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貪財的王爺:為了一己私利,把皇位給賣了,卻能得以善終

清朝 奕劻 中國歷史 中國近代史 代號00柒 2017-06-10

古代有很多大貪官,最知名的莫過於和珅,他斂財手段高超,一生貪汙高達11億兩白銀,超過了清政府15年的財政收入總和。和珅雖然很貪,但他並不是目中無人,至少對乾隆皇帝還是很畏懼的。晚清有一位王爺,他不僅非常貪,而且膽大包天,為了一己私利,把皇位都賣給了別人,卻還能得以善終。史上最貪財的王爺:為了一己私利,把皇位給賣了,卻能得以善終

愛新覺羅·奕劻,滿洲鑲藍旗人,乾隆皇帝的曾孫,晚清時期的朝廷重臣。因出身皇室,在12歲的時候就襲封為輔國將軍,同治十一年加郡王銜,被授為御前大臣。1884年,奕劻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並於1898年成為鐵帽子王,深得慈禧的寵信。

晚清時期的清政府已經千瘡百孔,毫無治國之能力的奕劻,卻在斂財方面無人能及。戊戌變法的關鍵時刻,奕劻挺身而出,堅決站在了慈禧這邊,並支持慈禧將光緒皇帝囚禁於瀛臺。八國聯軍攻進京城時,慈禧帶著光緒皇帝西逃,奕劻奉命留京與李鴻章同任全權大臣,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史上最貪財的王爺:為了一己私利,把皇位給賣了,卻能得以善終

之後,奕劻更是如日中天,奕劻進入軍機處任領班軍機大臣,很快又管理財政處、練兵處事務,集內外大權於一身。位高權重的奕劻,開始大肆斂財,而且幾乎成為路人皆知的事。當時清廷大小官員為了巴結奕劻,真假白銀地往他家裡送,慶親王府門庭如市。為了方便那些送錢的人,他就在家中搞了一個大箱子,金條、銀子不計其數。史上最貪財的王爺:為了一己私利,把皇位給賣了,卻能得以善終

為了快速斂財,奕劻想到了一個法子,那就是賣官,而且基本只賣大官,因為這樣來錢較快,一次可以有幾十萬兩白銀的進賬。光緒三十四年,是奕劻七十生日,更是藉此機會撈錢。據記載,僅這一次生日,奕劻就收了五十多萬兩白銀,這還沒算上那些價值連城的珠寶、玉器等貴重物品。史上最貪財的王爺:為了一己私利,把皇位給賣了,卻能得以善終

從1884年開始,直到清朝的滅亡,奕劻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討好慈禧、打牌和斂財上。為了討慈禧喜歡,他把麻將牌引入宮中,手把手地將搓麻技藝推廣到人,從宮女到太監,無不樂此不疲,尤其是慈禧太后,簡直對麻將愛不釋手,也因此對奕劻更加的寵信。

清朝滅亡之前,袁世凱為了重新獲得重用,就送給了奕劻大量的金條和白銀。於是,在辛亥革命爆發後,奕劻竭力主張起用被罷黜的袁世凱。後來,袁世凱逐漸掌握了大權,更有了自立的野心。為此,他又找到了貪財的奕劻,並給了他300萬兩白銀,讓他勸說隆裕太后,讓皇帝溥儀退位。史上最貪財的王爺:為了一己私利,把皇位給賣了,卻能得以善終

拿到錢的奕劻,不負袁世凱的眾望,極力說服了隆裕太后,並讓她代替溥儀頒佈了退位詔書。也就是說,奕劻為了這300萬兩白銀,活生生地把溥儀的皇位給賣了。之後,溥儀曾在自己的書中寫道:“奕劻收袁世凱的錢,勸太后讓國,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斷送在奕劻手裡。”可見此事確實是真的。史上最貪財的王爺:為了一己私利,把皇位給賣了,卻能得以善終

令人不解的是,奕劻如此貪財,甚至把皇位都敢賣了,卻能得以善終,活了近80歲才病死。當時的溥儀11歲,對於奕劻諡號問題,溥儀曾給了“謬、醜、幽、厲”這四個字,但他父親載灃覺得同為皇室,這樣太過了,就沒有同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