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期貨交易者,你真的會用MACD指標嗎?

期貨 投資 財經 交易之道 2017-06-20

一個典型的趨勢交易者採取的是跟隨性策略,他們需要對行情的趨勢做出判斷,然後跟隨,所以反應比行情的發展要慢半拍。MACD指標是許多趨勢交易者比較喜歡使用的一個輔助指標,相信很多學習過纏論的期貨交易者對於MACD指標比較熟悉,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是否發生背馳和背離。大多數急於求成的交易者都沉迷於纏中說禪的技術手段,而忽視了纏論所傳授的思想,即將走勢進行完全分類進行操作,只學習技術,大多數人只會按圖索驥,千人千纏,結果自己覺得技術有了很大進步,但就是賺不到錢。只有吸取了其思想精華,結合自身多年實戰研究總結,創造出適合自己的交易體系。下面我們就用纏師的思想來對MACD指標進行分類操作。

行情分類

MACD指標由DIF、DEA、MACD三部分構成,其中DIF自身有兩大作用:其一,根據DIF在零軸之下還是零軸之上可以判斷當情行情處於多頭行情還是空頭行情;其二,根據DIF與當前價格的關係可以判斷是否出現頂背離或底背離。這兩點是許多交易者在經常使用的判斷標準,當然也有的交易者是根據DIF與DEA的金叉和死叉來判斷行情的多空,根據MACD紅綠柱與價格的關係來判斷是否發生背離,就我個人而言,我習慣用前者的判斷方法。按照前者的判斷方法,我們可以將當前的總是行情分為四種類型:

A類行情:DIF>0且MACD>0;屬於牛市行情,適合做多。

B類行情:DIF>0且MACD<0;屬於弱熊行情;輕倉短空或觀望。

C類行情:DIF<0且MACD<0;屬於熊市行情;適合做空。

D類行情:DIF<0且MACD>0;屬於弱牛行情;輕倉短多或觀望

力道判斷

將市場行情區分完之後,趨勢交易者就可以跟隨當前的趨勢,採取不同的操作策略,但是我們不要忽略行情趨勢的力道問題,就像是纏論中的動力學部分,我們在將行情進行分類時,並未用到DEA線,然而在判斷行情力量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利用DEA線作為判斷:

強勢:DIF>DEA>0;

次強:DIF-DEA>0(MACD>0);

次弱:DIF-DEA<0(MACD<0);

弱勢:DIF<DEA<0;

規律總結

當我們區分了行情的四種類別與力道的四種類別之後,我們通過幾幅實戰圖來總結一下規律,看一下不同行情之間是如何轉換的。

作為期貨交易者,你真的會用MACD指標嗎?

某股票

作為期貨交易者,你真的會用MACD指標嗎?

某大牛股

作為期貨交易者,你真的會用MACD指標嗎?

上證指數

通過上述幾幅圖,我們可以發現:

1)A類行情後一定是B類行情;

2)B類行情後會有兩個方向,繼續A類,或者轉變成C類;轉化成A類重點一定是趨勢力量依然為強勢或次強,如果趨勢力道轉化為次弱或弱勢,變成C類的概率很大;

3)C類行情後一定是D類行情,只有一種情況除外,就是DIFF已經位於零軸附近,這時可能會突然變成A類,這類行情的參與度與準確度極高,不過通常都是D類行情;

4)D類行情後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繼續C類,一個是轉變成A類,能否轉變成A類的標準也一定是趨勢力道的轉變與配合。

精彩回顧

好恐怖!你可能落入期貨交易中的三大陷阱!

作為一名趨勢交易者,我是如何掌握趨勢的?

牢記此文,這將是改變你期貨命運的一篇文章!

記住此文,你在期貨交易中就不會盲目止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