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鑑賞-古錢幣

銀元”俗稱“洋錢”、“洋鈿”、“花邊錢”、“大洋”。大型錢幣的通稱。十五世紀末開鑄於歐洲。十六世紀時,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量鑄造,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開始流入中國。

清末中國自鑄銀幣的通稱。清代,把外國流入的銀鑄幣稱為洋錢,把中國自鑄的銀幣稱為銀圓(元)。

乾隆時曾開鑄鐫有班禪頭像的紀念性銀幣,道光元年(1821)鼓鑄了賞賜用的銀幣,但用機器自鑄新式銀元則始於光緒八年(1882)吉林機器局鑄造的廠平(吉林通用銀兩)一兩幣,因鑄造數量甚少,後世罕見,時市面流通的銀幣主要是洋錢。張之洞督,於十三年奏準由廣東造幣廠試鑄,每枚重庫平七錢二分,幣面鐫有龍形,越二三年鑄成,在市面流通,是為龍洋的起源。以後光緒、宣統年間各省所鑄銀元均統稱為龍洋。

收藏鑑賞-古錢幣

這是七枚一組的銀幣,1911年孫小頭兩枚,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銀幣,甘肅版袁大頭,蘇維埃袁大頭,光緒年間大清銀幣,雲南省造光緒元寶。

大清銀幣版式繁多,多位清帝在位時發行過銀幣來作為流通貨幣,銀幣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使交易逐漸便利起來。而如今,大清銀幣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許多收藏家對大清銀幣愛不釋手,而收集多種多樣的銀幣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正面中央為孫中山側面肖像,邊緣內上鐫中文隸書體“中華民國”四字、下鐫“開國紀念幣”五字、左右長枝花飾。背面中央為中文隸書體“壹 圓”及嘉禾,邊緣英文“中華民國”、“壹圓”,左右分列六角星。直線邊齒,成色89%,俗稱“小頭”

袁大頭簽字版是是早期的樣幣,刻工精美,細節到位,壓力足。看起來非常漂亮。

“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像這種幣,一直以來都是大珍藏家夢寐以求的,劉益謙曾說,對於這種極具珍藏價值的藏品,收集到便是緣分,福氣。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數為贗品,因為真品存世量是極為稀少的。

1927年為紀念中華民國政府復都南京而鑄造發行。1927年即中華民國十六年,由國共兩黨合作併發起的討伐北洋軍政府的北伐戰爭已經奠定了勝局,北洋軍閥統治集團遭受了沉重打擊。是年中華民國政府復都南京,國民政府有關部門為順應民意,擬定停鑄“袁大頭”並開鑄孫中山像銀幣。

收藏鑑賞-古錢幣

藏品品相精緻,其審美風格獨持。錢幣雖小,也可管窺社會文化一斑。其包漿入骨,熟舊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跡明顯,邊齒過關,龍鱗清晰,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和收藏價值。它有著歷史薰陶,是價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同時還是考古和研究中國歷史文化難得的實物。

為你提供:藝術品策劃包裝、鑑定評估、展覽展銷、權威行業雜誌推廣,實時輸送最專業的古玩鑑定知識,歡迎訂閱此賬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