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明水路1號甲,宋雨亭,曾經的商界領袖,青島三大亨之一

資歷沒有傅炳昭老,財力沒有劉子山厚,魅力沒有隋石卿強,但宋雨亭對青島的影響力比任何華商都要大、都要長。他與市長沈鴻烈、膠濟鐵路局委員長葛光庭並稱青島 “三大亨”。

宋雨亭(1884-1951),名潤霖,號甘泉,今萊州市沙河鎮大珍珠村人。幼年在原籍讀私塾,勤學好問,成績優良。13歲到青島讀中學,畢業後進其四叔“瑞記”商店習商,並於晚間刻苦學習英語和德語,能用外語和外國顧客交談。1903年,接任“瑞記”商號經理,主營草帽辮業務,自此逐步在青島的工商界嶄露頭角。

下圖宋雨亭的故居,青島明水路1號甲。

青島明水路1號甲,宋雨亭,曾經的商界領袖,青島三大亨之一

1916年,被選為青島工商會董事。1921年,任中日合辦的膠澳電氣公司副總經理。1925年,被推選為商務公斷處處長。1926年,任青島市總商會董事。1927年12月,被選為青島市總商會會長。此後連任4屆,主持青島總商會工作12年之久,青島開埠以來,他應是聲名最顯赫的華商領袖。

青島明水路1號甲,宋雨亭,曾經的商界領袖,青島三大亨之一

1931年5月,宋雨亭籌集資金成立了青島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兼任青島市救濟院院長,捐贈和募集資金,興辦社會慈善事業,所轄有育嬰堂、濟良所、貸款所、習藝所、施醫所等8個慈善單位。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青島市的工商業者,出於愛國熱忱,群起抵制日本帝國主義,舉行罷市,不去取引所進行交易。為打破日本“取引所”(交易所)對青島經濟的操縱,在當時的青島市長沈鴻烈的暗地支持下,經過一番努力,於1931年冬成立了青島市物品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籌備委員會,宋雨亭於1931年8月聯合21家工商業大戶發起成立了青島市物品證券交易所,自任理事長,經營土產、紗布期貨。

1933年世界經濟發生恐慌,波及我國,我國大宗出口的花生米銷量突然大幅度 下降。青島花生米的行市比往常下跌50%以上,外國洋行不收購,國內更無銷路,致使青島市經營土產的近百戶商號,瀕臨破產倒閉的噩運。為了幫助青島的農民 及土產商號渡過難關,宋雨亭聯絡了20家富裕商戶,每戶暫借5000元,共籌集資金10萬元,於1934年1月設立了普利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銀行的支持 下,又抵押了150萬元,儘量以高價收購花生米,以濟農民及土產商號燃眉之急。

青島明水路1號甲,宋雨亭,曾經的商界領袖,青島三大亨之一

1933年,市長沈鴻烈因東北海軍三艦叛逃,面子掛不住,向南京政府辭職。宋雨亭立馬意識到事態嚴重、機會難得,他以商會會長名義,召集律師公會、銀行公會、新聞記者公會等九大團體和部分商界巨頭,成立“青島市各界挽留沈市長市民聯合會”,印傳單,發宣言,致電中央,上街遊行。沈鴻烈潛往威海,宋雨亭又帶領20餘人,乘六部汽車前往造勢迎接。直到南京政府下達慰留電,沈鴻烈“不得已”重掌市政,這處挽留大戲才華麗落幕。兩人拜把子,結金蘭之好,概源於此。

1935年5月,他籌集資金,成立青島漁業股份有限公司,組織並扶助漁民擺脫日本“水產組合”的挾制。日本侵佔青島後,他拒絕了日軍讓其出任青島維持會會長的要求,攜眷回到原籍,後又舉家遷至上海做小買賣維持生計,終留一身清白。

1946年宋雨亭回到青島,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又以病為由,拒絕了國民黨的一切委任。1950年,宋雨亭病逝。

宋雨亭身上,是否能看到《青島往事》裡主人公的身影?

本文照片和資料整理於網絡,侵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