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從人物畫開始的藝術人生

據《白石老人自述》回憶:第一張人物畫是8歲時在門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畫現實人物是讀村館時用寫字紙畫星斗塘常見的一位釣魚老頭。

8歲的阿芝,自從用包東西的薄竹紙摹拓了雷公像之後,“從此我對於畫畫,感覺到莫大的興趣”。據吳洪亮介紹,齊白石曾經在給胡佩衡的一幅畫中題跋到:“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可見,所謂從木匠到巨匠,在成為木匠之前,齊白石就開始畫人物畫了,所以說,他的藝術人生,其實是從人物畫開始的。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從人物畫開始的藝術人生

據《白石老人自述》回憶:第一張人物畫是8歲時在門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畫現實人物是讀村館時用寫字紙畫星斗塘常見的一位釣魚老頭。

8歲的阿芝,自從用包東西的薄竹紙摹拓了雷公像之後,“從此我對於畫畫,感覺到莫大的興趣”。據吳洪亮介紹,齊白石曾經在給胡佩衡的一幅畫中題跋到:“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可見,所謂從木匠到巨匠,在成為木匠之前,齊白石就開始畫人物畫了,所以說,他的藝術人生,其實是從人物畫開始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物稿》 齊白石 無年款 110.5×77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這幅《人物稿》是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件齊白石人物畫稿之一,是他早年學習人物畫,為鄉鄰們繪製雷公像、門神像的重要依據,也是瞭解齊白石的早期藝術風格提供重要佐證。年過六十之後,齊白石在畫稿上重新題跋,那句著名的“少時粉本老猶存,如此工夫覺笑人”就是來源於此。

後來,跟著師傅做雕花木匠的齊白石,也會為養家餬口順便鄉鄰們繪製神像、仕女、宗教人物。作為一個民間畫師,那個時候齊白石賺錢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給當地的有錢人畫像。他這個時期的人物描繪方法大多來源於晚清人物畫壇的影響,尤其是他畫的仕女人物題材較多,鄉鄰們都說他畫的仕女很美,開玩笑地稱呼他為“齊美人”。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從人物畫開始的藝術人生

據《白石老人自述》回憶:第一張人物畫是8歲時在門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畫現實人物是讀村館時用寫字紙畫星斗塘常見的一位釣魚老頭。

8歲的阿芝,自從用包東西的薄竹紙摹拓了雷公像之後,“從此我對於畫畫,感覺到莫大的興趣”。據吳洪亮介紹,齊白石曾經在給胡佩衡的一幅畫中題跋到:“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可見,所謂從木匠到巨匠,在成為木匠之前,齊白石就開始畫人物畫了,所以說,他的藝術人生,其實是從人物畫開始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物稿》 齊白石 無年款 110.5×77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這幅《人物稿》是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件齊白石人物畫稿之一,是他早年學習人物畫,為鄉鄰們繪製雷公像、門神像的重要依據,也是瞭解齊白石的早期藝術風格提供重要佐證。年過六十之後,齊白石在畫稿上重新題跋,那句著名的“少時粉本老猶存,如此工夫覺笑人”就是來源於此。

後來,跟著師傅做雕花木匠的齊白石,也會為養家餬口順便鄉鄰們繪製神像、仕女、宗教人物。作為一個民間畫師,那個時候齊白石賺錢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給當地的有錢人畫像。他這個時期的人物描繪方法大多來源於晚清人物畫壇的影響,尤其是他畫的仕女人物題材較多,鄉鄰們都說他畫的仕女很美,開玩笑地稱呼他為“齊美人”。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抱琴仕女圖》 齊白石 約1910—1916年 131×41cm 紙本設色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從人物畫開始的藝術人生

據《白石老人自述》回憶:第一張人物畫是8歲時在門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畫現實人物是讀村館時用寫字紙畫星斗塘常見的一位釣魚老頭。

8歲的阿芝,自從用包東西的薄竹紙摹拓了雷公像之後,“從此我對於畫畫,感覺到莫大的興趣”。據吳洪亮介紹,齊白石曾經在給胡佩衡的一幅畫中題跋到:“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可見,所謂從木匠到巨匠,在成為木匠之前,齊白石就開始畫人物畫了,所以說,他的藝術人生,其實是從人物畫開始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物稿》 齊白石 無年款 110.5×77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這幅《人物稿》是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件齊白石人物畫稿之一,是他早年學習人物畫,為鄉鄰們繪製雷公像、門神像的重要依據,也是瞭解齊白石的早期藝術風格提供重要佐證。年過六十之後,齊白石在畫稿上重新題跋,那句著名的“少時粉本老猶存,如此工夫覺笑人”就是來源於此。

後來,跟著師傅做雕花木匠的齊白石,也會為養家餬口順便鄉鄰們繪製神像、仕女、宗教人物。作為一個民間畫師,那個時候齊白石賺錢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給當地的有錢人畫像。他這個時期的人物描繪方法大多來源於晚清人物畫壇的影響,尤其是他畫的仕女人物題材較多,鄉鄰們都說他畫的仕女很美,開玩笑地稱呼他為“齊美人”。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抱琴仕女圖》 齊白石 約1910—1916年 131×41cm 紙本設色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施浣紗圖》 齊白石 約1893年 90×33cm 紙本設色 首都博物館藏

一幅《西施浣紗》學的是清朝非常流行的仕女風格,畫上的美女大多弱不禁風,柳葉吊梢眉,櫻桃小口,是清朝的典型的帶有病態的審美風尚,還沒有自己的面貌。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從人物畫開始的藝術人生

據《白石老人自述》回憶:第一張人物畫是8歲時在門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畫現實人物是讀村館時用寫字紙畫星斗塘常見的一位釣魚老頭。

8歲的阿芝,自從用包東西的薄竹紙摹拓了雷公像之後,“從此我對於畫畫,感覺到莫大的興趣”。據吳洪亮介紹,齊白石曾經在給胡佩衡的一幅畫中題跋到:“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可見,所謂從木匠到巨匠,在成為木匠之前,齊白石就開始畫人物畫了,所以說,他的藝術人生,其實是從人物畫開始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物稿》 齊白石 無年款 110.5×77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這幅《人物稿》是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件齊白石人物畫稿之一,是他早年學習人物畫,為鄉鄰們繪製雷公像、門神像的重要依據,也是瞭解齊白石的早期藝術風格提供重要佐證。年過六十之後,齊白石在畫稿上重新題跋,那句著名的“少時粉本老猶存,如此工夫覺笑人”就是來源於此。

後來,跟著師傅做雕花木匠的齊白石,也會為養家餬口順便鄉鄰們繪製神像、仕女、宗教人物。作為一個民間畫師,那個時候齊白石賺錢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給當地的有錢人畫像。他這個時期的人物描繪方法大多來源於晚清人物畫壇的影響,尤其是他畫的仕女人物題材較多,鄉鄰們都說他畫的仕女很美,開玩笑地稱呼他為“齊美人”。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抱琴仕女圖》 齊白石 約1910—1916年 131×41cm 紙本設色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施浣紗圖》 齊白石 約1893年 90×33cm 紙本設色 首都博物館藏

一幅《西施浣紗》學的是清朝非常流行的仕女風格,畫上的美女大多弱不禁風,柳葉吊梢眉,櫻桃小口,是清朝的典型的帶有病態的審美風尚,還沒有自己的面貌。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黎夫人像》 齊白石 約1895年 129×69cm 紙本設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館藏

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黎夫人像》是齊白石早年間具有代表性的全身肖像畫,這也是民間肖像畫的一種樣式。這是齊白石給老師的妹妹黎夫人追寫遺容的一幅作品,畫中人物的衣飾和背景都是很傳統的畫法,地毯還呈平面圖案化,但面部有一點黑白的素描的感覺。面容真實,衣服飾件豪華,給人一種端莊、華貴之感。從構圖和表現手法來看,此作受到清代祖容肖像畫的影響,並融入西方素描、色彩等寫實技法,人物臉部已有明暗關係的染法,反映了清末人物畫創作的一種趨勢。

很多人說,齊白石畫人物,因為沒有素描基礎,所以造型不準確。但其實齊白石在拜胡沁園為師之後,就跟著老師的朋友學了“描容”畫肖像的手藝。收藏於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的一幅《胡沁園像》,是齊白石為老師胡沁園描的一幅肖像,從畫面的人物形象,臉部五官、鬍鬚、明暗關係等方面,用炭筆嚴格按照面部結構進行描摹。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從人物畫開始的藝術人生

據《白石老人自述》回憶:第一張人物畫是8歲時在門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畫現實人物是讀村館時用寫字紙畫星斗塘常見的一位釣魚老頭。

8歲的阿芝,自從用包東西的薄竹紙摹拓了雷公像之後,“從此我對於畫畫,感覺到莫大的興趣”。據吳洪亮介紹,齊白石曾經在給胡佩衡的一幅畫中題跋到:“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可見,所謂從木匠到巨匠,在成為木匠之前,齊白石就開始畫人物畫了,所以說,他的藝術人生,其實是從人物畫開始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物稿》 齊白石 無年款 110.5×77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這幅《人物稿》是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件齊白石人物畫稿之一,是他早年學習人物畫,為鄉鄰們繪製雷公像、門神像的重要依據,也是瞭解齊白石的早期藝術風格提供重要佐證。年過六十之後,齊白石在畫稿上重新題跋,那句著名的“少時粉本老猶存,如此工夫覺笑人”就是來源於此。

後來,跟著師傅做雕花木匠的齊白石,也會為養家餬口順便鄉鄰們繪製神像、仕女、宗教人物。作為一個民間畫師,那個時候齊白石賺錢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給當地的有錢人畫像。他這個時期的人物描繪方法大多來源於晚清人物畫壇的影響,尤其是他畫的仕女人物題材較多,鄉鄰們都說他畫的仕女很美,開玩笑地稱呼他為“齊美人”。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抱琴仕女圖》 齊白石 約1910—1916年 131×41cm 紙本設色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施浣紗圖》 齊白石 約1893年 90×33cm 紙本設色 首都博物館藏

一幅《西施浣紗》學的是清朝非常流行的仕女風格,畫上的美女大多弱不禁風,柳葉吊梢眉,櫻桃小口,是清朝的典型的帶有病態的審美風尚,還沒有自己的面貌。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黎夫人像》 齊白石 約1895年 129×69cm 紙本設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館藏

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黎夫人像》是齊白石早年間具有代表性的全身肖像畫,這也是民間肖像畫的一種樣式。這是齊白石給老師的妹妹黎夫人追寫遺容的一幅作品,畫中人物的衣飾和背景都是很傳統的畫法,地毯還呈平面圖案化,但面部有一點黑白的素描的感覺。面容真實,衣服飾件豪華,給人一種端莊、華貴之感。從構圖和表現手法來看,此作受到清代祖容肖像畫的影響,並融入西方素描、色彩等寫實技法,人物臉部已有明暗關係的染法,反映了清末人物畫創作的一種趨勢。

很多人說,齊白石畫人物,因為沒有素描基礎,所以造型不準確。但其實齊白石在拜胡沁園為師之後,就跟著老師的朋友學了“描容”畫肖像的手藝。收藏於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的一幅《胡沁園像》,是齊白石為老師胡沁園描的一幅肖像,從畫面的人物形象,臉部五官、鬍鬚、明暗關係等方面,用炭筆嚴格按照面部結構進行描摹。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胡沁園像》 齊白石 約1910—1914年 26cm×18.3cm 紙本墨筆 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藏

“可見早年齊白石在不經意間,受到了少許本土化的西畫影響,雖不正規,但對他鍛鍊與傳統中國畫完全不同的造型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吳洪亮說,由此可以推測出,多年後,齊白石在工筆草蟲繪畫中準確的形體和精微的描繪,與他早年間這種寫真擦筆畫的訓練不無關係。

19世紀末20世紀初,照相技術還沒有開始盛行,而相對於辛苦的木工來說,畫像這一門手藝賺錢容易太多了,省事兒,賺的還多。於是,雕花木匠就這樣扔掉了斧鋸鑽鑿,改了行當了畫匠。

衰年變法後 百變“鐵柺李”

從湘潭出走與“五出五歸”之後,齊白石的視野開始從關注湖南本土藝術風格,轉向對八大山人、金農等文人風格的關注,其個人在繪畫的創作也開始出現了文人氣息。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從人物畫開始的藝術人生

據《白石老人自述》回憶:第一張人物畫是8歲時在門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畫現實人物是讀村館時用寫字紙畫星斗塘常見的一位釣魚老頭。

8歲的阿芝,自從用包東西的薄竹紙摹拓了雷公像之後,“從此我對於畫畫,感覺到莫大的興趣”。據吳洪亮介紹,齊白石曾經在給胡佩衡的一幅畫中題跋到:“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可見,所謂從木匠到巨匠,在成為木匠之前,齊白石就開始畫人物畫了,所以說,他的藝術人生,其實是從人物畫開始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物稿》 齊白石 無年款 110.5×77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這幅《人物稿》是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件齊白石人物畫稿之一,是他早年學習人物畫,為鄉鄰們繪製雷公像、門神像的重要依據,也是瞭解齊白石的早期藝術風格提供重要佐證。年過六十之後,齊白石在畫稿上重新題跋,那句著名的“少時粉本老猶存,如此工夫覺笑人”就是來源於此。

後來,跟著師傅做雕花木匠的齊白石,也會為養家餬口順便鄉鄰們繪製神像、仕女、宗教人物。作為一個民間畫師,那個時候齊白石賺錢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給當地的有錢人畫像。他這個時期的人物描繪方法大多來源於晚清人物畫壇的影響,尤其是他畫的仕女人物題材較多,鄉鄰們都說他畫的仕女很美,開玩笑地稱呼他為“齊美人”。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抱琴仕女圖》 齊白石 約1910—1916年 131×41cm 紙本設色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施浣紗圖》 齊白石 約1893年 90×33cm 紙本設色 首都博物館藏

一幅《西施浣紗》學的是清朝非常流行的仕女風格,畫上的美女大多弱不禁風,柳葉吊梢眉,櫻桃小口,是清朝的典型的帶有病態的審美風尚,還沒有自己的面貌。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黎夫人像》 齊白石 約1895年 129×69cm 紙本設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館藏

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黎夫人像》是齊白石早年間具有代表性的全身肖像畫,這也是民間肖像畫的一種樣式。這是齊白石給老師的妹妹黎夫人追寫遺容的一幅作品,畫中人物的衣飾和背景都是很傳統的畫法,地毯還呈平面圖案化,但面部有一點黑白的素描的感覺。面容真實,衣服飾件豪華,給人一種端莊、華貴之感。從構圖和表現手法來看,此作受到清代祖容肖像畫的影響,並融入西方素描、色彩等寫實技法,人物臉部已有明暗關係的染法,反映了清末人物畫創作的一種趨勢。

很多人說,齊白石畫人物,因為沒有素描基礎,所以造型不準確。但其實齊白石在拜胡沁園為師之後,就跟著老師的朋友學了“描容”畫肖像的手藝。收藏於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的一幅《胡沁園像》,是齊白石為老師胡沁園描的一幅肖像,從畫面的人物形象,臉部五官、鬍鬚、明暗關係等方面,用炭筆嚴格按照面部結構進行描摹。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胡沁園像》 齊白石 約1910—1914年 26cm×18.3cm 紙本墨筆 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藏

“可見早年齊白石在不經意間,受到了少許本土化的西畫影響,雖不正規,但對他鍛鍊與傳統中國畫完全不同的造型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吳洪亮說,由此可以推測出,多年後,齊白石在工筆草蟲繪畫中準確的形體和精微的描繪,與他早年間這種寫真擦筆畫的訓練不無關係。

19世紀末20世紀初,照相技術還沒有開始盛行,而相對於辛苦的木工來說,畫像這一門手藝賺錢容易太多了,省事兒,賺的還多。於是,雕花木匠就這樣扔掉了斧鋸鑽鑿,改了行當了畫匠。

衰年變法後 百變“鐵柺李”

從湘潭出走與“五出五歸”之後,齊白石的視野開始從關注湖南本土藝術風格,轉向對八大山人、金農等文人風格的關注,其個人在繪畫的創作也開始出現了文人氣息。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李鐵柺像》 77.4x40cm 1913年 北京畫院藏

吳洪亮曾經以北京畫院藏畫為例在《齊白石人物畫初議》中提及,北京畫院收藏了一幅1913年《李鐵柺像》,已經開始呈現出簡約粗率的用筆。

鐵柺李是白石老人最喜愛的人物題材之一。對於這位精通藥理的八仙之首鐵柺李,齊白石總是依照民間傳說塑造不同的鐵柺李形象:垢面蓬頭、手執鐵柺,肩串葫蘆,亦丐亦仙。但不同姿神配上不同題跋的鐵柺李,總能表達不盡相同的寓意。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從人物畫開始的藝術人生

據《白石老人自述》回憶:第一張人物畫是8歲時在門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畫現實人物是讀村館時用寫字紙畫星斗塘常見的一位釣魚老頭。

8歲的阿芝,自從用包東西的薄竹紙摹拓了雷公像之後,“從此我對於畫畫,感覺到莫大的興趣”。據吳洪亮介紹,齊白石曾經在給胡佩衡的一幅畫中題跋到:“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可見,所謂從木匠到巨匠,在成為木匠之前,齊白石就開始畫人物畫了,所以說,他的藝術人生,其實是從人物畫開始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物稿》 齊白石 無年款 110.5×77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這幅《人物稿》是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件齊白石人物畫稿之一,是他早年學習人物畫,為鄉鄰們繪製雷公像、門神像的重要依據,也是瞭解齊白石的早期藝術風格提供重要佐證。年過六十之後,齊白石在畫稿上重新題跋,那句著名的“少時粉本老猶存,如此工夫覺笑人”就是來源於此。

後來,跟著師傅做雕花木匠的齊白石,也會為養家餬口順便鄉鄰們繪製神像、仕女、宗教人物。作為一個民間畫師,那個時候齊白石賺錢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給當地的有錢人畫像。他這個時期的人物描繪方法大多來源於晚清人物畫壇的影響,尤其是他畫的仕女人物題材較多,鄉鄰們都說他畫的仕女很美,開玩笑地稱呼他為“齊美人”。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抱琴仕女圖》 齊白石 約1910—1916年 131×41cm 紙本設色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施浣紗圖》 齊白石 約1893年 90×33cm 紙本設色 首都博物館藏

一幅《西施浣紗》學的是清朝非常流行的仕女風格,畫上的美女大多弱不禁風,柳葉吊梢眉,櫻桃小口,是清朝的典型的帶有病態的審美風尚,還沒有自己的面貌。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黎夫人像》 齊白石 約1895年 129×69cm 紙本設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館藏

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黎夫人像》是齊白石早年間具有代表性的全身肖像畫,這也是民間肖像畫的一種樣式。這是齊白石給老師的妹妹黎夫人追寫遺容的一幅作品,畫中人物的衣飾和背景都是很傳統的畫法,地毯還呈平面圖案化,但面部有一點黑白的素描的感覺。面容真實,衣服飾件豪華,給人一種端莊、華貴之感。從構圖和表現手法來看,此作受到清代祖容肖像畫的影響,並融入西方素描、色彩等寫實技法,人物臉部已有明暗關係的染法,反映了清末人物畫創作的一種趨勢。

很多人說,齊白石畫人物,因為沒有素描基礎,所以造型不準確。但其實齊白石在拜胡沁園為師之後,就跟著老師的朋友學了“描容”畫肖像的手藝。收藏於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的一幅《胡沁園像》,是齊白石為老師胡沁園描的一幅肖像,從畫面的人物形象,臉部五官、鬍鬚、明暗關係等方面,用炭筆嚴格按照面部結構進行描摹。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胡沁園像》 齊白石 約1910—1914年 26cm×18.3cm 紙本墨筆 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藏

“可見早年齊白石在不經意間,受到了少許本土化的西畫影響,雖不正規,但對他鍛鍊與傳統中國畫完全不同的造型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吳洪亮說,由此可以推測出,多年後,齊白石在工筆草蟲繪畫中準確的形體和精微的描繪,與他早年間這種寫真擦筆畫的訓練不無關係。

19世紀末20世紀初,照相技術還沒有開始盛行,而相對於辛苦的木工來說,畫像這一門手藝賺錢容易太多了,省事兒,賺的還多。於是,雕花木匠就這樣扔掉了斧鋸鑽鑿,改了行當了畫匠。

衰年變法後 百變“鐵柺李”

從湘潭出走與“五出五歸”之後,齊白石的視野開始從關注湖南本土藝術風格,轉向對八大山人、金農等文人風格的關注,其個人在繪畫的創作也開始出現了文人氣息。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李鐵柺像》 77.4x40cm 1913年 北京畫院藏

吳洪亮曾經以北京畫院藏畫為例在《齊白石人物畫初議》中提及,北京畫院收藏了一幅1913年《李鐵柺像》,已經開始呈現出簡約粗率的用筆。

鐵柺李是白石老人最喜愛的人物題材之一。對於這位精通藥理的八仙之首鐵柺李,齊白石總是依照民間傳說塑造不同的鐵柺李形象:垢面蓬頭、手執鐵柺,肩串葫蘆,亦丐亦仙。但不同姿神配上不同題跋的鐵柺李,總能表達不盡相同的寓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李鐵柺》 齊白石 無年款 133.5×33.5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從人物畫開始的藝術人生

據《白石老人自述》回憶:第一張人物畫是8歲時在門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畫現實人物是讀村館時用寫字紙畫星斗塘常見的一位釣魚老頭。

8歲的阿芝,自從用包東西的薄竹紙摹拓了雷公像之後,“從此我對於畫畫,感覺到莫大的興趣”。據吳洪亮介紹,齊白石曾經在給胡佩衡的一幅畫中題跋到:“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可見,所謂從木匠到巨匠,在成為木匠之前,齊白石就開始畫人物畫了,所以說,他的藝術人生,其實是從人物畫開始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物稿》 齊白石 無年款 110.5×77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這幅《人物稿》是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件齊白石人物畫稿之一,是他早年學習人物畫,為鄉鄰們繪製雷公像、門神像的重要依據,也是瞭解齊白石的早期藝術風格提供重要佐證。年過六十之後,齊白石在畫稿上重新題跋,那句著名的“少時粉本老猶存,如此工夫覺笑人”就是來源於此。

後來,跟著師傅做雕花木匠的齊白石,也會為養家餬口順便鄉鄰們繪製神像、仕女、宗教人物。作為一個民間畫師,那個時候齊白石賺錢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給當地的有錢人畫像。他這個時期的人物描繪方法大多來源於晚清人物畫壇的影響,尤其是他畫的仕女人物題材較多,鄉鄰們都說他畫的仕女很美,開玩笑地稱呼他為“齊美人”。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抱琴仕女圖》 齊白石 約1910—1916年 131×41cm 紙本設色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施浣紗圖》 齊白石 約1893年 90×33cm 紙本設色 首都博物館藏

一幅《西施浣紗》學的是清朝非常流行的仕女風格,畫上的美女大多弱不禁風,柳葉吊梢眉,櫻桃小口,是清朝的典型的帶有病態的審美風尚,還沒有自己的面貌。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黎夫人像》 齊白石 約1895年 129×69cm 紙本設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館藏

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黎夫人像》是齊白石早年間具有代表性的全身肖像畫,這也是民間肖像畫的一種樣式。這是齊白石給老師的妹妹黎夫人追寫遺容的一幅作品,畫中人物的衣飾和背景都是很傳統的畫法,地毯還呈平面圖案化,但面部有一點黑白的素描的感覺。面容真實,衣服飾件豪華,給人一種端莊、華貴之感。從構圖和表現手法來看,此作受到清代祖容肖像畫的影響,並融入西方素描、色彩等寫實技法,人物臉部已有明暗關係的染法,反映了清末人物畫創作的一種趨勢。

很多人說,齊白石畫人物,因為沒有素描基礎,所以造型不準確。但其實齊白石在拜胡沁園為師之後,就跟著老師的朋友學了“描容”畫肖像的手藝。收藏於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的一幅《胡沁園像》,是齊白石為老師胡沁園描的一幅肖像,從畫面的人物形象,臉部五官、鬍鬚、明暗關係等方面,用炭筆嚴格按照面部結構進行描摹。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胡沁園像》 齊白石 約1910—1914年 26cm×18.3cm 紙本墨筆 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藏

“可見早年齊白石在不經意間,受到了少許本土化的西畫影響,雖不正規,但對他鍛鍊與傳統中國畫完全不同的造型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吳洪亮說,由此可以推測出,多年後,齊白石在工筆草蟲繪畫中準確的形體和精微的描繪,與他早年間這種寫真擦筆畫的訓練不無關係。

19世紀末20世紀初,照相技術還沒有開始盛行,而相對於辛苦的木工來說,畫像這一門手藝賺錢容易太多了,省事兒,賺的還多。於是,雕花木匠就這樣扔掉了斧鋸鑽鑿,改了行當了畫匠。

衰年變法後 百變“鐵柺李”

從湘潭出走與“五出五歸”之後,齊白石的視野開始從關注湖南本土藝術風格,轉向對八大山人、金農等文人風格的關注,其個人在繪畫的創作也開始出現了文人氣息。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李鐵柺像》 77.4x40cm 1913年 北京畫院藏

吳洪亮曾經以北京畫院藏畫為例在《齊白石人物畫初議》中提及,北京畫院收藏了一幅1913年《李鐵柺像》,已經開始呈現出簡約粗率的用筆。

鐵柺李是白石老人最喜愛的人物題材之一。對於這位精通藥理的八仙之首鐵柺李,齊白石總是依照民間傳說塑造不同的鐵柺李形象:垢面蓬頭、手執鐵柺,肩串葫蘆,亦丐亦仙。但不同姿神配上不同題跋的鐵柺李,總能表達不盡相同的寓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李鐵柺》 齊白石 無年款 133.5×33.5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為廠肆畫窗人物稿之三》 齊白石 1927年 69×44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起早年畫鐵柺李多持杖站立,齊白石總是誇張強調他“拐”的特徵,頗具天真之趣;晚年所畫,則多坐姿,有的揹著葫蘆,有的抱著葫蘆,多蓬頭垢面,少了幾分天真,多出幾分世故的蒼老,著重刻畫的是人物亦丐亦仙的特徵。在鐵柺李題材的人物畫裡,齊白石總是題跋幾句打油詩,或是對世態的揶揄和嘲諷,或是讓人看了會心一笑,有時候則是令人深省,以此喻事喻理。比如在1955年的一幅鐵柺李畫像裡,齊白石題款“拋卻葫蘆與鐵柺,人間誰信是神仙”,意思是如果他不是拄著柺杖,拿著葫蘆,誰還知道他是一個神仙呢?說世人多隻看外表,而少能追究本質。

直到“衰年變法”之後,齊白石的人物畫也隨之經歷了嬗變,開始呈現出寥寥數筆的寫意人物畫的風格,尤其是以單人或者三兩好友組合的構圖,背景消失,用筆流暢,構圖更加簡約。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從人物畫開始的藝術人生

據《白石老人自述》回憶:第一張人物畫是8歲時在門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畫現實人物是讀村館時用寫字紙畫星斗塘常見的一位釣魚老頭。

8歲的阿芝,自從用包東西的薄竹紙摹拓了雷公像之後,“從此我對於畫畫,感覺到莫大的興趣”。據吳洪亮介紹,齊白石曾經在給胡佩衡的一幅畫中題跋到:“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可見,所謂從木匠到巨匠,在成為木匠之前,齊白石就開始畫人物畫了,所以說,他的藝術人生,其實是從人物畫開始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物稿》 齊白石 無年款 110.5×77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這幅《人物稿》是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件齊白石人物畫稿之一,是他早年學習人物畫,為鄉鄰們繪製雷公像、門神像的重要依據,也是瞭解齊白石的早期藝術風格提供重要佐證。年過六十之後,齊白石在畫稿上重新題跋,那句著名的“少時粉本老猶存,如此工夫覺笑人”就是來源於此。

後來,跟著師傅做雕花木匠的齊白石,也會為養家餬口順便鄉鄰們繪製神像、仕女、宗教人物。作為一個民間畫師,那個時候齊白石賺錢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給當地的有錢人畫像。他這個時期的人物描繪方法大多來源於晚清人物畫壇的影響,尤其是他畫的仕女人物題材較多,鄉鄰們都說他畫的仕女很美,開玩笑地稱呼他為“齊美人”。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抱琴仕女圖》 齊白石 約1910—1916年 131×41cm 紙本設色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施浣紗圖》 齊白石 約1893年 90×33cm 紙本設色 首都博物館藏

一幅《西施浣紗》學的是清朝非常流行的仕女風格,畫上的美女大多弱不禁風,柳葉吊梢眉,櫻桃小口,是清朝的典型的帶有病態的審美風尚,還沒有自己的面貌。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黎夫人像》 齊白石 約1895年 129×69cm 紙本設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館藏

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黎夫人像》是齊白石早年間具有代表性的全身肖像畫,這也是民間肖像畫的一種樣式。這是齊白石給老師的妹妹黎夫人追寫遺容的一幅作品,畫中人物的衣飾和背景都是很傳統的畫法,地毯還呈平面圖案化,但面部有一點黑白的素描的感覺。面容真實,衣服飾件豪華,給人一種端莊、華貴之感。從構圖和表現手法來看,此作受到清代祖容肖像畫的影響,並融入西方素描、色彩等寫實技法,人物臉部已有明暗關係的染法,反映了清末人物畫創作的一種趨勢。

很多人說,齊白石畫人物,因為沒有素描基礎,所以造型不準確。但其實齊白石在拜胡沁園為師之後,就跟著老師的朋友學了“描容”畫肖像的手藝。收藏於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的一幅《胡沁園像》,是齊白石為老師胡沁園描的一幅肖像,從畫面的人物形象,臉部五官、鬍鬚、明暗關係等方面,用炭筆嚴格按照面部結構進行描摹。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胡沁園像》 齊白石 約1910—1914年 26cm×18.3cm 紙本墨筆 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藏

“可見早年齊白石在不經意間,受到了少許本土化的西畫影響,雖不正規,但對他鍛鍊與傳統中國畫完全不同的造型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吳洪亮說,由此可以推測出,多年後,齊白石在工筆草蟲繪畫中準確的形體和精微的描繪,與他早年間這種寫真擦筆畫的訓練不無關係。

19世紀末20世紀初,照相技術還沒有開始盛行,而相對於辛苦的木工來說,畫像這一門手藝賺錢容易太多了,省事兒,賺的還多。於是,雕花木匠就這樣扔掉了斧鋸鑽鑿,改了行當了畫匠。

衰年變法後 百變“鐵柺李”

從湘潭出走與“五出五歸”之後,齊白石的視野開始從關注湖南本土藝術風格,轉向對八大山人、金農等文人風格的關注,其個人在繪畫的創作也開始出現了文人氣息。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李鐵柺像》 77.4x40cm 1913年 北京畫院藏

吳洪亮曾經以北京畫院藏畫為例在《齊白石人物畫初議》中提及,北京畫院收藏了一幅1913年《李鐵柺像》,已經開始呈現出簡約粗率的用筆。

鐵柺李是白石老人最喜愛的人物題材之一。對於這位精通藥理的八仙之首鐵柺李,齊白石總是依照民間傳說塑造不同的鐵柺李形象:垢面蓬頭、手執鐵柺,肩串葫蘆,亦丐亦仙。但不同姿神配上不同題跋的鐵柺李,總能表達不盡相同的寓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李鐵柺》 齊白石 無年款 133.5×33.5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為廠肆畫窗人物稿之三》 齊白石 1927年 69×44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起早年畫鐵柺李多持杖站立,齊白石總是誇張強調他“拐”的特徵,頗具天真之趣;晚年所畫,則多坐姿,有的揹著葫蘆,有的抱著葫蘆,多蓬頭垢面,少了幾分天真,多出幾分世故的蒼老,著重刻畫的是人物亦丐亦仙的特徵。在鐵柺李題材的人物畫裡,齊白石總是題跋幾句打油詩,或是對世態的揶揄和嘲諷,或是讓人看了會心一笑,有時候則是令人深省,以此喻事喻理。比如在1955年的一幅鐵柺李畫像裡,齊白石題款“拋卻葫蘆與鐵柺,人間誰信是神仙”,意思是如果他不是拄著柺杖,拿著葫蘆,誰還知道他是一個神仙呢?說世人多隻看外表,而少能追究本質。

直到“衰年變法”之後,齊白石的人物畫也隨之經歷了嬗變,開始呈現出寥寥數筆的寫意人物畫的風格,尤其是以單人或者三兩好友組合的構圖,背景消失,用筆流暢,構圖更加簡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城三怪圖》 齊白石 1926年 60.9×45.1cm 紙本設色 中國美術館藏

北京畫院展覽部主任,此次展覽策展人薛良談及此時的齊白石人物畫時說:“齊白石人物畫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早期的工細寫實轉向簡率粗放,常以寥寥數筆便表現人物神情的微妙變化。描寫對象也已擺脫了早年‘齊美人’的範疇,開拓出許多新的人物畫題材,如齊白石仿效前人將自己與門人雪庵,以及友人馮臼庵並稱為‘西城三怪’,所作的《西城三怪圖》。”在此之外,民間喜聞樂見的不倒翁、鍾進士、李鐵柺等常常出現在畫面裡。

薛良介紹,在齊白石的筆下,這些神仙不再是高高在上、莊重威嚴的形象,而是樣貌醜怪、心地善良,他們或是風趣幽默、或是辛辣諷刺,充滿了現實生活的氣息和濃濃的人文關懷。

人到暮年之後,齊白石更喜歡在人物畫裡傾注自己的情感,其晚年的作品無論在用筆還是題跋上都反映了其個人內心。

傾注筆端的“內心戲”

齊白石自稱“餘自四十以後不喜畫人物”,但不喜歡畫並不是不畫,從現存的齊白石人物畫中就能看出,他對某些題材的人物畫多次描繪。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從人物畫開始的藝術人生

據《白石老人自述》回憶:第一張人物畫是8歲時在門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畫現實人物是讀村館時用寫字紙畫星斗塘常見的一位釣魚老頭。

8歲的阿芝,自從用包東西的薄竹紙摹拓了雷公像之後,“從此我對於畫畫,感覺到莫大的興趣”。據吳洪亮介紹,齊白石曾經在給胡佩衡的一幅畫中題跋到:“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可見,所謂從木匠到巨匠,在成為木匠之前,齊白石就開始畫人物畫了,所以說,他的藝術人生,其實是從人物畫開始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物稿》 齊白石 無年款 110.5×77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這幅《人物稿》是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件齊白石人物畫稿之一,是他早年學習人物畫,為鄉鄰們繪製雷公像、門神像的重要依據,也是瞭解齊白石的早期藝術風格提供重要佐證。年過六十之後,齊白石在畫稿上重新題跋,那句著名的“少時粉本老猶存,如此工夫覺笑人”就是來源於此。

後來,跟著師傅做雕花木匠的齊白石,也會為養家餬口順便鄉鄰們繪製神像、仕女、宗教人物。作為一個民間畫師,那個時候齊白石賺錢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給當地的有錢人畫像。他這個時期的人物描繪方法大多來源於晚清人物畫壇的影響,尤其是他畫的仕女人物題材較多,鄉鄰們都說他畫的仕女很美,開玩笑地稱呼他為“齊美人”。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抱琴仕女圖》 齊白石 約1910—1916年 131×41cm 紙本設色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施浣紗圖》 齊白石 約1893年 90×33cm 紙本設色 首都博物館藏

一幅《西施浣紗》學的是清朝非常流行的仕女風格,畫上的美女大多弱不禁風,柳葉吊梢眉,櫻桃小口,是清朝的典型的帶有病態的審美風尚,還沒有自己的面貌。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黎夫人像》 齊白石 約1895年 129×69cm 紙本設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館藏

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黎夫人像》是齊白石早年間具有代表性的全身肖像畫,這也是民間肖像畫的一種樣式。這是齊白石給老師的妹妹黎夫人追寫遺容的一幅作品,畫中人物的衣飾和背景都是很傳統的畫法,地毯還呈平面圖案化,但面部有一點黑白的素描的感覺。面容真實,衣服飾件豪華,給人一種端莊、華貴之感。從構圖和表現手法來看,此作受到清代祖容肖像畫的影響,並融入西方素描、色彩等寫實技法,人物臉部已有明暗關係的染法,反映了清末人物畫創作的一種趨勢。

很多人說,齊白石畫人物,因為沒有素描基礎,所以造型不準確。但其實齊白石在拜胡沁園為師之後,就跟著老師的朋友學了“描容”畫肖像的手藝。收藏於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的一幅《胡沁園像》,是齊白石為老師胡沁園描的一幅肖像,從畫面的人物形象,臉部五官、鬍鬚、明暗關係等方面,用炭筆嚴格按照面部結構進行描摹。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胡沁園像》 齊白石 約1910—1914年 26cm×18.3cm 紙本墨筆 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藏

“可見早年齊白石在不經意間,受到了少許本土化的西畫影響,雖不正規,但對他鍛鍊與傳統中國畫完全不同的造型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吳洪亮說,由此可以推測出,多年後,齊白石在工筆草蟲繪畫中準確的形體和精微的描繪,與他早年間這種寫真擦筆畫的訓練不無關係。

19世紀末20世紀初,照相技術還沒有開始盛行,而相對於辛苦的木工來說,畫像這一門手藝賺錢容易太多了,省事兒,賺的還多。於是,雕花木匠就這樣扔掉了斧鋸鑽鑿,改了行當了畫匠。

衰年變法後 百變“鐵柺李”

從湘潭出走與“五出五歸”之後,齊白石的視野開始從關注湖南本土藝術風格,轉向對八大山人、金農等文人風格的關注,其個人在繪畫的創作也開始出現了文人氣息。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李鐵柺像》 77.4x40cm 1913年 北京畫院藏

吳洪亮曾經以北京畫院藏畫為例在《齊白石人物畫初議》中提及,北京畫院收藏了一幅1913年《李鐵柺像》,已經開始呈現出簡約粗率的用筆。

鐵柺李是白石老人最喜愛的人物題材之一。對於這位精通藥理的八仙之首鐵柺李,齊白石總是依照民間傳說塑造不同的鐵柺李形象:垢面蓬頭、手執鐵柺,肩串葫蘆,亦丐亦仙。但不同姿神配上不同題跋的鐵柺李,總能表達不盡相同的寓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李鐵柺》 齊白石 無年款 133.5×33.5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為廠肆畫窗人物稿之三》 齊白石 1927年 69×44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起早年畫鐵柺李多持杖站立,齊白石總是誇張強調他“拐”的特徵,頗具天真之趣;晚年所畫,則多坐姿,有的揹著葫蘆,有的抱著葫蘆,多蓬頭垢面,少了幾分天真,多出幾分世故的蒼老,著重刻畫的是人物亦丐亦仙的特徵。在鐵柺李題材的人物畫裡,齊白石總是題跋幾句打油詩,或是對世態的揶揄和嘲諷,或是讓人看了會心一笑,有時候則是令人深省,以此喻事喻理。比如在1955年的一幅鐵柺李畫像裡,齊白石題款“拋卻葫蘆與鐵柺,人間誰信是神仙”,意思是如果他不是拄著柺杖,拿著葫蘆,誰還知道他是一個神仙呢?說世人多隻看外表,而少能追究本質。

直到“衰年變法”之後,齊白石的人物畫也隨之經歷了嬗變,開始呈現出寥寥數筆的寫意人物畫的風格,尤其是以單人或者三兩好友組合的構圖,背景消失,用筆流暢,構圖更加簡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城三怪圖》 齊白石 1926年 60.9×45.1cm 紙本設色 中國美術館藏

北京畫院展覽部主任,此次展覽策展人薛良談及此時的齊白石人物畫時說:“齊白石人物畫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早期的工細寫實轉向簡率粗放,常以寥寥數筆便表現人物神情的微妙變化。描寫對象也已擺脫了早年‘齊美人’的範疇,開拓出許多新的人物畫題材,如齊白石仿效前人將自己與門人雪庵,以及友人馮臼庵並稱為‘西城三怪’,所作的《西城三怪圖》。”在此之外,民間喜聞樂見的不倒翁、鍾進士、李鐵柺等常常出現在畫面裡。

薛良介紹,在齊白石的筆下,這些神仙不再是高高在上、莊重威嚴的形象,而是樣貌醜怪、心地善良,他們或是風趣幽默、或是辛辣諷刺,充滿了現實生活的氣息和濃濃的人文關懷。

人到暮年之後,齊白石更喜歡在人物畫裡傾注自己的情感,其晚年的作品無論在用筆還是題跋上都反映了其個人內心。

傾注筆端的“內心戲”

齊白石自稱“餘自四十以後不喜畫人物”,但不喜歡畫並不是不畫,從現存的齊白石人物畫中就能看出,他對某些題材的人物畫多次描繪。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老當益壯》齊白石 無年款 91×48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從人物畫開始的藝術人生

據《白石老人自述》回憶:第一張人物畫是8歲時在門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畫現實人物是讀村館時用寫字紙畫星斗塘常見的一位釣魚老頭。

8歲的阿芝,自從用包東西的薄竹紙摹拓了雷公像之後,“從此我對於畫畫,感覺到莫大的興趣”。據吳洪亮介紹,齊白石曾經在給胡佩衡的一幅畫中題跋到:“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可見,所謂從木匠到巨匠,在成為木匠之前,齊白石就開始畫人物畫了,所以說,他的藝術人生,其實是從人物畫開始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物稿》 齊白石 無年款 110.5×77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這幅《人物稿》是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件齊白石人物畫稿之一,是他早年學習人物畫,為鄉鄰們繪製雷公像、門神像的重要依據,也是瞭解齊白石的早期藝術風格提供重要佐證。年過六十之後,齊白石在畫稿上重新題跋,那句著名的“少時粉本老猶存,如此工夫覺笑人”就是來源於此。

後來,跟著師傅做雕花木匠的齊白石,也會為養家餬口順便鄉鄰們繪製神像、仕女、宗教人物。作為一個民間畫師,那個時候齊白石賺錢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給當地的有錢人畫像。他這個時期的人物描繪方法大多來源於晚清人物畫壇的影響,尤其是他畫的仕女人物題材較多,鄉鄰們都說他畫的仕女很美,開玩笑地稱呼他為“齊美人”。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抱琴仕女圖》 齊白石 約1910—1916年 131×41cm 紙本設色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施浣紗圖》 齊白石 約1893年 90×33cm 紙本設色 首都博物館藏

一幅《西施浣紗》學的是清朝非常流行的仕女風格,畫上的美女大多弱不禁風,柳葉吊梢眉,櫻桃小口,是清朝的典型的帶有病態的審美風尚,還沒有自己的面貌。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黎夫人像》 齊白石 約1895年 129×69cm 紙本設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館藏

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黎夫人像》是齊白石早年間具有代表性的全身肖像畫,這也是民間肖像畫的一種樣式。這是齊白石給老師的妹妹黎夫人追寫遺容的一幅作品,畫中人物的衣飾和背景都是很傳統的畫法,地毯還呈平面圖案化,但面部有一點黑白的素描的感覺。面容真實,衣服飾件豪華,給人一種端莊、華貴之感。從構圖和表現手法來看,此作受到清代祖容肖像畫的影響,並融入西方素描、色彩等寫實技法,人物臉部已有明暗關係的染法,反映了清末人物畫創作的一種趨勢。

很多人說,齊白石畫人物,因為沒有素描基礎,所以造型不準確。但其實齊白石在拜胡沁園為師之後,就跟著老師的朋友學了“描容”畫肖像的手藝。收藏於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的一幅《胡沁園像》,是齊白石為老師胡沁園描的一幅肖像,從畫面的人物形象,臉部五官、鬍鬚、明暗關係等方面,用炭筆嚴格按照面部結構進行描摹。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胡沁園像》 齊白石 約1910—1914年 26cm×18.3cm 紙本墨筆 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藏

“可見早年齊白石在不經意間,受到了少許本土化的西畫影響,雖不正規,但對他鍛鍊與傳統中國畫完全不同的造型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吳洪亮說,由此可以推測出,多年後,齊白石在工筆草蟲繪畫中準確的形體和精微的描繪,與他早年間這種寫真擦筆畫的訓練不無關係。

19世紀末20世紀初,照相技術還沒有開始盛行,而相對於辛苦的木工來說,畫像這一門手藝賺錢容易太多了,省事兒,賺的還多。於是,雕花木匠就這樣扔掉了斧鋸鑽鑿,改了行當了畫匠。

衰年變法後 百變“鐵柺李”

從湘潭出走與“五出五歸”之後,齊白石的視野開始從關注湖南本土藝術風格,轉向對八大山人、金農等文人風格的關注,其個人在繪畫的創作也開始出現了文人氣息。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李鐵柺像》 77.4x40cm 1913年 北京畫院藏

吳洪亮曾經以北京畫院藏畫為例在《齊白石人物畫初議》中提及,北京畫院收藏了一幅1913年《李鐵柺像》,已經開始呈現出簡約粗率的用筆。

鐵柺李是白石老人最喜愛的人物題材之一。對於這位精通藥理的八仙之首鐵柺李,齊白石總是依照民間傳說塑造不同的鐵柺李形象:垢面蓬頭、手執鐵柺,肩串葫蘆,亦丐亦仙。但不同姿神配上不同題跋的鐵柺李,總能表達不盡相同的寓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李鐵柺》 齊白石 無年款 133.5×33.5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為廠肆畫窗人物稿之三》 齊白石 1927年 69×44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起早年畫鐵柺李多持杖站立,齊白石總是誇張強調他“拐”的特徵,頗具天真之趣;晚年所畫,則多坐姿,有的揹著葫蘆,有的抱著葫蘆,多蓬頭垢面,少了幾分天真,多出幾分世故的蒼老,著重刻畫的是人物亦丐亦仙的特徵。在鐵柺李題材的人物畫裡,齊白石總是題跋幾句打油詩,或是對世態的揶揄和嘲諷,或是讓人看了會心一笑,有時候則是令人深省,以此喻事喻理。比如在1955年的一幅鐵柺李畫像裡,齊白石題款“拋卻葫蘆與鐵柺,人間誰信是神仙”,意思是如果他不是拄著柺杖,拿著葫蘆,誰還知道他是一個神仙呢?說世人多隻看外表,而少能追究本質。

直到“衰年變法”之後,齊白石的人物畫也隨之經歷了嬗變,開始呈現出寥寥數筆的寫意人物畫的風格,尤其是以單人或者三兩好友組合的構圖,背景消失,用筆流暢,構圖更加簡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城三怪圖》 齊白石 1926年 60.9×45.1cm 紙本設色 中國美術館藏

北京畫院展覽部主任,此次展覽策展人薛良談及此時的齊白石人物畫時說:“齊白石人物畫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早期的工細寫實轉向簡率粗放,常以寥寥數筆便表現人物神情的微妙變化。描寫對象也已擺脫了早年‘齊美人’的範疇,開拓出許多新的人物畫題材,如齊白石仿效前人將自己與門人雪庵,以及友人馮臼庵並稱為‘西城三怪’,所作的《西城三怪圖》。”在此之外,民間喜聞樂見的不倒翁、鍾進士、李鐵柺等常常出現在畫面裡。

薛良介紹,在齊白石的筆下,這些神仙不再是高高在上、莊重威嚴的形象,而是樣貌醜怪、心地善良,他們或是風趣幽默、或是辛辣諷刺,充滿了現實生活的氣息和濃濃的人文關懷。

人到暮年之後,齊白石更喜歡在人物畫裡傾注自己的情感,其晚年的作品無論在用筆還是題跋上都反映了其個人內心。

傾注筆端的“內心戲”

齊白石自稱“餘自四十以後不喜畫人物”,但不喜歡畫並不是不畫,從現存的齊白石人物畫中就能看出,他對某些題材的人物畫多次描繪。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老當益壯》齊白石 無年款 91×48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北京畫院人物畫專題現場

此次北京畫院的齊白石人物畫專題裡,呈現了多組齊白石相似題材的人物畫。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他晚年畫的《老當益壯》系列,六幅作品與兩幅手稿同時展出。這算得上是老人晚年非常喜歡畫的題材,僅北京畫院就收藏六幅,畫中老人手持柺杖,挺直腰板,一副“英雄”樣,輕鬆又自信,充滿活力和情趣。

畫中的白鬍子白眉老頭是齊白石的自畫像,也是他對內心不服老的積極向上的反應。晚年齊白石的繪畫裡,經常以白眉白鬚的老人表現自己的內心,不圖形似而求神似,“我寫我心”。

同樣畫過多幅的經典題材《人罵我我也罵人》,也是齊白石晚年人物畫的經典題材。為了疏解心中之氣,齊白石畫出這樣的題材來直抒胸臆,又有幾分幽默的作品。畫面總是隻有一白鬍子老頭,盤腿而坐,伸出手指指向別人,但頭轉向另一側,表示不屑於與你置氣,這是齊白石真性情的流露。

齊白石七十歲那年,得意弟子瑞光和尚意外圓寂,齊白石感慨人生無常,畫出了《也應歇歇》,他認為自己“也應歇歇”了,可是不知為何他終未息肩,依舊馬不停蹄,好像也身不由己,欲歇不能,於是又提筆畫了二十餘年。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從人物畫開始的藝術人生

據《白石老人自述》回憶:第一張人物畫是8歲時在門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畫現實人物是讀村館時用寫字紙畫星斗塘常見的一位釣魚老頭。

8歲的阿芝,自從用包東西的薄竹紙摹拓了雷公像之後,“從此我對於畫畫,感覺到莫大的興趣”。據吳洪亮介紹,齊白石曾經在給胡佩衡的一幅畫中題跋到:“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可見,所謂從木匠到巨匠,在成為木匠之前,齊白石就開始畫人物畫了,所以說,他的藝術人生,其實是從人物畫開始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物稿》 齊白石 無年款 110.5×77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這幅《人物稿》是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件齊白石人物畫稿之一,是他早年學習人物畫,為鄉鄰們繪製雷公像、門神像的重要依據,也是瞭解齊白石的早期藝術風格提供重要佐證。年過六十之後,齊白石在畫稿上重新題跋,那句著名的“少時粉本老猶存,如此工夫覺笑人”就是來源於此。

後來,跟著師傅做雕花木匠的齊白石,也會為養家餬口順便鄉鄰們繪製神像、仕女、宗教人物。作為一個民間畫師,那個時候齊白石賺錢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給當地的有錢人畫像。他這個時期的人物描繪方法大多來源於晚清人物畫壇的影響,尤其是他畫的仕女人物題材較多,鄉鄰們都說他畫的仕女很美,開玩笑地稱呼他為“齊美人”。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抱琴仕女圖》 齊白石 約1910—1916年 131×41cm 紙本設色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施浣紗圖》 齊白石 約1893年 90×33cm 紙本設色 首都博物館藏

一幅《西施浣紗》學的是清朝非常流行的仕女風格,畫上的美女大多弱不禁風,柳葉吊梢眉,櫻桃小口,是清朝的典型的帶有病態的審美風尚,還沒有自己的面貌。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黎夫人像》 齊白石 約1895年 129×69cm 紙本設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館藏

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黎夫人像》是齊白石早年間具有代表性的全身肖像畫,這也是民間肖像畫的一種樣式。這是齊白石給老師的妹妹黎夫人追寫遺容的一幅作品,畫中人物的衣飾和背景都是很傳統的畫法,地毯還呈平面圖案化,但面部有一點黑白的素描的感覺。面容真實,衣服飾件豪華,給人一種端莊、華貴之感。從構圖和表現手法來看,此作受到清代祖容肖像畫的影響,並融入西方素描、色彩等寫實技法,人物臉部已有明暗關係的染法,反映了清末人物畫創作的一種趨勢。

很多人說,齊白石畫人物,因為沒有素描基礎,所以造型不準確。但其實齊白石在拜胡沁園為師之後,就跟著老師的朋友學了“描容”畫肖像的手藝。收藏於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的一幅《胡沁園像》,是齊白石為老師胡沁園描的一幅肖像,從畫面的人物形象,臉部五官、鬍鬚、明暗關係等方面,用炭筆嚴格按照面部結構進行描摹。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胡沁園像》 齊白石 約1910—1914年 26cm×18.3cm 紙本墨筆 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藏

“可見早年齊白石在不經意間,受到了少許本土化的西畫影響,雖不正規,但對他鍛鍊與傳統中國畫完全不同的造型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吳洪亮說,由此可以推測出,多年後,齊白石在工筆草蟲繪畫中準確的形體和精微的描繪,與他早年間這種寫真擦筆畫的訓練不無關係。

19世紀末20世紀初,照相技術還沒有開始盛行,而相對於辛苦的木工來說,畫像這一門手藝賺錢容易太多了,省事兒,賺的還多。於是,雕花木匠就這樣扔掉了斧鋸鑽鑿,改了行當了畫匠。

衰年變法後 百變“鐵柺李”

從湘潭出走與“五出五歸”之後,齊白石的視野開始從關注湖南本土藝術風格,轉向對八大山人、金農等文人風格的關注,其個人在繪畫的創作也開始出現了文人氣息。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李鐵柺像》 77.4x40cm 1913年 北京畫院藏

吳洪亮曾經以北京畫院藏畫為例在《齊白石人物畫初議》中提及,北京畫院收藏了一幅1913年《李鐵柺像》,已經開始呈現出簡約粗率的用筆。

鐵柺李是白石老人最喜愛的人物題材之一。對於這位精通藥理的八仙之首鐵柺李,齊白石總是依照民間傳說塑造不同的鐵柺李形象:垢面蓬頭、手執鐵柺,肩串葫蘆,亦丐亦仙。但不同姿神配上不同題跋的鐵柺李,總能表達不盡相同的寓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李鐵柺》 齊白石 無年款 133.5×33.5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為廠肆畫窗人物稿之三》 齊白石 1927年 69×44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起早年畫鐵柺李多持杖站立,齊白石總是誇張強調他“拐”的特徵,頗具天真之趣;晚年所畫,則多坐姿,有的揹著葫蘆,有的抱著葫蘆,多蓬頭垢面,少了幾分天真,多出幾分世故的蒼老,著重刻畫的是人物亦丐亦仙的特徵。在鐵柺李題材的人物畫裡,齊白石總是題跋幾句打油詩,或是對世態的揶揄和嘲諷,或是讓人看了會心一笑,有時候則是令人深省,以此喻事喻理。比如在1955年的一幅鐵柺李畫像裡,齊白石題款“拋卻葫蘆與鐵柺,人間誰信是神仙”,意思是如果他不是拄著柺杖,拿著葫蘆,誰還知道他是一個神仙呢?說世人多隻看外表,而少能追究本質。

直到“衰年變法”之後,齊白石的人物畫也隨之經歷了嬗變,開始呈現出寥寥數筆的寫意人物畫的風格,尤其是以單人或者三兩好友組合的構圖,背景消失,用筆流暢,構圖更加簡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城三怪圖》 齊白石 1926年 60.9×45.1cm 紙本設色 中國美術館藏

北京畫院展覽部主任,此次展覽策展人薛良談及此時的齊白石人物畫時說:“齊白石人物畫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早期的工細寫實轉向簡率粗放,常以寥寥數筆便表現人物神情的微妙變化。描寫對象也已擺脫了早年‘齊美人’的範疇,開拓出許多新的人物畫題材,如齊白石仿效前人將自己與門人雪庵,以及友人馮臼庵並稱為‘西城三怪’,所作的《西城三怪圖》。”在此之外,民間喜聞樂見的不倒翁、鍾進士、李鐵柺等常常出現在畫面裡。

薛良介紹,在齊白石的筆下,這些神仙不再是高高在上、莊重威嚴的形象,而是樣貌醜怪、心地善良,他們或是風趣幽默、或是辛辣諷刺,充滿了現實生活的氣息和濃濃的人文關懷。

人到暮年之後,齊白石更喜歡在人物畫裡傾注自己的情感,其晚年的作品無論在用筆還是題跋上都反映了其個人內心。

傾注筆端的“內心戲”

齊白石自稱“餘自四十以後不喜畫人物”,但不喜歡畫並不是不畫,從現存的齊白石人物畫中就能看出,他對某些題材的人物畫多次描繪。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老當益壯》齊白石 無年款 91×48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北京畫院人物畫專題現場

此次北京畫院的齊白石人物畫專題裡,呈現了多組齊白石相似題材的人物畫。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他晚年畫的《老當益壯》系列,六幅作品與兩幅手稿同時展出。這算得上是老人晚年非常喜歡畫的題材,僅北京畫院就收藏六幅,畫中老人手持柺杖,挺直腰板,一副“英雄”樣,輕鬆又自信,充滿活力和情趣。

畫中的白鬍子白眉老頭是齊白石的自畫像,也是他對內心不服老的積極向上的反應。晚年齊白石的繪畫裡,經常以白眉白鬚的老人表現自己的內心,不圖形似而求神似,“我寫我心”。

同樣畫過多幅的經典題材《人罵我我也罵人》,也是齊白石晚年人物畫的經典題材。為了疏解心中之氣,齊白石畫出這樣的題材來直抒胸臆,又有幾分幽默的作品。畫面總是隻有一白鬍子老頭,盤腿而坐,伸出手指指向別人,但頭轉向另一側,表示不屑於與你置氣,這是齊白石真性情的流露。

齊白石七十歲那年,得意弟子瑞光和尚意外圓寂,齊白石感慨人生無常,畫出了《也應歇歇》,他認為自己“也應歇歇”了,可是不知為何他終未息肩,依舊馬不停蹄,好像也身不由己,欲歇不能,於是又提筆畫了二十餘年。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上學圖》 軸 紙本設色 34.5×25.0cm 無年款 北京畫院藏

《上學圖》是一幅極富生活情趣的作品,畫面同樣構圖簡潔,一老一少。老頭身著寬鬆長袍,眉目間透露著一股安靜祥和的神態。頑童身穿紅色長褂,手拿一書,另外一隻手捂眼擦淚,描繪的是孩童委屈的模樣。齊白石用看似隨意的幾筆,勾勒出了人物輪廓,再以色塊暈染,這是件表現爺爺送孫兒上學時情景的作品。《白石老人自述》記載,齊白石四歲時便跟隨祖父識字,後來去私塾讀書。每天清早,祖父都會送齊白石去學堂,傍晚再接回家。三裡地的路程雖說不遠,卻走的是黃泥路。每逢下雨便泥濘不堪,這時祖父總是一手撐著雨傘,一手提著飯籮,看準了腳步,扶著小阿芝走。這幅《上學圖》不僅是齊白石對兒時上學唸書的回憶,更是對祖孫情誼的深深追思。

"

如果有人問,是什麼能讓齊白石家喻戶曉?答案肯定是他畫的蝦,和他的花鳥魚蟲,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如果再問,是什麼讓齊白石聲名遠揚?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紀20年底第一次被陳師曾帶到日本就被搶購一空,從此齊白石名聲遠揚海外。

如果還問,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罵我我也罵人》齊白石 無年款 40.5×29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提及齊白石的人物畫,第一印象是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幾筆線條加幾塊顏色,一揮而就,沒有多餘的背景,沒有多餘的筆墨,卻是難得一見生動傳神的人物畫。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描述:就像是一個結結實實的人“咣噹”一聲戳到紙上。

只不過,在齊白石的繪畫體系裡,人物畫和山水畫都算不上是“大系”,不像蝦蟹蟲草那樣受時人和畫壇的追捧,甚至人物畫在他的潤格筆單中逐漸消失,他自己也說四十歲之後較少作人物畫。

“在齊白石的整個藝術生涯當中,如果說花鳥更討巧,那麼山水和人物的格調就更高。可能是因為當年流通的不是很好,所以應酬的成分相對少。恐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齊白石的人物和山水存留的‘傲骨’會更多,屬於真性情的成分更多,保持了他原初對藝術的認知和本性的追求,賣的不好就留給自己。所以他沒必要太討好。”吳洪亮分析,所以才有他人物畫裡“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尋舊圖》表達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2019年是北京畫院的“人物之年”,齊白石的人物畫,當然是重中之重。關於齊白石的展覽和研究,吳洪亮提出了“熟中生”的概念,無論對於藝術學界還是大眾來說,齊白石都是“熟臉”,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如何繼續深挖齊白石?這是北京畫院在研究和展覽層面的思考。

8月30日,“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專題展將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亮相,此次展覽展出的齊白石人物畫彙集了來自北京畫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等12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的重要藏品。

共200件藏品,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從人物畫開始的藝術人生

據《白石老人自述》回憶:第一張人物畫是8歲時在門上摹拓的雷公像,第一次畫現實人物是讀村館時用寫字紙畫星斗塘常見的一位釣魚老頭。

8歲的阿芝,自從用包東西的薄竹紙摹拓了雷公像之後,“從此我對於畫畫,感覺到莫大的興趣”。據吳洪亮介紹,齊白石曾經在給胡佩衡的一幅畫中題跋到:“餘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後學畫山水,四十歲後專畫花卉蟲鳥。”可見,所謂從木匠到巨匠,在成為木匠之前,齊白石就開始畫人物畫了,所以說,他的藝術人生,其實是從人物畫開始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人物稿》 齊白石 無年款 110.5×77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這幅《人物稿》是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件齊白石人物畫稿之一,是他早年學習人物畫,為鄉鄰們繪製雷公像、門神像的重要依據,也是瞭解齊白石的早期藝術風格提供重要佐證。年過六十之後,齊白石在畫稿上重新題跋,那句著名的“少時粉本老猶存,如此工夫覺笑人”就是來源於此。

後來,跟著師傅做雕花木匠的齊白石,也會為養家餬口順便鄉鄰們繪製神像、仕女、宗教人物。作為一個民間畫師,那個時候齊白石賺錢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給當地的有錢人畫像。他這個時期的人物描繪方法大多來源於晚清人物畫壇的影響,尤其是他畫的仕女人物題材較多,鄉鄰們都說他畫的仕女很美,開玩笑地稱呼他為“齊美人”。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抱琴仕女圖》 齊白石 約1910—1916年 131×41cm 紙本設色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施浣紗圖》 齊白石 約1893年 90×33cm 紙本設色 首都博物館藏

一幅《西施浣紗》學的是清朝非常流行的仕女風格,畫上的美女大多弱不禁風,柳葉吊梢眉,櫻桃小口,是清朝的典型的帶有病態的審美風尚,還沒有自己的面貌。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黎夫人像》 齊白石 約1895年 129×69cm 紙本設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館藏

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黎夫人像》是齊白石早年間具有代表性的全身肖像畫,這也是民間肖像畫的一種樣式。這是齊白石給老師的妹妹黎夫人追寫遺容的一幅作品,畫中人物的衣飾和背景都是很傳統的畫法,地毯還呈平面圖案化,但面部有一點黑白的素描的感覺。面容真實,衣服飾件豪華,給人一種端莊、華貴之感。從構圖和表現手法來看,此作受到清代祖容肖像畫的影響,並融入西方素描、色彩等寫實技法,人物臉部已有明暗關係的染法,反映了清末人物畫創作的一種趨勢。

很多人說,齊白石畫人物,因為沒有素描基礎,所以造型不準確。但其實齊白石在拜胡沁園為師之後,就跟著老師的朋友學了“描容”畫肖像的手藝。收藏於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的一幅《胡沁園像》,是齊白石為老師胡沁園描的一幅肖像,從畫面的人物形象,臉部五官、鬍鬚、明暗關係等方面,用炭筆嚴格按照面部結構進行描摹。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胡沁園像》 齊白石 約1910—1914年 26cm×18.3cm 紙本墨筆 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藏

“可見早年齊白石在不經意間,受到了少許本土化的西畫影響,雖不正規,但對他鍛鍊與傳統中國畫完全不同的造型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吳洪亮說,由此可以推測出,多年後,齊白石在工筆草蟲繪畫中準確的形體和精微的描繪,與他早年間這種寫真擦筆畫的訓練不無關係。

19世紀末20世紀初,照相技術還沒有開始盛行,而相對於辛苦的木工來說,畫像這一門手藝賺錢容易太多了,省事兒,賺的還多。於是,雕花木匠就這樣扔掉了斧鋸鑽鑿,改了行當了畫匠。

衰年變法後 百變“鐵柺李”

從湘潭出走與“五出五歸”之後,齊白石的視野開始從關注湖南本土藝術風格,轉向對八大山人、金農等文人風格的關注,其個人在繪畫的創作也開始出現了文人氣息。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齊白石 《李鐵柺像》 77.4x40cm 1913年 北京畫院藏

吳洪亮曾經以北京畫院藏畫為例在《齊白石人物畫初議》中提及,北京畫院收藏了一幅1913年《李鐵柺像》,已經開始呈現出簡約粗率的用筆。

鐵柺李是白石老人最喜愛的人物題材之一。對於這位精通藥理的八仙之首鐵柺李,齊白石總是依照民間傳說塑造不同的鐵柺李形象:垢面蓬頭、手執鐵柺,肩串葫蘆,亦丐亦仙。但不同姿神配上不同題跋的鐵柺李,總能表達不盡相同的寓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李鐵柺》 齊白石 無年款 133.5×33.5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為廠肆畫窗人物稿之三》 齊白石 1927年 69×44cm 紙本墨筆 北京畫院藏

起早年畫鐵柺李多持杖站立,齊白石總是誇張強調他“拐”的特徵,頗具天真之趣;晚年所畫,則多坐姿,有的揹著葫蘆,有的抱著葫蘆,多蓬頭垢面,少了幾分天真,多出幾分世故的蒼老,著重刻畫的是人物亦丐亦仙的特徵。在鐵柺李題材的人物畫裡,齊白石總是題跋幾句打油詩,或是對世態的揶揄和嘲諷,或是讓人看了會心一笑,有時候則是令人深省,以此喻事喻理。比如在1955年的一幅鐵柺李畫像裡,齊白石題款“拋卻葫蘆與鐵柺,人間誰信是神仙”,意思是如果他不是拄著柺杖,拿著葫蘆,誰還知道他是一個神仙呢?說世人多隻看外表,而少能追究本質。

直到“衰年變法”之後,齊白石的人物畫也隨之經歷了嬗變,開始呈現出寥寥數筆的寫意人物畫的風格,尤其是以單人或者三兩好友組合的構圖,背景消失,用筆流暢,構圖更加簡約。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西城三怪圖》 齊白石 1926年 60.9×45.1cm 紙本設色 中國美術館藏

北京畫院展覽部主任,此次展覽策展人薛良談及此時的齊白石人物畫時說:“齊白石人物畫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早期的工細寫實轉向簡率粗放,常以寥寥數筆便表現人物神情的微妙變化。描寫對象也已擺脫了早年‘齊美人’的範疇,開拓出許多新的人物畫題材,如齊白石仿效前人將自己與門人雪庵,以及友人馮臼庵並稱為‘西城三怪’,所作的《西城三怪圖》。”在此之外,民間喜聞樂見的不倒翁、鍾進士、李鐵柺等常常出現在畫面裡。

薛良介紹,在齊白石的筆下,這些神仙不再是高高在上、莊重威嚴的形象,而是樣貌醜怪、心地善良,他們或是風趣幽默、或是辛辣諷刺,充滿了現實生活的氣息和濃濃的人文關懷。

人到暮年之後,齊白石更喜歡在人物畫裡傾注自己的情感,其晚年的作品無論在用筆還是題跋上都反映了其個人內心。

傾注筆端的“內心戲”

齊白石自稱“餘自四十以後不喜畫人物”,但不喜歡畫並不是不畫,從現存的齊白石人物畫中就能看出,他對某些題材的人物畫多次描繪。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老當益壯》齊白石 無年款 91×48cm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北京畫院人物畫專題現場

此次北京畫院的齊白石人物畫專題裡,呈現了多組齊白石相似題材的人物畫。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他晚年畫的《老當益壯》系列,六幅作品與兩幅手稿同時展出。這算得上是老人晚年非常喜歡畫的題材,僅北京畫院就收藏六幅,畫中老人手持柺杖,挺直腰板,一副“英雄”樣,輕鬆又自信,充滿活力和情趣。

畫中的白鬍子白眉老頭是齊白石的自畫像,也是他對內心不服老的積極向上的反應。晚年齊白石的繪畫裡,經常以白眉白鬚的老人表現自己的內心,不圖形似而求神似,“我寫我心”。

同樣畫過多幅的經典題材《人罵我我也罵人》,也是齊白石晚年人物畫的經典題材。為了疏解心中之氣,齊白石畫出這樣的題材來直抒胸臆,又有幾分幽默的作品。畫面總是隻有一白鬍子老頭,盤腿而坐,伸出手指指向別人,但頭轉向另一側,表示不屑於與你置氣,這是齊白石真性情的流露。

齊白石七十歲那年,得意弟子瑞光和尚意外圓寂,齊白石感慨人生無常,畫出了《也應歇歇》,他認為自己“也應歇歇”了,可是不知為何他終未息肩,依舊馬不停蹄,好像也身不由己,欲歇不能,於是又提筆畫了二十餘年。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上學圖》 軸 紙本設色 34.5×25.0cm 無年款 北京畫院藏

《上學圖》是一幅極富生活情趣的作品,畫面同樣構圖簡潔,一老一少。老頭身著寬鬆長袍,眉目間透露著一股安靜祥和的神態。頑童身穿紅色長褂,手拿一書,另外一隻手捂眼擦淚,描繪的是孩童委屈的模樣。齊白石用看似隨意的幾筆,勾勒出了人物輪廓,再以色塊暈染,這是件表現爺爺送孫兒上學時情景的作品。《白石老人自述》記載,齊白石四歲時便跟隨祖父識字,後來去私塾讀書。每天清早,祖父都會送齊白石去學堂,傍晚再接回家。三裡地的路程雖說不遠,卻走的是黃泥路。每逢下雨便泥濘不堪,這時祖父總是一手撐著雨傘,一手提著飯籮,看準了腳步,扶著小阿芝走。這幅《上學圖》不僅是齊白石對兒時上學唸書的回憶,更是對祖孫情誼的深深追思。

是什麼讓齊白石最早成名的?其實是他的人物畫

《羅漢圖冊》 齊白石 無年款 33×26.5×4 紙本墨筆 湖南省博物館藏

這些自畫像題材,大多特別符合齊白石“寥寥數筆,一揮而就”的人物畫風格。但是吳洪亮介紹,雖然看似簡約,其實齊白石的人物畫並不簡單,在北京畫院收藏的齊白石畫作中有一大批數量可觀人物畫稿,從早年勾摹前人作品的粉本,到中年源於生活的寫生,再到晚年的“自家造稿”,這些畫稿裡有許多反覆塗抹、修改的痕跡,以及齊白石在創作中詳盡的畫法批註,真實記錄下齊白石人物畫反覆推敲的創作過程。

來源:雅昌藝術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