又對治河專家陳湟,委以重任。經過十年(1677年—1687年)的辛苦經營,終於使黃河、淮河各歸故道。永定河原名渾河,又稱“小黃河”,在流經北京附近時,常常淤塞成災。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政府招募了十幾萬民夫,在蘆溝橋附近的良鄉到東安,開掘了一條200里長的新河道,使原來的斥鹵之地,成為膏腴良田。康熙曾親自視察,並將渾河改名為“永定河”賦予永遠安定之義。
  • 其七,廢除匠籍制度。清朝初年,凡手工業工匠,均另有匠籍,要按政府規定服勞役,或者交納班匠銀代役。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下令將班匠銀併入田賦中徵收,從而使工匠們擺脫了人身的控制,有利於促進手工業發展。


文化

康熙強調興禮教。他在康熙十八年下詔說:“盛治之世,餘一餘三。蓋倉廩足而禮教興,水旱乃可無虞。比聞小民不知積蓄,一逢歉歲,率致流移。夫興儉化民,食時用禮,惟良有司是賴。”康熙自幼就對儒家學說充滿濃厚興趣,認為“殊覺義理無窮,樂此不倦” 。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二月,他在御製《日講四書解義序》中,明確宣佈清廷要將治統與道統合一,以儒家學說為治國之本。

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曆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曆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曆法和地圖。

康熙對西方文化也十分感興趣,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 ,並頗有著述。康熙對基督教也很有好感,後來康熙逐漸發現羅馬教廷試圖過多的干預清朝政治,並且皇子信仰基督後以此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遂開始有所抵制天主教。也有人指出康熙對科學的所謂興趣,一方面是用來炫耀,另一方面則也是當玩具供他個人取樂消遣的意思。而不是用於實際需要。

亦有學者指出,有才華的傳教士被皇帝欣賞和重用,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也被推崇和應用。而在民間,民人與西方傳教士能夠互相交遊,西學在社會中得以自由傳播,亦指出分別由康乾敕輯的叢書-《古今圖書集成》和《四庫全書》亦收錄了傳入中國的西方科學技術。

康熙除了學習西方科技之外還會應用實踐,其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在發現原來的地圖繪製方法相對落後之後,用科學方法和西方儀器繪製全國地圖。康熙亦會利用巡行和出兵之便,實地測量,吸取經驗。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委任耶穌會士雷孝思、白晉、社德美及中國學者何國楝、明安圖等人走遍各省,運用當時最先進的經緯圖法、三角測量法、梯形投影技術等在全國大規模實地測量,並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繪製成《康熙皇輿全覽圖》,其作被稱為在當時世界地理學的最高成就,英國李約瑟亦稱之為不但是亞洲當時所有的地圖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當時的所有歐洲地圖都要好、更精確。

康熙還以巡視之便訪求民間的有才之士,例如將在數學方面有很大成就的梅轂成調進宮中培養深造。梅轂成亦通過學習西方數學知識,重新令在明朝被廢棄的中國古代數學受到重視。

康熙對於宗教基本上是寬容的,不僅僅是滿洲的藏傳佛教信仰,他也大致接受基督宗教傳教士講道,還褒封道教白雲觀方丈王常月,並依於門下。

康熙時文字獄則相對有所減輕,比較著名的有《南山集》案。戴名世僅僅因為贊同方孝標給南明正名的觀點,結果就被斬首,家人好友等也被牽連為奴。還有朱方旦案、王錫侯案,以及親政前鰲拜等顧命大臣發起的《明史》案。


外交

  • 日本

清朝統一臺灣後,康熙由鄭氏那裡瞭解到對日貿易的眾多好處,於是清政府於1685年正式廢除了《遷海令》 ,頒佈了《展海令》 允許人民出海經商。這一開明的政策致使去長崎的唐船驟增三、四倍以上,互市之盛堪稱空前。同年,日本政府則頒佈《貞享令》,規定每年去長崎貿易的總額:中國船貿易額不得超過白銀六千貫,荷蘭船不得超過三千貫。貿易總額超過白銀六千貫後,即禁止此後該年入港的其他中國船舶進行貿易,勒令運回貨物。故來得較晚的中國商船常被禁止入港,不得不駛回中國,不過不少中國船就在日本沿海進行走私貿易。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赴日唐船達117艘,而該返回中國而從事走私貿易的船達22艘。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日本政府限定赴日貿易的唐船為80艘。直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為防止日本產銅原料之外流,幕府公佈《正德新令》,限止每歲赴日唐船為30艘,此令一出,唐船抵長崎者自行減少。

  • 俄國

《尼布楚條約》簽訂不久,沙俄就向清政府提出派人來華學習中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尼布楚條約

國文化。俄國人主要想學喇嘛教經典,因為在沙俄新拓展的東方領土上,很多民眾都信奉喇嘛教。另外,俄國人來華,還想學習滿漢文字,以便更好地瞭解中國。

對於俄國的要求,清政府欣然同意,並將這些留學生安置在國子監中,派專人教他們。由於這種方式學期不長,缺乏制度保障,因此俄國一直希望能夠定期派人來中國學習。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派圖理琛等人,前往俄國轄境撫綏土爾扈特部。作為交換,彼得大帝提出派遣以修士大司祭列扎依斯基為首的教士團回訪北京。

  • 歐洲

康熙曾經委派傳教士閔明我(Domingo Fernández Navarrete)返回歐洲招募人才,希望增進中西方科技文化交流。

法國漢學家杜赫德指出,在清朝康熙年間,原本閉關鎖國的中國逐漸向外界開放,並維持著國內、近鄰貿易以及歐洲貿易。甚至說“全歐洲的貿易量都無法跟巨大的中國貿易量相比”。 並且形容中國的各個省就相當於歐洲的王國,他們都拿各自的特產來進行貿易,而且有了聯盟保護的趨勢,這種趨勢佔據著所有的城市。 以致於大臣們都在商業領域有自己的股份,其中有許多官員都把自己的資金委託信譽好的商人代理,以圖自己的資產能在貿易往來中穩健增值。並總結說除了那最貧苦的家庭,(中國人)都能通過各自的商業活動能輕鬆過上小康生活。

同時記載了清朝市集的繁華程度和中外商家的貿易情況,稱“中國商人都會在做買賣時表現的看上去很真誠,特別是同外國人做生意時;他們總是儘可能的抬高商品價格,而且他們在行銷自己的商品時通常沒有任何顧慮。”

清朝跟日本、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馬尼拉以及歐洲也有貿易來往。甚至中國還做轉手生意,把從歐洲進口的布匹出口轉銷日本。

《全球通史》裡亦指出,康熙時期中國的對外貿易急劇膨脹且發展快速,大量的茶葉、絲綢、棉布、瓷器和漆器經廣州口岸運往歐洲銷售。

康熙還派間諜出訪蒙古、中亞,收集各國情報,回國呈報,書中甚至很清楚記錄了大北方戰爭和查理十二的事蹟。

  • 海禁、弛禁

有說法是,為了打擊鄭氏臺灣,康熙初年實行了遷界禁海政策,規定沿海30裡的居民內遷,片板不準下水。先是在福建沿海實行,後又推廣到廣東和浙江沿海。清政府劃定一個瀕海範圍,設立界碑,乃至修建界牆,強制處在這個範圍內的沿海居民遷移,有敢不遷移的,殺無赦,有敢越界的,也殺無赦。

康熙七年(1668年),在鄭氏已退居臺灣的情況下,清廷開始弛海禁,並以廣東先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國內戰爭基本結束,康熙意識到開海勢在必行:“開海貿易,謂於閩、粵邊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財貨流通,各省具有裨益。且出海貿易,非貧民所能,富商大賈,懋遷有無,薄徵其稅,不致累民,可充閩粵兵餉,以免腹裡省分轉輸協濟之勞。腹裡省分錢糧有餘,小民又獲安養,故令開海貿易。”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停止海禁:“今海內一統,寰宇寧謐,滿漢人民相同一體,令出洋貿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開海貿易。”並於第二年,“在於粵東之澳門,福建之漳州,浙江之寧波府,江南之雲臺山”分別設粵海關、閩海關、浙海關、江海關,管理對外貿易。


歷史評價


總評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臺灣的明鄭政權,顯示了康熙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康熙舉行“多倫會盟”取代戰爭,懷柔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他開創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稱之為“千古一帝”。但是也有學者研究指出,康熙所謂的“盛世聖君”形象系後人建構與美化,其實他本人及其統治時期存在許多瑕疵,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史書評價

《清史稿》:聖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錫。早承大業,勤政愛民。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聖學高深,崇儒重道。幾暇格物,豁貫天人,尤為古今所未覯。而久道化成,風移俗易,天下和樂,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後世想望流連,至於今不能已。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又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於戲,何其盛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