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青神老黨員王志明:退休不“褪色”餘熱映初心'

"


"


眉山青神老黨員王志明:退休不“褪色”餘熱映初心

“姓名:張順(化名),原因:與岳母的關係,處理辦法:談心、建議,效果:較好”“姓名:王星(化名),原因:裝房子帶來的負面影響,處理辦法:做好鄰居工作、打掃樓道的垃圾,效果:好”……翻開眉山市青神縣青城鎮福家小區黨支部書記王志明自制的民情民意本,“福家小區放心不下的情況表”一欄中,詳細記錄了群眾反映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處理情況。

今年78歲的王志明是個退休不褪色的老黨員。十幾年來,他熱心參與小區管理,先後當上業委會主任、小區黨支部書記,從零經驗開始,邊工作邊摸索,化解了諸多矛盾,辦了許多實事。“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站在群眾的面前解決問題,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我和群眾的心就能貼得更近。”王志明說。

 老小區越住越“新” 越住越溫馨

修建於2000年的福家小區,現有6個單元,41戶162人。雖然是個老舊小區,但小區庭院的地面和各樓道中,幾乎看不到紙屑和生活垃圾,整個庭院井然有序。

在小區居民的印象中,過去,這裡矛盾突出,大家多有不滿。車亂放,衛生難保證,這不理想那也不理想。管理很混亂,像是一個大雜院。很多人只注重自家的衛生,卻無視小區的衛生,但一旦生活的環境髒亂差了,大家又抱怨連連,卻無法改變。

2002年,應群眾呼聲,福家小區成立業委會,退休不久的王志明被選為業委會主任。一上任,王志明就開始為大家辦實事,組織召開業主大會,共議聘請門衛事宜;制定合理的外來車輛停車佔位收費標準,治理小區停車難、亂問題;透明支配停車費,用於小區維修、建設……

後來,王志明經過長期觀察發現,福家小區住戶流動性很大,管好這裡的關鍵是在每一棟樓安一雙“眼睛”。於是,在他的帶頭下,業委會根據小區實際推選了10個樓棟長。“樓棟長也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王志明話語嚴正,“樓棟長需要義務、公正收集本樓棟業主意見和建議,類似於志願者的角色,因此必須具備五方面的素質,即能力強、思想素質高、有威信、熱愛這份工作、有無私奉獻精神。”

原本髒亂的小區開始變得乾淨整潔、綠樹成蔭,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小區環境一點一點地改變著。

小區有了黨支部 業主們有了“主心骨”

2012年5月,作為眉山首批,福家小區成立住宅小區黨支部,事事為小區居民著想的王志明又被選為小區黨支部書記。

據瞭解,小區黨支部成立以後,支部將每月9日確定為組織生活活動日,堅持召開組織生活會,收集小區居民意見,商量制定解決辦法。小區很多老黨員回憶道,沒有成立小區黨支部之前,小區沒有活動陣地和溝通平臺,居民雖然經常打照面,卻很少交流溝通,缺乏“人氣”和“溫度”。

“其實,在青神縣大大小小的居民區,同住一個小區乃至一個單元樓,‘相見不相識’的狀況普遍存在。”王志明說。為此,7年來,王志明帶領小區黨支部堅持每月學黨章黨規,讓黨員變旁觀者為參與者,每月選一個主講人,結合自身實際說身邊人、話身邊事;組織小區黨員群眾開展《家風之我見》講述活動,並結合自己對家風理念的理解,提倡小區居民建設幸福和諧家庭。

“小區有了黨支部,就有了凝聚力,業主們有了‘主心骨’,大家對小區的治理和建設也更加有信心了。”王志明說。他通過以黨建為“橋樑”,發揮黨員“帶頭”“骨幹”作用,引導小區黨員亮身份、作承諾,增加了黨組織與群眾之間的互動,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尺”,無形當中提高了小區自治管理水平。

既要辦好事 又幫居民省錢

王志明將小區居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時刻放在心頭,既要辦好事,又幫居民省錢。

以2018年的釘門牌一事為例。“找人釘,每戶2元,我們小區42戶人一共要出84元。”算了算這筆開銷,王志明有些捨不得。“家裡就有工具,我可以自己釘。”想到這裡,王志明立馬回家翻箱倒櫃找來釘錘和釘子,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免費上門挨戶釘門牌。

據瞭解,自從成立了黨支部,福家小區所有花費支出都公開透明,每一筆錢都有詳細的賬目記錄並在小區公示,讓每一筆錢都用在小區的建設上,讓小區居民也瞭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如今,走在福家小區,一路都有笑眯眯向王志明打招呼的業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