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得寵康雍兩朝的漢族重臣,為何會折在乾隆手中

清朝 乾隆 張廷玉 雍正 中國古代史 葉紫檀說歷史 2018-11-30

滿清入關以後,歷代皇帝都非常重視對漢人的統治,為了體現滿漢一家親,籠絡漢人民心,清朝統治者重用了很多漢臣。在這其中有一個代表人物,他得到康雍乾三朝統治者重用,成為整個大清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這個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漢臣張廷玉。

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都聽過張廷玉的名字,作為一個漢族文臣,張廷玉能夠進入到清朝統治的核心層,並得到重用,這是非常罕見的。但這樣一個能幹的三朝元老,為何在晚年被抄家、剝奪配享太廟資格,以至鬱鬱而終呢?

張廷玉,安徽桐城人,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康熙時期的大學士張英。

張廷玉29歲高中進士,並被點為翰林。33歲那年,張廷玉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機遇,他獲得了一次與康熙對話的機會。這次君臣對話,給康熙留下極好的印象。張廷玉入值南書房,被提拔為皇帝的貼身小祕書。由於表現突出,45歲的時候,張廷玉被提拔為禮部侍郎,成為禮部的二把手。

康熙去世以後,雍正登基。雍正對張廷玉的印象也非常不錯,於是就把張廷玉扶正,升職為禮部尚書,參與一些國家機密。

滿清入關以後,雖然接受了漢族文化的薰陶,但是官方的指定語言仍是滿語,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軍師機密還是滿文版的。清朝的漢臣,很少有滿文聽說讀寫都達標的,張廷玉是個例外,他精通滿文,這個特殊的外語技能,也是張廷玉能走進政治核心的重要原因。


一個得寵康雍兩朝的漢族重臣,為何會折在乾隆手中


雍正是中國歷史上最難伺候的皇帝,他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對下屬要求極為嚴苛,而且骨子裡對科舉出身的漢臣沒什麼好感,但唯獨對張廷玉一見如故,甚是欣賞。大小事都找張廷玉商量,凡有諭旨皆由張廷玉繕寫。

雍正對張廷玉倚重到什麼程度呢?據說有一次張廷玉生病,請了幾天假沒上朝。病好以後,張廷玉入宮見雍正,雍正說了這樣一段話:“我這兩天和身邊的人說,我的手臂很疼。身邊侍候的人趕緊問為什麼疼,要請太醫來瞧瞧。雍正說,大學士張廷玉生病未上朝,此人如我手臂,這不就是我手臂疼嗎?”

在雍正一朝,張廷玉的官職步步高昇,歷任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同時兼管吏部、戶部,權傾朝野。

當時在朝中能和張廷玉相提並論的也就只有滿族大臣鄂爾泰了。雍正曾立下遺囑:鄂爾泰和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也就是他們兩個死了以後可以和皇帝一起作伴。這是一項極高的政治榮譽,在大清二百餘年曆史上,張廷玉是唯一享有這項殊榮的漢臣。

雍正的皇位只做了十三年就駕崩了,二十五歲的乾隆登基。對乾隆來說,張廷玉是皇阿瑪留給他的寶貴的政治遺產,因為張廷玉太熟悉大清這部政治機器了。

乾隆非常倚重張廷玉,對張廷玉禮優備至。張廷玉上朝時,乾隆叮囑身邊的小太監趕緊攙扶,生怕老人家有什麼閃失。乾隆在政治上的決策,都會參考老臣張廷玉的建議。

乾隆登基的第二年,加封張廷玉為三等伯爵,至於賞賜就更是不計其數。在漢族大臣中,張廷玉的恩遇可謂空前了。

張廷玉在康雍乾三朝都穩坐在清朝政治高層,張廷玉身上,確有許多過人之處。

張廷玉記憶力非常好、思維非常敏捷。從給康熙做祕書開始,到幫雍正繕寫諭旨,基本都是皇帝這邊說,張廷玉那邊就可落筆完成文字轉換,忙得時候一天要草擬十幾篇,但張廷玉從未出過差錯。

張廷玉的記憶力好到什麼程度呢?據說他能將各部院大臣、全國封疆大吏的出身、經歷,以及各司員府縣官員的姓名、籍貫能絲毫不差的說出來,就像一部行走的檔案櫃。

張廷玉還是個辦事效率極高的的人,雍正對他的評價是:別人十天能完成的活,張廷玉一天就搞定。

張廷玉身上的很多優秀品質決定了他在政治上的發展前途。如果張廷玉穩穩當當的幹到退休,就可以為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至一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但歷史經驗又告訴我們,中國歷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文臣武將,似乎大多沒有善終。


一個得寵康雍兩朝的漢族重臣,為何會折在乾隆手中


乾隆登基初期,張廷玉和鄂爾泰都是輔政大臣,二人勢力旗鼓相當,朝中滿漢大臣各自站隊,形成朋黨雛形,朋黨之禍是歷朝歷代皇帝都深惡痛絕的。

聰明的乾隆當然覺察到了,但此時他剛剛登基,根基不穩,所以乾隆一直在鄂爾泰和張廷玉兩派鬥爭中尋找平衡,力求不讓哪一方佔了上風。

乾隆深知平衡之法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朋黨問題解決的根本是要讓那些依附的人,明確地知道依附之人不可靠,朋黨之禍才能不攻自破,他一直在耐心地等待。

相較於低調謹慎的張廷玉,鄂爾泰比較高調張揚,乾隆決定先收拾鄂爾泰。

自乾隆五年開始,乾隆就不斷地打擊鄂爾泰一黨,他一邊收拾鄂爾泰,一邊觀察張廷玉的反應。深諳官場生存法則的張廷玉並未因乾隆打擊鄂爾泰而沾沾自喜,反而如履薄冰,他看到了這個年輕的皇帝開始漸漸展露出高超的政治手腕。

乾隆十年,鄂爾泰病逝。鄂爾泰死後,張廷玉的危機感越來越強,他覺得鄂爾泰一死,乾隆的注意力一定會轉到他的身上,他本無成為朋黨領袖之心,但身處高位,不被人攀附是不可能的。

鄂爾泰死後,乾隆啟用了年輕的訥親為軍機大臣,一上任就位列張廷玉之前,成為首席軍機大臣,這讓張廷玉心裡很不舒服,張廷玉覺得自己退出政治舞臺的時間到了。

乾隆十一年,張廷玉愛子病逝,這給了他沉重的打擊。同年十月,乾隆下了一道諭旨,大意是張廷玉年邁,為體恤老臣,張廷玉以後可以不必早朝了,這實際是宣佈張廷玉以後都不用參加高管會議了,訥親將獨自面聖彙報工作。很顯然,張廷玉在朝中的實際地位大大降低了。

接二連三地打擊,讓張廷玉的身體健康每況愈下,張廷玉老了,回顧一生,他覺得自己該得到的都得到了,是該謝幕的時候了。

乾隆十三年,乾隆搞了一次聚餐答謝近臣,張廷玉趁著乾隆情緒不錯,就提出辭官回家的想法。按照張廷玉的想法,他年紀這麼大了,兢兢業業的服務了三代皇帝,乾隆沒有理由不批准他退休。

乾隆聽了張廷玉要退休的想法有點不爽,他覺得張廷玉政治經驗豐富,雖然年紀大了,不能再承擔什麼重要的工作,但是留在朝中做個顧問,幫他在朝政上把把關,這個對大清是有好處的。乾隆回絕張廷玉說,“你深得我爺爺和父親的看重,給了你配享太廟的榮譽,你就應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來報答,怎麼能自己要求退休呢。”

張廷玉可能也是老糊塗了,還引經據典的和乾隆爭辯,君臣二人你來我往就把這次對話搞得很僵,最後不歡而散。

乾隆後來越想越不爽,他覺得一個三朝元老,深受皇恩,卻如此不知進退,於是就寫了一道諭旨,把張廷玉給批了一遍。

張廷玉當官這些年,從來沒有受到過如此嚴厲的批評,他再也不敢提退休的事了,只得戰戰兢兢的繼續上班。

乾隆十三年,乾隆深愛的富察皇后病逝,乾隆悲痛萬分,性情大變,也有人說乾隆是借題發揮,進行一次官場洗牌,很多官員被殺被貶。張廷玉也沒有幸免,先後因為一點小事被乾隆處分了兩次。實際上這兩次處分並不大,在別人可能也就算了,但在張廷玉而言,這是從未有過的,他的精神更加緊張了,健康狀況越來越差。最後連走路都要靠人攙扶了。

張廷玉的老態乾隆看在眼裡,因此當張廷玉又一次提出了退休的想法時,乾隆默許了。


一個得寵康雍兩朝的漢族重臣,為何會折在乾隆手中


截止到目前為止,如果張廷玉老老實實的告老還鄉,那麼他的政治生涯應該說是平安結束了。

但張廷玉可能是老糊塗了,他莫名其妙地有了一個擔心:那個配享太廟的榮譽還作不作數?他希望乾隆能給一個明確的答覆。

乾隆聽到張廷玉這個要求有點詫異,張廷玉的要求明顯是不信任自己。乾隆很生氣,本來想再收拾一下張廷玉,但是看到張廷玉老態龍鍾的樣子,想想他為皇家服務了大半生,好聚好散吧,就忍住怒氣寫了個“保證書”。

按照常規,張廷玉得到了這個恩典,第二天應該進宮謝恩。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乾隆就穿戴整齊,坐在那等張廷玉來磕頭謝恩。

寫到這裡,我又不得不說,張廷玉真的老了,面對乾隆這麼大的恩典,他居然讓自己的兒子代表去磕個頭了事了,這讓乾隆非常非常地不爽。

乾隆覺得張廷玉沒有感恩之心,從張廷玉提出退休到讓乾隆寫保證書,這一次,乾隆的剋制終於到了臨界點。

乾隆喊來軍機處值班大臣,讓他們草擬一個聖旨,問問張廷玉不來謝恩是什麼意思?

軍機處值班的大臣中恰好有一個是張廷玉的門生,這個門生得知乾隆震怒以後,趕緊跑到老師家裡,讓老師有個準備,想好對策。

本來這個門生是好意,但我又要說,張廷玉絕對是老糊塗了,他又幹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張廷玉得到消息後,趕緊跑到宮裡解釋請罪。

張廷玉的這個失誤,讓乾隆又抓到了他的小辮子,聖旨還沒到你就來請罪,這顯然是有人提前通風報信,這無疑是朋黨之舉的最好證明了,乾隆最恨大臣結黨營私。

乾隆越想越震怒,於是親自寫了長篇上諭,痛斥張廷玉的種種不臣行為並公佈天下。既然已經撕破臉了,乾隆也沒客氣,接二連三的又發了兩篇上諭,直接批評張廷玉根本沒什麼功勞,不配享太廟。但是考慮到父親遺命,還是給你保留這個榮譽吧。

張廷玉一個接一個的失誤,終於把自己推到了灰頭土臉的境地。他收拾家當準備告老還鄉。

這時又發生了一件事,讓乾隆對張廷玉的印象分又打了個大折扣。

皇長子永璜過世了,張廷玉做過永璜的師傅,這時候就不好馬上走了,只能等永璜發完喪再說。

好不容易熬過了永璜的初祭,張廷玉上書乾隆,準備啟程告別。

乾隆看到奏摺以後又一次震怒,乾隆很看重皇長子,他的早逝讓乾隆悲痛萬分,皇帝傷心就要找個出氣的地方嘛。

作為皇長子的師傅,張廷玉這時候提出辭呈,很不幸的就成為了乾隆的出氣筒。

乾隆寫了一道聖旨,舊事重提,認為張廷玉對皇家毫無忠心,根本不配享太廟,還下旨讓群臣討論,張廷玉到底配不配享太廟,結果顯而易見。

張廷玉此時被乾隆三番兩次的責罵已經身心俱疲了,他根本就不敢再想配享太廟、衣錦還鄉這事,能活著就萬幸了。



截止到目前為止,如果張廷玉老老實實的告老還鄉,那麼他的政治生涯應該說是平安結束了。

但張廷玉可能是老糊塗了,他莫名其妙地有了一個擔心:那個配享太廟的榮譽還作不作數?他希望乾隆能給一個明確的答覆。

乾隆聽到張廷玉這個要求有點詫異,張廷玉的要求明顯是不信任自己。乾隆很生氣,本來想再收拾一下張廷玉,但是看到張廷玉老態龍鍾的樣子,想想他為皇家服務了大半生,好聚好散吧,就忍住怒氣寫了個“保證書”。

按照常規,張廷玉得到了這個恩典,第二天應該進宮謝恩。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乾隆就穿戴整齊,坐在那等張廷玉來磕頭謝恩。

寫到這裡,我又不得不說,張廷玉真的老了,面對乾隆這麼大的恩典,他居然讓自己的兒子代表去磕個頭了事了,這讓乾隆非常非常地不爽。

乾隆覺得張廷玉沒有感恩之心,從張廷玉提出退休到讓乾隆寫保證書,這一次,乾隆的剋制終於到了臨界點。

乾隆喊來軍機處值班大臣,讓他們草擬一個聖旨,問問張廷玉不來謝恩是什麼意思?

軍機處值班的大臣中恰好有一個是張廷玉的門生,這個門生得知乾隆震怒以後,趕緊跑到老師家裡,讓老師有個準備,想好對策。

本來這個門生是好意,但我又要說,張廷玉絕對是老糊塗了,他又幹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張廷玉得到消息後,趕緊跑到宮裡解釋請罪。

張廷玉的這個失誤,讓乾隆又抓到了他的小辮子,聖旨還沒到你就來請罪,這顯然是有人提前通風報信,這無疑是朋黨之舉的最好證明了,乾隆最恨大臣結黨營私。

乾隆越想越震怒,於是親自寫了長篇上諭,痛斥張廷玉的種種不臣行為並公佈天下。既然已經撕破臉了,乾隆也沒客氣,接二連三的又發了兩篇上諭,直接批評張廷玉根本沒什麼功勞,不配享太廟。但是考慮到父親遺命,還是給你保留這個榮譽吧。

張廷玉一個接一個的失誤,終於把自己推到了灰頭土臉的境地。他收拾家當準備告老還鄉。

這時又發生了一件事,讓乾隆對張廷玉的印象分又打了個大折扣。

皇長子永璜過世了,張廷玉做過永璜的師傅,這時候就不好馬上走了,只能等永璜發完喪再說。

好不容易熬過了永璜的初祭,張廷玉上書乾隆,準備啟程告別。

乾隆看到奏摺以後又一次震怒,乾隆很看重皇長子,他的早逝讓乾隆悲痛萬分,皇帝傷心就要找個出氣的地方嘛。

作為皇長子的師傅,張廷玉這時候提出辭呈,很不幸的就成為了乾隆的出氣筒。

乾隆寫了一道聖旨,舊事重提,認為張廷玉對皇家毫無忠心,根本不配享太廟,還下旨讓群臣討論,張廷玉到底配不配享太廟,結果顯而易見。

張廷玉此時被乾隆三番兩次的責罵已經身心俱疲了,他根本就不敢再想配享太廟、衣錦還鄉這事,能活著就萬幸了。


一個得寵康雍兩朝的漢族重臣,為何會折在乾隆手中


張廷玉回到老家以後沒多久,厄運又一次降臨。他因親家獲罪牽連被抄家,乾隆震怒之下收回了以往三代皇家賜給張廷玉的所有榮譽。乾隆還借題發揮,又一次發上諭痛斥張廷玉。

張廷玉徹底被擊垮了,想想自己奮鬥三朝,如今名譽喪盡,一敗塗地, 張廷玉鬱鬱寡歡地苟活了五年,死於家中。

張廷玉的死訊傳到京城,乾隆也感到了些許悲痛,回想君臣相處多年,乾隆覺得自己好像做得有點過了,於是又下了諭旨,讓張廷玉配享太廟。

張廷玉泉下有知,真是不知該不該謝恩了。我估計他會和雍正吐槽:為了這個太廟資格,我真是被你兒子玩死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