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輻射量,《切爾諾貝利》第二集繼續絕望

經過第一集的洗禮,我自以為懂得了什麼叫做“恐怖”。

但第二集一開始就給我打醒了,還是太年輕,太想當然。

開場會議裡,教授那令人膽戰心驚的預測,

甚至都讓我原諒了蘇聯官員們的官僚主義作風。

誰敢承認呀?你知道你承認的是什麼嗎?

15000輻射量,《切爾諾貝利》第二集繼續絕望

對,這個胎記是戈爾巴喬夫

鈾-235的每1個原子像1顆子彈,以接近光速運動。

穿透行徑路上的所有物質,木頭、金屬、混凝土、人體

每1克鈾-235內,有十億億顆這樣的子彈。

而切爾諾貝利,有三百萬克鈾-235。

現在它著了。

這意味著,將有3億億億顆子彈,在我們呼吸的空氣裡、在飲用水裡、在食物裡……

持續燃燒100年,有些甚至會燃燒50000年。

15000輻射量,《切爾諾貝利》第二集繼續絕望

所以誰也不敢認,只能自己欺騙自己“沒事,物理學上說不通,放心,沒那麼嚴重”。

15000輻射量,《切爾諾貝利》第二集繼續絕望

直到事實擺在他們的眼前。

高量程的劑量計運送到了一線,所有人等待著真正的結果。

答案不是什麼X光胸片的3.6倫琴,

而是:15000倫琴的輻射量。

15000輻射量,《切爾諾貝利》第二集繼續絕望

什麼意思?輻射量15000什麼意思?

意思是持續1小時就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炸2倍的核輻射。

第一集救援了20小時,就產生了相當於40顆原子彈的核輻射。

未來每天24小時,又會產生48顆原子彈的核輻射。

而且它不會停止。1個禮拜,1個月都不會。

它會燃燒並不斷傳播有毒物質,直到整個大陸一片死寂

15000輻射量,《切爾諾貝利》第二集繼續絕望

然而你以為這就是最壞的結果了?

不得不說,HBO講故事的功力實在太高。

如果只是把數據展現在你眼前,那叫報表分析。

HBO深諳以小見大的感染力。

這最壞的結果不能是報表,不能是地圖上的運籌帷幄,不能是高層間的博弈妥協;

需要由一個人,一個來自於人民中的人,不畏艱險困苦的為我們指明方向。

本集的視點,跟隨的就是這樣一位劇集原創的女核物理學家。

15000輻射量,《切爾諾貝利》第二集繼續絕望

遠在400公里外的她,因為實驗室的數據升高,而關注到了這次浩劫。

她本想提醒自己所在城市的市長採取應對措施。

但同樣因為內容太過駭人聽聞,外加政客官員一貫的傲慢被嘲笑拒絕。

15000輻射量,《切爾諾貝利》第二集繼續絕望

可她敏銳的洞察力早已預見到了更加恐怖的可能性。

所以她不顧個人安危,在明知道核輻射會讓她殞命的情況下,

在全城的人民都開始疏散之時,

她非要逆流而上來到了核輻射的中心——切爾諾貝利——儘自己的所能。

15000輻射量,《切爾諾貝利》第二集繼續絕望

她帶來的真正的壞消息是什麼那?

目前的應對措施,空投的沙子和硼砂確實能暫時滅火。

但是鈾燃料也會和沙子融合,形成熔岩。

而這熔岩一旦進入冷卻用的水箱,

會立即引起過熱,並蒸發掉所有的水,

從而導致大規模的熱爆炸

半徑30公里範圍內,任何物體都會被徹底摧毀

包括切爾諾貝利剩餘的3個反應堆。

所有放射性物質會強行噴射而出,

蔓延到半徑200公里外的所有地方。

大量的城市受到威脅,

未來的100年裡,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將完全不適宜居住。

而距離這件事情的發生,僅僅只剩下了48—72小時……

15000輻射量,《切爾諾貝利》第二集繼續絕望

還有沒有機會力挽狂瀾那?

有,只是這次真的需要英雄了。

只有讓3個人手動排出水箱裡的水,才可以贏得寶貴的時間,拯救所有的人。

可水已經被核輻射汙染了,那3個人必死無疑。

女核物理學家甚至直言不諱,請求批准“結束3個人的生命”。

15000輻射量,《切爾諾貝利》第二集繼續絕望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當這句話真真正正擺在你的面前,你才能明白其蘊含的意義和重量。

還好,3位英雄站了出來,他們願意為生民立命。

第二集最後也就結束在了3位英雄的拯救行動之中。

15000輻射量,《切爾諾貝利》第二集繼續絕望

這次的《切爾諾貝利》迷你劇是真的好看。

雖然節奏緊張,信息量大,高潮迭起。

但劇情的發展和人物的情感線,都盡最大可能保持了剋制,

不刻意煽情,不美化,不過度包裝。

多線索並行的展現災難發生之時,每一位民眾的思考與行動。

強調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同時,也盡顯集體的力量和作用。

期待第三集!

15000輻射量,《切爾諾貝利》第二集繼續絕望

最後,我個人最喜歡的本集橋段是:

教授一臉平靜的告訴調查官員,

“我們5年之內必死無疑”

調查官員張著嘴想罵街都罵不出來的囧樣。

估計那一刻他才真的明白,什麼叫做“核輻射”吧。

15000輻射量,《切爾諾貝利》第二集繼續絕望

wo cao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