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孫儷傾力演繹《那年花開月正圓》,談歷史上真實的周瑩

清朝 慈禧 孫儷 孔廟 青梅煮酒談天下 青梅煮酒談天下 2017-10-11

文/青梅煮英雄

看孫儷傾力演繹《那年花開月正圓》,談歷史上真實的周瑩

以清末陝西首富周瑩傳奇一生為原型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熱播,成功塑造甄嬛”和“羋月”兩位歷史女性的孫儷,果然不負眾望,孫儷特有的柔中帶剛、堅韌倔強的一面,將周瑩飾演的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精彩紛呈。

《花開》原本以《大義秦商》為名,後來才改為《花開月正圓》。從劇本名字的改變,我們可以看出端倪。後者商業化意味較濃,文藝範和情感範更明顯,講述秦商代表人物的同時,更迎合於觀眾對情感戲的追捧。劇中重頭戲,周瑩和沈星移的愛情糾葛,就是藝術化虛構出來的情節。

歷史上真實的周瑩,是怎麼樣的呢?

一、出生於富商大戶

《花開月正圓》中,周瑩出生於江湖混混,與養父賣藝欺騙為生。實際上,周瑩生於富商大戶,絕非江湖少女。周瑩出生在陝西三原魯橋鎮孟店村。現存的周家大院修建於嘉慶元年(1796),歷時24年建成了17院宅第。周瑩的曾祖父周梅村,是清朝嘉慶時期三原的富商大戶,經營鹽商,為人仗義疏財,常常接濟貧困的老百姓,還屢屢給國家捐錢,深受百姓愛戴,在當地被稱為“周八爺活財神”。

看孫儷傾力演繹《那年花開月正圓》,談歷史上真實的周瑩

從《三原縣誌》等資料中看出,周家逐漸開始走下坡路,直到咸豐七年(1857)的分家,成為衰敗的標誌性事件。同治元年(1862)發生了陝甘回民起義,回漢兩族在陝西、甘肅兩省互相仇殺,這場戰爭對西北地區破壞巨大,僅陝西人口在戰亂中損失達622萬,三原縣人口在此期間由16萬人,減少到4萬人。這場戰亂對周家造成極為嚴重打擊,周家宅院被燒燬16院,僅存1院。孟店村周家從此一蹶不振,淡出歷史舞臺。

1868年,周瑩出生。也就是說,周瑩生不逢時,出生在周家衰敗之時。

至於周瑩是不是周家養女,沒有確切的證據考證。由於周瑩出生時,周家家道中落,並且她父母早逝,由兄嫂撫養長大。所以,有人認為她是周家養女,可能是這個原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個家族不管興亡如何,歷史的底蘊還在的。周瑩在周家還是接受了較好的教育,熟讀詩書,精於算學。這也為以後的經營管理奠定了基礎。

二、明媒正娶嫁入吳家

《花開月正圓》中,周瑩被安排嫁給吳家,是因為吳聘將要病死之際,吳家想通過婚慶“紅鸞照命”來衝散“白虎凶星”,使病人消災免禍,逢凶化吉。

“沖喜”之說,在當地也較為盛行。吳聘的父親吳蔚文(1830—1876)既是在朝為官,也是著名鹽商,承辦江蘇、安徽、江西的鹽業專賣,是與胡雪巖(1823—1885)同代的紅頂商人。吳蔚文憑藉辦理淮鹽鹽務掌握數百鹽引之便,在揚州設立鹽務總號“裕隆全”,各地設立分號,一年就有數百萬兩銀子收入,是遠近聞名的大鹽商。周瑩丈夫吳聘官至正二品,比他父親還高一級。一家日薄西山,一家如日中天,門不當戶不對,這大概就是“沖喜”之說的根源吧。

實際上,周家和吳家原本世代通好,周瑩和吳聘早有婚約,只是未曾嫁娶。另外,據周瑩後人吳國華說,周瑩原來的墓誌銘寫著,吳聘和周瑩結婚3年後,吳聘才去世。吳聘和周瑩曾有過個女兒,不到一歲就夭折了,這在《吳宓日記》中有記載。所以,沖喜之說,有些牽強。就算是有沖喜的意思,也不含有一方被迫無奈的情況。

三、臨危受命,勇挑重擔,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話說,也該著周瑩命不好。出生時正趕上家道中落,好不容易嫁入豪門,本來可以安安穩穩過好日子了。然而,一年後,公公吳蔚文在外出途中遇難,丈夫吳聘經不住打擊,也於三年後撒手離去。吳家的商業大廈雖然根據猶在,但是也難免在風雨中飄搖。

20歲的周瑩,靠山山倒,成了安吳寡婦。命運的一連串重擊,沒有打倒這位堅強的女人。不念過往,不懼未來,迎難而上,周瑩毅然挑起了重振家業的重擔。

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女人拋頭露面都是問題,一個女人撐起一片商業帝國談何容易。

周瑩在用人方面的才能發揮出來。首先是漲工資,入股吃分紅,穩定人心。周瑩將夥計們的薪俸提高了兩成,比當時行業的最低年薪高出三成,還另加年終分紅,多勞多得,激發了夥計們的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對高級的人才,她更是禮遇有加,充分信任。這樣,揚州總管羅天增與楊茂亭、王子緒、王幼農等多謀善斷,經營有方的人才圍攏在她身邊。

她還創造了陽俸陰俸祿制度。這就是類似現在的五險一金裡面的養老保險,不僅保你,還保你全家,退休了可以養老金,死了子孫還可以拿錢,福利程度堪比世界五百強。

周瑩善良、重情義,視夥計員工為兄弟,招攬到旗下的人才幾千人,都被周瑩的有情有義折服,沒有不盡心竭力幹事的。

當地民間相傳,她每月初一、十五,雷打不動與下人聚餐,但不準喝醉,這樣的理念,怕是現在企業也不及。

看孫儷傾力演繹《那年花開月正圓》,談歷史上真實的周瑩

四、誠信為本,把握時機,壯大企業

她賣糧,親自檢查質量,動手揀雜挑沙過土。賣布,親自復尺。賣茶葉,親自嘗新陳。

她向種植棉花的農民提前簽約訂購,向南方包桑園提前訂購生絲,不管市場價格如何變化,始終堅持按照協議價收購,確保了貨源的充足與農民的收益。

她將屬於自己管理的土地分給佃農幾乎無償耕種,實現了土地改革,其實她也是看到農業經濟只能養家餬口,更有前途的是商業經濟。

她高薪聘請茶葉專家,製造出了名垂西北的“涇磚”茶,樹立了名牌戰略。

她不惜本錢,改造了原步加工工藝,創造了三原大步譽滿中國的威名。

看孫儷傾力演繹《那年花開月正圓》,談歷史上真實的周瑩

五、樂善好施,慷慨捐助,贏樹立秦商典範

光緒十一年(1885),周瑩捐銀四萬兩,獨立重修文廟,被朝廷封為二品夫人,知縣塗官俊建立碑亭為文記事。

關中地區出現難民潮時,周瑩果斷開倉放糧,設置粥廠,賑濟災民。涇陽、三原縣誌均有記載。

周瑩最具濃墨重彩的是捐款救國,當然這也是由時代侷限性,不能苛求周應具有超越時代的思想。

1900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慈禧倉皇而逃。適逢西安災荒,急需賑撫。周瑩積極響應,捐銀十萬,並被慈禧太后收其為乾女兒。在這件接待慈禧的事情上,有過爭論和影響。周瑩的唐侄兒——國學大師吳宓,因與周瑩的母侄關係,遭受天大的不公正待遇,直至含冤去世。辛丑條約簽訂以後,周瑩共赴國難,再次捐出白銀奉旨賞一品夫人。

她不僅在國難當頭是慷慨捐贈,對鄉民更是樂善好施,直到她臨死前,仍然關心關中水利的建設,埋銀於地下,等待時機興修。

樂善好施的周瑩,在42歲那年,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巾幗英雄落幕,出殯那天,自發送葬的村民塞滿了街道,有八萬之餘。這種規格,在當地怕是絕無僅有,空前絕後。

安吳寡婦,用誠信、友愛、拼搏、堅韌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但是她最後還是束縛於封建的禮教。

至死,她也進不了吳家祖墳。

她被安葬在吳家陵園東200米處,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了蹤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