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既然您提到了編法的起源。那這項工藝,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後來又有怎樣的變形和生活應用呢?

A:柳編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古代,科技尚未發達,不分唐宋元明清這一大段時期,都能稱為“家用品時期”。你可以在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發現,那負重的毛驢身上,挑擔人身上,擺攤買賣的小販旁邊...都有柳編、竹編的影子。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既然您提到了編法的起源。那這項工藝,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後來又有怎樣的變形和生活應用呢?

A:柳編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古代,科技尚未發達,不分唐宋元明清這一大段時期,都能稱為“家用品時期”。你可以在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發現,那負重的毛驢身上,挑擔人身上,擺攤買賣的小販旁邊...都有柳編、竹編的影子。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清明上河圖局部 ▲

而第二個發展時期是工藝品時期。在這一階段,一大批發達國家由於開始注重環保,在工藝品的製造材料上也儘量尋找貼近自然的材料。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既然您提到了編法的起源。那這項工藝,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後來又有怎樣的變形和生活應用呢?

A:柳編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古代,科技尚未發達,不分唐宋元明清這一大段時期,都能稱為“家用品時期”。你可以在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發現,那負重的毛驢身上,挑擔人身上,擺攤買賣的小販旁邊...都有柳編、竹編的影子。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清明上河圖局部 ▲

而第二個發展時期是工藝品時期。在這一階段,一大批發達國家由於開始注重環保,在工藝品的製造材料上也儘量尋找貼近自然的材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也是趁著這一勢頭,“柳編”開始作為工藝品,在歐洲多地的需求量大大激增。後來,相對應的沂蒙山區也成了全球主要柳編出口基地之一。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既然您提到了編法的起源。那這項工藝,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後來又有怎樣的變形和生活應用呢?

A:柳編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古代,科技尚未發達,不分唐宋元明清這一大段時期,都能稱為“家用品時期”。你可以在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發現,那負重的毛驢身上,挑擔人身上,擺攤買賣的小販旁邊...都有柳編、竹編的影子。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清明上河圖局部 ▲

而第二個發展時期是工藝品時期。在這一階段,一大批發達國家由於開始注重環保,在工藝品的製造材料上也儘量尋找貼近自然的材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也是趁著這一勢頭,“柳編”開始作為工藝品,在歐洲多地的需求量大大激增。後來,相對應的沂蒙山區也成了全球主要柳編出口基地之一。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既然您提到了編法的起源。那這項工藝,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後來又有怎樣的變形和生活應用呢?

A:柳編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古代,科技尚未發達,不分唐宋元明清這一大段時期,都能稱為“家用品時期”。你可以在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發現,那負重的毛驢身上,挑擔人身上,擺攤買賣的小販旁邊...都有柳編、竹編的影子。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清明上河圖局部 ▲

而第二個發展時期是工藝品時期。在這一階段,一大批發達國家由於開始注重環保,在工藝品的製造材料上也儘量尋找貼近自然的材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也是趁著這一勢頭,“柳編”開始作為工藝品,在歐洲多地的需求量大大激增。後來,相對應的沂蒙山區也成了全球主要柳編出口基地之一。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既然您提到了編法的起源。那這項工藝,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後來又有怎樣的變形和生活應用呢?

A:柳編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古代,科技尚未發達,不分唐宋元明清這一大段時期,都能稱為“家用品時期”。你可以在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發現,那負重的毛驢身上,挑擔人身上,擺攤買賣的小販旁邊...都有柳編、竹編的影子。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清明上河圖局部 ▲

而第二個發展時期是工藝品時期。在這一階段,一大批發達國家由於開始注重環保,在工藝品的製造材料上也儘量尋找貼近自然的材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也是趁著這一勢頭,“柳編”開始作為工藝品,在歐洲多地的需求量大大激增。後來,相對應的沂蒙山區也成了全球主要柳編出口基地之一。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第三個階段柳編工藝逐漸從工藝品向藝術品過渡。這一時期,人們物質生活逐漸充裕。不少後起之秀都有去專業學過設計,有了設計基礎,他們開始創作各式各樣的藝術裝置。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既然您提到了編法的起源。那這項工藝,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後來又有怎樣的變形和生活應用呢?

A:柳編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古代,科技尚未發達,不分唐宋元明清這一大段時期,都能稱為“家用品時期”。你可以在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發現,那負重的毛驢身上,挑擔人身上,擺攤買賣的小販旁邊...都有柳編、竹編的影子。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清明上河圖局部 ▲

而第二個發展時期是工藝品時期。在這一階段,一大批發達國家由於開始注重環保,在工藝品的製造材料上也儘量尋找貼近自然的材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也是趁著這一勢頭,“柳編”開始作為工藝品,在歐洲多地的需求量大大激增。後來,相對應的沂蒙山區也成了全球主要柳編出口基地之一。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第三個階段柳編工藝逐漸從工藝品向藝術品過渡。這一時期,人們物質生活逐漸充裕。不少後起之秀都有去專業學過設計,有了設計基礎,他們開始創作各式各樣的藝術裝置。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有人以各種動物為靈感,做立體的龍,擬人的兔子,有吉祥寓意的牛羊等等神獸。我也嘗試做過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當時做了大概一人高的樣子。今年還想挑戰個更大的——想把上海的東方明珠做出來,內部填上燈,等比例縮小約100倍。

東方明珠有468米,大致算下來我的作品預計高度約4.5到5米之間。嵌了燈後,光能夠在夜晚漫射出來,非常美。而且我考慮做成類似樂高一樣能夠組裝的模塊,這樣方便運輸,也可以讓更多人瞭解到這門手藝。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既然您提到了編法的起源。那這項工藝,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後來又有怎樣的變形和生活應用呢?

A:柳編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古代,科技尚未發達,不分唐宋元明清這一大段時期,都能稱為“家用品時期”。你可以在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發現,那負重的毛驢身上,挑擔人身上,擺攤買賣的小販旁邊...都有柳編、竹編的影子。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清明上河圖局部 ▲

而第二個發展時期是工藝品時期。在這一階段,一大批發達國家由於開始注重環保,在工藝品的製造材料上也儘量尋找貼近自然的材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也是趁著這一勢頭,“柳編”開始作為工藝品,在歐洲多地的需求量大大激增。後來,相對應的沂蒙山區也成了全球主要柳編出口基地之一。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第三個階段柳編工藝逐漸從工藝品向藝術品過渡。這一時期,人們物質生活逐漸充裕。不少後起之秀都有去專業學過設計,有了設計基礎,他們開始創作各式各樣的藝術裝置。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有人以各種動物為靈感,做立體的龍,擬人的兔子,有吉祥寓意的牛羊等等神獸。我也嘗試做過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當時做了大概一人高的樣子。今年還想挑戰個更大的——想把上海的東方明珠做出來,內部填上燈,等比例縮小約100倍。

東方明珠有468米,大致算下來我的作品預計高度約4.5到5米之間。嵌了燈後,光能夠在夜晚漫射出來,非常美。而且我考慮做成類似樂高一樣能夠組裝的模塊,這樣方便運輸,也可以讓更多人瞭解到這門手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既然您提到了編法的起源。那這項工藝,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後來又有怎樣的變形和生活應用呢?

A:柳編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古代,科技尚未發達,不分唐宋元明清這一大段時期,都能稱為“家用品時期”。你可以在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發現,那負重的毛驢身上,挑擔人身上,擺攤買賣的小販旁邊...都有柳編、竹編的影子。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清明上河圖局部 ▲

而第二個發展時期是工藝品時期。在這一階段,一大批發達國家由於開始注重環保,在工藝品的製造材料上也儘量尋找貼近自然的材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也是趁著這一勢頭,“柳編”開始作為工藝品,在歐洲多地的需求量大大激增。後來,相對應的沂蒙山區也成了全球主要柳編出口基地之一。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第三個階段柳編工藝逐漸從工藝品向藝術品過渡。這一時期,人們物質生活逐漸充裕。不少後起之秀都有去專業學過設計,有了設計基礎,他們開始創作各式各樣的藝術裝置。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有人以各種動物為靈感,做立體的龍,擬人的兔子,有吉祥寓意的牛羊等等神獸。我也嘗試做過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當時做了大概一人高的樣子。今年還想挑戰個更大的——想把上海的東方明珠做出來,內部填上燈,等比例縮小約100倍。

東方明珠有468米,大致算下來我的作品預計高度約4.5到5米之間。嵌了燈後,光能夠在夜晚漫射出來,非常美。而且我考慮做成類似樂高一樣能夠組裝的模塊,這樣方便運輸,也可以讓更多人瞭解到這門手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上:楊進邦作品《中國龍》

下:劉鳳臣作品《埃菲爾鐵塔》

Q:您能介紹下柳編工藝的程序嗎?我們看到不少作品在紋路上都有微妙的區別。它們是如何經過加工,最終成型的?

A:好的。像我們最後看到的成品,往往是原木色,或被染成咖色等等顏色。但實際它們最初是有皮的,柳編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脫皮。先把葉子去掉,再拿高壓罐子蒸。如果想去葉子的時候更方便,就晚些再收割,等秋天葉子掉沒,人們可以省去些力氣,直接去蒸。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既然您提到了編法的起源。那這項工藝,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後來又有怎樣的變形和生活應用呢?

A:柳編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古代,科技尚未發達,不分唐宋元明清這一大段時期,都能稱為“家用品時期”。你可以在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發現,那負重的毛驢身上,挑擔人身上,擺攤買賣的小販旁邊...都有柳編、竹編的影子。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清明上河圖局部 ▲

而第二個發展時期是工藝品時期。在這一階段,一大批發達國家由於開始注重環保,在工藝品的製造材料上也儘量尋找貼近自然的材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也是趁著這一勢頭,“柳編”開始作為工藝品,在歐洲多地的需求量大大激增。後來,相對應的沂蒙山區也成了全球主要柳編出口基地之一。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第三個階段柳編工藝逐漸從工藝品向藝術品過渡。這一時期,人們物質生活逐漸充裕。不少後起之秀都有去專業學過設計,有了設計基礎,他們開始創作各式各樣的藝術裝置。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有人以各種動物為靈感,做立體的龍,擬人的兔子,有吉祥寓意的牛羊等等神獸。我也嘗試做過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當時做了大概一人高的樣子。今年還想挑戰個更大的——想把上海的東方明珠做出來,內部填上燈,等比例縮小約100倍。

東方明珠有468米,大致算下來我的作品預計高度約4.5到5米之間。嵌了燈後,光能夠在夜晚漫射出來,非常美。而且我考慮做成類似樂高一樣能夠組裝的模塊,這樣方便運輸,也可以讓更多人瞭解到這門手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上:楊進邦作品《中國龍》

下:劉鳳臣作品《埃菲爾鐵塔》

Q:您能介紹下柳編工藝的程序嗎?我們看到不少作品在紋路上都有微妙的區別。它們是如何經過加工,最終成型的?

A:好的。像我們最後看到的成品,往往是原木色,或被染成咖色等等顏色。但實際它們最初是有皮的,柳編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脫皮。先把葉子去掉,再拿高壓罐子蒸。如果想去葉子的時候更方便,就晚些再收割,等秋天葉子掉沒,人們可以省去些力氣,直接去蒸。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既然您提到了編法的起源。那這項工藝,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後來又有怎樣的變形和生活應用呢?

A:柳編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古代,科技尚未發達,不分唐宋元明清這一大段時期,都能稱為“家用品時期”。你可以在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發現,那負重的毛驢身上,挑擔人身上,擺攤買賣的小販旁邊...都有柳編、竹編的影子。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清明上河圖局部 ▲

而第二個發展時期是工藝品時期。在這一階段,一大批發達國家由於開始注重環保,在工藝品的製造材料上也儘量尋找貼近自然的材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也是趁著這一勢頭,“柳編”開始作為工藝品,在歐洲多地的需求量大大激增。後來,相對應的沂蒙山區也成了全球主要柳編出口基地之一。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第三個階段柳編工藝逐漸從工藝品向藝術品過渡。這一時期,人們物質生活逐漸充裕。不少後起之秀都有去專業學過設計,有了設計基礎,他們開始創作各式各樣的藝術裝置。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有人以各種動物為靈感,做立體的龍,擬人的兔子,有吉祥寓意的牛羊等等神獸。我也嘗試做過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當時做了大概一人高的樣子。今年還想挑戰個更大的——想把上海的東方明珠做出來,內部填上燈,等比例縮小約100倍。

東方明珠有468米,大致算下來我的作品預計高度約4.5到5米之間。嵌了燈後,光能夠在夜晚漫射出來,非常美。而且我考慮做成類似樂高一樣能夠組裝的模塊,這樣方便運輸,也可以讓更多人瞭解到這門手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上:楊進邦作品《中國龍》

下:劉鳳臣作品《埃菲爾鐵塔》

Q:您能介紹下柳編工藝的程序嗎?我們看到不少作品在紋路上都有微妙的區別。它們是如何經過加工,最終成型的?

A:好的。像我們最後看到的成品,往往是原木色,或被染成咖色等等顏色。但實際它們最初是有皮的,柳編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脫皮。先把葉子去掉,再拿高壓罐子蒸。如果想去葉子的時候更方便,就晚些再收割,等秋天葉子掉沒,人們可以省去些力氣,直接去蒸。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經過去皮後,先要在陽光底下晒乾。然後根據植物莖稈的粗細進行分類,粗的放一堆,細的放一堆。待開始編的時候浸溼,浸泡工序需要有經驗的人來操作。浸泡時間久了,水分大容易折斷。浸泡時間短了也不行,太脆一樣容易折。所以在時間上一定要把握火候,做到不過溼不過幹。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既然您提到了編法的起源。那這項工藝,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後來又有怎樣的變形和生活應用呢?

A:柳編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古代,科技尚未發達,不分唐宋元明清這一大段時期,都能稱為“家用品時期”。你可以在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發現,那負重的毛驢身上,挑擔人身上,擺攤買賣的小販旁邊...都有柳編、竹編的影子。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清明上河圖局部 ▲

而第二個發展時期是工藝品時期。在這一階段,一大批發達國家由於開始注重環保,在工藝品的製造材料上也儘量尋找貼近自然的材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也是趁著這一勢頭,“柳編”開始作為工藝品,在歐洲多地的需求量大大激增。後來,相對應的沂蒙山區也成了全球主要柳編出口基地之一。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第三個階段柳編工藝逐漸從工藝品向藝術品過渡。這一時期,人們物質生活逐漸充裕。不少後起之秀都有去專業學過設計,有了設計基礎,他們開始創作各式各樣的藝術裝置。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有人以各種動物為靈感,做立體的龍,擬人的兔子,有吉祥寓意的牛羊等等神獸。我也嘗試做過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當時做了大概一人高的樣子。今年還想挑戰個更大的——想把上海的東方明珠做出來,內部填上燈,等比例縮小約100倍。

東方明珠有468米,大致算下來我的作品預計高度約4.5到5米之間。嵌了燈後,光能夠在夜晚漫射出來,非常美。而且我考慮做成類似樂高一樣能夠組裝的模塊,這樣方便運輸,也可以讓更多人瞭解到這門手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上:楊進邦作品《中國龍》

下:劉鳳臣作品《埃菲爾鐵塔》

Q:您能介紹下柳編工藝的程序嗎?我們看到不少作品在紋路上都有微妙的區別。它們是如何經過加工,最終成型的?

A:好的。像我們最後看到的成品,往往是原木色,或被染成咖色等等顏色。但實際它們最初是有皮的,柳編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脫皮。先把葉子去掉,再拿高壓罐子蒸。如果想去葉子的時候更方便,就晚些再收割,等秋天葉子掉沒,人們可以省去些力氣,直接去蒸。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經過去皮後,先要在陽光底下晒乾。然後根據植物莖稈的粗細進行分類,粗的放一堆,細的放一堆。待開始編的時候浸溼,浸泡工序需要有經驗的人來操作。浸泡時間久了,水分大容易折斷。浸泡時間短了也不行,太脆一樣容易折。所以在時間上一定要把握火候,做到不過溼不過幹。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既然您提到了編法的起源。那這項工藝,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後來又有怎樣的變形和生活應用呢?

A:柳編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古代,科技尚未發達,不分唐宋元明清這一大段時期,都能稱為“家用品時期”。你可以在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發現,那負重的毛驢身上,挑擔人身上,擺攤買賣的小販旁邊...都有柳編、竹編的影子。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清明上河圖局部 ▲

而第二個發展時期是工藝品時期。在這一階段,一大批發達國家由於開始注重環保,在工藝品的製造材料上也儘量尋找貼近自然的材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也是趁著這一勢頭,“柳編”開始作為工藝品,在歐洲多地的需求量大大激增。後來,相對應的沂蒙山區也成了全球主要柳編出口基地之一。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第三個階段柳編工藝逐漸從工藝品向藝術品過渡。這一時期,人們物質生活逐漸充裕。不少後起之秀都有去專業學過設計,有了設計基礎,他們開始創作各式各樣的藝術裝置。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有人以各種動物為靈感,做立體的龍,擬人的兔子,有吉祥寓意的牛羊等等神獸。我也嘗試做過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當時做了大概一人高的樣子。今年還想挑戰個更大的——想把上海的東方明珠做出來,內部填上燈,等比例縮小約100倍。

東方明珠有468米,大致算下來我的作品預計高度約4.5到5米之間。嵌了燈後,光能夠在夜晚漫射出來,非常美。而且我考慮做成類似樂高一樣能夠組裝的模塊,這樣方便運輸,也可以讓更多人瞭解到這門手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上:楊進邦作品《中國龍》

下:劉鳳臣作品《埃菲爾鐵塔》

Q:您能介紹下柳編工藝的程序嗎?我們看到不少作品在紋路上都有微妙的區別。它們是如何經過加工,最終成型的?

A:好的。像我們最後看到的成品,往往是原木色,或被染成咖色等等顏色。但實際它們最初是有皮的,柳編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脫皮。先把葉子去掉,再拿高壓罐子蒸。如果想去葉子的時候更方便,就晚些再收割,等秋天葉子掉沒,人們可以省去些力氣,直接去蒸。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經過去皮後,先要在陽光底下晒乾。然後根據植物莖稈的粗細進行分類,粗的放一堆,細的放一堆。待開始編的時候浸溼,浸泡工序需要有經驗的人來操作。浸泡時間久了,水分大容易折斷。浸泡時間短了也不行,太脆一樣容易折。所以在時間上一定要把握火候,做到不過溼不過幹。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典型的釘編 ▲

加上每根柳條都有“脾氣性格” ,人工編時得按照它的分叉走勢、韌性強弱去做。而這也是機器最不好掌握它的點。再之後就是熟練運用穿編、橫編、立編、花編、釘編等技法了...等編完後,還要經過一道晒乾工序,做最後的定型。大體工序就是這些。

"

\\ 自然君專訪系列 /

✖“中國工藝”

是門內開花,門外香?

提到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這些國家...你能想到什麼?法國那聞名世界的盧浮宮;比利時報紙上有家喻戶曉的《丁丁歷險記》;十三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意大利;率先征服海上,開闢了無數殖民地的西班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比利時漫畫《丁丁歷險記》中關於中國的主題靈感源自於作者埃爾熱Herge的中國朋友。

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被列為全球公認的“發達國家”。富足的經濟同樣也催生出了更先進的人文思想理念。而這些人文理念,也造成了近年來“中國本土傳統工藝在國外更受歡迎”的時代現象。

許多中國手藝人,常常要面對——在國外受到政府要員隆重接待,而回到自家,卻受困於小圈子。無法打開大眾市場,收入有限,創新停滯不前的現實狀況。這種時候,部分技藝面臨失傳,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有30年以上技法經驗的中國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一起聊聊,如今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非遺柳編工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大師劉鳳臣,受邀前往德國漢堡市。

Q:關於柳編技藝,一直有“南竹北柳”的說法。您能講講這種技藝是怎麼來的嗎?南北方是否有共通之處

A:好的,首先“南竹北柳”這個說法意指的是材質的不同。由於中國南方盛產竹子,北方盛產杞柳,所以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地取材,使用本地最適合的材料。比如,墨西哥那樣多雨的熱帶地區,有些手工藝人會以棕櫚樹的寬葉片為材料進行編織。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竹編 ▲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棕編 ▲

再說回我們中國:南方竹編可以做得相當精細,這源於竹子的韌性。而北方的柳條韌性不夠,易斷,所以做出來的樣子豪放粗狂,更靠近杞柳的天然本質。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劉鳳臣作品:柳編 ▲

但要說編織技法,其實無論是南北方,甚至世界各地,技巧上有許多共通之處。穿編、橫編、立編、花編...各種編法樣式,最初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

那時人類採集食物,以打獵和吃山果為生。而草編,可以起到很好儲存作用——學會了做容器之後,人們只摘一次就可以吃一天,不用再為了一日三餐來回跑了。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至於在原始社會,初代編法是怎麼誕生的呢?這要仰仗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學習能力,有一種生物,比人類先會編織,那就是用樹枝築巢的鳥類。鳥巢的紋路編法,正是所有編織技藝的開始。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既然您提到了編法的起源。那這項工藝,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後來又有怎樣的變形和生活應用呢?

A:柳編的發展和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古代,科技尚未發達,不分唐宋元明清這一大段時期,都能稱為“家用品時期”。你可以在北宋時期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發現,那負重的毛驢身上,挑擔人身上,擺攤買賣的小販旁邊...都有柳編、竹編的影子。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清明上河圖局部 ▲

而第二個發展時期是工藝品時期。在這一階段,一大批發達國家由於開始注重環保,在工藝品的製造材料上也儘量尋找貼近自然的材料。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也是趁著這一勢頭,“柳編”開始作為工藝品,在歐洲多地的需求量大大激增。後來,相對應的沂蒙山區也成了全球主要柳編出口基地之一。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柳編工藝 ▲

第三個階段柳編工藝逐漸從工藝品向藝術品過渡。這一時期,人們物質生活逐漸充裕。不少後起之秀都有去專業學過設計,有了設計基礎,他們開始創作各式各樣的藝術裝置。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有人以各種動物為靈感,做立體的龍,擬人的兔子,有吉祥寓意的牛羊等等神獸。我也嘗試做過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當時做了大概一人高的樣子。今年還想挑戰個更大的——想把上海的東方明珠做出來,內部填上燈,等比例縮小約100倍。

東方明珠有468米,大致算下來我的作品預計高度約4.5到5米之間。嵌了燈後,光能夠在夜晚漫射出來,非常美。而且我考慮做成類似樂高一樣能夠組裝的模塊,這樣方便運輸,也可以讓更多人瞭解到這門手藝。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上:楊進邦作品《中國龍》

下:劉鳳臣作品《埃菲爾鐵塔》

Q:您能介紹下柳編工藝的程序嗎?我們看到不少作品在紋路上都有微妙的區別。它們是如何經過加工,最終成型的?

A:好的。像我們最後看到的成品,往往是原木色,或被染成咖色等等顏色。但實際它們最初是有皮的,柳編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脫皮。先把葉子去掉,再拿高壓罐子蒸。如果想去葉子的時候更方便,就晚些再收割,等秋天葉子掉沒,人們可以省去些力氣,直接去蒸。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經過去皮後,先要在陽光底下晒乾。然後根據植物莖稈的粗細進行分類,粗的放一堆,細的放一堆。待開始編的時候浸溼,浸泡工序需要有經驗的人來操作。浸泡時間久了,水分大容易折斷。浸泡時間短了也不行,太脆一樣容易折。所以在時間上一定要把握火候,做到不過溼不過幹。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 典型的釘編 ▲

加上每根柳條都有“脾氣性格” ,人工編時得按照它的分叉走勢、韌性強弱去做。而這也是機器最不好掌握它的點。再之後就是熟練運用穿編、橫編、立編、花編、釘編等技法了...等編完後,還要經過一道晒乾工序,做最後的定型。大體工序就是這些。

“南竹北柳”非遺柳編30年,看大師劉鳳臣從中國到世界...

Q:最後,想問您一句...從在中國本土到受邀前往德國漢堡等地,您在柳編上的努力足足也有30多年了。是什麼讓您在一件事上堅持了30年?

A:因為喜歡,喜歡的事情就堅持嘛。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作者所有

微信關注公眾號“第二自然”

登錄【第二自然】官網,關注設計師品牌與創業,瀏覽設計精品 →http://www.d2ziran.com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