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青花瓷器積青處和“鐵斑”】'

青花瓷 瓷器 宣公話收藏 2019-07-27
"
"
【 元代青花瓷器積青處和“鐵斑”】

元青花瓷的顏料中含有一定雜質,因此在繪畫和燒製過程中顏料色粒經常會向某一處聚集而形成我們常說的積青處(顏色深重發黑,也有稱凝聚斑)。

這種積青處偶然會產生結晶斑,被俗稱為“鐵斑”。

“鐵斑”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因為結晶斑中不只是“鐵”,還有其它各種不同的元素。

如果僅把它和“鐵”的形態聯繫起來,說成是“鐵”態或者什麼“鑄鐵”之樣,就離題太遠了。

我們現在還不好說它叫什麼“化合物”,經化驗其中確實含有鐵成份或錳成份,屬於顏料中所帶來。而且由於每隻器物所用顏料不同,形成的斑也不同。

比如,以蘇勃尼青顏料為主的進口料,其中含有較多鐵的成份,結晶斑中必含鐵。以國產料為主的顏料,其中含有較多的錳成份,結晶斑中必含錳。

因“鐵”和“錳”之差異,故其斑色也有很大差異。

這種結晶斑正如有的論點所說,它本身是一種工藝缺陷,即使在元代,人們也是盡力避免不出現或少出現,但事實上卻造成不同結果:

有的器物斑明顯,有的器物斑不明顯,有的器物斑多,有的器物斑少。有的斑大,有的斑小。所以今天拿這一缺點來做鑑定時,實不宜僅憑一兩隻器物所見來代替全體,也不能憑此器所見否定彼器未見。更不能輕易以此來否定那些盡善盡美之器(斑少、斑小或斑不明顯者)。

元青花瓷的結晶斑到底是一種什麼“物態”,目前隨著所發現實物及證據的增多已能給以一定解釋。

"
【 元代青花瓷器積青處和“鐵斑”】

元青花瓷的顏料中含有一定雜質,因此在繪畫和燒製過程中顏料色粒經常會向某一處聚集而形成我們常說的積青處(顏色深重發黑,也有稱凝聚斑)。

這種積青處偶然會產生結晶斑,被俗稱為“鐵斑”。

“鐵斑”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因為結晶斑中不只是“鐵”,還有其它各種不同的元素。

如果僅把它和“鐵”的形態聯繫起來,說成是“鐵”態或者什麼“鑄鐵”之樣,就離題太遠了。

我們現在還不好說它叫什麼“化合物”,經化驗其中確實含有鐵成份或錳成份,屬於顏料中所帶來。而且由於每隻器物所用顏料不同,形成的斑也不同。

比如,以蘇勃尼青顏料為主的進口料,其中含有較多鐵的成份,結晶斑中必含鐵。以國產料為主的顏料,其中含有較多的錳成份,結晶斑中必含錳。

因“鐵”和“錳”之差異,故其斑色也有很大差異。

這種結晶斑正如有的論點所說,它本身是一種工藝缺陷,即使在元代,人們也是盡力避免不出現或少出現,但事實上卻造成不同結果:

有的器物斑明顯,有的器物斑不明顯,有的器物斑多,有的器物斑少。有的斑大,有的斑小。所以今天拿這一缺點來做鑑定時,實不宜僅憑一兩隻器物所見來代替全體,也不能憑此器所見否定彼器未見。更不能輕易以此來否定那些盡善盡美之器(斑少、斑小或斑不明顯者)。

元青花瓷的結晶斑到底是一種什麼“物態”,目前隨著所發現實物及證據的增多已能給以一定解釋。

【 元代青花瓷器積青處和“鐵斑”】

由於元代時不論進口顏料或國產顏料均含一定天然雜質,使其在繪畫的筆勢和燒製過程中自然聚集形成點或條帶,並吸引較大的顏料顆粒向這些點或條帶處集中,當釉冷卻後便形成我們所見到的具有凝聚效應的深重顏色的積青處。

應該說,在整個釉表的畫面中這種積青處最為多見。

如果是蘇勃尼青料的話,這種點狀或條狀的積青處還往往有較明顯溢出的暈散現象,稱做“斑狀流散”、“條狀流散”(凝聚而暈散的稱法,蘇勃尼青顏料顆粒較粗)。

還有,在燒製過程中,如果這些點狀或條狀的積青處附有過量雜質,而這些雜質中含“鐵”或含“錳”等成份又超過臨界值,便會以積青處為基礎形成不同成份的結晶斑。

蘇勃尼青料因屬含鐵成份高的礦物鈷料,故形成以含鐵成份為主的結晶斑,俗稱“鐵斑”。

而國產料因屬含錳成份高的礦物鈷料,故形成以含“錳”成份為主的結晶斑,俗稱“錳斑”。

一、結晶斑形狀(用40-80倍放大鏡比較看):

1、點狀、碎點狀。放大可見有的為變形圓點紋、不規則灘塗點狀聯綴紋等。有的為絲狀鬆散或灘塗絲狀放散混合體紋。

2、條狀。放大可見有的為絲狀紋或網絲紋,或不規則灘塗點狀聯綴紋,或變形條點混合絲狀紋。

3、絲散狀(絲紋、網紋)。放大可見絲狀鬆散紋。

二、結晶斑顏色(40倍放大鏡看):

1、以蘇勃尼青料為主的結晶斑:黑、黑灰、灰等並略泛褐色。

2、以國產料為主的混合料結晶斑:藍褐、灰褐、黃褐、褐色等,均有深淺。

此外,有些器物斑偶爾近看閃銀亮(也稱錫光斑,蘇勃尼青料中若摻入一定國產料易出現此斑)。

三、結晶斑的凹凸現象。

結晶斑因凝聚較多雜質鐵或錳等元素,在燒製形成中往往造成向釉表內沉降(所謂“吃胎”或“鑽胎”現象)。

從而使積青處形成點點或條條凹凸,用手撫摸能感覺到。結晶斑就在這些較低的凹中形成。

大多結晶斑略低於釉面,但也有平於表面的(這種平於表面的斑實際在許多出土瓷片和出土器物上不少見)。

國產顏料中的結晶斑還存在個別現象,如某些斑的根部陷於釉內,而尖狀的頂部會凸出釉表,如同火山坑的形式(有根)。這也是須認真掌握的。

"
【 元代青花瓷器積青處和“鐵斑”】

元青花瓷的顏料中含有一定雜質,因此在繪畫和燒製過程中顏料色粒經常會向某一處聚集而形成我們常說的積青處(顏色深重發黑,也有稱凝聚斑)。

這種積青處偶然會產生結晶斑,被俗稱為“鐵斑”。

“鐵斑”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因為結晶斑中不只是“鐵”,還有其它各種不同的元素。

如果僅把它和“鐵”的形態聯繫起來,說成是“鐵”態或者什麼“鑄鐵”之樣,就離題太遠了。

我們現在還不好說它叫什麼“化合物”,經化驗其中確實含有鐵成份或錳成份,屬於顏料中所帶來。而且由於每隻器物所用顏料不同,形成的斑也不同。

比如,以蘇勃尼青顏料為主的進口料,其中含有較多鐵的成份,結晶斑中必含鐵。以國產料為主的顏料,其中含有較多的錳成份,結晶斑中必含錳。

因“鐵”和“錳”之差異,故其斑色也有很大差異。

這種結晶斑正如有的論點所說,它本身是一種工藝缺陷,即使在元代,人們也是盡力避免不出現或少出現,但事實上卻造成不同結果:

有的器物斑明顯,有的器物斑不明顯,有的器物斑多,有的器物斑少。有的斑大,有的斑小。所以今天拿這一缺點來做鑑定時,實不宜僅憑一兩隻器物所見來代替全體,也不能憑此器所見否定彼器未見。更不能輕易以此來否定那些盡善盡美之器(斑少、斑小或斑不明顯者)。

元青花瓷的結晶斑到底是一種什麼“物態”,目前隨著所發現實物及證據的增多已能給以一定解釋。

【 元代青花瓷器積青處和“鐵斑”】

由於元代時不論進口顏料或國產顏料均含一定天然雜質,使其在繪畫的筆勢和燒製過程中自然聚集形成點或條帶,並吸引較大的顏料顆粒向這些點或條帶處集中,當釉冷卻後便形成我們所見到的具有凝聚效應的深重顏色的積青處。

應該說,在整個釉表的畫面中這種積青處最為多見。

如果是蘇勃尼青料的話,這種點狀或條狀的積青處還往往有較明顯溢出的暈散現象,稱做“斑狀流散”、“條狀流散”(凝聚而暈散的稱法,蘇勃尼青顏料顆粒較粗)。

還有,在燒製過程中,如果這些點狀或條狀的積青處附有過量雜質,而這些雜質中含“鐵”或含“錳”等成份又超過臨界值,便會以積青處為基礎形成不同成份的結晶斑。

蘇勃尼青料因屬含鐵成份高的礦物鈷料,故形成以含鐵成份為主的結晶斑,俗稱“鐵斑”。

而國產料因屬含錳成份高的礦物鈷料,故形成以含“錳”成份為主的結晶斑,俗稱“錳斑”。

一、結晶斑形狀(用40-80倍放大鏡比較看):

1、點狀、碎點狀。放大可見有的為變形圓點紋、不規則灘塗點狀聯綴紋等。有的為絲狀鬆散或灘塗絲狀放散混合體紋。

2、條狀。放大可見有的為絲狀紋或網絲紋,或不規則灘塗點狀聯綴紋,或變形條點混合絲狀紋。

3、絲散狀(絲紋、網紋)。放大可見絲狀鬆散紋。

二、結晶斑顏色(40倍放大鏡看):

1、以蘇勃尼青料為主的結晶斑:黑、黑灰、灰等並略泛褐色。

2、以國產料為主的混合料結晶斑:藍褐、灰褐、黃褐、褐色等,均有深淺。

此外,有些器物斑偶爾近看閃銀亮(也稱錫光斑,蘇勃尼青料中若摻入一定國產料易出現此斑)。

三、結晶斑的凹凸現象。

結晶斑因凝聚較多雜質鐵或錳等元素,在燒製形成中往往造成向釉表內沉降(所謂“吃胎”或“鑽胎”現象)。

從而使積青處形成點點或條條凹凸,用手撫摸能感覺到。結晶斑就在這些較低的凹中形成。

大多結晶斑略低於釉面,但也有平於表面的(這種平於表面的斑實際在許多出土瓷片和出土器物上不少見)。

國產顏料中的結晶斑還存在個別現象,如某些斑的根部陷於釉內,而尖狀的頂部會凸出釉表,如同火山坑的形式(有根)。這也是須認真掌握的。

【 元代青花瓷器積青處和“鐵斑”】

四、積青處現象的重要性。

通過前面對積青處的描述,我們還想進一步說明積青處是在一筆劃或隨筆連續作畫時,顏料顆粒同雜質順勢聚集並經燒製凝聚泛出的深色條、點帶,可看出其中沒有故意的停筆、抹筆、重筆、加重用筆態等。

也就是說,積青處的形態,完全是一種隨筆勢而出的自然連續態、旋轉態、末端點狀停止態等。一句話,積青處為順勢而現之物態。 掌握積青處特點十分重要。通過積青處的觀察,可以領先一步有效區分開真假器物。

凡真品器物積青處均為自然泛出的深色態。仿品則完全靠手工塗抹偽造。因此看積青處自然與否,便可心中有數。

這裡,正確區別“自然”態還是“手工塗抹”態是關鍵,一定要防止把“自然態”看成“手工塗抹態”,或把“手工塗抹態”看成“自然態”。

因此無論真品仿品都要事先多看,特別是仿品更要多看,不能因為是仿品就不看或少看。如果能多看仿品反而能更有效地幫助我們進行辨別,避免被動失誤。

五、對結晶斑的再認識。

前面提到,結晶斑實為一種缺陷,在元代加工時也不以其為美並盡力克服。越是在元早期,這種有斑現象越多,斑也稍大。而在進入中後末期隨著加工術提高,這種現象得以改善,斑變少變小,甚至不明顯至沒有。

即我們後來看到的每隻器物因歷史年代不同、窯口不同、加工手段高低不同,反映在其表面的效果不同。越是精美完善之器,其結晶斑越是顯弱或不明顯,不少器物反而還須使用放大鏡看。

應注意的是,那些高仿品所造“鐵斑”,為了顯眼迷人,把“斑”都做得較大,已弄巧成拙。

經反覆比較,高仿品“斑”之特點,可用一句話概括:

不黑也不黃(褐)。不黑,即表面為新鮮單一的鉛灰色,如同灰渣片或馬口鐵煙筒灰渣皮,均較大。其灰和真品灰相比,已是新鮮得不能再新鮮了。沒有老舊蒼桑感或錫光感,更無暗裡呈現的偏黑或偏藍的氣色。不黃(褐),即表面沒有經過長久歲月形成的如老鏽一般顏色的褐黃紅色,這種褐黃紅同暗黑或暗藍結合在一起的色,為一種複雜的色別複合體,俗話叫“立體色”。因此色不對,仿也無意義。

仿品斑唯一能做到的是下沉,特別是早期的仿品斑如上所說為一塊塊碎的灰鐵渣皮,只見鐵渣皮中間部分往下沉,而邊緣卻還搭在釉坑邊沿周圍沒下去。這種樣子和真品斑不一樣。真品斑若下沉在坑內,或以絲紋斑、網紋斑、灘塗斑等平浮於釉面(認真觀察比較可發現)。

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目前仿品斑有做得不錯的,能沉入坑內,頗顯迷惑。結晶斑真假之分最難區別的也就是沉浮凹凸現象,觀察起來一直比較困難。

目前的困惑是,我們所見不少出土瓷片或館藏器物很難精確斷定斑的形態是否屬於在“坑”內,即用肉眼看到的結果和用放大鏡看到的結果存在著很大不同(肉眼看到斑下沉,放大鏡看到斑卻沒有下沉,且無標準),如上海博物館纏枝牡丹紋大罐、包頭博物館纏枝牡丹紋大罐及包頭燕家樑元代遺址出土元青花瓷片等等。

另外,不少真品器物結晶斑中存在平浮於釉表的絲紋斑、網紋斑、灘塗斑等,這也是我們不得不注意的一個方面,實不宜因看到有平浮斑即輕易否定。因此在沉浮之感問題上尚存在很多爭論目前實無妥當結論。

根據這些情況,我們以為,看斑目前比較穩妥的做法還是看色,看自然狀況,看在積青處的形成狀態,看它們存在不存在人為的故意性。至於斑是否陷於點坑內或浮在表面並不主要。對於真品絲紋斑、網紋斑等,仿品尚做不出來,這也可以成為我們辨別時心中有數的重要方面。

元青花瓷的結晶斑(鐵斑),對元青花瓷的判別雖有作用,但還不能夠達到評判真假的絕對化程度,不具備一點定真假或斷是非的重大特徵所具備的威力,還是做為參考點為宜。

因為說到底,結晶斑的千變萬化和極個別現象,即使是多年高手老手,也會有走眼漏針之時。一定要和積青處及其它重大特徵聯繫起來看方穩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