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嘉映 | 柏拉圖——哲人不王

01

柏拉圖是西方思想史上數一數二重要的政治哲人。柏拉圖的政治哲學,外行不一定了解很多,但都知道他所謂的“哲人王”。

柏拉圖是思想王國中的王者,但他從來沒當成現實中的哲人王。柏拉圖父母兩系都是雅典的政治世家,他本人年輕時就有從政之志,但當時雅典的政治情勢相當混亂:長達27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以雅典的失敗告終,“三十僭主”推翻了民主政制,但不久又被民眾推翻,重新恢復了權力的民主派處死了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

柏拉圖對雅典政治的發展很失望,沒有投身雅典政治,而是到各處去遊學,到過小亞細亞、埃及、意大利等地,學習哲學、天文、數學,考察各地的政制、法律,後來也邊學邊講,吸引了一批年輕的追隨者。其中一位名狄翁者,是西部強邦敘拉古僭主狄奧尼修一世的姻弟和大臣。通過狄翁的引薦,40歲的柏拉圖渡海到了西西里,試圖說服狄奧尼修一世採用他自己心目中的良好政制。但僭主與哲學家的會見成為一場衝突,柏拉圖差點兒被處死,雖經狄翁等說情免死,還是被當作奴隸賣掉。

經人搭救回到雅典後,柏拉圖建立了名揚千古的雅典學園。20年後,狄奧尼修一世去世,狄翁擁立其子狄奧尼修二世繼位,再次邀請柏拉圖到敘拉古。60歲的柏拉圖不無猶豫,但最後還是前往。狄奧尼修二世雅好哲學和文學,起初頗為禮遇柏拉圖。但在不久後的宮廷政治鬥爭中,狄翁被放逐;柏拉圖雖被挽留,卻處於近乎軟禁的處境中,後來獲准返回雅典,返回前還向僭主做出保證今後會重返敘拉古。幾年後,為履行自己的保證,也由於狄奧尼修二世做出不久將允許狄翁返國的姿態,柏拉圖第三次渡海到了西西里。這一次的情況並沒有多少好轉,兩年之後,無功而返。此後十幾年,柏拉圖專注於學園的工作,未再捲入實際政治。

柏拉圖的經歷與我們的孔聖人頗多可比之處,雖說這兩位所處的歷史-政治環境迥然不同。孔子三十而立,此後,一邊招收學生,一邊到齊國求仕,齊景公不用,他又回到魯國繼續研修教書。當時魯國的政治局勢相當動盪,孔子似乎沒有看到從政的良機,直到50歲才做了官,後來做到司寇,做了些事情,如墮三都,誅少正卯,應是為了從三桓那裡恢復魯君的正統地位,但不知為什麼,並不很受魯君待見,做了一兩年,就辭職了。此後到另幾個國家求仕。

孔子很講究“君君臣臣”,不過,他的忠君跟後世只有一個皇帝可供效忠不同,君臣之間是“雙向選擇”,此處不得明君不妨換一處試試。他在衛國、陳國得到過聘任,聘期都很短,餘下大多數時候則顛簸於途,經歷了不少險阻,陳蔡絕糧,受困於匡,還多次被楚狂接輿之類的隱者嘲笑。到晚年,孔子才再次返魯定居,專注於編書教學。

"
陳嘉映 | 柏拉圖——哲人不王

01

柏拉圖是西方思想史上數一數二重要的政治哲人。柏拉圖的政治哲學,外行不一定了解很多,但都知道他所謂的“哲人王”。

柏拉圖是思想王國中的王者,但他從來沒當成現實中的哲人王。柏拉圖父母兩系都是雅典的政治世家,他本人年輕時就有從政之志,但當時雅典的政治情勢相當混亂:長達27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以雅典的失敗告終,“三十僭主”推翻了民主政制,但不久又被民眾推翻,重新恢復了權力的民主派處死了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

柏拉圖對雅典政治的發展很失望,沒有投身雅典政治,而是到各處去遊學,到過小亞細亞、埃及、意大利等地,學習哲學、天文、數學,考察各地的政制、法律,後來也邊學邊講,吸引了一批年輕的追隨者。其中一位名狄翁者,是西部強邦敘拉古僭主狄奧尼修一世的姻弟和大臣。通過狄翁的引薦,40歲的柏拉圖渡海到了西西里,試圖說服狄奧尼修一世採用他自己心目中的良好政制。但僭主與哲學家的會見成為一場衝突,柏拉圖差點兒被處死,雖經狄翁等說情免死,還是被當作奴隸賣掉。

經人搭救回到雅典後,柏拉圖建立了名揚千古的雅典學園。20年後,狄奧尼修一世去世,狄翁擁立其子狄奧尼修二世繼位,再次邀請柏拉圖到敘拉古。60歲的柏拉圖不無猶豫,但最後還是前往。狄奧尼修二世雅好哲學和文學,起初頗為禮遇柏拉圖。但在不久後的宮廷政治鬥爭中,狄翁被放逐;柏拉圖雖被挽留,卻處於近乎軟禁的處境中,後來獲准返回雅典,返回前還向僭主做出保證今後會重返敘拉古。幾年後,為履行自己的保證,也由於狄奧尼修二世做出不久將允許狄翁返國的姿態,柏拉圖第三次渡海到了西西里。這一次的情況並沒有多少好轉,兩年之後,無功而返。此後十幾年,柏拉圖專注於學園的工作,未再捲入實際政治。

柏拉圖的經歷與我們的孔聖人頗多可比之處,雖說這兩位所處的歷史-政治環境迥然不同。孔子三十而立,此後,一邊招收學生,一邊到齊國求仕,齊景公不用,他又回到魯國繼續研修教書。當時魯國的政治局勢相當動盪,孔子似乎沒有看到從政的良機,直到50歲才做了官,後來做到司寇,做了些事情,如墮三都,誅少正卯,應是為了從三桓那裡恢復魯君的正統地位,但不知為什麼,並不很受魯君待見,做了一兩年,就辭職了。此後到另幾個國家求仕。

孔子很講究“君君臣臣”,不過,他的忠君跟後世只有一個皇帝可供效忠不同,君臣之間是“雙向選擇”,此處不得明君不妨換一處試試。他在衛國、陳國得到過聘任,聘期都很短,餘下大多數時候則顛簸於途,經歷了不少險阻,陳蔡絕糧,受困於匡,還多次被楚狂接輿之類的隱者嘲笑。到晚年,孔子才再次返魯定居,專注於編書教學。

陳嘉映 | 柏拉圖——哲人不王

02

柏拉圖和孔子,各自是西方、東方最偉大的政治哲人。可是,他們為什麼不能在現實政治中有所作為呢?

也許是未遇明主。魯哀公不很像明主,孔子行相的時候恐怕就沒給予充分信任。但孔子要遇的是什麼樣的明主呢?漢高帝?唐太宗?康熙皇帝?孔子期盼聖王,柏拉圖嘗試說服僭主,似乎他們都承認,得君才能行道。“得君行道”這話粗聽還好,細聽起來,倒好像政治-歷史人物只是政治哲人的工具。事實當然不是這樣。我們只見過哲人被君王用作工具的,沒見過君王被哲人用作工具的。漢武帝說是獨尊儒術,但何嘗是在行孔子之道?後人說,百代多行秦政制,也有人說,表儒裡法,當時的皇帝自己說得客氣一點兒:本朝制度,王霸雜用。這個“用”字用得好――儒家思想,好用的用,不好用的,朱元璋一聲令下,就刪了。

君主既然不會傻到變成哲人的工具,哲人何不取而代之,當真去當哲人王?問題是,仲尼若果有天下,真就能開出萬世太平來嗎?哲學家也有當了王的,最出名的是羅馬皇帝奧勒留,一位優秀的羅馬皇帝,如是而已。

孔子和柏拉圖的從政以失敗告終,這倒沒什麼,做事情總是有成有敗的;可以一問的倒是,他們有過成功的希望嗎?後世曾實現過孔子或柏拉圖的政治理想嗎?也許,哲人的政治並無實現的可能?但這麼說,似乎是貶低了哲人,我們誰不會憑空想出一幅民富國強的美好圖景?

哲人做不了王,究其緣由,最簡單說,因為政治哲學與通常所說的狹義的政治關係不大。狹義政治的第一要義是權力,第二要義是治術,而政治哲學的首要任務在於探究政治的目的或意義。政治的目的或意義是什麼呢?用西哲亞里士多德的話說:保障人的良好生活。什麼生活才是良好的生活?對不同的人群來說,是否有不同的良好生活?何種政治有助於維護和豐富人生的意義?何種政治制度最能保障良好生活?這些問題當然沒有顯而易見的答案,也因此,才有形形色色、不斷髮展的政治哲學。

政治哲學與狹義政治有重合之處,因為狹義的政治當然與人民是否過上良好生活深有關係,只是它絕不能獨力造或維護政體與治術。商鞅、韓非、李斯對權力和治術的闡論遠比孔子周密切實,而且,這些政術家頗有幾個在現實政治中大有作為,雖然個人的結局不一定美妙。商鞅治秦之時,“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議論政治的,哪怕來說好聽話,也是“亂化之民”,“盡遷之於邊城,其後民莫敢議令”;諸如此類的律令推行十年,“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鄉邑大治”,這也許可說是一片治世景象,可你就是看不到其中有人的自發的生活。

比較起曾皙所願的“浴於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比起孔子到子游所治的武城,聞絃歌之聲,我們便能看到,什麼是有生活目的的政治,什麼是凌駕於生活之上的政治。“良好生活”當然沒有人人同意、亙古不變的標準,但大致離不開生計小康,社會寬鬆,庶民有愛心、有教化、有品格、有能力,簡言之,大致就是為人父母希望兒女生活在其中的社會。即使是力主專制政治、自己喜歡告奸的父母,也不會希望兒女生活在“不告奸者腰斬”的社會裡。

"
陳嘉映 | 柏拉圖——哲人不王

01

柏拉圖是西方思想史上數一數二重要的政治哲人。柏拉圖的政治哲學,外行不一定了解很多,但都知道他所謂的“哲人王”。

柏拉圖是思想王國中的王者,但他從來沒當成現實中的哲人王。柏拉圖父母兩系都是雅典的政治世家,他本人年輕時就有從政之志,但當時雅典的政治情勢相當混亂:長達27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以雅典的失敗告終,“三十僭主”推翻了民主政制,但不久又被民眾推翻,重新恢復了權力的民主派處死了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

柏拉圖對雅典政治的發展很失望,沒有投身雅典政治,而是到各處去遊學,到過小亞細亞、埃及、意大利等地,學習哲學、天文、數學,考察各地的政制、法律,後來也邊學邊講,吸引了一批年輕的追隨者。其中一位名狄翁者,是西部強邦敘拉古僭主狄奧尼修一世的姻弟和大臣。通過狄翁的引薦,40歲的柏拉圖渡海到了西西里,試圖說服狄奧尼修一世採用他自己心目中的良好政制。但僭主與哲學家的會見成為一場衝突,柏拉圖差點兒被處死,雖經狄翁等說情免死,還是被當作奴隸賣掉。

經人搭救回到雅典後,柏拉圖建立了名揚千古的雅典學園。20年後,狄奧尼修一世去世,狄翁擁立其子狄奧尼修二世繼位,再次邀請柏拉圖到敘拉古。60歲的柏拉圖不無猶豫,但最後還是前往。狄奧尼修二世雅好哲學和文學,起初頗為禮遇柏拉圖。但在不久後的宮廷政治鬥爭中,狄翁被放逐;柏拉圖雖被挽留,卻處於近乎軟禁的處境中,後來獲准返回雅典,返回前還向僭主做出保證今後會重返敘拉古。幾年後,為履行自己的保證,也由於狄奧尼修二世做出不久將允許狄翁返國的姿態,柏拉圖第三次渡海到了西西里。這一次的情況並沒有多少好轉,兩年之後,無功而返。此後十幾年,柏拉圖專注於學園的工作,未再捲入實際政治。

柏拉圖的經歷與我們的孔聖人頗多可比之處,雖說這兩位所處的歷史-政治環境迥然不同。孔子三十而立,此後,一邊招收學生,一邊到齊國求仕,齊景公不用,他又回到魯國繼續研修教書。當時魯國的政治局勢相當動盪,孔子似乎沒有看到從政的良機,直到50歲才做了官,後來做到司寇,做了些事情,如墮三都,誅少正卯,應是為了從三桓那裡恢復魯君的正統地位,但不知為什麼,並不很受魯君待見,做了一兩年,就辭職了。此後到另幾個國家求仕。

孔子很講究“君君臣臣”,不過,他的忠君跟後世只有一個皇帝可供效忠不同,君臣之間是“雙向選擇”,此處不得明君不妨換一處試試。他在衛國、陳國得到過聘任,聘期都很短,餘下大多數時候則顛簸於途,經歷了不少險阻,陳蔡絕糧,受困於匡,還多次被楚狂接輿之類的隱者嘲笑。到晚年,孔子才再次返魯定居,專注於編書教學。

陳嘉映 | 柏拉圖——哲人不王

02

柏拉圖和孔子,各自是西方、東方最偉大的政治哲人。可是,他們為什麼不能在現實政治中有所作為呢?

也許是未遇明主。魯哀公不很像明主,孔子行相的時候恐怕就沒給予充分信任。但孔子要遇的是什麼樣的明主呢?漢高帝?唐太宗?康熙皇帝?孔子期盼聖王,柏拉圖嘗試說服僭主,似乎他們都承認,得君才能行道。“得君行道”這話粗聽還好,細聽起來,倒好像政治-歷史人物只是政治哲人的工具。事實當然不是這樣。我們只見過哲人被君王用作工具的,沒見過君王被哲人用作工具的。漢武帝說是獨尊儒術,但何嘗是在行孔子之道?後人說,百代多行秦政制,也有人說,表儒裡法,當時的皇帝自己說得客氣一點兒:本朝制度,王霸雜用。這個“用”字用得好――儒家思想,好用的用,不好用的,朱元璋一聲令下,就刪了。

君主既然不會傻到變成哲人的工具,哲人何不取而代之,當真去當哲人王?問題是,仲尼若果有天下,真就能開出萬世太平來嗎?哲學家也有當了王的,最出名的是羅馬皇帝奧勒留,一位優秀的羅馬皇帝,如是而已。

孔子和柏拉圖的從政以失敗告終,這倒沒什麼,做事情總是有成有敗的;可以一問的倒是,他們有過成功的希望嗎?後世曾實現過孔子或柏拉圖的政治理想嗎?也許,哲人的政治並無實現的可能?但這麼說,似乎是貶低了哲人,我們誰不會憑空想出一幅民富國強的美好圖景?

哲人做不了王,究其緣由,最簡單說,因為政治哲學與通常所說的狹義的政治關係不大。狹義政治的第一要義是權力,第二要義是治術,而政治哲學的首要任務在於探究政治的目的或意義。政治的目的或意義是什麼呢?用西哲亞里士多德的話說:保障人的良好生活。什麼生活才是良好的生活?對不同的人群來說,是否有不同的良好生活?何種政治有助於維護和豐富人生的意義?何種政治制度最能保障良好生活?這些問題當然沒有顯而易見的答案,也因此,才有形形色色、不斷髮展的政治哲學。

政治哲學與狹義政治有重合之處,因為狹義的政治當然與人民是否過上良好生活深有關係,只是它絕不能獨力造或維護政體與治術。商鞅、韓非、李斯對權力和治術的闡論遠比孔子周密切實,而且,這些政術家頗有幾個在現實政治中大有作為,雖然個人的結局不一定美妙。商鞅治秦之時,“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議論政治的,哪怕來說好聽話,也是“亂化之民”,“盡遷之於邊城,其後民莫敢議令”;諸如此類的律令推行十年,“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鄉邑大治”,這也許可說是一片治世景象,可你就是看不到其中有人的自發的生活。

比較起曾皙所願的“浴於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比起孔子到子游所治的武城,聞絃歌之聲,我們便能看到,什麼是有生活目的的政治,什麼是凌駕於生活之上的政治。“良好生活”當然沒有人人同意、亙古不變的標準,但大致離不開生計小康,社會寬鬆,庶民有愛心、有教化、有品格、有能力,簡言之,大致就是為人父母希望兒女生活在其中的社會。即使是力主專制政治、自己喜歡告奸的父母,也不會希望兒女生活在“不告奸者腰斬”的社會裡。

陳嘉映 | 柏拉圖——哲人不王

03

我恐怕,一向以來,人們有意無意之間,把政治哲學過多地跟權術和治術聯繫在一起。現在,我們若把政治的目的理解為保障人的良好生活,那麼,這裡所謂的政治就是極為寬泛意義上的政治。這種廣義的政治,不獨獨是政治人物的事業。

良好的社會生活是由各種各樣的其他活動一起來創造和維護的。這些活動,為方便計,不妨籠統稱為文教。在孔子的想象中,古代聖王主要不是後世所謂的政治家,在三代大治之世,文教為主,狹義政治只起輔助作用。如果把孔子所謂德治,理解為狹義政治屬下的一種治術,自然會覺得老夫子過於迂腐。但孔子說到政,主要內容並不是今天的政治,而是今天的文教。蕭公權所言不虛:孔子“認定政治之主要工作乃在化人,非以治人,更非治事。故政治與教育同功。”伯里克利稱雅典為希臘的學校,其意相似。

哲人或有立功於當世之志,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他在哪兒都沒幹滿三年,但幹滿三年就定能成就什麼嗎?孔子被後世奉為“素王”,“素王”這稱號,在我這種不諳古典的耳朵聽來,似乎有點兒調侃的味道。哲人何必稱王?無論哲人是否有立功於當世之想,但到頭來,他主要的功績還在於文教。孔子短短的從政生涯,別說對中國歷史,即使對當時的政治格局,大概也沒起過什麼特別的作用。而孔子的禮樂思想,以及有孔門、孟子倡導的民本思想,塑造了中國政治的重要品格。政治-歷史不是實施政治思想的歷史,但若沒有政治思想,所謂歷史就只剩下一出出帝王將相的宮廷戲,談不上有什麼政治-歷史。沒有孔孟,兩千多年中國的政治-社會不會是它實際所是的那個樣子。

三代是不是像孔子說的那樣,不得而知。我們倒是大致知道,在上古歷史中,文教、宗教和狹義政治不似後世區分得那樣清楚。不管怎樣,只要政治與文教分離〔或用古話說,治統與道統分離〕,我就要說,一個國家不是單由政治人物領導的,而是由政治人物與文教菁英共同領導的。歐洲很多國家的國政大廳兩側,一側掛著該國曆史上的政治人物,一側掛著哲人與藝術家,大致反映了這一觀念。

文教與政治各有相當的獨立性,文教當然不能代替政治。王道派聲稱,只要施仁政於民,“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這不僅欺人,而且錯認了自己工作的性質。反過來,文教之業也斷然不能委託給狹義政治。君王哲學家是最最可怕的君王。雍正不滿足當皇帝,他們還有一套哲學,那些時代的文教於是格外凋敝。只要統治者把文教收入自己的管轄,就不用再談論振興文教了。政治人物總不免要把文教做成意識形態工具,即使客氣一點兒的,也總是這樣問:文教能為政治做什麼?可憐我們的文化人也不脫此問,彷彿日夜在為統治者分憂。

我們倒不如問:政治能為文教做點兒什麼?因為良好的生活原本離不開文教昌盛。固然,如博丹所言,國家有身體,也有靈魂,靈魂是更高級的,不過,身體的需要更為緊迫。在緊急情勢下,高級的需求須按情勢緊急的程度在低級的需求面前讓步,但一貫轄制文教的政治註定是惡劣的政治。

哲人原不為稱王而生,王也替代不了哲人,一個有意義的政治體,須由政治與文教攜手才能造就和維護。政治家是否優秀,除了他在狹義政治上的能力而外,還須以尊重文教獨立的程度而定。有的歷史學家不明此理,悖逆我們的直覺,把亞歷山大大帝列於秦始皇之側,把拿破崙列於希特勒之側。至於自詡為思想者、文化人的,反而無限景仰那些殘害文教的霸主,固不足與之語思想文化焉。

來源:《新世紀》

"
陳嘉映 | 柏拉圖——哲人不王

01

柏拉圖是西方思想史上數一數二重要的政治哲人。柏拉圖的政治哲學,外行不一定了解很多,但都知道他所謂的“哲人王”。

柏拉圖是思想王國中的王者,但他從來沒當成現實中的哲人王。柏拉圖父母兩系都是雅典的政治世家,他本人年輕時就有從政之志,但當時雅典的政治情勢相當混亂:長達27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以雅典的失敗告終,“三十僭主”推翻了民主政制,但不久又被民眾推翻,重新恢復了權力的民主派處死了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

柏拉圖對雅典政治的發展很失望,沒有投身雅典政治,而是到各處去遊學,到過小亞細亞、埃及、意大利等地,學習哲學、天文、數學,考察各地的政制、法律,後來也邊學邊講,吸引了一批年輕的追隨者。其中一位名狄翁者,是西部強邦敘拉古僭主狄奧尼修一世的姻弟和大臣。通過狄翁的引薦,40歲的柏拉圖渡海到了西西里,試圖說服狄奧尼修一世採用他自己心目中的良好政制。但僭主與哲學家的會見成為一場衝突,柏拉圖差點兒被處死,雖經狄翁等說情免死,還是被當作奴隸賣掉。

經人搭救回到雅典後,柏拉圖建立了名揚千古的雅典學園。20年後,狄奧尼修一世去世,狄翁擁立其子狄奧尼修二世繼位,再次邀請柏拉圖到敘拉古。60歲的柏拉圖不無猶豫,但最後還是前往。狄奧尼修二世雅好哲學和文學,起初頗為禮遇柏拉圖。但在不久後的宮廷政治鬥爭中,狄翁被放逐;柏拉圖雖被挽留,卻處於近乎軟禁的處境中,後來獲准返回雅典,返回前還向僭主做出保證今後會重返敘拉古。幾年後,為履行自己的保證,也由於狄奧尼修二世做出不久將允許狄翁返國的姿態,柏拉圖第三次渡海到了西西里。這一次的情況並沒有多少好轉,兩年之後,無功而返。此後十幾年,柏拉圖專注於學園的工作,未再捲入實際政治。

柏拉圖的經歷與我們的孔聖人頗多可比之處,雖說這兩位所處的歷史-政治環境迥然不同。孔子三十而立,此後,一邊招收學生,一邊到齊國求仕,齊景公不用,他又回到魯國繼續研修教書。當時魯國的政治局勢相當動盪,孔子似乎沒有看到從政的良機,直到50歲才做了官,後來做到司寇,做了些事情,如墮三都,誅少正卯,應是為了從三桓那裡恢復魯君的正統地位,但不知為什麼,並不很受魯君待見,做了一兩年,就辭職了。此後到另幾個國家求仕。

孔子很講究“君君臣臣”,不過,他的忠君跟後世只有一個皇帝可供效忠不同,君臣之間是“雙向選擇”,此處不得明君不妨換一處試試。他在衛國、陳國得到過聘任,聘期都很短,餘下大多數時候則顛簸於途,經歷了不少險阻,陳蔡絕糧,受困於匡,還多次被楚狂接輿之類的隱者嘲笑。到晚年,孔子才再次返魯定居,專注於編書教學。

陳嘉映 | 柏拉圖——哲人不王

02

柏拉圖和孔子,各自是西方、東方最偉大的政治哲人。可是,他們為什麼不能在現實政治中有所作為呢?

也許是未遇明主。魯哀公不很像明主,孔子行相的時候恐怕就沒給予充分信任。但孔子要遇的是什麼樣的明主呢?漢高帝?唐太宗?康熙皇帝?孔子期盼聖王,柏拉圖嘗試說服僭主,似乎他們都承認,得君才能行道。“得君行道”這話粗聽還好,細聽起來,倒好像政治-歷史人物只是政治哲人的工具。事實當然不是這樣。我們只見過哲人被君王用作工具的,沒見過君王被哲人用作工具的。漢武帝說是獨尊儒術,但何嘗是在行孔子之道?後人說,百代多行秦政制,也有人說,表儒裡法,當時的皇帝自己說得客氣一點兒:本朝制度,王霸雜用。這個“用”字用得好――儒家思想,好用的用,不好用的,朱元璋一聲令下,就刪了。

君主既然不會傻到變成哲人的工具,哲人何不取而代之,當真去當哲人王?問題是,仲尼若果有天下,真就能開出萬世太平來嗎?哲學家也有當了王的,最出名的是羅馬皇帝奧勒留,一位優秀的羅馬皇帝,如是而已。

孔子和柏拉圖的從政以失敗告終,這倒沒什麼,做事情總是有成有敗的;可以一問的倒是,他們有過成功的希望嗎?後世曾實現過孔子或柏拉圖的政治理想嗎?也許,哲人的政治並無實現的可能?但這麼說,似乎是貶低了哲人,我們誰不會憑空想出一幅民富國強的美好圖景?

哲人做不了王,究其緣由,最簡單說,因為政治哲學與通常所說的狹義的政治關係不大。狹義政治的第一要義是權力,第二要義是治術,而政治哲學的首要任務在於探究政治的目的或意義。政治的目的或意義是什麼呢?用西哲亞里士多德的話說:保障人的良好生活。什麼生活才是良好的生活?對不同的人群來說,是否有不同的良好生活?何種政治有助於維護和豐富人生的意義?何種政治制度最能保障良好生活?這些問題當然沒有顯而易見的答案,也因此,才有形形色色、不斷髮展的政治哲學。

政治哲學與狹義政治有重合之處,因為狹義的政治當然與人民是否過上良好生活深有關係,只是它絕不能獨力造或維護政體與治術。商鞅、韓非、李斯對權力和治術的闡論遠比孔子周密切實,而且,這些政術家頗有幾個在現實政治中大有作為,雖然個人的結局不一定美妙。商鞅治秦之時,“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議論政治的,哪怕來說好聽話,也是“亂化之民”,“盡遷之於邊城,其後民莫敢議令”;諸如此類的律令推行十年,“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鄉邑大治”,這也許可說是一片治世景象,可你就是看不到其中有人的自發的生活。

比較起曾皙所願的“浴於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比起孔子到子游所治的武城,聞絃歌之聲,我們便能看到,什麼是有生活目的的政治,什麼是凌駕於生活之上的政治。“良好生活”當然沒有人人同意、亙古不變的標準,但大致離不開生計小康,社會寬鬆,庶民有愛心、有教化、有品格、有能力,簡言之,大致就是為人父母希望兒女生活在其中的社會。即使是力主專制政治、自己喜歡告奸的父母,也不會希望兒女生活在“不告奸者腰斬”的社會裡。

陳嘉映 | 柏拉圖——哲人不王

03

我恐怕,一向以來,人們有意無意之間,把政治哲學過多地跟權術和治術聯繫在一起。現在,我們若把政治的目的理解為保障人的良好生活,那麼,這裡所謂的政治就是極為寬泛意義上的政治。這種廣義的政治,不獨獨是政治人物的事業。

良好的社會生活是由各種各樣的其他活動一起來創造和維護的。這些活動,為方便計,不妨籠統稱為文教。在孔子的想象中,古代聖王主要不是後世所謂的政治家,在三代大治之世,文教為主,狹義政治只起輔助作用。如果把孔子所謂德治,理解為狹義政治屬下的一種治術,自然會覺得老夫子過於迂腐。但孔子說到政,主要內容並不是今天的政治,而是今天的文教。蕭公權所言不虛:孔子“認定政治之主要工作乃在化人,非以治人,更非治事。故政治與教育同功。”伯里克利稱雅典為希臘的學校,其意相似。

哲人或有立功於當世之志,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他在哪兒都沒幹滿三年,但幹滿三年就定能成就什麼嗎?孔子被後世奉為“素王”,“素王”這稱號,在我這種不諳古典的耳朵聽來,似乎有點兒調侃的味道。哲人何必稱王?無論哲人是否有立功於當世之想,但到頭來,他主要的功績還在於文教。孔子短短的從政生涯,別說對中國歷史,即使對當時的政治格局,大概也沒起過什麼特別的作用。而孔子的禮樂思想,以及有孔門、孟子倡導的民本思想,塑造了中國政治的重要品格。政治-歷史不是實施政治思想的歷史,但若沒有政治思想,所謂歷史就只剩下一出出帝王將相的宮廷戲,談不上有什麼政治-歷史。沒有孔孟,兩千多年中國的政治-社會不會是它實際所是的那個樣子。

三代是不是像孔子說的那樣,不得而知。我們倒是大致知道,在上古歷史中,文教、宗教和狹義政治不似後世區分得那樣清楚。不管怎樣,只要政治與文教分離〔或用古話說,治統與道統分離〕,我就要說,一個國家不是單由政治人物領導的,而是由政治人物與文教菁英共同領導的。歐洲很多國家的國政大廳兩側,一側掛著該國曆史上的政治人物,一側掛著哲人與藝術家,大致反映了這一觀念。

文教與政治各有相當的獨立性,文教當然不能代替政治。王道派聲稱,只要施仁政於民,“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這不僅欺人,而且錯認了自己工作的性質。反過來,文教之業也斷然不能委託給狹義政治。君王哲學家是最最可怕的君王。雍正不滿足當皇帝,他們還有一套哲學,那些時代的文教於是格外凋敝。只要統治者把文教收入自己的管轄,就不用再談論振興文教了。政治人物總不免要把文教做成意識形態工具,即使客氣一點兒的,也總是這樣問:文教能為政治做什麼?可憐我們的文化人也不脫此問,彷彿日夜在為統治者分憂。

我們倒不如問:政治能為文教做點兒什麼?因為良好的生活原本離不開文教昌盛。固然,如博丹所言,國家有身體,也有靈魂,靈魂是更高級的,不過,身體的需要更為緊迫。在緊急情勢下,高級的需求須按情勢緊急的程度在低級的需求面前讓步,但一貫轄制文教的政治註定是惡劣的政治。

哲人原不為稱王而生,王也替代不了哲人,一個有意義的政治體,須由政治與文教攜手才能造就和維護。政治家是否優秀,除了他在狹義政治上的能力而外,還須以尊重文教獨立的程度而定。有的歷史學家不明此理,悖逆我們的直覺,把亞歷山大大帝列於秦始皇之側,把拿破崙列於希特勒之側。至於自詡為思想者、文化人的,反而無限景仰那些殘害文教的霸主,固不足與之語思想文化焉。

來源:《新世紀》

陳嘉映 | 柏拉圖——哲人不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