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網上有個女網友吐槽她男朋友是個自戀型人格,是這樣描述的:

頭髮長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李鍾碩,頭髮短的時候覺得自己像阮經天;
照鏡子都是小事了,吃的多了會去催吐;
出門三天能帶三套衣服兩雙鞋,覺得自己比我身邊所有男性都要漂亮(注意是漂亮);
如果有人說他不好看會難過好久,和他在一起感覺自己是個基佬;
而且非常討厭別人說他自戀。

自戀到這種程度,屬於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了。女網友說男朋友是家中的獨子、父母的掌中寶,從小就在肯定和讚揚聲中長大。小時候他長得萌萌的,親戚朋友都喜歡,誇他像個小明星,不論做什麼,父母都會誇讚他。

這位男朋友的成長經歷揭示了自戀型人格的成因——教育理念的錯位。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網上有個女網友吐槽她男朋友是個自戀型人格,是這樣描述的:

頭髮長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李鍾碩,頭髮短的時候覺得自己像阮經天;
照鏡子都是小事了,吃的多了會去催吐;
出門三天能帶三套衣服兩雙鞋,覺得自己比我身邊所有男性都要漂亮(注意是漂亮);
如果有人說他不好看會難過好久,和他在一起感覺自己是個基佬;
而且非常討厭別人說他自戀。

自戀到這種程度,屬於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了。女網友說男朋友是家中的獨子、父母的掌中寶,從小就在肯定和讚揚聲中長大。小時候他長得萌萌的,親戚朋友都喜歡,誇他像個小明星,不論做什麼,父母都會誇讚他。

這位男朋友的成長經歷揭示了自戀型人格的成因——教育理念的錯位。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在心理學著作《自戀時代》中,作者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過分的溺愛和鼓勵,是造成自戀文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心理學界對於自戀型人格有一項心理學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在自己的童年時期,父母是不是會經常表揚自己,很少批評自己,還會認為自己比同齡人都優秀,甚至乾脆崇拜自己。

研究發現那些自戀程度高的參與者,給出的往往是肯定的答案。研究結果證明,自戀往往是父母過度反饋的結果。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網上有個女網友吐槽她男朋友是個自戀型人格,是這樣描述的:

頭髮長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李鍾碩,頭髮短的時候覺得自己像阮經天;
照鏡子都是小事了,吃的多了會去催吐;
出門三天能帶三套衣服兩雙鞋,覺得自己比我身邊所有男性都要漂亮(注意是漂亮);
如果有人說他不好看會難過好久,和他在一起感覺自己是個基佬;
而且非常討厭別人說他自戀。

自戀到這種程度,屬於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了。女網友說男朋友是家中的獨子、父母的掌中寶,從小就在肯定和讚揚聲中長大。小時候他長得萌萌的,親戚朋友都喜歡,誇他像個小明星,不論做什麼,父母都會誇讚他。

這位男朋友的成長經歷揭示了自戀型人格的成因——教育理念的錯位。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在心理學著作《自戀時代》中,作者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過分的溺愛和鼓勵,是造成自戀文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心理學界對於自戀型人格有一項心理學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在自己的童年時期,父母是不是會經常表揚自己,很少批評自己,還會認為自己比同齡人都優秀,甚至乾脆崇拜自己。

研究發現那些自戀程度高的參與者,給出的往往是肯定的答案。研究結果證明,自戀往往是父母過度反饋的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何為"過度反饋"?也就是父母在表揚孩子的時候用力過猛。比如孩子在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父母就把他誇上了天;甚至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也會引導孩子只看好的方面,進而轉向對孩子的表揚。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為了鼓勵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但是卻往往事與願違。孩子表現糟糕卻依然獲得肯定和表揚,慢慢地孩子會認為,我即便不努力,照樣可以獲得肯定。

而這,奠定了自戀型人格的基礎。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網上有個女網友吐槽她男朋友是個自戀型人格,是這樣描述的:

頭髮長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李鍾碩,頭髮短的時候覺得自己像阮經天;
照鏡子都是小事了,吃的多了會去催吐;
出門三天能帶三套衣服兩雙鞋,覺得自己比我身邊所有男性都要漂亮(注意是漂亮);
如果有人說他不好看會難過好久,和他在一起感覺自己是個基佬;
而且非常討厭別人說他自戀。

自戀到這種程度,屬於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了。女網友說男朋友是家中的獨子、父母的掌中寶,從小就在肯定和讚揚聲中長大。小時候他長得萌萌的,親戚朋友都喜歡,誇他像個小明星,不論做什麼,父母都會誇讚他。

這位男朋友的成長經歷揭示了自戀型人格的成因——教育理念的錯位。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在心理學著作《自戀時代》中,作者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過分的溺愛和鼓勵,是造成自戀文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心理學界對於自戀型人格有一項心理學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在自己的童年時期,父母是不是會經常表揚自己,很少批評自己,還會認為自己比同齡人都優秀,甚至乾脆崇拜自己。

研究發現那些自戀程度高的參與者,給出的往往是肯定的答案。研究結果證明,自戀往往是父母過度反饋的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何為"過度反饋"?也就是父母在表揚孩子的時候用力過猛。比如孩子在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父母就把他誇上了天;甚至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也會引導孩子只看好的方面,進而轉向對孩子的表揚。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為了鼓勵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但是卻往往事與願違。孩子表現糟糕卻依然獲得肯定和表揚,慢慢地孩子會認為,我即便不努力,照樣可以獲得肯定。

而這,奠定了自戀型人格的基礎。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除了上面講到的教育理念的錯位,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文化和社交媒體盛行也加劇了自戀型人格的形成。

有這樣一項有趣的研究。

美國肯塔西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將登上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歌曲作為研究對象,並不是研究它們多受歡迎,而是研究歌詞中"我"和"我們"出現的頻率。
結果就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1980年到2007年,歌詞中"我們"出現的頻率不斷下降,而"我"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詞彙,出現的頻率不斷上升。

在流行歌曲中強調自戀的元素在逐年增加,而強調集體的元素卻在逐年減少。在其他文化領域,這種情況也在發生。

暢銷書也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風向標,在購物平臺上,搜索"愛自己"這個關鍵詞,你會發現類似主題的書,這些年出了非常多,《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愛自己的人自帶光芒》、《後來我學會了愛自己》……

在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正在塑造一種自戀文化。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網上有個女網友吐槽她男朋友是個自戀型人格,是這樣描述的:

頭髮長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李鍾碩,頭髮短的時候覺得自己像阮經天;
照鏡子都是小事了,吃的多了會去催吐;
出門三天能帶三套衣服兩雙鞋,覺得自己比我身邊所有男性都要漂亮(注意是漂亮);
如果有人說他不好看會難過好久,和他在一起感覺自己是個基佬;
而且非常討厭別人說他自戀。

自戀到這種程度,屬於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了。女網友說男朋友是家中的獨子、父母的掌中寶,從小就在肯定和讚揚聲中長大。小時候他長得萌萌的,親戚朋友都喜歡,誇他像個小明星,不論做什麼,父母都會誇讚他。

這位男朋友的成長經歷揭示了自戀型人格的成因——教育理念的錯位。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在心理學著作《自戀時代》中,作者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過分的溺愛和鼓勵,是造成自戀文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心理學界對於自戀型人格有一項心理學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在自己的童年時期,父母是不是會經常表揚自己,很少批評自己,還會認為自己比同齡人都優秀,甚至乾脆崇拜自己。

研究發現那些自戀程度高的參與者,給出的往往是肯定的答案。研究結果證明,自戀往往是父母過度反饋的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何為"過度反饋"?也就是父母在表揚孩子的時候用力過猛。比如孩子在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父母就把他誇上了天;甚至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也會引導孩子只看好的方面,進而轉向對孩子的表揚。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為了鼓勵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但是卻往往事與願違。孩子表現糟糕卻依然獲得肯定和表揚,慢慢地孩子會認為,我即便不努力,照樣可以獲得肯定。

而這,奠定了自戀型人格的基礎。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除了上面講到的教育理念的錯位,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文化和社交媒體盛行也加劇了自戀型人格的形成。

有這樣一項有趣的研究。

美國肯塔西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將登上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歌曲作為研究對象,並不是研究它們多受歡迎,而是研究歌詞中"我"和"我們"出現的頻率。
結果就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1980年到2007年,歌詞中"我們"出現的頻率不斷下降,而"我"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詞彙,出現的頻率不斷上升。

在流行歌曲中強調自戀的元素在逐年增加,而強調集體的元素卻在逐年減少。在其他文化領域,這種情況也在發生。

暢銷書也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風向標,在購物平臺上,搜索"愛自己"這個關鍵詞,你會發現類似主題的書,這些年出了非常多,《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愛自己的人自帶光芒》、《後來我學會了愛自己》……

在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正在塑造一種自戀文化。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你可能會問:"愛自己難道還錯了?"當然不是,關鍵在度。自戀型人格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無疑會加重他的自戀傾向。

另外,社交媒體的盛行也成了自戀型人格的助推力。有這樣一項心理學實驗。

他們將參與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人要在實驗中編輯社交媒體上自己的個人資料,這是一件特別專注自己的事情;另一組人要在實驗中藉助谷歌地圖,繪製一張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圖,這就是一件不那麼專注自己的事情。
之後,參與者分別參加自戀測試,結果發現,花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的參與者中,74%的人在自戀測試中的得分要比那些查看地圖的參與者高。也就是說,社交媒體可能會在潛意識中,提高一個人的自戀程度。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網上有個女網友吐槽她男朋友是個自戀型人格,是這樣描述的:

頭髮長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李鍾碩,頭髮短的時候覺得自己像阮經天;
照鏡子都是小事了,吃的多了會去催吐;
出門三天能帶三套衣服兩雙鞋,覺得自己比我身邊所有男性都要漂亮(注意是漂亮);
如果有人說他不好看會難過好久,和他在一起感覺自己是個基佬;
而且非常討厭別人說他自戀。

自戀到這種程度,屬於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了。女網友說男朋友是家中的獨子、父母的掌中寶,從小就在肯定和讚揚聲中長大。小時候他長得萌萌的,親戚朋友都喜歡,誇他像個小明星,不論做什麼,父母都會誇讚他。

這位男朋友的成長經歷揭示了自戀型人格的成因——教育理念的錯位。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在心理學著作《自戀時代》中,作者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過分的溺愛和鼓勵,是造成自戀文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心理學界對於自戀型人格有一項心理學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在自己的童年時期,父母是不是會經常表揚自己,很少批評自己,還會認為自己比同齡人都優秀,甚至乾脆崇拜自己。

研究發現那些自戀程度高的參與者,給出的往往是肯定的答案。研究結果證明,自戀往往是父母過度反饋的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何為"過度反饋"?也就是父母在表揚孩子的時候用力過猛。比如孩子在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父母就把他誇上了天;甚至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也會引導孩子只看好的方面,進而轉向對孩子的表揚。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為了鼓勵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但是卻往往事與願違。孩子表現糟糕卻依然獲得肯定和表揚,慢慢地孩子會認為,我即便不努力,照樣可以獲得肯定。

而這,奠定了自戀型人格的基礎。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除了上面講到的教育理念的錯位,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文化和社交媒體盛行也加劇了自戀型人格的形成。

有這樣一項有趣的研究。

美國肯塔西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將登上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歌曲作為研究對象,並不是研究它們多受歡迎,而是研究歌詞中"我"和"我們"出現的頻率。
結果就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1980年到2007年,歌詞中"我們"出現的頻率不斷下降,而"我"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詞彙,出現的頻率不斷上升。

在流行歌曲中強調自戀的元素在逐年增加,而強調集體的元素卻在逐年減少。在其他文化領域,這種情況也在發生。

暢銷書也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風向標,在購物平臺上,搜索"愛自己"這個關鍵詞,你會發現類似主題的書,這些年出了非常多,《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愛自己的人自帶光芒》、《後來我學會了愛自己》……

在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正在塑造一種自戀文化。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你可能會問:"愛自己難道還錯了?"當然不是,關鍵在度。自戀型人格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無疑會加重他的自戀傾向。

另外,社交媒體的盛行也成了自戀型人格的助推力。有這樣一項心理學實驗。

他們將參與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人要在實驗中編輯社交媒體上自己的個人資料,這是一件特別專注自己的事情;另一組人要在實驗中藉助谷歌地圖,繪製一張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圖,這就是一件不那麼專注自己的事情。
之後,參與者分別參加自戀測試,結果發現,花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的參與者中,74%的人在自戀測試中的得分要比那些查看地圖的參與者高。也就是說,社交媒體可能會在潛意識中,提高一個人的自戀程度。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者希望得到眾星捧月般的關注,而在以前的時代,即使他想自戀也沒有平臺和空間。但是現在不同了,一張精修過的美照發在朋友圈就會收穫很多的評論和點贊,一條視頻在一小時之內就會被成千上萬的人看到。

社交媒體簡直就是為自戀而生的:自戀的人想在社交媒體上推銷自己,社交媒體也非常鼓勵人們自戀,於是,這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網上有個女網友吐槽她男朋友是個自戀型人格,是這樣描述的:

頭髮長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李鍾碩,頭髮短的時候覺得自己像阮經天;
照鏡子都是小事了,吃的多了會去催吐;
出門三天能帶三套衣服兩雙鞋,覺得自己比我身邊所有男性都要漂亮(注意是漂亮);
如果有人說他不好看會難過好久,和他在一起感覺自己是個基佬;
而且非常討厭別人說他自戀。

自戀到這種程度,屬於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了。女網友說男朋友是家中的獨子、父母的掌中寶,從小就在肯定和讚揚聲中長大。小時候他長得萌萌的,親戚朋友都喜歡,誇他像個小明星,不論做什麼,父母都會誇讚他。

這位男朋友的成長經歷揭示了自戀型人格的成因——教育理念的錯位。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在心理學著作《自戀時代》中,作者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過分的溺愛和鼓勵,是造成自戀文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心理學界對於自戀型人格有一項心理學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在自己的童年時期,父母是不是會經常表揚自己,很少批評自己,還會認為自己比同齡人都優秀,甚至乾脆崇拜自己。

研究發現那些自戀程度高的參與者,給出的往往是肯定的答案。研究結果證明,自戀往往是父母過度反饋的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何為"過度反饋"?也就是父母在表揚孩子的時候用力過猛。比如孩子在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父母就把他誇上了天;甚至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也會引導孩子只看好的方面,進而轉向對孩子的表揚。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為了鼓勵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但是卻往往事與願違。孩子表現糟糕卻依然獲得肯定和表揚,慢慢地孩子會認為,我即便不努力,照樣可以獲得肯定。

而這,奠定了自戀型人格的基礎。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除了上面講到的教育理念的錯位,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文化和社交媒體盛行也加劇了自戀型人格的形成。

有這樣一項有趣的研究。

美國肯塔西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將登上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歌曲作為研究對象,並不是研究它們多受歡迎,而是研究歌詞中"我"和"我們"出現的頻率。
結果就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1980年到2007年,歌詞中"我們"出現的頻率不斷下降,而"我"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詞彙,出現的頻率不斷上升。

在流行歌曲中強調自戀的元素在逐年增加,而強調集體的元素卻在逐年減少。在其他文化領域,這種情況也在發生。

暢銷書也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風向標,在購物平臺上,搜索"愛自己"這個關鍵詞,你會發現類似主題的書,這些年出了非常多,《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愛自己的人自帶光芒》、《後來我學會了愛自己》……

在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正在塑造一種自戀文化。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你可能會問:"愛自己難道還錯了?"當然不是,關鍵在度。自戀型人格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無疑會加重他的自戀傾向。

另外,社交媒體的盛行也成了自戀型人格的助推力。有這樣一項心理學實驗。

他們將參與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人要在實驗中編輯社交媒體上自己的個人資料,這是一件特別專注自己的事情;另一組人要在實驗中藉助谷歌地圖,繪製一張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圖,這就是一件不那麼專注自己的事情。
之後,參與者分別參加自戀測試,結果發現,花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的參與者中,74%的人在自戀測試中的得分要比那些查看地圖的參與者高。也就是說,社交媒體可能會在潛意識中,提高一個人的自戀程度。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者希望得到眾星捧月般的關注,而在以前的時代,即使他想自戀也沒有平臺和空間。但是現在不同了,一張精修過的美照發在朋友圈就會收穫很多的評論和點贊,一條視頻在一小時之內就會被成千上萬的人看到。

社交媒體簡直就是為自戀而生的:自戀的人想在社交媒體上推銷自己,社交媒體也非常鼓勵人們自戀,於是,這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自戀看似是一件無傷大雅的小事,但其實會對當事人造成多方面的傷害。

一、擁有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看待自己的眼光會越來越膨脹,陷入崇尚虛榮的怪圈。

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在網上吐槽自己媽媽不給4500的生活費。按照女孩的說法,舍友們用的都挺好的,都很有錢,自己高中時好幾千補課,父母眼睛都不眨,而現在要4500塊錢的生活費,媽媽居然拒絕。

很快,她被全國人民罵上熱搜。女孩的這種虛榮,是自戀型人格的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網上有個女網友吐槽她男朋友是個自戀型人格,是這樣描述的:

頭髮長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李鍾碩,頭髮短的時候覺得自己像阮經天;
照鏡子都是小事了,吃的多了會去催吐;
出門三天能帶三套衣服兩雙鞋,覺得自己比我身邊所有男性都要漂亮(注意是漂亮);
如果有人說他不好看會難過好久,和他在一起感覺自己是個基佬;
而且非常討厭別人說他自戀。

自戀到這種程度,屬於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了。女網友說男朋友是家中的獨子、父母的掌中寶,從小就在肯定和讚揚聲中長大。小時候他長得萌萌的,親戚朋友都喜歡,誇他像個小明星,不論做什麼,父母都會誇讚他。

這位男朋友的成長經歷揭示了自戀型人格的成因——教育理念的錯位。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在心理學著作《自戀時代》中,作者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過分的溺愛和鼓勵,是造成自戀文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心理學界對於自戀型人格有一項心理學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在自己的童年時期,父母是不是會經常表揚自己,很少批評自己,還會認為自己比同齡人都優秀,甚至乾脆崇拜自己。

研究發現那些自戀程度高的參與者,給出的往往是肯定的答案。研究結果證明,自戀往往是父母過度反饋的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何為"過度反饋"?也就是父母在表揚孩子的時候用力過猛。比如孩子在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父母就把他誇上了天;甚至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也會引導孩子只看好的方面,進而轉向對孩子的表揚。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為了鼓勵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但是卻往往事與願違。孩子表現糟糕卻依然獲得肯定和表揚,慢慢地孩子會認為,我即便不努力,照樣可以獲得肯定。

而這,奠定了自戀型人格的基礎。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除了上面講到的教育理念的錯位,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文化和社交媒體盛行也加劇了自戀型人格的形成。

有這樣一項有趣的研究。

美國肯塔西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將登上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歌曲作為研究對象,並不是研究它們多受歡迎,而是研究歌詞中"我"和"我們"出現的頻率。
結果就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1980年到2007年,歌詞中"我們"出現的頻率不斷下降,而"我"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詞彙,出現的頻率不斷上升。

在流行歌曲中強調自戀的元素在逐年增加,而強調集體的元素卻在逐年減少。在其他文化領域,這種情況也在發生。

暢銷書也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風向標,在購物平臺上,搜索"愛自己"這個關鍵詞,你會發現類似主題的書,這些年出了非常多,《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愛自己的人自帶光芒》、《後來我學會了愛自己》……

在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正在塑造一種自戀文化。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你可能會問:"愛自己難道還錯了?"當然不是,關鍵在度。自戀型人格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無疑會加重他的自戀傾向。

另外,社交媒體的盛行也成了自戀型人格的助推力。有這樣一項心理學實驗。

他們將參與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人要在實驗中編輯社交媒體上自己的個人資料,這是一件特別專注自己的事情;另一組人要在實驗中藉助谷歌地圖,繪製一張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圖,這就是一件不那麼專注自己的事情。
之後,參與者分別參加自戀測試,結果發現,花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的參與者中,74%的人在自戀測試中的得分要比那些查看地圖的參與者高。也就是說,社交媒體可能會在潛意識中,提高一個人的自戀程度。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者希望得到眾星捧月般的關注,而在以前的時代,即使他想自戀也沒有平臺和空間。但是現在不同了,一張精修過的美照發在朋友圈就會收穫很多的評論和點贊,一條視頻在一小時之內就會被成千上萬的人看到。

社交媒體簡直就是為自戀而生的:自戀的人想在社交媒體上推銷自己,社交媒體也非常鼓勵人們自戀,於是,這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自戀看似是一件無傷大雅的小事,但其實會對當事人造成多方面的傷害。

一、擁有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看待自己的眼光會越來越膨脹,陷入崇尚虛榮的怪圈。

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在網上吐槽自己媽媽不給4500的生活費。按照女孩的說法,舍友們用的都挺好的,都很有錢,自己高中時好幾千補課,父母眼睛都不眨,而現在要4500塊錢的生活費,媽媽居然拒絕。

很快,她被全國人民罵上熱搜。女孩的這種虛榮,是自戀型人格的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二、自戀型人格的另一個消極危害是,當事人的自我認知會發生錯位,而這會導致他們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發展上屢屢受挫。

自戀者普遍都十分自負,認為自己無可替代,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你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是事實卻會頻頻打臉,最終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一項科學研究就調查了100多家美國公司的 CEO,想看看這些人身上的自戀特質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結果發現,CEO 越自戀,對公司現狀的判斷就越不符合實際,公司業績的波動性就會越大。

三、自戀型人格還容易損害我們的人際關係。因為在生活中沒有人會喜歡狂妄自大、自戀傲慢的人。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電視臺做記者,合作的第一個攝像是個典型的自戀型人格。對於新聞製作、廣電的大事小情、社會的種種現象,他都以過來人的語氣發表一番見解。剛入臺時,我作為一個小白,對他崇拜又尊重。

可是慢慢的,隨著我經驗不斷累積,對於事物的認識不斷深入,我發現他的觀點不但偏頗還極端。更為關鍵的是,對於任何問題他都能作答,即便這個答案瞎編亂造,他也總能整出一個來。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網上有個女網友吐槽她男朋友是個自戀型人格,是這樣描述的:

頭髮長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李鍾碩,頭髮短的時候覺得自己像阮經天;
照鏡子都是小事了,吃的多了會去催吐;
出門三天能帶三套衣服兩雙鞋,覺得自己比我身邊所有男性都要漂亮(注意是漂亮);
如果有人說他不好看會難過好久,和他在一起感覺自己是個基佬;
而且非常討厭別人說他自戀。

自戀到這種程度,屬於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了。女網友說男朋友是家中的獨子、父母的掌中寶,從小就在肯定和讚揚聲中長大。小時候他長得萌萌的,親戚朋友都喜歡,誇他像個小明星,不論做什麼,父母都會誇讚他。

這位男朋友的成長經歷揭示了自戀型人格的成因——教育理念的錯位。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在心理學著作《自戀時代》中,作者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過分的溺愛和鼓勵,是造成自戀文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心理學界對於自戀型人格有一項心理學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在自己的童年時期,父母是不是會經常表揚自己,很少批評自己,還會認為自己比同齡人都優秀,甚至乾脆崇拜自己。

研究發現那些自戀程度高的參與者,給出的往往是肯定的答案。研究結果證明,自戀往往是父母過度反饋的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何為"過度反饋"?也就是父母在表揚孩子的時候用力過猛。比如孩子在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父母就把他誇上了天;甚至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也會引導孩子只看好的方面,進而轉向對孩子的表揚。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為了鼓勵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但是卻往往事與願違。孩子表現糟糕卻依然獲得肯定和表揚,慢慢地孩子會認為,我即便不努力,照樣可以獲得肯定。

而這,奠定了自戀型人格的基礎。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除了上面講到的教育理念的錯位,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文化和社交媒體盛行也加劇了自戀型人格的形成。

有這樣一項有趣的研究。

美國肯塔西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將登上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歌曲作為研究對象,並不是研究它們多受歡迎,而是研究歌詞中"我"和"我們"出現的頻率。
結果就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1980年到2007年,歌詞中"我們"出現的頻率不斷下降,而"我"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詞彙,出現的頻率不斷上升。

在流行歌曲中強調自戀的元素在逐年增加,而強調集體的元素卻在逐年減少。在其他文化領域,這種情況也在發生。

暢銷書也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風向標,在購物平臺上,搜索"愛自己"這個關鍵詞,你會發現類似主題的書,這些年出了非常多,《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愛自己的人自帶光芒》、《後來我學會了愛自己》……

在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正在塑造一種自戀文化。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你可能會問:"愛自己難道還錯了?"當然不是,關鍵在度。自戀型人格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無疑會加重他的自戀傾向。

另外,社交媒體的盛行也成了自戀型人格的助推力。有這樣一項心理學實驗。

他們將參與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人要在實驗中編輯社交媒體上自己的個人資料,這是一件特別專注自己的事情;另一組人要在實驗中藉助谷歌地圖,繪製一張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圖,這就是一件不那麼專注自己的事情。
之後,參與者分別參加自戀測試,結果發現,花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的參與者中,74%的人在自戀測試中的得分要比那些查看地圖的參與者高。也就是說,社交媒體可能會在潛意識中,提高一個人的自戀程度。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者希望得到眾星捧月般的關注,而在以前的時代,即使他想自戀也沒有平臺和空間。但是現在不同了,一張精修過的美照發在朋友圈就會收穫很多的評論和點贊,一條視頻在一小時之內就會被成千上萬的人看到。

社交媒體簡直就是為自戀而生的:自戀的人想在社交媒體上推銷自己,社交媒體也非常鼓勵人們自戀,於是,這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自戀看似是一件無傷大雅的小事,但其實會對當事人造成多方面的傷害。

一、擁有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看待自己的眼光會越來越膨脹,陷入崇尚虛榮的怪圈。

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在網上吐槽自己媽媽不給4500的生活費。按照女孩的說法,舍友們用的都挺好的,都很有錢,自己高中時好幾千補課,父母眼睛都不眨,而現在要4500塊錢的生活費,媽媽居然拒絕。

很快,她被全國人民罵上熱搜。女孩的這種虛榮,是自戀型人格的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二、自戀型人格的另一個消極危害是,當事人的自我認知會發生錯位,而這會導致他們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發展上屢屢受挫。

自戀者普遍都十分自負,認為自己無可替代,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你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是事實卻會頻頻打臉,最終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一項科學研究就調查了100多家美國公司的 CEO,想看看這些人身上的自戀特質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結果發現,CEO 越自戀,對公司現狀的判斷就越不符合實際,公司業績的波動性就會越大。

三、自戀型人格還容易損害我們的人際關係。因為在生活中沒有人會喜歡狂妄自大、自戀傲慢的人。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電視臺做記者,合作的第一個攝像是個典型的自戀型人格。對於新聞製作、廣電的大事小情、社會的種種現象,他都以過來人的語氣發表一番見解。剛入臺時,我作為一個小白,對他崇拜又尊重。

可是慢慢的,隨著我經驗不斷累積,對於事物的認識不斷深入,我發現他的觀點不但偏頗還極端。更為關鍵的是,對於任何問題他都能作答,即便這個答案瞎編亂造,他也總能整出一個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後來廣電同事給他起了個外號"許大明白",諷刺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他不知道的事"。

他的這種自戀嚴重損害了他的人際交往,大家和他接觸中,總會或明或暗地嘲諷,沒有人真正喜歡和接納他。

心理學上管這種現象叫做自戀型社交障礙。自戀者建立關係的前提是別人尊重他、讚美他,甚至崇拜他,所以他建立的社交關係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別人對他表示出哪怕一丁點的否定和批評,他們都會採取強烈的敵對反應,因為他們的自大感使他們不能接受任何質疑。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網上有個女網友吐槽她男朋友是個自戀型人格,是這樣描述的:

頭髮長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李鍾碩,頭髮短的時候覺得自己像阮經天;
照鏡子都是小事了,吃的多了會去催吐;
出門三天能帶三套衣服兩雙鞋,覺得自己比我身邊所有男性都要漂亮(注意是漂亮);
如果有人說他不好看會難過好久,和他在一起感覺自己是個基佬;
而且非常討厭別人說他自戀。

自戀到這種程度,屬於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了。女網友說男朋友是家中的獨子、父母的掌中寶,從小就在肯定和讚揚聲中長大。小時候他長得萌萌的,親戚朋友都喜歡,誇他像個小明星,不論做什麼,父母都會誇讚他。

這位男朋友的成長經歷揭示了自戀型人格的成因——教育理念的錯位。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在心理學著作《自戀時代》中,作者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過分的溺愛和鼓勵,是造成自戀文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心理學界對於自戀型人格有一項心理學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在自己的童年時期,父母是不是會經常表揚自己,很少批評自己,還會認為自己比同齡人都優秀,甚至乾脆崇拜自己。

研究發現那些自戀程度高的參與者,給出的往往是肯定的答案。研究結果證明,自戀往往是父母過度反饋的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何為"過度反饋"?也就是父母在表揚孩子的時候用力過猛。比如孩子在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父母就把他誇上了天;甚至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也會引導孩子只看好的方面,進而轉向對孩子的表揚。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為了鼓勵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但是卻往往事與願違。孩子表現糟糕卻依然獲得肯定和表揚,慢慢地孩子會認為,我即便不努力,照樣可以獲得肯定。

而這,奠定了自戀型人格的基礎。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除了上面講到的教育理念的錯位,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文化和社交媒體盛行也加劇了自戀型人格的形成。

有這樣一項有趣的研究。

美國肯塔西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將登上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歌曲作為研究對象,並不是研究它們多受歡迎,而是研究歌詞中"我"和"我們"出現的頻率。
結果就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1980年到2007年,歌詞中"我們"出現的頻率不斷下降,而"我"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詞彙,出現的頻率不斷上升。

在流行歌曲中強調自戀的元素在逐年增加,而強調集體的元素卻在逐年減少。在其他文化領域,這種情況也在發生。

暢銷書也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風向標,在購物平臺上,搜索"愛自己"這個關鍵詞,你會發現類似主題的書,這些年出了非常多,《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愛自己的人自帶光芒》、《後來我學會了愛自己》……

在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正在塑造一種自戀文化。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你可能會問:"愛自己難道還錯了?"當然不是,關鍵在度。自戀型人格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無疑會加重他的自戀傾向。

另外,社交媒體的盛行也成了自戀型人格的助推力。有這樣一項心理學實驗。

他們將參與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人要在實驗中編輯社交媒體上自己的個人資料,這是一件特別專注自己的事情;另一組人要在實驗中藉助谷歌地圖,繪製一張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圖,這就是一件不那麼專注自己的事情。
之後,參與者分別參加自戀測試,結果發現,花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的參與者中,74%的人在自戀測試中的得分要比那些查看地圖的參與者高。也就是說,社交媒體可能會在潛意識中,提高一個人的自戀程度。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者希望得到眾星捧月般的關注,而在以前的時代,即使他想自戀也沒有平臺和空間。但是現在不同了,一張精修過的美照發在朋友圈就會收穫很多的評論和點贊,一條視頻在一小時之內就會被成千上萬的人看到。

社交媒體簡直就是為自戀而生的:自戀的人想在社交媒體上推銷自己,社交媒體也非常鼓勵人們自戀,於是,這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自戀看似是一件無傷大雅的小事,但其實會對當事人造成多方面的傷害。

一、擁有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看待自己的眼光會越來越膨脹,陷入崇尚虛榮的怪圈。

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在網上吐槽自己媽媽不給4500的生活費。按照女孩的說法,舍友們用的都挺好的,都很有錢,自己高中時好幾千補課,父母眼睛都不眨,而現在要4500塊錢的生活費,媽媽居然拒絕。

很快,她被全國人民罵上熱搜。女孩的這種虛榮,是自戀型人格的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二、自戀型人格的另一個消極危害是,當事人的自我認知會發生錯位,而這會導致他們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發展上屢屢受挫。

自戀者普遍都十分自負,認為自己無可替代,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你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是事實卻會頻頻打臉,最終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一項科學研究就調查了100多家美國公司的 CEO,想看看這些人身上的自戀特質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結果發現,CEO 越自戀,對公司現狀的判斷就越不符合實際,公司業績的波動性就會越大。

三、自戀型人格還容易損害我們的人際關係。因為在生活中沒有人會喜歡狂妄自大、自戀傲慢的人。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電視臺做記者,合作的第一個攝像是個典型的自戀型人格。對於新聞製作、廣電的大事小情、社會的種種現象,他都以過來人的語氣發表一番見解。剛入臺時,我作為一個小白,對他崇拜又尊重。

可是慢慢的,隨著我經驗不斷累積,對於事物的認識不斷深入,我發現他的觀點不但偏頗還極端。更為關鍵的是,對於任何問題他都能作答,即便這個答案瞎編亂造,他也總能整出一個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後來廣電同事給他起了個外號"許大明白",諷刺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他不知道的事"。

他的這種自戀嚴重損害了他的人際交往,大家和他接觸中,總會或明或暗地嘲諷,沒有人真正喜歡和接納他。

心理學上管這種現象叫做自戀型社交障礙。自戀者建立關係的前提是別人尊重他、讚美他,甚至崇拜他,所以他建立的社交關係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別人對他表示出哪怕一丁點的否定和批評,他們都會採取強烈的敵對反應,因為他們的自大感使他們不能接受任何質疑。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自戀型人格既然有這麼多危害,那麼究竟該的如何做來減少自戀型人格?我們該如何看待自己?

很多人容易把自戀和自我推銷像混淆,但是兩者有著本質區別。按照美國心理學家維尼吉亞·關的說法,自我推銷是一種技能,甚至在這個時代中,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一種生存技能。

比如你在求職時,需要對自己進行包裝;你在申請學校時,需要對自己的經歷進行美化。這都是正常的自我推銷。

而自戀是一種長期、穩定的人格特質。它往往是不分場合的,且貫穿在你的所有社會交往之中,給你造成巨大的傷害。

如果你能意識到自己的自戀傾向,就需要隨時提醒自己:少一點膨脹、多一點謙虛。美國心理學家朱莉·伊絲林說,謙遜的人會更關注自己繼續前進的方向和空間,也會更加理性、平和地對待自己的成功和失敗。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是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的。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網上有個女網友吐槽她男朋友是個自戀型人格,是這樣描述的:

頭髮長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李鍾碩,頭髮短的時候覺得自己像阮經天;
照鏡子都是小事了,吃的多了會去催吐;
出門三天能帶三套衣服兩雙鞋,覺得自己比我身邊所有男性都要漂亮(注意是漂亮);
如果有人說他不好看會難過好久,和他在一起感覺自己是個基佬;
而且非常討厭別人說他自戀。

自戀到這種程度,屬於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了。女網友說男朋友是家中的獨子、父母的掌中寶,從小就在肯定和讚揚聲中長大。小時候他長得萌萌的,親戚朋友都喜歡,誇他像個小明星,不論做什麼,父母都會誇讚他。

這位男朋友的成長經歷揭示了自戀型人格的成因——教育理念的錯位。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在心理學著作《自戀時代》中,作者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過分的溺愛和鼓勵,是造成自戀文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心理學界對於自戀型人格有一項心理學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在自己的童年時期,父母是不是會經常表揚自己,很少批評自己,還會認為自己比同齡人都優秀,甚至乾脆崇拜自己。

研究發現那些自戀程度高的參與者,給出的往往是肯定的答案。研究結果證明,自戀往往是父母過度反饋的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何為"過度反饋"?也就是父母在表揚孩子的時候用力過猛。比如孩子在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父母就把他誇上了天;甚至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也會引導孩子只看好的方面,進而轉向對孩子的表揚。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為了鼓勵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但是卻往往事與願違。孩子表現糟糕卻依然獲得肯定和表揚,慢慢地孩子會認為,我即便不努力,照樣可以獲得肯定。

而這,奠定了自戀型人格的基礎。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除了上面講到的教育理念的錯位,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文化和社交媒體盛行也加劇了自戀型人格的形成。

有這樣一項有趣的研究。

美國肯塔西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將登上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歌曲作為研究對象,並不是研究它們多受歡迎,而是研究歌詞中"我"和"我們"出現的頻率。
結果就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1980年到2007年,歌詞中"我們"出現的頻率不斷下降,而"我"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詞彙,出現的頻率不斷上升。

在流行歌曲中強調自戀的元素在逐年增加,而強調集體的元素卻在逐年減少。在其他文化領域,這種情況也在發生。

暢銷書也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風向標,在購物平臺上,搜索"愛自己"這個關鍵詞,你會發現類似主題的書,這些年出了非常多,《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愛自己的人自帶光芒》、《後來我學會了愛自己》……

在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正在塑造一種自戀文化。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你可能會問:"愛自己難道還錯了?"當然不是,關鍵在度。自戀型人格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無疑會加重他的自戀傾向。

另外,社交媒體的盛行也成了自戀型人格的助推力。有這樣一項心理學實驗。

他們將參與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人要在實驗中編輯社交媒體上自己的個人資料,這是一件特別專注自己的事情;另一組人要在實驗中藉助谷歌地圖,繪製一張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圖,這就是一件不那麼專注自己的事情。
之後,參與者分別參加自戀測試,結果發現,花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的參與者中,74%的人在自戀測試中的得分要比那些查看地圖的參與者高。也就是說,社交媒體可能會在潛意識中,提高一個人的自戀程度。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者希望得到眾星捧月般的關注,而在以前的時代,即使他想自戀也沒有平臺和空間。但是現在不同了,一張精修過的美照發在朋友圈就會收穫很多的評論和點贊,一條視頻在一小時之內就會被成千上萬的人看到。

社交媒體簡直就是為自戀而生的:自戀的人想在社交媒體上推銷自己,社交媒體也非常鼓勵人們自戀,於是,這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自戀看似是一件無傷大雅的小事,但其實會對當事人造成多方面的傷害。

一、擁有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看待自己的眼光會越來越膨脹,陷入崇尚虛榮的怪圈。

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在網上吐槽自己媽媽不給4500的生活費。按照女孩的說法,舍友們用的都挺好的,都很有錢,自己高中時好幾千補課,父母眼睛都不眨,而現在要4500塊錢的生活費,媽媽居然拒絕。

很快,她被全國人民罵上熱搜。女孩的這種虛榮,是自戀型人格的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二、自戀型人格的另一個消極危害是,當事人的自我認知會發生錯位,而這會導致他們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發展上屢屢受挫。

自戀者普遍都十分自負,認為自己無可替代,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你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是事實卻會頻頻打臉,最終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一項科學研究就調查了100多家美國公司的 CEO,想看看這些人身上的自戀特質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結果發現,CEO 越自戀,對公司現狀的判斷就越不符合實際,公司業績的波動性就會越大。

三、自戀型人格還容易損害我們的人際關係。因為在生活中沒有人會喜歡狂妄自大、自戀傲慢的人。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電視臺做記者,合作的第一個攝像是個典型的自戀型人格。對於新聞製作、廣電的大事小情、社會的種種現象,他都以過來人的語氣發表一番見解。剛入臺時,我作為一個小白,對他崇拜又尊重。

可是慢慢的,隨著我經驗不斷累積,對於事物的認識不斷深入,我發現他的觀點不但偏頗還極端。更為關鍵的是,對於任何問題他都能作答,即便這個答案瞎編亂造,他也總能整出一個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後來廣電同事給他起了個外號"許大明白",諷刺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他不知道的事"。

他的這種自戀嚴重損害了他的人際交往,大家和他接觸中,總會或明或暗地嘲諷,沒有人真正喜歡和接納他。

心理學上管這種現象叫做自戀型社交障礙。自戀者建立關係的前提是別人尊重他、讚美他,甚至崇拜他,所以他建立的社交關係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別人對他表示出哪怕一丁點的否定和批評,他們都會採取強烈的敵對反應,因為他們的自大感使他們不能接受任何質疑。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自戀型人格既然有這麼多危害,那麼究竟該的如何做來減少自戀型人格?我們該如何看待自己?

很多人容易把自戀和自我推銷像混淆,但是兩者有著本質區別。按照美國心理學家維尼吉亞·關的說法,自我推銷是一種技能,甚至在這個時代中,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一種生存技能。

比如你在求職時,需要對自己進行包裝;你在申請學校時,需要對自己的經歷進行美化。這都是正常的自我推銷。

而自戀是一種長期、穩定的人格特質。它往往是不分場合的,且貫穿在你的所有社會交往之中,給你造成巨大的傷害。

如果你能意識到自己的自戀傾向,就需要隨時提醒自己:少一點膨脹、多一點謙虛。美國心理學家朱莉·伊絲林說,謙遜的人會更關注自己繼續前進的方向和空間,也會更加理性、平和地對待自己的成功和失敗。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是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的。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而如果我們是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避免他成為自戀型人格呢?給你幾點建議:

1、學會拒絕,不要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人都圍著自己的需求轉。

比如,父輩省吃儉用,但是孩子卻提出一些超出家庭情況的物質需求,在這種時候,父母要果斷拒絕孩子。

孩子提出需求很正常,因為他們還沒有形成理性判斷能力,可是如果家長一味地滿足,那麼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的需求是合理且應該被滿足的。

等長大後他的錯誤認知會一直跟隨著他,認為"四海之內皆父母",大家都該圍著他轉。很明顯,這不現實。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網上有個女網友吐槽她男朋友是個自戀型人格,是這樣描述的:

頭髮長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李鍾碩,頭髮短的時候覺得自己像阮經天;
照鏡子都是小事了,吃的多了會去催吐;
出門三天能帶三套衣服兩雙鞋,覺得自己比我身邊所有男性都要漂亮(注意是漂亮);
如果有人說他不好看會難過好久,和他在一起感覺自己是個基佬;
而且非常討厭別人說他自戀。

自戀到這種程度,屬於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了。女網友說男朋友是家中的獨子、父母的掌中寶,從小就在肯定和讚揚聲中長大。小時候他長得萌萌的,親戚朋友都喜歡,誇他像個小明星,不論做什麼,父母都會誇讚他。

這位男朋友的成長經歷揭示了自戀型人格的成因——教育理念的錯位。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在心理學著作《自戀時代》中,作者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過分的溺愛和鼓勵,是造成自戀文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心理學界對於自戀型人格有一項心理學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在自己的童年時期,父母是不是會經常表揚自己,很少批評自己,還會認為自己比同齡人都優秀,甚至乾脆崇拜自己。

研究發現那些自戀程度高的參與者,給出的往往是肯定的答案。研究結果證明,自戀往往是父母過度反饋的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何為"過度反饋"?也就是父母在表揚孩子的時候用力過猛。比如孩子在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父母就把他誇上了天;甚至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也會引導孩子只看好的方面,進而轉向對孩子的表揚。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為了鼓勵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但是卻往往事與願違。孩子表現糟糕卻依然獲得肯定和表揚,慢慢地孩子會認為,我即便不努力,照樣可以獲得肯定。

而這,奠定了自戀型人格的基礎。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除了上面講到的教育理念的錯位,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文化和社交媒體盛行也加劇了自戀型人格的形成。

有這樣一項有趣的研究。

美國肯塔西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將登上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歌曲作為研究對象,並不是研究它們多受歡迎,而是研究歌詞中"我"和"我們"出現的頻率。
結果就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1980年到2007年,歌詞中"我們"出現的頻率不斷下降,而"我"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詞彙,出現的頻率不斷上升。

在流行歌曲中強調自戀的元素在逐年增加,而強調集體的元素卻在逐年減少。在其他文化領域,這種情況也在發生。

暢銷書也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風向標,在購物平臺上,搜索"愛自己"這個關鍵詞,你會發現類似主題的書,這些年出了非常多,《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愛自己的人自帶光芒》、《後來我學會了愛自己》……

在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正在塑造一種自戀文化。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你可能會問:"愛自己難道還錯了?"當然不是,關鍵在度。自戀型人格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無疑會加重他的自戀傾向。

另外,社交媒體的盛行也成了自戀型人格的助推力。有這樣一項心理學實驗。

他們將參與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人要在實驗中編輯社交媒體上自己的個人資料,這是一件特別專注自己的事情;另一組人要在實驗中藉助谷歌地圖,繪製一張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圖,這就是一件不那麼專注自己的事情。
之後,參與者分別參加自戀測試,結果發現,花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的參與者中,74%的人在自戀測試中的得分要比那些查看地圖的參與者高。也就是說,社交媒體可能會在潛意識中,提高一個人的自戀程度。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者希望得到眾星捧月般的關注,而在以前的時代,即使他想自戀也沒有平臺和空間。但是現在不同了,一張精修過的美照發在朋友圈就會收穫很多的評論和點贊,一條視頻在一小時之內就會被成千上萬的人看到。

社交媒體簡直就是為自戀而生的:自戀的人想在社交媒體上推銷自己,社交媒體也非常鼓勵人們自戀,於是,這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自戀看似是一件無傷大雅的小事,但其實會對當事人造成多方面的傷害。

一、擁有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看待自己的眼光會越來越膨脹,陷入崇尚虛榮的怪圈。

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在網上吐槽自己媽媽不給4500的生活費。按照女孩的說法,舍友們用的都挺好的,都很有錢,自己高中時好幾千補課,父母眼睛都不眨,而現在要4500塊錢的生活費,媽媽居然拒絕。

很快,她被全國人民罵上熱搜。女孩的這種虛榮,是自戀型人格的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二、自戀型人格的另一個消極危害是,當事人的自我認知會發生錯位,而這會導致他們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發展上屢屢受挫。

自戀者普遍都十分自負,認為自己無可替代,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你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是事實卻會頻頻打臉,最終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一項科學研究就調查了100多家美國公司的 CEO,想看看這些人身上的自戀特質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結果發現,CEO 越自戀,對公司現狀的判斷就越不符合實際,公司業績的波動性就會越大。

三、自戀型人格還容易損害我們的人際關係。因為在生活中沒有人會喜歡狂妄自大、自戀傲慢的人。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電視臺做記者,合作的第一個攝像是個典型的自戀型人格。對於新聞製作、廣電的大事小情、社會的種種現象,他都以過來人的語氣發表一番見解。剛入臺時,我作為一個小白,對他崇拜又尊重。

可是慢慢的,隨著我經驗不斷累積,對於事物的認識不斷深入,我發現他的觀點不但偏頗還極端。更為關鍵的是,對於任何問題他都能作答,即便這個答案瞎編亂造,他也總能整出一個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後來廣電同事給他起了個外號"許大明白",諷刺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他不知道的事"。

他的這種自戀嚴重損害了他的人際交往,大家和他接觸中,總會或明或暗地嘲諷,沒有人真正喜歡和接納他。

心理學上管這種現象叫做自戀型社交障礙。自戀者建立關係的前提是別人尊重他、讚美他,甚至崇拜他,所以他建立的社交關係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別人對他表示出哪怕一丁點的否定和批評,他們都會採取強烈的敵對反應,因為他們的自大感使他們不能接受任何質疑。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自戀型人格既然有這麼多危害,那麼究竟該的如何做來減少自戀型人格?我們該如何看待自己?

很多人容易把自戀和自我推銷像混淆,但是兩者有著本質區別。按照美國心理學家維尼吉亞·關的說法,自我推銷是一種技能,甚至在這個時代中,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一種生存技能。

比如你在求職時,需要對自己進行包裝;你在申請學校時,需要對自己的經歷進行美化。這都是正常的自我推銷。

而自戀是一種長期、穩定的人格特質。它往往是不分場合的,且貫穿在你的所有社會交往之中,給你造成巨大的傷害。

如果你能意識到自己的自戀傾向,就需要隨時提醒自己:少一點膨脹、多一點謙虛。美國心理學家朱莉·伊絲林說,謙遜的人會更關注自己繼續前進的方向和空間,也會更加理性、平和地對待自己的成功和失敗。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是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的。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而如果我們是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避免他成為自戀型人格呢?給你幾點建議:

1、學會拒絕,不要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人都圍著自己的需求轉。

比如,父輩省吃儉用,但是孩子卻提出一些超出家庭情況的物質需求,在這種時候,父母要果斷拒絕孩子。

孩子提出需求很正常,因為他們還沒有形成理性判斷能力,可是如果家長一味地滿足,那麼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的需求是合理且應該被滿足的。

等長大後他的錯誤認知會一直跟隨著他,認為"四海之內皆父母",大家都該圍著他轉。很明顯,這不現實。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2、不盲目鼓勵孩子,讓孩子學會如何面對成功和失敗。

人生很長,成功失敗每個人都會無數次碰到,如果從小沒有學會正確的應對方式,孩子很可能就會形成一些不良的人格。為了避免孩子形成自戀型人格,家長在鼓勵孩子時要注意分寸和措辭。

比如,當孩子數學考試成績不錯的時候,不要說孩子"很聰明",而要說"你考得不錯,能看出來你很努力"。這些措辭上細微的不同,久而久之,能培養孩子完全不一樣的人格。

3、當孩子有錯誤認知時,家長要及時糾正。

有這樣一位媽媽,她的孩子穿著印著公主字樣的衣服問她"媽媽,我是不是公主?"她楞了一下,馬上回答,不,你不是公主。這位媽媽就是在幫助孩子形成對自己的正確認知。

雖然家長們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獨一無二,但是家長依然要跳出"自己的孩子無人能比"的這種幻覺,並教會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

"

《中餐廳》第三季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黃曉明一人撐起了整檔節目的熱搜話題。

黃曉明出道以來的人設一直是霸道總裁,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更是將霸道總裁的人設貫徹到底,強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語,徹底將員工們逼瘋。

楊紫手受了點小傷,覺得塗點藥就可以了,黃曉明瞬間霸道總裁附體:"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在決定餐廳菜單時,到底是單點還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見,但最後都支持無套餐的模式,結果黃曉明直接說這件事不需要討論,聽我的,我說了算。

"明學"自此火爆網絡,各種版本層出不窮!網友哭笑不得的嘲諷實則是對黃曉明深入骨髓的霸道總裁人設和大男子主義的批判。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黃曉明的言論之所以讓人不能接受,是因為這種說法和處事方式沒有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這樣的人往往會忽視或直接拒絕別人的建議。

而這樣一種野蠻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上,自戀被定義為是一種誇大和膨脹的自我形象。心理學家斯蒂芬·約翰森說:"自戀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埋藏了自己真實的自我表現來回應那些早期的傷害,並以高度虛假的補償性自我取而代之。"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對自我價值感不切實際的誇大。這種人往往愛自己愛得過了頭,就在心理層面發生質變,形成"自戀型人格"。

比如,你拍了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這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連自己的爹媽都認不出來了,那這就有點過度自戀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像黃曉明所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用討論,都聽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體現。你的意見不重要,我的意見才是對的。自戀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普遍。

A:"這次旅行我們坐火車。"
B:"可是火車時間太長了,還是坐飛機吧。"
A:"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這樣的對話分分鐘讓人抓狂!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們不能接受別人跟自己意見向左,對批評和否定會感覺憤怒和羞辱。

這種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斷的做法,葬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網上有個女網友吐槽她男朋友是個自戀型人格,是這樣描述的:

頭髮長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李鍾碩,頭髮短的時候覺得自己像阮經天;
照鏡子都是小事了,吃的多了會去催吐;
出門三天能帶三套衣服兩雙鞋,覺得自己比我身邊所有男性都要漂亮(注意是漂亮);
如果有人說他不好看會難過好久,和他在一起感覺自己是個基佬;
而且非常討厭別人說他自戀。

自戀到這種程度,屬於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了。女網友說男朋友是家中的獨子、父母的掌中寶,從小就在肯定和讚揚聲中長大。小時候他長得萌萌的,親戚朋友都喜歡,誇他像個小明星,不論做什麼,父母都會誇讚他。

這位男朋友的成長經歷揭示了自戀型人格的成因——教育理念的錯位。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在心理學著作《自戀時代》中,作者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過分的溺愛和鼓勵,是造成自戀文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心理學界對於自戀型人格有一項心理學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在自己的童年時期,父母是不是會經常表揚自己,很少批評自己,還會認為自己比同齡人都優秀,甚至乾脆崇拜自己。

研究發現那些自戀程度高的參與者,給出的往往是肯定的答案。研究結果證明,自戀往往是父母過度反饋的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何為"過度反饋"?也就是父母在表揚孩子的時候用力過猛。比如孩子在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父母就把他誇上了天;甚至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也會引導孩子只看好的方面,進而轉向對孩子的表揚。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為了鼓勵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但是卻往往事與願違。孩子表現糟糕卻依然獲得肯定和表揚,慢慢地孩子會認為,我即便不努力,照樣可以獲得肯定。

而這,奠定了自戀型人格的基礎。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除了上面講到的教育理念的錯位,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文化和社交媒體盛行也加劇了自戀型人格的形成。

有這樣一項有趣的研究。

美國肯塔西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將登上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歌曲作為研究對象,並不是研究它們多受歡迎,而是研究歌詞中"我"和"我們"出現的頻率。
結果就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1980年到2007年,歌詞中"我們"出現的頻率不斷下降,而"我"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詞彙,出現的頻率不斷上升。

在流行歌曲中強調自戀的元素在逐年增加,而強調集體的元素卻在逐年減少。在其他文化領域,這種情況也在發生。

暢銷書也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風向標,在購物平臺上,搜索"愛自己"這個關鍵詞,你會發現類似主題的書,這些年出了非常多,《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愛自己的人自帶光芒》、《後來我學會了愛自己》……

在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流行的個人主義正在塑造一種自戀文化。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你可能會問:"愛自己難道還錯了?"當然不是,關鍵在度。自戀型人格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無疑會加重他的自戀傾向。

另外,社交媒體的盛行也成了自戀型人格的助推力。有這樣一項心理學實驗。

他們將參與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人要在實驗中編輯社交媒體上自己的個人資料,這是一件特別專注自己的事情;另一組人要在實驗中藉助谷歌地圖,繪製一張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圖,這就是一件不那麼專注自己的事情。
之後,參與者分別參加自戀測試,結果發現,花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的參與者中,74%的人在自戀測試中的得分要比那些查看地圖的參與者高。也就是說,社交媒體可能會在潛意識中,提高一個人的自戀程度。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自戀者希望得到眾星捧月般的關注,而在以前的時代,即使他想自戀也沒有平臺和空間。但是現在不同了,一張精修過的美照發在朋友圈就會收穫很多的評論和點贊,一條視頻在一小時之內就會被成千上萬的人看到。

社交媒體簡直就是為自戀而生的:自戀的人想在社交媒體上推銷自己,社交媒體也非常鼓勵人們自戀,於是,這就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自戀看似是一件無傷大雅的小事,但其實會對當事人造成多方面的傷害。

一、擁有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看待自己的眼光會越來越膨脹,陷入崇尚虛榮的怪圈。

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在網上吐槽自己媽媽不給4500的生活費。按照女孩的說法,舍友們用的都挺好的,都很有錢,自己高中時好幾千補課,父母眼睛都不眨,而現在要4500塊錢的生活費,媽媽居然拒絕。

很快,她被全國人民罵上熱搜。女孩的這種虛榮,是自戀型人格的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權刪除

二、自戀型人格的另一個消極危害是,當事人的自我認知會發生錯位,而這會導致他們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發展上屢屢受挫。

自戀者普遍都十分自負,認為自己無可替代,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你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是事實卻會頻頻打臉,最終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一項科學研究就調查了100多家美國公司的 CEO,想看看這些人身上的自戀特質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結果發現,CEO 越自戀,對公司現狀的判斷就越不符合實際,公司業績的波動性就會越大。

三、自戀型人格還容易損害我們的人際關係。因為在生活中沒有人會喜歡狂妄自大、自戀傲慢的人。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電視臺做記者,合作的第一個攝像是個典型的自戀型人格。對於新聞製作、廣電的大事小情、社會的種種現象,他都以過來人的語氣發表一番見解。剛入臺時,我作為一個小白,對他崇拜又尊重。

可是慢慢的,隨著我經驗不斷累積,對於事物的認識不斷深入,我發現他的觀點不但偏頗還極端。更為關鍵的是,對於任何問題他都能作答,即便這個答案瞎編亂造,他也總能整出一個來。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後來廣電同事給他起了個外號"許大明白",諷刺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他不知道的事"。

他的這種自戀嚴重損害了他的人際交往,大家和他接觸中,總會或明或暗地嘲諷,沒有人真正喜歡和接納他。

心理學上管這種現象叫做自戀型社交障礙。自戀者建立關係的前提是別人尊重他、讚美他,甚至崇拜他,所以他建立的社交關係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別人對他表示出哪怕一丁點的否定和批評,他們都會採取強烈的敵對反應,因為他們的自大感使他們不能接受任何質疑。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自戀型人格既然有這麼多危害,那麼究竟該的如何做來減少自戀型人格?我們該如何看待自己?

很多人容易把自戀和自我推銷像混淆,但是兩者有著本質區別。按照美國心理學家維尼吉亞·關的說法,自我推銷是一種技能,甚至在這個時代中,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一種生存技能。

比如你在求職時,需要對自己進行包裝;你在申請學校時,需要對自己的經歷進行美化。這都是正常的自我推銷。

而自戀是一種長期、穩定的人格特質。它往往是不分場合的,且貫穿在你的所有社會交往之中,給你造成巨大的傷害。

如果你能意識到自己的自戀傾向,就需要隨時提醒自己:少一點膨脹、多一點謙虛。美國心理學家朱莉·伊絲林說,謙遜的人會更關注自己繼續前進的方向和空間,也會更加理性、平和地對待自己的成功和失敗。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是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的。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而如果我們是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避免他成為自戀型人格呢?給你幾點建議:

1、學會拒絕,不要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人都圍著自己的需求轉。

比如,父輩省吃儉用,但是孩子卻提出一些超出家庭情況的物質需求,在這種時候,父母要果斷拒絕孩子。

孩子提出需求很正常,因為他們還沒有形成理性判斷能力,可是如果家長一味地滿足,那麼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的需求是合理且應該被滿足的。

等長大後他的錯誤認知會一直跟隨著他,認為"四海之內皆父母",大家都該圍著他轉。很明顯,這不現實。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2、不盲目鼓勵孩子,讓孩子學會如何面對成功和失敗。

人生很長,成功失敗每個人都會無數次碰到,如果從小沒有學會正確的應對方式,孩子很可能就會形成一些不良的人格。為了避免孩子形成自戀型人格,家長在鼓勵孩子時要注意分寸和措辭。

比如,當孩子數學考試成績不錯的時候,不要說孩子"很聰明",而要說"你考得不錯,能看出來你很努力"。這些措辭上細微的不同,久而久之,能培養孩子完全不一樣的人格。

3、當孩子有錯誤認知時,家長要及時糾正。

有這樣一位媽媽,她的孩子穿著印著公主字樣的衣服問她"媽媽,我是不是公主?"她楞了一下,馬上回答,不,你不是公主。這位媽媽就是在幫助孩子形成對自己的正確認知。

雖然家長們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獨一無二,但是家長依然要跳出"自己的孩子無人能比"的這種幻覺,並教會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

自戀型人格障礙:黃曉明遭全網吐槽 為什麼他的自戀讓人討厭?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

結語

自戀型人格不是洪水猛獸,但是卻真正在傷害著被這種人格困擾的人,以及與他們交往的人,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你更全面地瞭解自戀型人格,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遠離自戀、迴歸自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