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七夕乞巧圖》 孫瓊華-1923年作

七夕

中國古典愛情故事,最知名的有4個。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最大的不同,牛郎織女的傳說享受特殊尊榮——對應一個重要的節日:七夕。千百年來,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一年見一面的故事,打動人心無數。

今天又是七夕。作為傳統節日,七夕在而今濃郁的商業氛圍之中、繁多洋節衝擊之下,頑強生存並適應時代。玫瑰和巧克力漸漸成為七夕狂歡中的新符號。七夕變成了人們觀念中的“東方情人節”。從餐館到商場到網絡,滿是七夕的宣傳。

哲人說,拋棄傳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今天,我們不妨駐足回首,溫習一下幾千年歷史中七夕的來龍去脈和它厚重的文化內涵。

"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七夕乞巧圖》 孫瓊華-1923年作

七夕

中國古典愛情故事,最知名的有4個。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最大的不同,牛郎織女的傳說享受特殊尊榮——對應一個重要的節日:七夕。千百年來,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一年見一面的故事,打動人心無數。

今天又是七夕。作為傳統節日,七夕在而今濃郁的商業氛圍之中、繁多洋節衝擊之下,頑強生存並適應時代。玫瑰和巧克力漸漸成為七夕狂歡中的新符號。七夕變成了人們觀念中的“東方情人節”。從餐館到商場到網絡,滿是七夕的宣傳。

哲人說,拋棄傳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今天,我們不妨駐足回首,溫習一下幾千年歷史中七夕的來龍去脈和它厚重的文化內涵。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乞巧圖》錢慧安(1833~1911)

變遷:來自星星的節日

起初,七夕是一個有關星星的故事。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經·小雅》中的這段文字,是現存文獻中最早關於牽牛星(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記載。

上古時期,中國人就已關注到這兩顆星星的移動變化。農曆七月初一,黃昏時分,銀河呈南北向,織女星出現在東方的天空,說明一年進入了秋季——這便是七夕最早的意義。

七夕從七月初一挪到初七,並正式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是從漢代開始的。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七”是一個特別的數字,在陰陽觀念中代表著陰的一極,被認為與女性的生理變化有密切關係。所以,七月初七的七夕節漸漸和女性產生了關聯。《西京雜記》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七夕之日,宮女聚會在宮中,一同穿七孔針,比較女紅水平。宮女嬪妃還要聚集在百子池邊,接綴五色縷,遊玩作樂。七夕乞巧和鬥巧的習俗,以及追求愛情的文化內涵,已見開端。

同樣是漢代,牛郎織女的故事漸漸成型。

人們將上古時期的兩個星宿,逐漸編纂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的戰國竹簡中,牛郎織女已經存在愛情關係,但在上古的傳說中,二人最終未能在一起。因此,牛郎織女相會之日存在嫁娶禁忌,是日娶親,丈夫就會拋棄妻子。東漢末年所作的《古詩十九首》,完整講述了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的故事。在這一時期,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衍生出了鵲橋相會的情節,並且一年一會的故事結構基本定型。

今天我們關於七夕的概念,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的。

牛郎織女故事和七夕節逐漸融合。北齊文獻《玉燭寶典》記載了七夕之日,二星神相會,人們設宴祈禱的場景。牛郎織女故事也成為了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中,唯一與傳統節日相結合的一個。同時,傳至今日的七夕習俗也基本產生。除了乞巧以外,求子、晒書、乞求富貴長壽的習俗也被創造出來。

唐宋以降,七夕節慶蓬勃發展。五代《開元天寶遺事》中詳細記錄了唐朝皇宮中七月七日的遊樂活動:人們對著牽牛織女星,穿針綴線,乞巧求福,宴飲達旦。白居易長詩《長恨歌》也描繪了七夕“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場面,說明當時七夕節已經被賦予愛情內涵。

宋朝市民階層興起,對七夕的慶祝從宮廷走向民間,《東京夢華錄》、《夢粱錄》等文學作品,展現了市民階層在七夕前後穿新衣、備瓜果、折蓮蓬,焚香望月乞巧的盛況。這些習俗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乃至今日。

"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七夕乞巧圖》 孫瓊華-1923年作

七夕

中國古典愛情故事,最知名的有4個。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最大的不同,牛郎織女的傳說享受特殊尊榮——對應一個重要的節日:七夕。千百年來,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一年見一面的故事,打動人心無數。

今天又是七夕。作為傳統節日,七夕在而今濃郁的商業氛圍之中、繁多洋節衝擊之下,頑強生存並適應時代。玫瑰和巧克力漸漸成為七夕狂歡中的新符號。七夕變成了人們觀念中的“東方情人節”。從餐館到商場到網絡,滿是七夕的宣傳。

哲人說,拋棄傳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今天,我們不妨駐足回首,溫習一下幾千年歷史中七夕的來龍去脈和它厚重的文化內涵。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乞巧圖》錢慧安(1833~1911)

變遷:來自星星的節日

起初,七夕是一個有關星星的故事。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經·小雅》中的這段文字,是現存文獻中最早關於牽牛星(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記載。

上古時期,中國人就已關注到這兩顆星星的移動變化。農曆七月初一,黃昏時分,銀河呈南北向,織女星出現在東方的天空,說明一年進入了秋季——這便是七夕最早的意義。

七夕從七月初一挪到初七,並正式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是從漢代開始的。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七”是一個特別的數字,在陰陽觀念中代表著陰的一極,被認為與女性的生理變化有密切關係。所以,七月初七的七夕節漸漸和女性產生了關聯。《西京雜記》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七夕之日,宮女聚會在宮中,一同穿七孔針,比較女紅水平。宮女嬪妃還要聚集在百子池邊,接綴五色縷,遊玩作樂。七夕乞巧和鬥巧的習俗,以及追求愛情的文化內涵,已見開端。

同樣是漢代,牛郎織女的故事漸漸成型。

人們將上古時期的兩個星宿,逐漸編纂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的戰國竹簡中,牛郎織女已經存在愛情關係,但在上古的傳說中,二人最終未能在一起。因此,牛郎織女相會之日存在嫁娶禁忌,是日娶親,丈夫就會拋棄妻子。東漢末年所作的《古詩十九首》,完整講述了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的故事。在這一時期,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衍生出了鵲橋相會的情節,並且一年一會的故事結構基本定型。

今天我們關於七夕的概念,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的。

牛郎織女故事和七夕節逐漸融合。北齊文獻《玉燭寶典》記載了七夕之日,二星神相會,人們設宴祈禱的場景。牛郎織女故事也成為了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中,唯一與傳統節日相結合的一個。同時,傳至今日的七夕習俗也基本產生。除了乞巧以外,求子、晒書、乞求富貴長壽的習俗也被創造出來。

唐宋以降,七夕節慶蓬勃發展。五代《開元天寶遺事》中詳細記錄了唐朝皇宮中七月七日的遊樂活動:人們對著牽牛織女星,穿針綴線,乞巧求福,宴飲達旦。白居易長詩《長恨歌》也描繪了七夕“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場面,說明當時七夕節已經被賦予愛情內涵。

宋朝市民階層興起,對七夕的慶祝從宮廷走向民間,《東京夢華錄》、《夢粱錄》等文學作品,展現了市民階層在七夕前後穿新衣、備瓜果、折蓮蓬,焚香望月乞巧的盛況。這些習俗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乃至今日。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牛郎織女圖》沈燧(1891~1932)-

意蘊:從淵源看習俗

七夕發展到後來,成為了一個時令性的綜合節慶。它的習俗越來越豐富,囊括了乞巧、求子、求豐收甚至求功名等多種活動。到今天,人們更多地將它視為“情人節”,寄望情感圓滿。

對月乞巧,祈願美好生活

七夕節最為人所惦念的莫過於“乞巧”這件帶有玄妙意味的事情了。

穿針引線,是最早的乞巧方式,晉人葛洪《西京雜記》中有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這也是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乞巧所穿的針,一般是七根,俗稱“七孔針”,所用的線一般是五色縷,即用五種顏色的絲線合成一根線,誰穿得又準又快就為“得巧”。

喜蛛應巧,是南北朝時見於文字記載的乞巧方式,樑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記曰:“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即是一種小蜘蛛,常見於夏秋之際。七月七日這天,人們把一些瓜果放在果盆上,“穿針乞巧”以後,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結網以此占驗是否得巧。隨著時間的推移,歷代驗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朝視網之稀密,宋朝視網之圓正,後世則多遵唐俗。

投針驗巧,是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明清兩代十分盛行。明人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記曰:“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即將針放入水中,觀察其所呈現的物影來乞巧。

乞巧是傳統七夕的重要內容,強調的是人們對於心靈手巧的期待,在某些地區甚至具有女性成年禮的意涵。另外,七夕還有一個別名,叫做“魁星節”。魁星是掌管凡間讀書人功名的星官。七夕的產生,源於對星宿的觀察和崇拜。同時,每年秋天正是古代科舉鄉試的考試時間。所以,在入秋之前人們祭拜魁星,乞求秋試中舉,也成為七夕的一個重要習俗。

"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七夕乞巧圖》 孫瓊華-1923年作

七夕

中國古典愛情故事,最知名的有4個。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最大的不同,牛郎織女的傳說享受特殊尊榮——對應一個重要的節日:七夕。千百年來,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一年見一面的故事,打動人心無數。

今天又是七夕。作為傳統節日,七夕在而今濃郁的商業氛圍之中、繁多洋節衝擊之下,頑強生存並適應時代。玫瑰和巧克力漸漸成為七夕狂歡中的新符號。七夕變成了人們觀念中的“東方情人節”。從餐館到商場到網絡,滿是七夕的宣傳。

哲人說,拋棄傳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今天,我們不妨駐足回首,溫習一下幾千年歷史中七夕的來龍去脈和它厚重的文化內涵。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乞巧圖》錢慧安(1833~1911)

變遷:來自星星的節日

起初,七夕是一個有關星星的故事。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經·小雅》中的這段文字,是現存文獻中最早關於牽牛星(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記載。

上古時期,中國人就已關注到這兩顆星星的移動變化。農曆七月初一,黃昏時分,銀河呈南北向,織女星出現在東方的天空,說明一年進入了秋季——這便是七夕最早的意義。

七夕從七月初一挪到初七,並正式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是從漢代開始的。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七”是一個特別的數字,在陰陽觀念中代表著陰的一極,被認為與女性的生理變化有密切關係。所以,七月初七的七夕節漸漸和女性產生了關聯。《西京雜記》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七夕之日,宮女聚會在宮中,一同穿七孔針,比較女紅水平。宮女嬪妃還要聚集在百子池邊,接綴五色縷,遊玩作樂。七夕乞巧和鬥巧的習俗,以及追求愛情的文化內涵,已見開端。

同樣是漢代,牛郎織女的故事漸漸成型。

人們將上古時期的兩個星宿,逐漸編纂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的戰國竹簡中,牛郎織女已經存在愛情關係,但在上古的傳說中,二人最終未能在一起。因此,牛郎織女相會之日存在嫁娶禁忌,是日娶親,丈夫就會拋棄妻子。東漢末年所作的《古詩十九首》,完整講述了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的故事。在這一時期,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衍生出了鵲橋相會的情節,並且一年一會的故事結構基本定型。

今天我們關於七夕的概念,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的。

牛郎織女故事和七夕節逐漸融合。北齊文獻《玉燭寶典》記載了七夕之日,二星神相會,人們設宴祈禱的場景。牛郎織女故事也成為了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中,唯一與傳統節日相結合的一個。同時,傳至今日的七夕習俗也基本產生。除了乞巧以外,求子、晒書、乞求富貴長壽的習俗也被創造出來。

唐宋以降,七夕節慶蓬勃發展。五代《開元天寶遺事》中詳細記錄了唐朝皇宮中七月七日的遊樂活動:人們對著牽牛織女星,穿針綴線,乞巧求福,宴飲達旦。白居易長詩《長恨歌》也描繪了七夕“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場面,說明當時七夕節已經被賦予愛情內涵。

宋朝市民階層興起,對七夕的慶祝從宮廷走向民間,《東京夢華錄》、《夢粱錄》等文學作品,展現了市民階層在七夕前後穿新衣、備瓜果、折蓮蓬,焚香望月乞巧的盛況。這些習俗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乃至今日。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牛郎織女圖》沈燧(1891~1932)-

意蘊:從淵源看習俗

七夕發展到後來,成為了一個時令性的綜合節慶。它的習俗越來越豐富,囊括了乞巧、求子、求豐收甚至求功名等多種活動。到今天,人們更多地將它視為“情人節”,寄望情感圓滿。

對月乞巧,祈願美好生活

七夕節最為人所惦念的莫過於“乞巧”這件帶有玄妙意味的事情了。

穿針引線,是最早的乞巧方式,晉人葛洪《西京雜記》中有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這也是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乞巧所穿的針,一般是七根,俗稱“七孔針”,所用的線一般是五色縷,即用五種顏色的絲線合成一根線,誰穿得又準又快就為“得巧”。

喜蛛應巧,是南北朝時見於文字記載的乞巧方式,樑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記曰:“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即是一種小蜘蛛,常見於夏秋之際。七月七日這天,人們把一些瓜果放在果盆上,“穿針乞巧”以後,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結網以此占驗是否得巧。隨著時間的推移,歷代驗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朝視網之稀密,宋朝視網之圓正,後世則多遵唐俗。

投針驗巧,是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明清兩代十分盛行。明人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記曰:“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即將針放入水中,觀察其所呈現的物影來乞巧。

乞巧是傳統七夕的重要內容,強調的是人們對於心靈手巧的期待,在某些地區甚至具有女性成年禮的意涵。另外,七夕還有一個別名,叫做“魁星節”。魁星是掌管凡間讀書人功名的星官。七夕的產生,源於對星宿的觀察和崇拜。同時,每年秋天正是古代科舉鄉試的考試時間。所以,在入秋之前人們祭拜魁星,乞求秋試中舉,也成為七夕的一個重要習俗。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乞巧圖》潘振鏞(1852~1921)

望月拜星,祭祀牛郎織女

一條銀河橫貫夜空,漫天繁星中最亮的那顆星就是織女星,銀河對岸,織女星的東南方向,有一大兩小一字排開的三顆星,中間那顆最明亮的星就是牛郎星。星空之下,人們搭起供桌,擺上新熟的瓜果、精巧的手工,對著明亮的星星和皎潔的銀河默默地向織女祈禱。在涼爽的夜晚賞月觀星是七夕的一大樂事,七夕正值瓜果飄香的時節,把新鮮的瓜果獻給織女正是應時之舉。

自古以來,關於七夕的描述,都離不開飲食。早在漢代,徐婕妤就在宮中雕琢蓮藕,以取悅劉邦。宋代也繼承了雕刻花瓜的習俗。而古籍文獻中對七夕的描述,也皆有陳列瓜果一項。宋代《夢粱錄》中記載,臨安七夕之前,街坊以新果互贈,祭拜之前,又要以木瓜先入。瓜果在七夕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中國古代自然經濟規律決定的。夏末初秋,正是水果和瓜類收穫的季節。人們在此時享受夏收的成果,感謝自然的饋贈,並且祈願秋收順利,正是七夕飲食文化的核心。

除應時瓜果,七夕節食品中最有名的就是巧餅。巧餅起源於南宋,是一種圖形的麵餅。其所以如此,一來七夕的日期包含兩個“七”,皆為極陰之數,而圓形之物崇陽,可以辟邪;二來七夕之夜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吃圓形的餅子,寄託了對愛人團聚的美好祝願。

皇宮裡過七夕的排場更大,甚至為七夕專起樓觀,稱為“綵樓”。高臺之上不僅視野開闊,便於觀星,在中國傳統天宮圖中,緊鄰織女星東側,有四顆星為一組名為漸臺。在世人的想象中,漸臺就是織女登高眺望的地方,而在七夕之夜,宮女們登綵樓觀星與織女登漸臺以望牛郎相呼應,人間節趣也是天上故事的再現。

"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七夕乞巧圖》 孫瓊華-1923年作

七夕

中國古典愛情故事,最知名的有4個。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最大的不同,牛郎織女的傳說享受特殊尊榮——對應一個重要的節日:七夕。千百年來,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一年見一面的故事,打動人心無數。

今天又是七夕。作為傳統節日,七夕在而今濃郁的商業氛圍之中、繁多洋節衝擊之下,頑強生存並適應時代。玫瑰和巧克力漸漸成為七夕狂歡中的新符號。七夕變成了人們觀念中的“東方情人節”。從餐館到商場到網絡,滿是七夕的宣傳。

哲人說,拋棄傳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今天,我們不妨駐足回首,溫習一下幾千年歷史中七夕的來龍去脈和它厚重的文化內涵。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乞巧圖》錢慧安(1833~1911)

變遷:來自星星的節日

起初,七夕是一個有關星星的故事。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經·小雅》中的這段文字,是現存文獻中最早關於牽牛星(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記載。

上古時期,中國人就已關注到這兩顆星星的移動變化。農曆七月初一,黃昏時分,銀河呈南北向,織女星出現在東方的天空,說明一年進入了秋季——這便是七夕最早的意義。

七夕從七月初一挪到初七,並正式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是從漢代開始的。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七”是一個特別的數字,在陰陽觀念中代表著陰的一極,被認為與女性的生理變化有密切關係。所以,七月初七的七夕節漸漸和女性產生了關聯。《西京雜記》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七夕之日,宮女聚會在宮中,一同穿七孔針,比較女紅水平。宮女嬪妃還要聚集在百子池邊,接綴五色縷,遊玩作樂。七夕乞巧和鬥巧的習俗,以及追求愛情的文化內涵,已見開端。

同樣是漢代,牛郎織女的故事漸漸成型。

人們將上古時期的兩個星宿,逐漸編纂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的戰國竹簡中,牛郎織女已經存在愛情關係,但在上古的傳說中,二人最終未能在一起。因此,牛郎織女相會之日存在嫁娶禁忌,是日娶親,丈夫就會拋棄妻子。東漢末年所作的《古詩十九首》,完整講述了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的故事。在這一時期,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衍生出了鵲橋相會的情節,並且一年一會的故事結構基本定型。

今天我們關於七夕的概念,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的。

牛郎織女故事和七夕節逐漸融合。北齊文獻《玉燭寶典》記載了七夕之日,二星神相會,人們設宴祈禱的場景。牛郎織女故事也成為了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中,唯一與傳統節日相結合的一個。同時,傳至今日的七夕習俗也基本產生。除了乞巧以外,求子、晒書、乞求富貴長壽的習俗也被創造出來。

唐宋以降,七夕節慶蓬勃發展。五代《開元天寶遺事》中詳細記錄了唐朝皇宮中七月七日的遊樂活動:人們對著牽牛織女星,穿針綴線,乞巧求福,宴飲達旦。白居易長詩《長恨歌》也描繪了七夕“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場面,說明當時七夕節已經被賦予愛情內涵。

宋朝市民階層興起,對七夕的慶祝從宮廷走向民間,《東京夢華錄》、《夢粱錄》等文學作品,展現了市民階層在七夕前後穿新衣、備瓜果、折蓮蓬,焚香望月乞巧的盛況。這些習俗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乃至今日。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牛郎織女圖》沈燧(1891~1932)-

意蘊:從淵源看習俗

七夕發展到後來,成為了一個時令性的綜合節慶。它的習俗越來越豐富,囊括了乞巧、求子、求豐收甚至求功名等多種活動。到今天,人們更多地將它視為“情人節”,寄望情感圓滿。

對月乞巧,祈願美好生活

七夕節最為人所惦念的莫過於“乞巧”這件帶有玄妙意味的事情了。

穿針引線,是最早的乞巧方式,晉人葛洪《西京雜記》中有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這也是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乞巧所穿的針,一般是七根,俗稱“七孔針”,所用的線一般是五色縷,即用五種顏色的絲線合成一根線,誰穿得又準又快就為“得巧”。

喜蛛應巧,是南北朝時見於文字記載的乞巧方式,樑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記曰:“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即是一種小蜘蛛,常見於夏秋之際。七月七日這天,人們把一些瓜果放在果盆上,“穿針乞巧”以後,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結網以此占驗是否得巧。隨著時間的推移,歷代驗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朝視網之稀密,宋朝視網之圓正,後世則多遵唐俗。

投針驗巧,是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明清兩代十分盛行。明人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記曰:“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即將針放入水中,觀察其所呈現的物影來乞巧。

乞巧是傳統七夕的重要內容,強調的是人們對於心靈手巧的期待,在某些地區甚至具有女性成年禮的意涵。另外,七夕還有一個別名,叫做“魁星節”。魁星是掌管凡間讀書人功名的星官。七夕的產生,源於對星宿的觀察和崇拜。同時,每年秋天正是古代科舉鄉試的考試時間。所以,在入秋之前人們祭拜魁星,乞求秋試中舉,也成為七夕的一個重要習俗。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乞巧圖》潘振鏞(1852~1921)

望月拜星,祭祀牛郎織女

一條銀河橫貫夜空,漫天繁星中最亮的那顆星就是織女星,銀河對岸,織女星的東南方向,有一大兩小一字排開的三顆星,中間那顆最明亮的星就是牛郎星。星空之下,人們搭起供桌,擺上新熟的瓜果、精巧的手工,對著明亮的星星和皎潔的銀河默默地向織女祈禱。在涼爽的夜晚賞月觀星是七夕的一大樂事,七夕正值瓜果飄香的時節,把新鮮的瓜果獻給織女正是應時之舉。

自古以來,關於七夕的描述,都離不開飲食。早在漢代,徐婕妤就在宮中雕琢蓮藕,以取悅劉邦。宋代也繼承了雕刻花瓜的習俗。而古籍文獻中對七夕的描述,也皆有陳列瓜果一項。宋代《夢粱錄》中記載,臨安七夕之前,街坊以新果互贈,祭拜之前,又要以木瓜先入。瓜果在七夕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中國古代自然經濟規律決定的。夏末初秋,正是水果和瓜類收穫的季節。人們在此時享受夏收的成果,感謝自然的饋贈,並且祈願秋收順利,正是七夕飲食文化的核心。

除應時瓜果,七夕節食品中最有名的就是巧餅。巧餅起源於南宋,是一種圖形的麵餅。其所以如此,一來七夕的日期包含兩個“七”,皆為極陰之數,而圓形之物崇陽,可以辟邪;二來七夕之夜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吃圓形的餅子,寄託了對愛人團聚的美好祝願。

皇宮裡過七夕的排場更大,甚至為七夕專起樓觀,稱為“綵樓”。高臺之上不僅視野開闊,便於觀星,在中國傳統天宮圖中,緊鄰織女星東側,有四顆星為一組名為漸臺。在世人的想象中,漸臺就是織女登高眺望的地方,而在七夕之夜,宮女們登綵樓觀星與織女登漸臺以望牛郎相呼應,人間節趣也是天上故事的再現。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蘭閨乞巧》朱鐵安1949年作

晒衣曝書,珍惜時令物候

和多數傳統節日一樣,七夕也與農業社會的時令密不可分。《四民月令》記載,每到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習俗然也”。東漢王充在《論衡》中這樣解釋為何選在七月初七這一天曝書:“子日沐,令人愛之。卯日晒,令人白頭。”他解釋說,當時的人認為在七月初七這天,陽光好,黴菌能很快被太陽晒死,書頁也很容易被晒透。如果錯過了這個日子,太陽不那麼如意之後,晒了半天,書頁可能仍然晒不透,連頭髮都會被急白。

七夕的日期與立秋相近,潮溼多雨的夏季即將過去,涼爽的秋天即將開始,在這個時候晾晒書籍和衣物,可以防黴爛生蟲。魏晉以後,隨著紙質書籍的推廣,晒衣習俗演變為晒書習俗。當時富貴人家甚至會將家當全部晒出,攀比炫耀。

有“晒”的地方就有比較。《世說新語》中還記載了一則關於晒衣的趣事:“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瞧不起趁晒衣炫富的作風,到了七月七日,鄰居的衣架上多是綾羅綢緞,阮咸卻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別人不解地問:“你在幹啥?”他回答:“未能免俗,聊復爾耳!”《世說新語·排調篇》則寫道:七月七日的時候,名士郝隆在自家庭院裡四仰八叉地仰躺著晒太陽,別人問他在幹什麼?郝隆回答,“我在晒書”——別人都是酒囊飯袋,只有自己的肚裡都是學問,魏晉名士的傲氣由此可見一斑。

晒衣、曝書一直是七夕節風俗的重要一環,漢武帝曾專門建曝衣閣,七月初七便命宮女將宮中棉衣拿出晾晒。唐代在宮中也設有曝衣樓,專供宮女們在七夕這天曝衣之用。開元年間的詩人沈佺期在《七夕曝衣篇》中寫道:“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今天讀來還彷彿能看到當時皇宮中七夕曝衣的熱鬧畫面。

"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七夕乞巧圖》 孫瓊華-1923年作

七夕

中國古典愛情故事,最知名的有4個。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最大的不同,牛郎織女的傳說享受特殊尊榮——對應一個重要的節日:七夕。千百年來,牛郎織女隔河相望、一年見一面的故事,打動人心無數。

今天又是七夕。作為傳統節日,七夕在而今濃郁的商業氛圍之中、繁多洋節衝擊之下,頑強生存並適應時代。玫瑰和巧克力漸漸成為七夕狂歡中的新符號。七夕變成了人們觀念中的“東方情人節”。從餐館到商場到網絡,滿是七夕的宣傳。

哲人說,拋棄傳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今天,我們不妨駐足回首,溫習一下幾千年歷史中七夕的來龍去脈和它厚重的文化內涵。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乞巧圖》錢慧安(1833~1911)

變遷:來自星星的節日

起初,七夕是一個有關星星的故事。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經·小雅》中的這段文字,是現存文獻中最早關於牽牛星(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記載。

上古時期,中國人就已關注到這兩顆星星的移動變化。農曆七月初一,黃昏時分,銀河呈南北向,織女星出現在東方的天空,說明一年進入了秋季——這便是七夕最早的意義。

七夕從七月初一挪到初七,並正式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是從漢代開始的。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七”是一個特別的數字,在陰陽觀念中代表著陰的一極,被認為與女性的生理變化有密切關係。所以,七月初七的七夕節漸漸和女性產生了關聯。《西京雜記》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七夕之日,宮女聚會在宮中,一同穿七孔針,比較女紅水平。宮女嬪妃還要聚集在百子池邊,接綴五色縷,遊玩作樂。七夕乞巧和鬥巧的習俗,以及追求愛情的文化內涵,已見開端。

同樣是漢代,牛郎織女的故事漸漸成型。

人們將上古時期的兩個星宿,逐漸編纂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的戰國竹簡中,牛郎織女已經存在愛情關係,但在上古的傳說中,二人最終未能在一起。因此,牛郎織女相會之日存在嫁娶禁忌,是日娶親,丈夫就會拋棄妻子。東漢末年所作的《古詩十九首》,完整講述了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的故事。在這一時期,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衍生出了鵲橋相會的情節,並且一年一會的故事結構基本定型。

今天我們關於七夕的概念,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的。

牛郎織女故事和七夕節逐漸融合。北齊文獻《玉燭寶典》記載了七夕之日,二星神相會,人們設宴祈禱的場景。牛郎織女故事也成為了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中,唯一與傳統節日相結合的一個。同時,傳至今日的七夕習俗也基本產生。除了乞巧以外,求子、晒書、乞求富貴長壽的習俗也被創造出來。

唐宋以降,七夕節慶蓬勃發展。五代《開元天寶遺事》中詳細記錄了唐朝皇宮中七月七日的遊樂活動:人們對著牽牛織女星,穿針綴線,乞巧求福,宴飲達旦。白居易長詩《長恨歌》也描繪了七夕“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場面,說明當時七夕節已經被賦予愛情內涵。

宋朝市民階層興起,對七夕的慶祝從宮廷走向民間,《東京夢華錄》、《夢粱錄》等文學作品,展現了市民階層在七夕前後穿新衣、備瓜果、折蓮蓬,焚香望月乞巧的盛況。這些習俗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乃至今日。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牛郎織女圖》沈燧(1891~1932)-

意蘊:從淵源看習俗

七夕發展到後來,成為了一個時令性的綜合節慶。它的習俗越來越豐富,囊括了乞巧、求子、求豐收甚至求功名等多種活動。到今天,人們更多地將它視為“情人節”,寄望情感圓滿。

對月乞巧,祈願美好生活

七夕節最為人所惦念的莫過於“乞巧”這件帶有玄妙意味的事情了。

穿針引線,是最早的乞巧方式,晉人葛洪《西京雜記》中有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這也是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乞巧所穿的針,一般是七根,俗稱“七孔針”,所用的線一般是五色縷,即用五種顏色的絲線合成一根線,誰穿得又準又快就為“得巧”。

喜蛛應巧,是南北朝時見於文字記載的乞巧方式,樑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記曰:“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即是一種小蜘蛛,常見於夏秋之際。七月七日這天,人們把一些瓜果放在果盆上,“穿針乞巧”以後,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結網以此占驗是否得巧。隨著時間的推移,歷代驗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朝視網之稀密,宋朝視網之圓正,後世則多遵唐俗。

投針驗巧,是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明清兩代十分盛行。明人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記曰:“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即將針放入水中,觀察其所呈現的物影來乞巧。

乞巧是傳統七夕的重要內容,強調的是人們對於心靈手巧的期待,在某些地區甚至具有女性成年禮的意涵。另外,七夕還有一個別名,叫做“魁星節”。魁星是掌管凡間讀書人功名的星官。七夕的產生,源於對星宿的觀察和崇拜。同時,每年秋天正是古代科舉鄉試的考試時間。所以,在入秋之前人們祭拜魁星,乞求秋試中舉,也成為七夕的一個重要習俗。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乞巧圖》潘振鏞(1852~1921)

望月拜星,祭祀牛郎織女

一條銀河橫貫夜空,漫天繁星中最亮的那顆星就是織女星,銀河對岸,織女星的東南方向,有一大兩小一字排開的三顆星,中間那顆最明亮的星就是牛郎星。星空之下,人們搭起供桌,擺上新熟的瓜果、精巧的手工,對著明亮的星星和皎潔的銀河默默地向織女祈禱。在涼爽的夜晚賞月觀星是七夕的一大樂事,七夕正值瓜果飄香的時節,把新鮮的瓜果獻給織女正是應時之舉。

自古以來,關於七夕的描述,都離不開飲食。早在漢代,徐婕妤就在宮中雕琢蓮藕,以取悅劉邦。宋代也繼承了雕刻花瓜的習俗。而古籍文獻中對七夕的描述,也皆有陳列瓜果一項。宋代《夢粱錄》中記載,臨安七夕之前,街坊以新果互贈,祭拜之前,又要以木瓜先入。瓜果在七夕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中國古代自然經濟規律決定的。夏末初秋,正是水果和瓜類收穫的季節。人們在此時享受夏收的成果,感謝自然的饋贈,並且祈願秋收順利,正是七夕飲食文化的核心。

除應時瓜果,七夕節食品中最有名的就是巧餅。巧餅起源於南宋,是一種圖形的麵餅。其所以如此,一來七夕的日期包含兩個“七”,皆為極陰之數,而圓形之物崇陽,可以辟邪;二來七夕之夜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吃圓形的餅子,寄託了對愛人團聚的美好祝願。

皇宮裡過七夕的排場更大,甚至為七夕專起樓觀,稱為“綵樓”。高臺之上不僅視野開闊,便於觀星,在中國傳統天宮圖中,緊鄰織女星東側,有四顆星為一組名為漸臺。在世人的想象中,漸臺就是織女登高眺望的地方,而在七夕之夜,宮女們登綵樓觀星與織女登漸臺以望牛郎相呼應,人間節趣也是天上故事的再現。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蘭閨乞巧》朱鐵安1949年作

晒衣曝書,珍惜時令物候

和多數傳統節日一樣,七夕也與農業社會的時令密不可分。《四民月令》記載,每到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習俗然也”。東漢王充在《論衡》中這樣解釋為何選在七月初七這一天曝書:“子日沐,令人愛之。卯日晒,令人白頭。”他解釋說,當時的人認為在七月初七這天,陽光好,黴菌能很快被太陽晒死,書頁也很容易被晒透。如果錯過了這個日子,太陽不那麼如意之後,晒了半天,書頁可能仍然晒不透,連頭髮都會被急白。

七夕的日期與立秋相近,潮溼多雨的夏季即將過去,涼爽的秋天即將開始,在這個時候晾晒書籍和衣物,可以防黴爛生蟲。魏晉以後,隨著紙質書籍的推廣,晒衣習俗演變為晒書習俗。當時富貴人家甚至會將家當全部晒出,攀比炫耀。

有“晒”的地方就有比較。《世說新語》中還記載了一則關於晒衣的趣事:“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瞧不起趁晒衣炫富的作風,到了七月七日,鄰居的衣架上多是綾羅綢緞,阮咸卻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別人不解地問:“你在幹啥?”他回答:“未能免俗,聊復爾耳!”《世說新語·排調篇》則寫道:七月七日的時候,名士郝隆在自家庭院裡四仰八叉地仰躺著晒太陽,別人問他在幹什麼?郝隆回答,“我在晒書”——別人都是酒囊飯袋,只有自己的肚裡都是學問,魏晉名士的傲氣由此可見一斑。

晒衣、曝書一直是七夕節風俗的重要一環,漢武帝曾專門建曝衣閣,七月初七便命宮女將宮中棉衣拿出晾晒。唐代在宮中也設有曝衣樓,專供宮女們在七夕這天曝衣之用。開元年間的詩人沈佺期在《七夕曝衣篇》中寫道:“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今天讀來還彷彿能看到當時皇宮中七夕曝衣的熱鬧畫面。

七夕若不動人,世間再無浪漫

▲《乞巧圖》 唐雲

傳承:從古代到現在

如今的七夕,人們很少再有“乞巧”活動,也很少再用“巧夕”這樣的稱謂,倒是有了更為符合時代潮流的稱謂——“中國情人節”。

民俗學者大多不願給七夕貼上如是標籤,認為是對傳統的“顛覆”。在中西文化交流頻繁的情況下,“Valentine’s Day”以“情人節”的名稱及玫瑰、巧克力等文化符號進入中國,進而激發了具有文化安全意識的國人,開始在本土文化中尋找可以與之相抗衡的因素,於是諸如七夕節這樣帶有愛情要素的傳統節日被發現和發掘。與此同時,從西方情人節中獲益的商家在農曆七月七日之際推出相應商品,媒體推波助瀾並組織以愛情為主題的大型活動,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了七夕節作為中國情人節的正當性。

愛情,是人類生活永恆的主題,是古往今來、普天之下人們共有的情感。傳統的保守觀念讓古代中國人的愛情幾乎都隱於暗處,而七夕節被重置為“情人節”則為當代中國人坦率地表達情感提供了時間和儀式感,這是民眾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所致,無可厚非。但是,傳承兩千年之久的傳統七夕節中很多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及其內涵逐漸被遮蔽也是事實。於此,許多人懷揣著最美好的願望期待著當下的七夕只是節日流變過程中的一個段落而已。

有些傳統,在人們的生活裡還能瞥見蹤跡,能夠憑著底蘊與精神代代相傳;而有些傳統,大抵會蓋上歷史的封印,可這些也依然是想要追憶過去的人們的一種資源,因相通的血脈引起共鳴。

星漢燦然,以一年一面堅守愛情的牛郎織女成為一個節日發展與傳承的文化內核,這也許算是一種冥冥之中的力量。無論真實情況到底怎樣以及將來會怎樣,他們與七夕結下了不解之緣,這種緣分或許不僅僅是星辰與故事那麼簡單。同時,也希望包括七夕在內的傳統節日也不僅僅只是星辰、吃食與故事那麼簡單。

◎本文綜合自文章《七夕:這些年有了玫瑰,其實更久遠的是文化》(作者胡珉瑞 陳振凱,原載於《人民日報海外版》)《也羨鴛鴦也羨仙——閒話七夕節》(作者鄭豔,原載於《光明日報》),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