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明朝大臣敢向皇帝死諫,清朝大臣卻只執行,很少發表意見

明朝確實算得上大臣對皇帝進行死諫最多的朝代。明朝歷史上有名的幾次大事件,都是大臣多次死諫而皇帝不聽納諫,從而造成大臣和皇帝嚴重對抗的結果。比如嘉靖皇帝上臺後的“大禮議”之爭。再比如萬曆皇帝和大臣之間的立儲之爭,這也直接導致了萬曆皇帝賭氣似的三十年不上朝。而明朝末年滅亡的時候,依然是大臣們不斷地死諫,崇禎皇帝不斷地殺人。給人的感覺,明朝就是這麼吵嚷著過來的,直到滅亡。

為何明朝大臣敢向皇帝死諫,清朝大臣卻只執行,很少發表意見

(萬曆皇帝畫像)

與明朝對比強烈的是,清朝的大臣們一向對皇帝唯唯諾諾,不斷去猜測皇帝的心思,很少對皇帝進行勸諫。有時候猜錯了,他們也常常是自認倒黴。比如當康熙廢黜太子胤礽後,又想重新把胤礽立為太子。但是大臣們猜錯了康熙的心思,以為他是想立八皇子胤禩為太子,於是眾口一詞地推薦胤禩。結果惹得康熙大發脾氣。如果按照明朝大臣和萬曆皇帝爭執的先例,大臣們就該持續不斷地死諫下去,但是卻沒有大臣這麼做。

那麼,為什麼明朝的大臣們敢於向皇帝死諫,而清朝的大臣們卻不敢這樣做呢?我覺得,最關鍵的是,明朝朝廷和清朝朝廷所奉行的文化是不一樣的。

明朝朝廷奉行的是漢人文化,清朝朝廷主要奉行的則是滿人文化。

在漢人文化中,對大臣的人格定位就是“文死諫,武死戰”。

按照這樣的文化,大臣向皇帝死諫是自己的天職,也是自己內心的道德要求和人格情操。

為何明朝大臣敢向皇帝死諫,清朝大臣卻只執行,很少發表意見

(魏徵與唐太宗)

其實,不只是明朝,歷史上的宋朝、唐朝、漢朝包括夏商周三朝等等,都有大臣向皇帝死諫的傳統。商朝的比干,因為向商紂王死諫被殺,這讓比干成為忠臣的典範,被後世廣為傳頌。魏徵因為善於勸諫而唐太宗因為善於納諫,讓這一對君臣千古揚名。包拯在勸諫的時候,唾沫星子都噴在宋仁宗臉上,而宋仁宗依然不惱,也讓宋仁宗和包拯成為又一對在歷史上留下令名的君臣。

由於有以上的文化傳統。因此,無論皇帝,還是大臣,都是很認可大臣死諫這樣一種方式的,不會輕易否定大臣的進諫。武則天殺人如麻,但她對狄仁傑卻一直很尊敬,就是因為狄仁傑是一個敢於直言進諫的大臣。海瑞抬著棺材上朝廷進諫,儘管嘉靖皇帝對海瑞的行為極為不滿,但是,他依然認可海瑞這種忠直進諫的行為,說“此人可與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最終並沒有殺海瑞,因為殺海瑞便意味著自己是“商紂王”,嘉靖皇帝是有這個認識的。

在漢人朝廷中,敢於進諫的大臣,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做“直臣”。

為何明朝大臣敢向皇帝死諫,清朝大臣卻只執行,很少發表意見

(清朝大臣)

​但是清朝的朝堂情況卻不一樣。清朝初期和中期的朝堂,大臣主要以滿人大臣為主,漢人大臣是要低一個等級的。滿人是從農奴社會,入主中原後,直接進入封建社會的。在農奴社會裡,大臣也就是奴才,皇帝也就是主子,大臣和皇帝之間,是一種人生依附關係。大臣因為沒有獨立人格,因此他們對作為主子的皇帝就唯有服從,皇帝說什麼,自己執行就是了,向皇帝直言進諫,那是反對皇帝的表現,是會受到懲罰的。

漢人大臣雖然受到的是漢人文化的影響,但因為皇帝是滿人皇帝,還只能按照滿人的規矩來。同時,由於漢人大臣低人一等,因此,在朝堂之上,他們更加不敢直言進諫了。否則,他們的命運將更加悲慘。

雖說後來,滿清越來越漢化,直到晚清的時候,朝中重臣主要是漢人大臣。但對皇帝的話絕對執行,不準提反對意見,已經形成傳統,形成新的文化。因此,向皇帝直言進諫就更加少了。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