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皇帝”清遜帝溥儀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1912年,清政府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頒佈《退位詔書》,宣示著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滅亡。正確的說,清王朝能夠滅亡是共和制與君主專制妥協的結果,袁世凱用一紙《優待條例》換了清王朝延續了200多年早已搖搖欲墜的江山,這也促使了清王朝與民國之間政權的和平過渡。

清王朝雖然已然關門大吉,但因為有民國的《優待清室條件》,在紫禁城裡依然是皇權至上,從宮女太監到文臣武將一應俱全,甚至還有一批對皇帝無比忠誠的禁衛軍,很多人疑問,既然清朝已經滅亡,為什麼不把溥儀趕出宮呢?其實,把溥儀留在紫禁城,一方面是各方妥協的結果,另一方面是溥儀強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那麼你知道溥儀對地方的影響力有多高呢?

“絕版皇帝”清遜帝溥儀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末代皇帝》劇照

我們先來了解一個歷史名人——徐世昌(1855-1939年),早年是清朝的舉人,後來中進士,與袁世凱私交甚好,袁世凱小站練兵是就出任袁世凱的謀事,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任軍機大臣,深得袁世凱的信任和器重,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稱帝,為表達對袁世凱的不滿,自己又無力迴天,他選擇疏遠袁世凱,民國五年(1916年)3月袁世凱承受不了各方壓力,取消帝制恢復共和,他出任國務卿,民國七年(1918年)10月,徐世昌當選民國大總統,民國十一年(1922年)6月通電辭職。

按理來說,徐世昌作為民國的大總統,對黑暗的清朝是無比痛恨的,事實上,他非但不痛恨,反而異常堅定的擁護清室。坊間傳言,徐世昌曾想把女兒嫁給遜帝溥儀,真相我們未從得知。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徐世昌在擔任民國大總統後,大小事務,均得請示溥儀“得起恩准”才能決斷,成為笑柄。

或許這與他“老好人”的性格有關,想要討好前清的遺老遺少,但是,他對清皇室的關照也是有目共睹的,據《徐世昌日記》記載,1917年1月15日:“申刻後到金魚衚衕會同世博兄公宴議員二百餘員,為要求皇室優待條件加入憲法。”1917年7月8日:“聞張勳兵潰敗,已釋戈不戰,杭勳等人已數日不進內。張勳、康有為諸人願取消復辟,為自保計,如此兒戲,魯莽滅裂,置國家、置幼主於不顧,殊堪憤恨。”1917年7月10日:“連日為維持皇室,保存優待條件並維持京師地面,調護張勳,甚為憂勞。體中困病,夜不能寐。”

“絕版皇帝”清遜帝溥儀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時任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在太和殿前講話

從他的日記中不難看出,他雖然做過民國的大總統,但對遜帝和清室依然忠心耿耿,始終設法保護清室,日記中怡然稱呼溥儀為“幼主”,與清皇室曖昧不清。

溥儀大婚時,清室遺老去找徐世昌,身為大總統的徐世昌為維持清室體面,特表示婚禮時可給予各方照顧,所謂的各方照顧是指什麼呢?我們未從得知,後來因為因直奉戰爭,溥儀婚禮延期舉行,一直拖到民國十二年才舉行,那時候徐世昌已經下臺了,大總統換上了與清室關係普通的黎元洪,我們可以從黎元洪對溥儀婚禮的照顧來推測徐世昌的態度。

據溥儀《我的前半生》記,民國財政部致信內務府,因經費困難,以致優待歲費不能足發,特地從關稅款內撥出10萬元,其中兩萬,算作民國賀禮。同時,“步兵統領衙門”派官兵擔任警戒,共計:

  • “大徵禮”隨行警衛及榮源宅門警衛官長2名,士兵12名;
  • “淑妃進宮”沿途及神武門、“妃邸”門前官員31名,士兵16名;
  • “行冊立禮”沿途及神武門、“後邸”門官員34名,士兵458名。;
  • “皇后鳳輿”沿途及神武門武門、“後邸”門官兵380餘名;
  • “大婚典禮”沿途及神武門、“後邸”門官兵601名;
  • “皇后妝奩進宮”沿途及神武門、“後邸”門官長22名,目兵206名,“淑妃妝奩進宮”同上,在東華門,新安門前攔阻行人用官長8名,目兵100名。

溥儀大婚總共大約出動陸軍官兵2498人次,不包括憲兵、警察、保安隊、消防隊……

“絕版皇帝”清遜帝溥儀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溥儀大婚

同時,各方政府要員及各地均發紛紛遣使賀禮眾多。黎元洪送賀禮8件,在大紅帖上寫:“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贈宣統大皇帝”。之後,張作霖、吳佩孚、張勳、曹錕等人都送上賀禮。總統府侍從蔭昌穿著西師大禮服對皇帝鞠躬後,跪在地上說:“剛才那是代表民國的,現代表奴才自己給皇上行李。”除此之外,東交民巷的外國外交官也紛紛以私人身份前來祝賀。

可以看出來,溥儀在民國內部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徐世昌曾說:“今日非前代朝代之改革,乃皇上以統治權歸之民也,有民國政府而皇上固在也”。民國的核心官員也對溥儀恭敬有加。

我們都知道,民國的軍閥以前都是清王朝的臣子,臣子見了帝王是要行跪拜禮的,雖然溥儀已經退位,失去了對他們的實際控制權,但是,各地的軍閥對待溥儀也是尊敬有加的。袁世凱時期,1913年新年,派使者到進宮給溥儀拜年,對溥儀尊稱不變,隆裕太后去世時,袁世凱更是通電全國下半旗。民國從來沒有干涉過遺老遺少親溥儀,對於各種消息充耳不聞。

在各地軍閥裡,要說最尊敬溥儀的,非張作霖莫屬,1925年,溥儀與張作霖會面時,張作霖 跪在地上給溥儀扣了頭,畢恭畢敬的問了聲:“皇上好。”令溥儀欣喜不已。可以想象,擁兵30萬的東北王見了溥儀都要跪地磕頭問好,溥儀的影響力有多強。

“絕版皇帝”清遜帝溥儀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東北王張作霖

除此之外,除馮玉祥外,其他軍閥對溥儀亦是無比關照,張勳復辟失敗後,馮玉祥要求把溥儀趕出紫禁城,遭到段祺瑞等人聯合反對。可見他們是很尊重溥儀的,起碼名義上仍然把溥儀當做皇帝。

後來,溥儀為“恢復祖宗基業”,潛逃東北成了日本人手裡的“傀儡皇帝”,仍然有一大幫遺老追隨著,把溥儀奉為皇帝,民國要員在文件中提到溥儀時,也會稱之為“上”或者“上面”,足以證明溥儀的影響力還是很強的,甚至成了各方爭搶的對象。

很多人或許會問,溥儀幫助日本人做了那麼多事,為什麼不處死他,筆者個人覺得溥儀是殺不得的,雖然有罪,死十回八回都不足惜,但是,殺一個他,還會有第二第三第四個,反而對社會沒有任何好處,把他改造一番,改造成了還能推動社會進步,實在改造不好,那就當社會上多出了一個閒人,僅此而已。

“絕版皇帝”清遜帝溥儀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

作為中國的“絕版皇帝”,或許更多的人只是想借助他的影響力來實現自己的野心,但是,敢殺他的人還是不多的,馮玉祥雖然把溥儀趕出紫禁城,但也只是修改了《優待條件》,永遠廢除了皇帝尊號,把溥儀從人上人的超然位置上拉下來,使他在法律上成為一個平民,並且還要每年補助清室50萬元,支出200萬開辦北京平民工廠,儘先收容旗籍貧民,永遠保護清室宗廟陵寢,公產充公,私產自由。

據說甚至在建國後,還有一大批遺老遺少見了溥儀行叩拜禮,他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作為一個毫無實權的退位皇帝,溥儀為什麼會有這麼強的影響力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雖然民國取代了清政府,但是在很多人思想上溥儀依然是皇帝。

二:溥儀的號召力依然很強,在滿蒙地區,依然承認溥儀的皇帝位置,特別是東北地區,作為清朝的“龍興之地”,溥儀的影響可想而知。

三:他還是一些王公貴族,部分軍閥,文人士大夫以及部分民眾的精神領袖。

四:一些人企圖把溥儀放在自己身邊,“挾天子以令諸侯”。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文章有不對的地方,還請斧正,感謝觀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