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合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初在南京成立時,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他在為教育部遴選公職人員時,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鄉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在蔡元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教育部裡的公職人員以浙江人居多,比較知名的有夏曾佑、鍾觀光、吳雷川、周樹人、許壽裳等人,錢均夫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後被外派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教育部在南京履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就因為袁世凱接替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說什麼也不肯前往南京就職,南京臨時政府只好遷就袁大總統,遂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北洋時代。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合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初在南京成立時,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他在為教育部遴選公職人員時,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鄉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在蔡元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教育部裡的公職人員以浙江人居多,比較知名的有夏曾佑、鍾觀光、吳雷川、周樹人、許壽裳等人,錢均夫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後被外派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教育部在南京履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就因為袁世凱接替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說什麼也不肯前往南京就職,南京臨時政府只好遷就袁大總統,遂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北洋時代。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中)、姨媽合影

錢學森學齡前的教育啟蒙,主要得益於家庭教育,錢均夫是學師範出身的教育家,既當過中學校長,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錢學森曾深情地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他在回憶母親時則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錢均夫與章蘭娟所共同營造的家庭文化氛圍,對兒童時期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也印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錢學森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時代都是在北京度過的,由於父親錢均夫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職,自然有條件在北京選擇最好的學校讀書,錢學森中小學時期學習履歷如下:1917年至1920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讀初小;1920年至1923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高等小學校讀高小;1923年至1929年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讀初中和高中。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合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初在南京成立時,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他在為教育部遴選公職人員時,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鄉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在蔡元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教育部裡的公職人員以浙江人居多,比較知名的有夏曾佑、鍾觀光、吳雷川、周樹人、許壽裳等人,錢均夫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後被外派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教育部在南京履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就因為袁世凱接替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說什麼也不肯前往南京就職,南京臨時政府只好遷就袁大總統,遂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北洋時代。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中)、姨媽合影

錢學森學齡前的教育啟蒙,主要得益於家庭教育,錢均夫是學師範出身的教育家,既當過中學校長,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錢學森曾深情地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他在回憶母親時則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錢均夫與章蘭娟所共同營造的家庭文化氛圍,對兒童時期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也印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錢學森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時代都是在北京度過的,由於父親錢均夫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職,自然有條件在北京選擇最好的學校讀書,錢學森中小學時期學習履歷如下:1917年至1920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讀初小;1920年至1923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高等小學校讀高小;1923年至1929年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讀初中和高中。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中學時期的錢學森

2019年8月暑期,我在遊歷上海交通大學本部校園時,曾在錢學森圖書館見到了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簽發日期為:中華民國十八年七月一日,畢業證書上有三個人的簽名和圖章,分別是國立北平大學校長李煜瀛、國立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和附屬中學校主任林礪儒,因為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推行大學區制,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曾被併入國立北平大學,因此畢業證書上有當時國立北平大學正副校長李煜瀛和李書華的簽章,而實際上林礪儒才應該是真正的校長。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合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初在南京成立時,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他在為教育部遴選公職人員時,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鄉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在蔡元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教育部裡的公職人員以浙江人居多,比較知名的有夏曾佑、鍾觀光、吳雷川、周樹人、許壽裳等人,錢均夫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後被外派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教育部在南京履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就因為袁世凱接替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說什麼也不肯前往南京就職,南京臨時政府只好遷就袁大總統,遂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北洋時代。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中)、姨媽合影

錢學森學齡前的教育啟蒙,主要得益於家庭教育,錢均夫是學師範出身的教育家,既當過中學校長,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錢學森曾深情地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他在回憶母親時則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錢均夫與章蘭娟所共同營造的家庭文化氛圍,對兒童時期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也印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錢學森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時代都是在北京度過的,由於父親錢均夫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職,自然有條件在北京選擇最好的學校讀書,錢學森中小學時期學習履歷如下:1917年至1920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讀初小;1920年至1923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高等小學校讀高小;1923年至1929年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讀初中和高中。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中學時期的錢學森

2019年8月暑期,我在遊歷上海交通大學本部校園時,曾在錢學森圖書館見到了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簽發日期為:中華民國十八年七月一日,畢業證書上有三個人的簽名和圖章,分別是國立北平大學校長李煜瀛、國立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和附屬中學校主任林礪儒,因為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推行大學區制,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曾被併入國立北平大學,因此畢業證書上有當時國立北平大學正副校長李煜瀛和李書華的簽章,而實際上林礪儒才應該是真正的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

1929年6月,錢學森考入位於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所學專業為鐵道門,至於錢學森為何沒有選擇報考北平的大學,而是舍遠報考上海的大學,我的推測是因為離家近的原因,因為此時其父母親已經離開北平在上海定居,錢學森在上海讀書期間,除了在校內“執信西齋”學生宿舍住宿之外,還經常回到愚園路1032弄111號父親寓所居住。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合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初在南京成立時,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他在為教育部遴選公職人員時,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鄉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在蔡元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教育部裡的公職人員以浙江人居多,比較知名的有夏曾佑、鍾觀光、吳雷川、周樹人、許壽裳等人,錢均夫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後被外派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教育部在南京履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就因為袁世凱接替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說什麼也不肯前往南京就職,南京臨時政府只好遷就袁大總統,遂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北洋時代。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中)、姨媽合影

錢學森學齡前的教育啟蒙,主要得益於家庭教育,錢均夫是學師範出身的教育家,既當過中學校長,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錢學森曾深情地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他在回憶母親時則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錢均夫與章蘭娟所共同營造的家庭文化氛圍,對兒童時期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也印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錢學森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時代都是在北京度過的,由於父親錢均夫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職,自然有條件在北京選擇最好的學校讀書,錢學森中小學時期學習履歷如下:1917年至1920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讀初小;1920年至1923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高等小學校讀高小;1923年至1929年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讀初中和高中。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中學時期的錢學森

2019年8月暑期,我在遊歷上海交通大學本部校園時,曾在錢學森圖書館見到了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簽發日期為:中華民國十八年七月一日,畢業證書上有三個人的簽名和圖章,分別是國立北平大學校長李煜瀛、國立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和附屬中學校主任林礪儒,因為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推行大學區制,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曾被併入國立北平大學,因此畢業證書上有當時國立北平大學正副校長李煜瀛和李書華的簽章,而實際上林礪儒才應該是真正的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

1929年6月,錢學森考入位於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所學專業為鐵道門,至於錢學森為何沒有選擇報考北平的大學,而是舍遠報考上海的大學,我的推測是因為離家近的原因,因為此時其父母親已經離開北平在上海定居,錢學森在上海讀書期間,除了在校內“執信西齋”學生宿舍住宿之外,還經常回到愚園路1032弄111號父親寓所居住。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

我曾從靜安寺起探訪整條愚園路,其動力就是因為曾經居住在愚園路上的歷史名人眾多,錢學森故居就位於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內,但因里弄內建築眾多,而我因為時間關係,只是在岐山村門口徘徊了一會兒,並沒有走進岐山村內進行尋找。

錢學森在國立交通大學讀書期間,曾有兩位老師對其影響至深,以致錢學森經常在一些特定場合提起他們,一位是被學生尊為“老夫子”的陳石英教授,他是工程力學方面的專家,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熟諳機械及造船熱力工程,錢學森從其身上受益良多;另一位是鍾兆琳教授,他只比錢學森年長十歲,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畢業,是電機工程領域的專家。

錢學森是於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的,其畢業證書上的簽發日期是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七月一日,由時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和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鬍端行共同簽章,鮮為人知的是,錢學森還曾是國立交通大學管絃樂隊次中音號手,並且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酷愛攝影。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合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初在南京成立時,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他在為教育部遴選公職人員時,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鄉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在蔡元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教育部裡的公職人員以浙江人居多,比較知名的有夏曾佑、鍾觀光、吳雷川、周樹人、許壽裳等人,錢均夫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後被外派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教育部在南京履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就因為袁世凱接替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說什麼也不肯前往南京就職,南京臨時政府只好遷就袁大總統,遂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北洋時代。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中)、姨媽合影

錢學森學齡前的教育啟蒙,主要得益於家庭教育,錢均夫是學師範出身的教育家,既當過中學校長,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錢學森曾深情地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他在回憶母親時則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錢均夫與章蘭娟所共同營造的家庭文化氛圍,對兒童時期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也印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錢學森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時代都是在北京度過的,由於父親錢均夫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職,自然有條件在北京選擇最好的學校讀書,錢學森中小學時期學習履歷如下:1917年至1920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讀初小;1920年至1923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高等小學校讀高小;1923年至1929年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讀初中和高中。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中學時期的錢學森

2019年8月暑期,我在遊歷上海交通大學本部校園時,曾在錢學森圖書館見到了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簽發日期為:中華民國十八年七月一日,畢業證書上有三個人的簽名和圖章,分別是國立北平大學校長李煜瀛、國立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和附屬中學校主任林礪儒,因為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推行大學區制,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曾被併入國立北平大學,因此畢業證書上有當時國立北平大學正副校長李煜瀛和李書華的簽章,而實際上林礪儒才應該是真正的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

1929年6月,錢學森考入位於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所學專業為鐵道門,至於錢學森為何沒有選擇報考北平的大學,而是舍遠報考上海的大學,我的推測是因為離家近的原因,因為此時其父母親已經離開北平在上海定居,錢學森在上海讀書期間,除了在校內“執信西齋”學生宿舍住宿之外,還經常回到愚園路1032弄111號父親寓所居住。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

我曾從靜安寺起探訪整條愚園路,其動力就是因為曾經居住在愚園路上的歷史名人眾多,錢學森故居就位於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內,但因里弄內建築眾多,而我因為時間關係,只是在岐山村門口徘徊了一會兒,並沒有走進岐山村內進行尋找。

錢學森在國立交通大學讀書期間,曾有兩位老師對其影響至深,以致錢學森經常在一些特定場合提起他們,一位是被學生尊為“老夫子”的陳石英教授,他是工程力學方面的專家,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熟諳機械及造船熱力工程,錢學森從其身上受益良多;另一位是鍾兆琳教授,他只比錢學森年長十歲,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畢業,是電機工程領域的專家。

錢學森是於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的,其畢業證書上的簽發日期是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七月一日,由時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和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鬍端行共同簽章,鮮為人知的是,錢學森還曾是國立交通大學管絃樂隊次中音號手,並且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酷愛攝影。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大學畢業證書

錢學森在拿到國立交通大學畢業證書的同時,就考取了國立清華大學第七屆庚款留美生,我在《國立清華大學考選留美公費生揭曉通告》中找到了錢學森的名字,其所學專業為航空門,這份錄取榜單共有20人,包含了各學科專業,我所熟悉的夏鼐、王竹溪、趙九章、殷宏章、張光鬥也名列榜單之中。

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啟程赴美留學,而在此前的一年裡,他曾師從指導老師王助學習航空技術,王助先生年長錢學森18歲,1916年就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和製造技術專家,曾在美國波音公司初創時期被聘為航空工程師,參與設計和製造飛機,王助回國後並沒有在大學教書,而是一生致力於實業救國,參與設計和研製飛機,是中國近代航空工業最主要奠基人之一,只是因為解放前夕去了臺灣而鮮為人知。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合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初在南京成立時,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他在為教育部遴選公職人員時,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鄉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在蔡元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教育部裡的公職人員以浙江人居多,比較知名的有夏曾佑、鍾觀光、吳雷川、周樹人、許壽裳等人,錢均夫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後被外派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教育部在南京履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就因為袁世凱接替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說什麼也不肯前往南京就職,南京臨時政府只好遷就袁大總統,遂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北洋時代。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中)、姨媽合影

錢學森學齡前的教育啟蒙,主要得益於家庭教育,錢均夫是學師範出身的教育家,既當過中學校長,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錢學森曾深情地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他在回憶母親時則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錢均夫與章蘭娟所共同營造的家庭文化氛圍,對兒童時期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也印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錢學森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時代都是在北京度過的,由於父親錢均夫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職,自然有條件在北京選擇最好的學校讀書,錢學森中小學時期學習履歷如下:1917年至1920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讀初小;1920年至1923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高等小學校讀高小;1923年至1929年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讀初中和高中。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中學時期的錢學森

2019年8月暑期,我在遊歷上海交通大學本部校園時,曾在錢學森圖書館見到了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簽發日期為:中華民國十八年七月一日,畢業證書上有三個人的簽名和圖章,分別是國立北平大學校長李煜瀛、國立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和附屬中學校主任林礪儒,因為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推行大學區制,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曾被併入國立北平大學,因此畢業證書上有當時國立北平大學正副校長李煜瀛和李書華的簽章,而實際上林礪儒才應該是真正的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

1929年6月,錢學森考入位於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所學專業為鐵道門,至於錢學森為何沒有選擇報考北平的大學,而是舍遠報考上海的大學,我的推測是因為離家近的原因,因為此時其父母親已經離開北平在上海定居,錢學森在上海讀書期間,除了在校內“執信西齋”學生宿舍住宿之外,還經常回到愚園路1032弄111號父親寓所居住。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

我曾從靜安寺起探訪整條愚園路,其動力就是因為曾經居住在愚園路上的歷史名人眾多,錢學森故居就位於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內,但因里弄內建築眾多,而我因為時間關係,只是在岐山村門口徘徊了一會兒,並沒有走進岐山村內進行尋找。

錢學森在國立交通大學讀書期間,曾有兩位老師對其影響至深,以致錢學森經常在一些特定場合提起他們,一位是被學生尊為“老夫子”的陳石英教授,他是工程力學方面的專家,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熟諳機械及造船熱力工程,錢學森從其身上受益良多;另一位是鍾兆琳教授,他只比錢學森年長十歲,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畢業,是電機工程領域的專家。

錢學森是於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的,其畢業證書上的簽發日期是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七月一日,由時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和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鬍端行共同簽章,鮮為人知的是,錢學森還曾是國立交通大學管絃樂隊次中音號手,並且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酷愛攝影。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大學畢業證書

錢學森在拿到國立交通大學畢業證書的同時,就考取了國立清華大學第七屆庚款留美生,我在《國立清華大學考選留美公費生揭曉通告》中找到了錢學森的名字,其所學專業為航空門,這份錄取榜單共有20人,包含了各學科專業,我所熟悉的夏鼐、王竹溪、趙九章、殷宏章、張光鬥也名列榜單之中。

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啟程赴美留學,而在此前的一年裡,他曾師從指導老師王助學習航空技術,王助先生年長錢學森18歲,1916年就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和製造技術專家,曾在美國波音公司初創時期被聘為航空工程師,參與設計和製造飛機,王助回國後並沒有在大學教書,而是一生致力於實業救國,參與設計和研製飛機,是中國近代航空工業最主要奠基人之一,只是因為解放前夕去了臺灣而鮮為人知。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左)與導師王助合影

1935年9月,錢學森如願以償入讀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並僅用一年時間就取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其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攻讀博士學位,並有幸成為世界航空大師馮·卡門的弟子,馮·卡門教授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是他開創了數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廣泛應用,可以說二十世紀所有一切與飛行和模擬飛行的成果都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他也被譽為“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

馮·卡門是匈牙利猶太人,比錢學森父親錢均夫小一歲,他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留學時,曾師從路德維希·普朗特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普朗特是近代力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邊界層理論、風洞實驗技術、機翼理論及紊流理論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詣,被世界物理學界譽為“空氣動力學之父”和“現代流體力學之父”,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在普朗特的指導下,馮·卡門於1911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卡門渦街”理論。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合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初在南京成立時,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他在為教育部遴選公職人員時,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鄉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在蔡元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教育部裡的公職人員以浙江人居多,比較知名的有夏曾佑、鍾觀光、吳雷川、周樹人、許壽裳等人,錢均夫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後被外派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教育部在南京履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就因為袁世凱接替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說什麼也不肯前往南京就職,南京臨時政府只好遷就袁大總統,遂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北洋時代。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中)、姨媽合影

錢學森學齡前的教育啟蒙,主要得益於家庭教育,錢均夫是學師範出身的教育家,既當過中學校長,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錢學森曾深情地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他在回憶母親時則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錢均夫與章蘭娟所共同營造的家庭文化氛圍,對兒童時期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也印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錢學森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時代都是在北京度過的,由於父親錢均夫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職,自然有條件在北京選擇最好的學校讀書,錢學森中小學時期學習履歷如下:1917年至1920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讀初小;1920年至1923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高等小學校讀高小;1923年至1929年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讀初中和高中。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中學時期的錢學森

2019年8月暑期,我在遊歷上海交通大學本部校園時,曾在錢學森圖書館見到了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簽發日期為:中華民國十八年七月一日,畢業證書上有三個人的簽名和圖章,分別是國立北平大學校長李煜瀛、國立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和附屬中學校主任林礪儒,因為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推行大學區制,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曾被併入國立北平大學,因此畢業證書上有當時國立北平大學正副校長李煜瀛和李書華的簽章,而實際上林礪儒才應該是真正的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

1929年6月,錢學森考入位於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所學專業為鐵道門,至於錢學森為何沒有選擇報考北平的大學,而是舍遠報考上海的大學,我的推測是因為離家近的原因,因為此時其父母親已經離開北平在上海定居,錢學森在上海讀書期間,除了在校內“執信西齋”學生宿舍住宿之外,還經常回到愚園路1032弄111號父親寓所居住。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

我曾從靜安寺起探訪整條愚園路,其動力就是因為曾經居住在愚園路上的歷史名人眾多,錢學森故居就位於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內,但因里弄內建築眾多,而我因為時間關係,只是在岐山村門口徘徊了一會兒,並沒有走進岐山村內進行尋找。

錢學森在國立交通大學讀書期間,曾有兩位老師對其影響至深,以致錢學森經常在一些特定場合提起他們,一位是被學生尊為“老夫子”的陳石英教授,他是工程力學方面的專家,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熟諳機械及造船熱力工程,錢學森從其身上受益良多;另一位是鍾兆琳教授,他只比錢學森年長十歲,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畢業,是電機工程領域的專家。

錢學森是於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的,其畢業證書上的簽發日期是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七月一日,由時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和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鬍端行共同簽章,鮮為人知的是,錢學森還曾是國立交通大學管絃樂隊次中音號手,並且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酷愛攝影。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大學畢業證書

錢學森在拿到國立交通大學畢業證書的同時,就考取了國立清華大學第七屆庚款留美生,我在《國立清華大學考選留美公費生揭曉通告》中找到了錢學森的名字,其所學專業為航空門,這份錄取榜單共有20人,包含了各學科專業,我所熟悉的夏鼐、王竹溪、趙九章、殷宏章、張光鬥也名列榜單之中。

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啟程赴美留學,而在此前的一年裡,他曾師從指導老師王助學習航空技術,王助先生年長錢學森18歲,1916年就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和製造技術專家,曾在美國波音公司初創時期被聘為航空工程師,參與設計和製造飛機,王助回國後並沒有在大學教書,而是一生致力於實業救國,參與設計和研製飛機,是中國近代航空工業最主要奠基人之一,只是因為解放前夕去了臺灣而鮮為人知。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左)與導師王助合影

1935年9月,錢學森如願以償入讀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並僅用一年時間就取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其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攻讀博士學位,並有幸成為世界航空大師馮·卡門的弟子,馮·卡門教授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是他開創了數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廣泛應用,可以說二十世紀所有一切與飛行和模擬飛行的成果都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他也被譽為“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

馮·卡門是匈牙利猶太人,比錢學森父親錢均夫小一歲,他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留學時,曾師從路德維希·普朗特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普朗特是近代力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邊界層理論、風洞實驗技術、機翼理論及紊流理論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詣,被世界物理學界譽為“空氣動力學之父”和“現代流體力學之父”,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在普朗特的指導下,馮·卡門於1911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卡門渦街”理論。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博士生導師馮·卡門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馮·卡門移居美國從事科學研究,在加州理工學院設計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風洞實驗室,並於1935年又提出了未來超聲速阻力原則,1938年進行了第一次超聲速風洞試驗,由此發明了噴氣助推起飛,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發明,對人類實現超聲速飛行貢獻巨大,人類由此進入噴氣航空時代,從而替代了螺旋槳時代。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馮·卡門教授對天賦異稟的錢學森也是刮目相看,非常器重這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傾其所能對錢學森進行指導和培養,帶領錢學森研究高速空氣動力學課題並取得豐碩成果,建立了著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錢學森也由此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並於1939年6月獲得加州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和數學博士學位。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合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初在南京成立時,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他在為教育部遴選公職人員時,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鄉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在蔡元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教育部裡的公職人員以浙江人居多,比較知名的有夏曾佑、鍾觀光、吳雷川、周樹人、許壽裳等人,錢均夫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後被外派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教育部在南京履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就因為袁世凱接替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說什麼也不肯前往南京就職,南京臨時政府只好遷就袁大總統,遂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北洋時代。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中)、姨媽合影

錢學森學齡前的教育啟蒙,主要得益於家庭教育,錢均夫是學師範出身的教育家,既當過中學校長,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錢學森曾深情地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他在回憶母親時則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錢均夫與章蘭娟所共同營造的家庭文化氛圍,對兒童時期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也印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錢學森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時代都是在北京度過的,由於父親錢均夫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職,自然有條件在北京選擇最好的學校讀書,錢學森中小學時期學習履歷如下:1917年至1920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讀初小;1920年至1923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高等小學校讀高小;1923年至1929年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讀初中和高中。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中學時期的錢學森

2019年8月暑期,我在遊歷上海交通大學本部校園時,曾在錢學森圖書館見到了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簽發日期為:中華民國十八年七月一日,畢業證書上有三個人的簽名和圖章,分別是國立北平大學校長李煜瀛、國立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和附屬中學校主任林礪儒,因為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推行大學區制,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曾被併入國立北平大學,因此畢業證書上有當時國立北平大學正副校長李煜瀛和李書華的簽章,而實際上林礪儒才應該是真正的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

1929年6月,錢學森考入位於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所學專業為鐵道門,至於錢學森為何沒有選擇報考北平的大學,而是舍遠報考上海的大學,我的推測是因為離家近的原因,因為此時其父母親已經離開北平在上海定居,錢學森在上海讀書期間,除了在校內“執信西齋”學生宿舍住宿之外,還經常回到愚園路1032弄111號父親寓所居住。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

我曾從靜安寺起探訪整條愚園路,其動力就是因為曾經居住在愚園路上的歷史名人眾多,錢學森故居就位於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內,但因里弄內建築眾多,而我因為時間關係,只是在岐山村門口徘徊了一會兒,並沒有走進岐山村內進行尋找。

錢學森在國立交通大學讀書期間,曾有兩位老師對其影響至深,以致錢學森經常在一些特定場合提起他們,一位是被學生尊為“老夫子”的陳石英教授,他是工程力學方面的專家,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熟諳機械及造船熱力工程,錢學森從其身上受益良多;另一位是鍾兆琳教授,他只比錢學森年長十歲,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畢業,是電機工程領域的專家。

錢學森是於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的,其畢業證書上的簽發日期是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七月一日,由時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和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鬍端行共同簽章,鮮為人知的是,錢學森還曾是國立交通大學管絃樂隊次中音號手,並且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酷愛攝影。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大學畢業證書

錢學森在拿到國立交通大學畢業證書的同時,就考取了國立清華大學第七屆庚款留美生,我在《國立清華大學考選留美公費生揭曉通告》中找到了錢學森的名字,其所學專業為航空門,這份錄取榜單共有20人,包含了各學科專業,我所熟悉的夏鼐、王竹溪、趙九章、殷宏章、張光鬥也名列榜單之中。

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啟程赴美留學,而在此前的一年裡,他曾師從指導老師王助學習航空技術,王助先生年長錢學森18歲,1916年就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和製造技術專家,曾在美國波音公司初創時期被聘為航空工程師,參與設計和製造飛機,王助回國後並沒有在大學教書,而是一生致力於實業救國,參與設計和研製飛機,是中國近代航空工業最主要奠基人之一,只是因為解放前夕去了臺灣而鮮為人知。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左)與導師王助合影

1935年9月,錢學森如願以償入讀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並僅用一年時間就取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其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攻讀博士學位,並有幸成為世界航空大師馮·卡門的弟子,馮·卡門教授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是他開創了數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廣泛應用,可以說二十世紀所有一切與飛行和模擬飛行的成果都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他也被譽為“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

馮·卡門是匈牙利猶太人,比錢學森父親錢均夫小一歲,他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留學時,曾師從路德維希·普朗特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普朗特是近代力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邊界層理論、風洞實驗技術、機翼理論及紊流理論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詣,被世界物理學界譽為“空氣動力學之父”和“現代流體力學之父”,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在普朗特的指導下,馮·卡門於1911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卡門渦街”理論。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博士生導師馮·卡門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馮·卡門移居美國從事科學研究,在加州理工學院設計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風洞實驗室,並於1935年又提出了未來超聲速阻力原則,1938年進行了第一次超聲速風洞試驗,由此發明了噴氣助推起飛,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發明,對人類實現超聲速飛行貢獻巨大,人類由此進入噴氣航空時代,從而替代了螺旋槳時代。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馮·卡門教授對天賦異稟的錢學森也是刮目相看,非常器重這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傾其所能對錢學森進行指導和培養,帶領錢學森研究高速空氣動力學課題並取得豐碩成果,建立了著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錢學森也由此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並於1939年6月獲得加州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和數學博士學位。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博士學位證書

馮·卡門教授極為看中錢學森的學術和科研能力,因此在錢學森之後,他又相繼接收錢偉長、郭永懷、林家翹、範緒箕和張捷遷等中國留學生為其弟子,這在世界級大師中是極為罕見的,而他所培養的學生也不僅僅只有中國留學生,而是遍及世界各國,賓因此被人稱之為“卡門科班”。

錢學森在取得博士學位後,就被加州理工學院聘為助教,由此與導師馮·卡門成為同事,師生二人繼續通力合作,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的領域的研究,並在三十年代末與馮·卡門共同提出了球殼和圓柱殼的新的非線性失穩理論。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合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初在南京成立時,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他在為教育部遴選公職人員時,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鄉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在蔡元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教育部裡的公職人員以浙江人居多,比較知名的有夏曾佑、鍾觀光、吳雷川、周樹人、許壽裳等人,錢均夫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後被外派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教育部在南京履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就因為袁世凱接替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說什麼也不肯前往南京就職,南京臨時政府只好遷就袁大總統,遂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北洋時代。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中)、姨媽合影

錢學森學齡前的教育啟蒙,主要得益於家庭教育,錢均夫是學師範出身的教育家,既當過中學校長,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錢學森曾深情地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他在回憶母親時則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錢均夫與章蘭娟所共同營造的家庭文化氛圍,對兒童時期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也印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錢學森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時代都是在北京度過的,由於父親錢均夫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職,自然有條件在北京選擇最好的學校讀書,錢學森中小學時期學習履歷如下:1917年至1920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讀初小;1920年至1923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高等小學校讀高小;1923年至1929年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讀初中和高中。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中學時期的錢學森

2019年8月暑期,我在遊歷上海交通大學本部校園時,曾在錢學森圖書館見到了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簽發日期為:中華民國十八年七月一日,畢業證書上有三個人的簽名和圖章,分別是國立北平大學校長李煜瀛、國立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和附屬中學校主任林礪儒,因為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推行大學區制,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曾被併入國立北平大學,因此畢業證書上有當時國立北平大學正副校長李煜瀛和李書華的簽章,而實際上林礪儒才應該是真正的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

1929年6月,錢學森考入位於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所學專業為鐵道門,至於錢學森為何沒有選擇報考北平的大學,而是舍遠報考上海的大學,我的推測是因為離家近的原因,因為此時其父母親已經離開北平在上海定居,錢學森在上海讀書期間,除了在校內“執信西齋”學生宿舍住宿之外,還經常回到愚園路1032弄111號父親寓所居住。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

我曾從靜安寺起探訪整條愚園路,其動力就是因為曾經居住在愚園路上的歷史名人眾多,錢學森故居就位於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內,但因里弄內建築眾多,而我因為時間關係,只是在岐山村門口徘徊了一會兒,並沒有走進岐山村內進行尋找。

錢學森在國立交通大學讀書期間,曾有兩位老師對其影響至深,以致錢學森經常在一些特定場合提起他們,一位是被學生尊為“老夫子”的陳石英教授,他是工程力學方面的專家,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熟諳機械及造船熱力工程,錢學森從其身上受益良多;另一位是鍾兆琳教授,他只比錢學森年長十歲,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畢業,是電機工程領域的專家。

錢學森是於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的,其畢業證書上的簽發日期是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七月一日,由時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和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鬍端行共同簽章,鮮為人知的是,錢學森還曾是國立交通大學管絃樂隊次中音號手,並且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酷愛攝影。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大學畢業證書

錢學森在拿到國立交通大學畢業證書的同時,就考取了國立清華大學第七屆庚款留美生,我在《國立清華大學考選留美公費生揭曉通告》中找到了錢學森的名字,其所學專業為航空門,這份錄取榜單共有20人,包含了各學科專業,我所熟悉的夏鼐、王竹溪、趙九章、殷宏章、張光鬥也名列榜單之中。

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啟程赴美留學,而在此前的一年裡,他曾師從指導老師王助學習航空技術,王助先生年長錢學森18歲,1916年就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和製造技術專家,曾在美國波音公司初創時期被聘為航空工程師,參與設計和製造飛機,王助回國後並沒有在大學教書,而是一生致力於實業救國,參與設計和研製飛機,是中國近代航空工業最主要奠基人之一,只是因為解放前夕去了臺灣而鮮為人知。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左)與導師王助合影

1935年9月,錢學森如願以償入讀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並僅用一年時間就取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其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攻讀博士學位,並有幸成為世界航空大師馮·卡門的弟子,馮·卡門教授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是他開創了數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廣泛應用,可以說二十世紀所有一切與飛行和模擬飛行的成果都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他也被譽為“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

馮·卡門是匈牙利猶太人,比錢學森父親錢均夫小一歲,他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留學時,曾師從路德維希·普朗特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普朗特是近代力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邊界層理論、風洞實驗技術、機翼理論及紊流理論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詣,被世界物理學界譽為“空氣動力學之父”和“現代流體力學之父”,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在普朗特的指導下,馮·卡門於1911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卡門渦街”理論。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博士生導師馮·卡門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馮·卡門移居美國從事科學研究,在加州理工學院設計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風洞實驗室,並於1935年又提出了未來超聲速阻力原則,1938年進行了第一次超聲速風洞試驗,由此發明了噴氣助推起飛,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發明,對人類實現超聲速飛行貢獻巨大,人類由此進入噴氣航空時代,從而替代了螺旋槳時代。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馮·卡門教授對天賦異稟的錢學森也是刮目相看,非常器重這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傾其所能對錢學森進行指導和培養,帶領錢學森研究高速空氣動力學課題並取得豐碩成果,建立了著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錢學森也由此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並於1939年6月獲得加州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和數學博士學位。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博士學位證書

馮·卡門教授極為看中錢學森的學術和科研能力,因此在錢學森之後,他又相繼接收錢偉長、郭永懷、林家翹、範緒箕和張捷遷等中國留學生為其弟子,這在世界級大師中是極為罕見的,而他所培養的學生也不僅僅只有中國留學生,而是遍及世界各國,賓因此被人稱之為“卡門科班”。

錢學森在取得博士學位後,就被加州理工學院聘為助教,由此與導師馮·卡門成為同事,師生二人繼續通力合作,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的領域的研究,並在三十年代末與馮·卡門共同提出了球殼和圓柱殼的新的非線性失穩理論。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1943年,錢學森被加州理工學院聘為助理教授,兩年之後又被聘為副教授,1945年初夏,馮·卡門根據美國陸軍航空隊司令阿諾德將軍的規劃和建議,以少將軍銜率領美國陸軍空軍顧問團一行36人,趕赴德國調查納粹德國祕密研製火箭技術情況,併為美國遴選所需要的科學家,錢學森也是這個顧問團的重要成員之一。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合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初在南京成立時,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他在為教育部遴選公職人員時,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鄉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在蔡元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教育部裡的公職人員以浙江人居多,比較知名的有夏曾佑、鍾觀光、吳雷川、周樹人、許壽裳等人,錢均夫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後被外派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教育部在南京履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就因為袁世凱接替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說什麼也不肯前往南京就職,南京臨時政府只好遷就袁大總統,遂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北洋時代。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中)、姨媽合影

錢學森學齡前的教育啟蒙,主要得益於家庭教育,錢均夫是學師範出身的教育家,既當過中學校長,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錢學森曾深情地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他在回憶母親時則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錢均夫與章蘭娟所共同營造的家庭文化氛圍,對兒童時期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也印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錢學森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時代都是在北京度過的,由於父親錢均夫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職,自然有條件在北京選擇最好的學校讀書,錢學森中小學時期學習履歷如下:1917年至1920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讀初小;1920年至1923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高等小學校讀高小;1923年至1929年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讀初中和高中。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中學時期的錢學森

2019年8月暑期,我在遊歷上海交通大學本部校園時,曾在錢學森圖書館見到了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簽發日期為:中華民國十八年七月一日,畢業證書上有三個人的簽名和圖章,分別是國立北平大學校長李煜瀛、國立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和附屬中學校主任林礪儒,因為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推行大學區制,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曾被併入國立北平大學,因此畢業證書上有當時國立北平大學正副校長李煜瀛和李書華的簽章,而實際上林礪儒才應該是真正的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

1929年6月,錢學森考入位於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所學專業為鐵道門,至於錢學森為何沒有選擇報考北平的大學,而是舍遠報考上海的大學,我的推測是因為離家近的原因,因為此時其父母親已經離開北平在上海定居,錢學森在上海讀書期間,除了在校內“執信西齋”學生宿舍住宿之外,還經常回到愚園路1032弄111號父親寓所居住。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

我曾從靜安寺起探訪整條愚園路,其動力就是因為曾經居住在愚園路上的歷史名人眾多,錢學森故居就位於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內,但因里弄內建築眾多,而我因為時間關係,只是在岐山村門口徘徊了一會兒,並沒有走進岐山村內進行尋找。

錢學森在國立交通大學讀書期間,曾有兩位老師對其影響至深,以致錢學森經常在一些特定場合提起他們,一位是被學生尊為“老夫子”的陳石英教授,他是工程力學方面的專家,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熟諳機械及造船熱力工程,錢學森從其身上受益良多;另一位是鍾兆琳教授,他只比錢學森年長十歲,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畢業,是電機工程領域的專家。

錢學森是於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的,其畢業證書上的簽發日期是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七月一日,由時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和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鬍端行共同簽章,鮮為人知的是,錢學森還曾是國立交通大學管絃樂隊次中音號手,並且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酷愛攝影。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大學畢業證書

錢學森在拿到國立交通大學畢業證書的同時,就考取了國立清華大學第七屆庚款留美生,我在《國立清華大學考選留美公費生揭曉通告》中找到了錢學森的名字,其所學專業為航空門,這份錄取榜單共有20人,包含了各學科專業,我所熟悉的夏鼐、王竹溪、趙九章、殷宏章、張光鬥也名列榜單之中。

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啟程赴美留學,而在此前的一年裡,他曾師從指導老師王助學習航空技術,王助先生年長錢學森18歲,1916年就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和製造技術專家,曾在美國波音公司初創時期被聘為航空工程師,參與設計和製造飛機,王助回國後並沒有在大學教書,而是一生致力於實業救國,參與設計和研製飛機,是中國近代航空工業最主要奠基人之一,只是因為解放前夕去了臺灣而鮮為人知。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左)與導師王助合影

1935年9月,錢學森如願以償入讀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並僅用一年時間就取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其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攻讀博士學位,並有幸成為世界航空大師馮·卡門的弟子,馮·卡門教授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是他開創了數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廣泛應用,可以說二十世紀所有一切與飛行和模擬飛行的成果都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他也被譽為“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

馮·卡門是匈牙利猶太人,比錢學森父親錢均夫小一歲,他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留學時,曾師從路德維希·普朗特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普朗特是近代力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邊界層理論、風洞實驗技術、機翼理論及紊流理論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詣,被世界物理學界譽為“空氣動力學之父”和“現代流體力學之父”,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在普朗特的指導下,馮·卡門於1911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卡門渦街”理論。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博士生導師馮·卡門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馮·卡門移居美國從事科學研究,在加州理工學院設計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風洞實驗室,並於1935年又提出了未來超聲速阻力原則,1938年進行了第一次超聲速風洞試驗,由此發明了噴氣助推起飛,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發明,對人類實現超聲速飛行貢獻巨大,人類由此進入噴氣航空時代,從而替代了螺旋槳時代。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馮·卡門教授對天賦異稟的錢學森也是刮目相看,非常器重這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傾其所能對錢學森進行指導和培養,帶領錢學森研究高速空氣動力學課題並取得豐碩成果,建立了著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錢學森也由此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並於1939年6月獲得加州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和數學博士學位。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博士學位證書

馮·卡門教授極為看中錢學森的學術和科研能力,因此在錢學森之後,他又相繼接收錢偉長、郭永懷、林家翹、範緒箕和張捷遷等中國留學生為其弟子,這在世界級大師中是極為罕見的,而他所培養的學生也不僅僅只有中國留學生,而是遍及世界各國,賓因此被人稱之為“卡門科班”。

錢學森在取得博士學位後,就被加州理工學院聘為助教,由此與導師馮·卡門成為同事,師生二人繼續通力合作,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的領域的研究,並在三十年代末與馮·卡門共同提出了球殼和圓柱殼的新的非線性失穩理論。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1943年,錢學森被加州理工學院聘為助理教授,兩年之後又被聘為副教授,1945年初夏,馮·卡門根據美國陸軍航空隊司令阿諾德將軍的規劃和建議,以少將軍銜率領美國陸軍空軍顧問團一行36人,趕赴德國調查納粹德國祕密研製火箭技術情況,併為美國遴選所需要的科學家,錢學森也是這個顧問團的重要成員之一。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右四)與部分成員出發前合影

錢學森的軍銜為美軍上校,而且這個顧問團裡是唯一的外國人,比較有意思的是,錢學森與導師馮.卡門師徒二人曾在德國共同“審訊”了年邁的普朗特教授,並留下了三人同框的歷史照片。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合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初在南京成立時,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他在為教育部遴選公職人員時,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鄉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在蔡元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教育部裡的公職人員以浙江人居多,比較知名的有夏曾佑、鍾觀光、吳雷川、周樹人、許壽裳等人,錢均夫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後被外派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教育部在南京履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就因為袁世凱接替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說什麼也不肯前往南京就職,南京臨時政府只好遷就袁大總統,遂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北洋時代。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中)、姨媽合影

錢學森學齡前的教育啟蒙,主要得益於家庭教育,錢均夫是學師範出身的教育家,既當過中學校長,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錢學森曾深情地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他在回憶母親時則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錢均夫與章蘭娟所共同營造的家庭文化氛圍,對兒童時期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也印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錢學森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時代都是在北京度過的,由於父親錢均夫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職,自然有條件在北京選擇最好的學校讀書,錢學森中小學時期學習履歷如下:1917年至1920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讀初小;1920年至1923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高等小學校讀高小;1923年至1929年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讀初中和高中。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中學時期的錢學森

2019年8月暑期,我在遊歷上海交通大學本部校園時,曾在錢學森圖書館見到了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簽發日期為:中華民國十八年七月一日,畢業證書上有三個人的簽名和圖章,分別是國立北平大學校長李煜瀛、國立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和附屬中學校主任林礪儒,因為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推行大學區制,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曾被併入國立北平大學,因此畢業證書上有當時國立北平大學正副校長李煜瀛和李書華的簽章,而實際上林礪儒才應該是真正的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

1929年6月,錢學森考入位於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所學專業為鐵道門,至於錢學森為何沒有選擇報考北平的大學,而是舍遠報考上海的大學,我的推測是因為離家近的原因,因為此時其父母親已經離開北平在上海定居,錢學森在上海讀書期間,除了在校內“執信西齋”學生宿舍住宿之外,還經常回到愚園路1032弄111號父親寓所居住。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

我曾從靜安寺起探訪整條愚園路,其動力就是因為曾經居住在愚園路上的歷史名人眾多,錢學森故居就位於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內,但因里弄內建築眾多,而我因為時間關係,只是在岐山村門口徘徊了一會兒,並沒有走進岐山村內進行尋找。

錢學森在國立交通大學讀書期間,曾有兩位老師對其影響至深,以致錢學森經常在一些特定場合提起他們,一位是被學生尊為“老夫子”的陳石英教授,他是工程力學方面的專家,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熟諳機械及造船熱力工程,錢學森從其身上受益良多;另一位是鍾兆琳教授,他只比錢學森年長十歲,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畢業,是電機工程領域的專家。

錢學森是於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的,其畢業證書上的簽發日期是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七月一日,由時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和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鬍端行共同簽章,鮮為人知的是,錢學森還曾是國立交通大學管絃樂隊次中音號手,並且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酷愛攝影。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大學畢業證書

錢學森在拿到國立交通大學畢業證書的同時,就考取了國立清華大學第七屆庚款留美生,我在《國立清華大學考選留美公費生揭曉通告》中找到了錢學森的名字,其所學專業為航空門,這份錄取榜單共有20人,包含了各學科專業,我所熟悉的夏鼐、王竹溪、趙九章、殷宏章、張光鬥也名列榜單之中。

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啟程赴美留學,而在此前的一年裡,他曾師從指導老師王助學習航空技術,王助先生年長錢學森18歲,1916年就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和製造技術專家,曾在美國波音公司初創時期被聘為航空工程師,參與設計和製造飛機,王助回國後並沒有在大學教書,而是一生致力於實業救國,參與設計和研製飛機,是中國近代航空工業最主要奠基人之一,只是因為解放前夕去了臺灣而鮮為人知。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左)與導師王助合影

1935年9月,錢學森如願以償入讀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並僅用一年時間就取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其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攻讀博士學位,並有幸成為世界航空大師馮·卡門的弟子,馮·卡門教授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是他開創了數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廣泛應用,可以說二十世紀所有一切與飛行和模擬飛行的成果都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他也被譽為“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

馮·卡門是匈牙利猶太人,比錢學森父親錢均夫小一歲,他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留學時,曾師從路德維希·普朗特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普朗特是近代力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邊界層理論、風洞實驗技術、機翼理論及紊流理論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詣,被世界物理學界譽為“空氣動力學之父”和“現代流體力學之父”,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在普朗特的指導下,馮·卡門於1911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卡門渦街”理論。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博士生導師馮·卡門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馮·卡門移居美國從事科學研究,在加州理工學院設計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風洞實驗室,並於1935年又提出了未來超聲速阻力原則,1938年進行了第一次超聲速風洞試驗,由此發明了噴氣助推起飛,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發明,對人類實現超聲速飛行貢獻巨大,人類由此進入噴氣航空時代,從而替代了螺旋槳時代。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馮·卡門教授對天賦異稟的錢學森也是刮目相看,非常器重這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傾其所能對錢學森進行指導和培養,帶領錢學森研究高速空氣動力學課題並取得豐碩成果,建立了著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錢學森也由此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並於1939年6月獲得加州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和數學博士學位。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博士學位證書

馮·卡門教授極為看中錢學森的學術和科研能力,因此在錢學森之後,他又相繼接收錢偉長、郭永懷、林家翹、範緒箕和張捷遷等中國留學生為其弟子,這在世界級大師中是極為罕見的,而他所培養的學生也不僅僅只有中國留學生,而是遍及世界各國,賓因此被人稱之為“卡門科班”。

錢學森在取得博士學位後,就被加州理工學院聘為助教,由此與導師馮·卡門成為同事,師生二人繼續通力合作,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的領域的研究,並在三十年代末與馮·卡門共同提出了球殼和圓柱殼的新的非線性失穩理論。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1943年,錢學森被加州理工學院聘為助理教授,兩年之後又被聘為副教授,1945年初夏,馮·卡門根據美國陸軍航空隊司令阿諾德將軍的規劃和建議,以少將軍銜率領美國陸軍空軍顧問團一行36人,趕赴德國調查納粹德國祕密研製火箭技術情況,併為美國遴選所需要的科學家,錢學森也是這個顧問團的重要成員之一。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右四)與部分成員出發前合影

錢學森的軍銜為美軍上校,而且這個顧問團裡是唯一的外國人,比較有意思的是,錢學森與導師馮.卡門師徒二人曾在德國共同“審訊”了年邁的普朗特教授,並留下了三人同框的歷史照片。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左起:普朗特、錢學森、馮·卡門

馮·卡門教授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對錢學森這樣評價:“我們的朋友錢學森是1945年我向美國空軍科學顧問組推薦的專家之一,他是當時美國處於領導地位的第一流火箭專家,作為加州理工學院火箭小組的元老,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美國火箭研究做出重大貢獻。他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天才,他的工作極大地促進了高速空氣動力學和噴氣推進科學的發展。他的這種天資是我不常遇到的,我發現他非常富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賦的數學才智,人們都這樣說,似乎是我發現了錢學森,其實是錢學森發現了我。”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合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初在南京成立時,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他在為教育部遴選公職人員時,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鄉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在蔡元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教育部裡的公職人員以浙江人居多,比較知名的有夏曾佑、鍾觀光、吳雷川、周樹人、許壽裳等人,錢均夫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後被外派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教育部在南京履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就因為袁世凱接替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說什麼也不肯前往南京就職,南京臨時政府只好遷就袁大總統,遂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北洋時代。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中)、姨媽合影

錢學森學齡前的教育啟蒙,主要得益於家庭教育,錢均夫是學師範出身的教育家,既當過中學校長,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錢學森曾深情地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他在回憶母親時則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錢均夫與章蘭娟所共同營造的家庭文化氛圍,對兒童時期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也印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錢學森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時代都是在北京度過的,由於父親錢均夫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職,自然有條件在北京選擇最好的學校讀書,錢學森中小學時期學習履歷如下:1917年至1920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讀初小;1920年至1923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高等小學校讀高小;1923年至1929年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讀初中和高中。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中學時期的錢學森

2019年8月暑期,我在遊歷上海交通大學本部校園時,曾在錢學森圖書館見到了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簽發日期為:中華民國十八年七月一日,畢業證書上有三個人的簽名和圖章,分別是國立北平大學校長李煜瀛、國立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和附屬中學校主任林礪儒,因為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推行大學區制,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曾被併入國立北平大學,因此畢業證書上有當時國立北平大學正副校長李煜瀛和李書華的簽章,而實際上林礪儒才應該是真正的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

1929年6月,錢學森考入位於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所學專業為鐵道門,至於錢學森為何沒有選擇報考北平的大學,而是舍遠報考上海的大學,我的推測是因為離家近的原因,因為此時其父母親已經離開北平在上海定居,錢學森在上海讀書期間,除了在校內“執信西齋”學生宿舍住宿之外,還經常回到愚園路1032弄111號父親寓所居住。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

我曾從靜安寺起探訪整條愚園路,其動力就是因為曾經居住在愚園路上的歷史名人眾多,錢學森故居就位於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內,但因里弄內建築眾多,而我因為時間關係,只是在岐山村門口徘徊了一會兒,並沒有走進岐山村內進行尋找。

錢學森在國立交通大學讀書期間,曾有兩位老師對其影響至深,以致錢學森經常在一些特定場合提起他們,一位是被學生尊為“老夫子”的陳石英教授,他是工程力學方面的專家,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熟諳機械及造船熱力工程,錢學森從其身上受益良多;另一位是鍾兆琳教授,他只比錢學森年長十歲,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畢業,是電機工程領域的專家。

錢學森是於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的,其畢業證書上的簽發日期是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七月一日,由時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和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鬍端行共同簽章,鮮為人知的是,錢學森還曾是國立交通大學管絃樂隊次中音號手,並且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酷愛攝影。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大學畢業證書

錢學森在拿到國立交通大學畢業證書的同時,就考取了國立清華大學第七屆庚款留美生,我在《國立清華大學考選留美公費生揭曉通告》中找到了錢學森的名字,其所學專業為航空門,這份錄取榜單共有20人,包含了各學科專業,我所熟悉的夏鼐、王竹溪、趙九章、殷宏章、張光鬥也名列榜單之中。

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啟程赴美留學,而在此前的一年裡,他曾師從指導老師王助學習航空技術,王助先生年長錢學森18歲,1916年就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和製造技術專家,曾在美國波音公司初創時期被聘為航空工程師,參與設計和製造飛機,王助回國後並沒有在大學教書,而是一生致力於實業救國,參與設計和研製飛機,是中國近代航空工業最主要奠基人之一,只是因為解放前夕去了臺灣而鮮為人知。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左)與導師王助合影

1935年9月,錢學森如願以償入讀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並僅用一年時間就取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其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攻讀博士學位,並有幸成為世界航空大師馮·卡門的弟子,馮·卡門教授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是他開創了數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廣泛應用,可以說二十世紀所有一切與飛行和模擬飛行的成果都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他也被譽為“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

馮·卡門是匈牙利猶太人,比錢學森父親錢均夫小一歲,他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留學時,曾師從路德維希·普朗特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普朗特是近代力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邊界層理論、風洞實驗技術、機翼理論及紊流理論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詣,被世界物理學界譽為“空氣動力學之父”和“現代流體力學之父”,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在普朗特的指導下,馮·卡門於1911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卡門渦街”理論。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博士生導師馮·卡門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馮·卡門移居美國從事科學研究,在加州理工學院設計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風洞實驗室,並於1935年又提出了未來超聲速阻力原則,1938年進行了第一次超聲速風洞試驗,由此發明了噴氣助推起飛,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發明,對人類實現超聲速飛行貢獻巨大,人類由此進入噴氣航空時代,從而替代了螺旋槳時代。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馮·卡門教授對天賦異稟的錢學森也是刮目相看,非常器重這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傾其所能對錢學森進行指導和培養,帶領錢學森研究高速空氣動力學課題並取得豐碩成果,建立了著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錢學森也由此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並於1939年6月獲得加州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和數學博士學位。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博士學位證書

馮·卡門教授極為看中錢學森的學術和科研能力,因此在錢學森之後,他又相繼接收錢偉長、郭永懷、林家翹、範緒箕和張捷遷等中國留學生為其弟子,這在世界級大師中是極為罕見的,而他所培養的學生也不僅僅只有中國留學生,而是遍及世界各國,賓因此被人稱之為“卡門科班”。

錢學森在取得博士學位後,就被加州理工學院聘為助教,由此與導師馮·卡門成為同事,師生二人繼續通力合作,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的領域的研究,並在三十年代末與馮·卡門共同提出了球殼和圓柱殼的新的非線性失穩理論。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1943年,錢學森被加州理工學院聘為助理教授,兩年之後又被聘為副教授,1945年初夏,馮·卡門根據美國陸軍航空隊司令阿諾德將軍的規劃和建議,以少將軍銜率領美國陸軍空軍顧問團一行36人,趕赴德國調查納粹德國祕密研製火箭技術情況,併為美國遴選所需要的科學家,錢學森也是這個顧問團的重要成員之一。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右四)與部分成員出發前合影

錢學森的軍銜為美軍上校,而且這個顧問團裡是唯一的外國人,比較有意思的是,錢學森與導師馮.卡門師徒二人曾在德國共同“審訊”了年邁的普朗特教授,並留下了三人同框的歷史照片。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左起:普朗特、錢學森、馮·卡門

馮·卡門教授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對錢學森這樣評價:“我們的朋友錢學森是1945年我向美國空軍科學顧問組推薦的專家之一,他是當時美國處於領導地位的第一流火箭專家,作為加州理工學院火箭小組的元老,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美國火箭研究做出重大貢獻。他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天才,他的工作極大地促進了高速空氣動力學和噴氣推進科學的發展。他的這種天資是我不常遇到的,我發現他非常富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賦的數學才智,人們都這樣說,似乎是我發現了錢學森,其實是錢學森發現了我。”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前排左三)與加州理工同仁合影

1950年8月29日,美國“威爾遜總統號”郵輪停泊在洛杉磯港,乘客中有中國100多名歸國留學人員,錢學森與夫人蔣英攜子女也搭乘此船回國,此時的錢學森已經是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和噴氣推進中心主任,並且還是博士生導師,他培養的第一個博士生羅時鈞也已經畢業,與他一道同行回國,但郵輪尚未起航時,錢學森就被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人員攔截並阻止其離境,甚至將他軟禁在特米那島上。

當“威爾遜總統號途徑日本橫濱港時,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趙忠堯、羅時鈞和沈善炯也遭遇了類似錢學森的經歷,駐日美軍憲兵將他們無理扣押,並關押在東京下野巢鴨監獄,交由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人員對三人進行審訊和甄別,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國內,經過中國政府外交部嚴正抗議和交涉之後,趙忠堯、羅時鈞和沈善炯才被無罪釋放。

"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對國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自1955年10月從美國回國之後,就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重託,在中國科學領域起到了引領和統帥作用,成為時代的“網紅”科學家,由於撰寫錢學森其人文章極多,本文僅擷取其家世情況和求學經歷,以探求錢學森成長之路,何以能夠成就如此輝煌的科學人生。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浙江杭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鏐之後裔,因此錢氏家族是江南名門望族,幾百年來綿延不絕,湧現出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其祖父錢承磁曾在杭州經營絲綢生意,因而家境還算殷實,在杭州一帶也頗有名氣。

錢均夫(1880—1969)是錢學森的父親,本名錢家治,字均夫,後來以字行世,曾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與夏元瑮、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人為同學,錢均夫在“求是書院”讀書期間,被與父親有生意往來的杭州富商章樂山相中,遂將女兒章蘭娟許配給了頗具才華的錢均夫。

章蘭娟(1888—1936)比錢均夫小八歲,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但其性格開朗熱情且聰穎過人,並且極具數學天賦,尤其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超棒,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衡量,錢學森的超人天賦大多來自於母親的遺傳基因。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章蘭娟合影

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其時父親錢均夫31歲,母親章蘭娟23歲,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大齡得子,而且是他們夫婦唯一的兒子,因此才有好友蔣百里將三女兒蔣英過繼給錢家,從此錢學森有了一個小他八歲的妹妹,只是若干年之後,蔣英又被父母要了回去,章蘭娟與蔣家商定,不做女兒將來可做兒媳。

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中國掀起了一波留學日本的熱潮,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之下,錢均夫與蔣百里、許壽裳、厲綏之等“求是書院”的同學都曾相繼赴日留學,當然也有公費和自費之分,錢均夫是在岳父章樂山的資助下,於1902年前往日本自費留學,並與許壽裳、魯迅、厲綏之等浙江籍學人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最終於1904年考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歷史學。

錢均夫於1910年回國後,曾於1911年6月出任杭州府中學堂校長,當年夏天杭州府中學堂就被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堂,“武昌起義”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直到1913年春才又重新開學,並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依然由錢均夫出任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合影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1月初在南京成立時,翰林出身的蔡元培被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委任為教育總長,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他在為教育部遴選公職人員時,首先將目光鎖定在自己比較熟悉的鄉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定律,在蔡元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教育部裡的公職人員以浙江人居多,比較知名的有夏曾佑、鍾觀光、吳雷川、周樹人、許壽裳等人,錢均夫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後被外派出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教育部在南京履職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就因為袁世凱接替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說什麼也不肯前往南京就職,南京臨時政府只好遷就袁大總統,遂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北洋時代。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母親(中)、姨媽合影

錢學森學齡前的教育啟蒙,主要得益於家庭教育,錢均夫是學師範出身的教育家,既當過中學校長,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錢學森曾深情地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他在回憶母親時則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錢均夫與章蘭娟所共同營造的家庭文化氛圍,對兒童時期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也印證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錢學森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時代都是在北京度過的,由於父親錢均夫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職,自然有條件在北京選擇最好的學校讀書,錢學森中小學時期學習履歷如下:1917年至1920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讀初小;1920年至1923年在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高等小學校讀高小;1923年至1929年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讀初中和高中。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中學時期的錢學森

2019年8月暑期,我在遊歷上海交通大學本部校園時,曾在錢學森圖書館見到了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簽發日期為:中華民國十八年七月一日,畢業證書上有三個人的簽名和圖章,分別是國立北平大學校長李煜瀛、國立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和附屬中學校主任林礪儒,因為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推行大學區制,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曾被併入國立北平大學,因此畢業證書上有當時國立北平大學正副校長李煜瀛和李書華的簽章,而實際上林礪儒才應該是真正的校長。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高中畢業證書

1929年6月,錢學森考入位於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所學專業為鐵道門,至於錢學森為何沒有選擇報考北平的大學,而是舍遠報考上海的大學,我的推測是因為離家近的原因,因為此時其父母親已經離開北平在上海定居,錢學森在上海讀書期間,除了在校內“執信西齋”學生宿舍住宿之外,還經常回到愚園路1032弄111號父親寓所居住。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

我曾從靜安寺起探訪整條愚園路,其動力就是因為曾經居住在愚園路上的歷史名人眾多,錢學森故居就位於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內,但因里弄內建築眾多,而我因為時間關係,只是在岐山村門口徘徊了一會兒,並沒有走進岐山村內進行尋找。

錢學森在國立交通大學讀書期間,曾有兩位老師對其影響至深,以致錢學森經常在一些特定場合提起他們,一位是被學生尊為“老夫子”的陳石英教授,他是工程力學方面的專家,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熟諳機械及造船熱力工程,錢學森從其身上受益良多;另一位是鍾兆琳教授,他只比錢學森年長十歲,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畢業,是電機工程領域的專家。

錢學森是於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的,其畢業證書上的簽發日期是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七月一日,由時任國立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和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鬍端行共同簽章,鮮為人知的是,錢學森還曾是國立交通大學管絃樂隊次中音號手,並且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酷愛攝影。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的大學畢業證書

錢學森在拿到國立交通大學畢業證書的同時,就考取了國立清華大學第七屆庚款留美生,我在《國立清華大學考選留美公費生揭曉通告》中找到了錢學森的名字,其所學專業為航空門,這份錄取榜單共有20人,包含了各學科專業,我所熟悉的夏鼐、王竹溪、趙九章、殷宏章、張光鬥也名列榜單之中。

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啟程赴美留學,而在此前的一年裡,他曾師從指導老師王助學習航空技術,王助先生年長錢學森18歲,1916年就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和製造技術專家,曾在美國波音公司初創時期被聘為航空工程師,參與設計和製造飛機,王助回國後並沒有在大學教書,而是一生致力於實業救國,參與設計和研製飛機,是中國近代航空工業最主要奠基人之一,只是因為解放前夕去了臺灣而鮮為人知。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左)與導師王助合影

1935年9月,錢學森如願以償入讀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並僅用一年時間就取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其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攻讀博士學位,並有幸成為世界航空大師馮·卡門的弟子,馮·卡門教授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是他開創了數學和基礎科學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廣泛應用,可以說二十世紀所有一切與飛行和模擬飛行的成果都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他也被譽為“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

馮·卡門是匈牙利猶太人,比錢學森父親錢均夫小一歲,他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留學時,曾師從路德維希·普朗特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普朗特是近代力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邊界層理論、風洞實驗技術、機翼理論及紊流理論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詣,被世界物理學界譽為“空氣動力學之父”和“現代流體力學之父”,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在普朗特的指導下,馮·卡門於1911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卡門渦街”理論。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博士生導師馮·卡門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馮·卡門移居美國從事科學研究,在加州理工學院設計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風洞實驗室,並於1935年又提出了未來超聲速阻力原則,1938年進行了第一次超聲速風洞試驗,由此發明了噴氣助推起飛,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發明,對人類實現超聲速飛行貢獻巨大,人類由此進入噴氣航空時代,從而替代了螺旋槳時代。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馮·卡門教授對天賦異稟的錢學森也是刮目相看,非常器重這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傾其所能對錢學森進行指導和培養,帶領錢學森研究高速空氣動力學課題並取得豐碩成果,建立了著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錢學森也由此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並於1939年6月獲得加州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和數學博士學位。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博士學位證書

馮·卡門教授極為看中錢學森的學術和科研能力,因此在錢學森之後,他又相繼接收錢偉長、郭永懷、林家翹、範緒箕和張捷遷等中國留學生為其弟子,這在世界級大師中是極為罕見的,而他所培養的學生也不僅僅只有中國留學生,而是遍及世界各國,賓因此被人稱之為“卡門科班”。

錢學森在取得博士學位後,就被加州理工學院聘為助教,由此與導師馮·卡門成為同事,師生二人繼續通力合作,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的領域的研究,並在三十年代末與馮·卡門共同提出了球殼和圓柱殼的新的非線性失穩理論。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

1943年,錢學森被加州理工學院聘為助理教授,兩年之後又被聘為副教授,1945年初夏,馮·卡門根據美國陸軍航空隊司令阿諾德將軍的規劃和建議,以少將軍銜率領美國陸軍空軍顧問團一行36人,趕赴德國調查納粹德國祕密研製火箭技術情況,併為美國遴選所需要的科學家,錢學森也是這個顧問團的重要成員之一。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右四)與部分成員出發前合影

錢學森的軍銜為美軍上校,而且這個顧問團裡是唯一的外國人,比較有意思的是,錢學森與導師馮.卡門師徒二人曾在德國共同“審訊”了年邁的普朗特教授,並留下了三人同框的歷史照片。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左起:普朗特、錢學森、馮·卡門

馮·卡門教授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對錢學森這樣評價:“我們的朋友錢學森是1945年我向美國空軍科學顧問組推薦的專家之一,他是當時美國處於領導地位的第一流火箭專家,作為加州理工學院火箭小組的元老,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美國火箭研究做出重大貢獻。他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天才,他的工作極大地促進了高速空氣動力學和噴氣推進科學的發展。他的這種天資是我不常遇到的,我發現他非常富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賦的數學才智,人們都這樣說,似乎是我發現了錢學森,其實是錢學森發現了我。”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前排左三)與加州理工同仁合影

1950年8月29日,美國“威爾遜總統號”郵輪停泊在洛杉磯港,乘客中有中國100多名歸國留學人員,錢學森與夫人蔣英攜子女也搭乘此船回國,此時的錢學森已經是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和噴氣推進中心主任,並且還是博士生導師,他培養的第一個博士生羅時鈞也已經畢業,與他一道同行回國,但郵輪尚未起航時,錢學森就被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人員攔截並阻止其離境,甚至將他軟禁在特米那島上。

當“威爾遜總統號途徑日本橫濱港時,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趙忠堯、羅時鈞和沈善炯也遭遇了類似錢學森的經歷,駐日美軍憲兵將他們無理扣押,並關押在東京下野巢鴨監獄,交由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人員對三人進行審訊和甄別,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國內,經過中國政府外交部嚴正抗議和交涉之後,趙忠堯、羅時鈞和沈善炯才被無罪釋放。

錢學森的家世和他的求學之路

錢學森一家在回國的船上合影

錢學森一家的回國之路,從此變的頗為艱難,並上升為中美兩國政府之間的重大外交事件,經過中國政府的嚴正交涉之後,直到1955年9月17日全家才又登上了美國“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經過20多天的海上航程,於1955年10月8日回到夢牽魂繞的祖國,得到黨和政府的重用,錢學森也由此開啟了他後半生輝煌的科學人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